从教育公平视角谈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政策的改进
[提 ?要]高校招生民族考生优惠政策,不仅培养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人才,同时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产生了可见的现实效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的优惠政策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催生着新的政策。笔者通过对当前高校少数民族招生政策执行现状进行分析,进而从政府、高校、个体和社会四个角度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教育公平;高校招生
作者简介 ?李志雄(1989—),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00)
一、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政策的执行现状
1.积极状况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多层次、多规格的招生考试制度体系,并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高校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录取分数适当照顾的政策逐步得到发展完善,这些政策对民族教育事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因政策带来的民族合力为社会稳定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施行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了社会同化力,为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创造了确实可行的路径。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由建国初期的精英教育过渡到了现在的大众化阶段,某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甚至超过了汉族地区,提前进入了普及化阶段。时至今日,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的体系和结构正在不断趋向合理,然而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导致招生政策的施行不可能尽善尽美。拓展正面效应,避免消极影响,无疑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2.消极状况
(1)学费负担问题
目前极大部分民族大学生都来自于偏远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同比滞后,家庭十分困难。笔者通过已知的调查问卷发现,高额的学习费用确实让部分少数民族考生家庭感到不堪重负。
(2)弄虚作假问题
由于政策的规定和解读还不具体,有些条文给了实际操作人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国家即使制定了政策,地方还得根据实际和自身水平来解读,这很难保证政策不会偏离它实际运行的轨道,由于优惠政策的项目越来越多,受益主体模糊,给投机者以可乘之机,这不仅会扭曲政策的初衷,更会使原本相对弱势的学生主体变的更加弱势。
(3)民族内部不平衡
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民族地区内部本身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教育发展水平在不同的民族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平时关注更多的是追求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公平,却往往会忽略少数民族内部存在的一些不平等问题,同时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少数民族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在一刀切的政策面前,一些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就难以真正享受政策优惠。
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政策的若干建议
1.政府方面
(1)建议搞好调查研究,这是制定和完善民族政策的前提。建议开展一次全面的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一要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了解少数民族原住民的实际困难和他们的现实诉求;二要深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了解现有招生政策的运行情况;三要深入高校,了解政策执行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四要深入少数民族考生,了解考生在高考报考和录取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具体情况;五要深入少数民族就业企业,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大学毕业后定向就业情况和工作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为科学决策民族招生政策问题提供一个实质有效的参考。
(2)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政府部门,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地的民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国家给予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宣传,要使当地高中适龄青少年都清楚的知道国家有关政策,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网络通讯不是很发达的山区,更要加强政策宣传:其次政府要协调好各部门的配合,提高政策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效益,使政策真正意义上惠及到有需要的人。
(3)建议改革政策操作程序。一是建立少数民族高考报名计算机软件系统,由电脑自动比对身份,进行身份条件审查:二是取消现有委托培养方式的录取,现在实行的由用人单位(地区)与考生、学校三方协议的方式录取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没有很大的意义,学生就业时,这一纸协议并没有多大的约束力,此时可以考虑出台少数民族考生回生源地就业的相关福利待遇保障政策,采取到岗就业实施奖励等办法,变堵为疏,或者疏堵结合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4)建议加强监督检查。要对民族政策执行的关键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这些环节包括少数民族身份的认定、少数民族报考程序、教育主管部门报考审批环节、招生部门和高校的录取环节等,对那些权力部门、权利岗位,要规范工作要求,严格操作程序,审批结果及时公开公示,杜绝任何可能滥用政策权利的机会,对违法违纪问题坚决查处。
2.学校方面
学校作为优惠政策施行的最基层单位,是政策执行和反馈的重要平台。首先要严格控制优惠政策实施的操作过程,保证国家政策落地公平公正。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招生工作的过程监督,坚决防止以权谋私的现象发生。其次要加强民族政策研究队伍建设,包括高校招生部门和统战部门,都要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政策的了解,加大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国家少数民族政策惠及更多考生,让更多考生享有公正公平的教育机会。再次就是,高校要带头执行国家政策,禁止乱收费,遵循国家优惠政策的精神,能给学生减免的费用尽量减免。大力实施奖、助、免、贷和勤工助学政策,为已入学的经济困难的民族考生解决后顾之忧,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3.社会方面
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时代媒体监督的作用,促使有关部门和单位不扭曲政策制定的初衷,取于对一些地方政府颁行的优惠政策的不合理性提出批评和建议,不能让少数官员为了一己之需、一时之需,而随意的临时制定优惠项目或者对现有政策作出不合理解释,对那些营私舞弊的行为积极曝光,狠狠打击。其次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高校招生民族考生优惠政策的价值取向,把个体公平和社会的公平紧密联系起来,不能只看表面和当前,要看总体和长远。再次就是要看到,随着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不断的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洪流,国家民族优惠政策的价值意义在不断显现,因此要引导人们正面理解和支持国家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继续实施和完善。
4.个体方面
少数民族学生必须对本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特性等有足够认识,要主动去了解相关的国家政策。高中教师更是有义务帮助考生了解国家有关少数民族高考的优惠政策,已考入高校的学生也要向民族弟妹广为宣传国家政策,帮助引导更多青年享受国家政策红利。教育是发展的先导,只有更多的少数民族青年接受了高等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少数民族考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要对党、国家和政府心存感激之情,在大学要团结同学,安心学习,奋发图强,学习练就一身本领,回到家乡,致富家乡,为当地民族经济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三、结束语
高校招生民族考生优惠政策是对少数民族考生实施的特殊招生政策,是基于中国特殊的历史与现实,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而实施的一项补偿性民族政策,其目的是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缩小地区、民族之间的发展差异,促进民族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尤其当前背景下,教育公平更为人们普遍关注,在我们出台和实行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获得公平教育的同时,的确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民族政策导致了对非少数民族学生的逆向歧视,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如何平衡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最大程度上做到教育公平,也值得我们注意。当然,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取决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实力,只有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到了一定范围, 各种不公平才会随之慢慢消失,无疑这是需要时间来实现的,历史和地域造成的差距,需要全体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卢毅.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教育思想—浅谈教育公平[J].中国-东盟博览,2011.
[2]孟立军.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概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
[3]魏国敏.中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支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4]沈悦英子.社会分层视野下的教育结果公平[D].南京师范大学,2011.
[5]朱沙.政府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责任编辑: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