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构建
舒莎
摘 要:随着中原经济区逐步崛起,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发彰显,高职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从高职教育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关系出发,围绕如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构建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加以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加大政府介入力度,构建服务型高职教育的教育思想理念,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育培训服务体系。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服务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2010年11月,河南省委八届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从此,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成为河南省十二五重要建设规划。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10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将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构建中原经济区、北部城市密集区、豫东皖北城市密集区一体化发展格局。这是国家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地方中小企业需要很大数量的高职毕业生从事生产和管理。
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协同中原经济区建设推进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如何通过构建良好的高职教育体系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 高职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关系
1.1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发展需要大力依靠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内高职教育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高职技能型人才从事公司企业的生产和管理。
2010年,河南省人均GDP为2.4万元,而中原经济区发展目标明确表示"到2015年,要力争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估计2015年中部地区人均GDP将达到3.6万元。这就意味着未来几年,河南省DGP每年要平均增加大约1.2个百分点。根据我国当前经验显示,GDP增长每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区域约70万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说未来几年,每年河南省都会新增约70万个就业岗位。这就需要中原经济区内的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一大批职业素质好、服务意识强、业务技能高的从业人员。
纵观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的产业集聚区,其区域内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无不处于态势良好的发展状态,林立的高职院校培养出了大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大大提高了区域内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技能,从而更好更快地推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同样,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原经济区而言,一方面,每年新增的大量空缺岗位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更是鼓励高职院校立足自身优势,从社会需求的关注点触发,以服务经济区发展为切入点,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高度服务意识、精湛业务技能的毕业生,充实到各个领域和行业。
1.2 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需要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为依托
2011年,麦克思公司根据自己的调查指出:2011届全国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半年后,大约有35%的毕业生会留在其毕业院校所在的城市就业,大约有68%的毕业生会留在其毕业院校所在的省份就业。这充分说明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力资本具有区域性非常强的特质。所以,高职教育的办学目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服务院校所在区域,自然区域发展水平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办学质量有直接影响。而且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发展水平越高,其区域内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和层次就越高。
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引起经济区内对人才需求量特别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毕业生好的就业前景预期,会推动家庭和个人对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进而提高家庭和个人对高职教育的投资,从而以需求拉动供给,加大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 对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的认识
2.1 高职教育的定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院校也在不断的发展,它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等都在不断地更新,并最终定位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地方生产、建设、挂历、服务第一线需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2.2 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的内涵
服务型教育体系从提出到现在,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并且一直在不断完善发展。所谓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是指以服务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体系,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相对更强调服务,服务是贯穿于教育体系构建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它要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需要不断调整高职教育的具体定位指向,更注重教育区域内产业结构与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结构和区域人才培养结构的耦合。
3 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构建对策
服务型高职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政府、学校、区域发展等息息相关,应遵循以下路径。
3.1 加大政府介入力度
为了推进和加快中原经济区高职教育的发展,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包括筛选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等在内的政府机构、高职院校、企业三方联动制度,以统筹协调经济区高职教育工作。
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职教育的预算内财政拨款仅为普通高等教育总拨款的五分之一,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其的经费投入。
3.2 构建服务型高职教育的教育思想理念
高职院校应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融入到日常教学理念中,要时刻以服务经济区建设为宗旨,以教学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努力探索"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于上岗零过渡"的办学理念。
3.3 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中原经济区区域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技术性人才的知识、能力水平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面向产业和市场需求,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专业设置要基于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经济区主导产业为引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探索院校育人标准与企业单位用人标准、院校课程设置与具体岗位设置的零差距对接,推动专业-职业-产业的互动和发展。第三,推行四证培养方案,即学生的毕业证书、专业技能证书和教师的从业资格证书、行业技能证书共同推进,以进一步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技能型。
3.4 完善教育培训服务体系
高职院校要走出传统的统招教育办学模式,逐步强化对各层次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水平,为经济区内各类人员提供多样化职业技能培训的平台和文化知识学习的机会,从而推动构建全民化终身教育体系。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主动加强与经济区各级企业的联系,主动设立适合企业需要的理论类和操作类课程,进而开展在职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等级评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按照市场规律根据经济区发展需求,指定培训计划,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第三,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应逐步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孔德兰,高等职业教育财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卢展工,中原经济区论势[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3]赵俊亚,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高职教育发展方式研究,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3(1).
[4]刘洁,借鉴国外职教经验 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国外资[J],2012(12).
[5]张震,职业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发展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