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谋变 构建广播融合发展新格局

谢慧星
摘要:本文作者参加了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赴美培训团,分别到纽约、华盛顿和洛杉矶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学习与参观访问。通过对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进行深入研究,发现NPR在深化品牌节目影响,整合采编业务流程,加强媒体融合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给国内广播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NPR 深度报道 业务流程 媒体融合
这几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助推新媒体快速发展,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已经多元化。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广播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加快与新媒体融合,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来实现突围。
应当说,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克服了传统广播的一些弱点。比如广播节目的网络化传播弥补了广播线性播出、覆盖范围小、难于储存等不足。同新媒体融合是传统广播谋求未来的必由之路,传统广播电台如何同新媒体融合,就需要从内容生产到节目传播,从组织构架到运行流程全面改革。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近几年,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媒体融合在美国广播业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成立于1970年,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广播电台,是私人资助的、非营利性会员组织。NPR电台是一家以美国本土民众为广播对象的综合性广播电台,内容涵盖新闻、文化,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专栏。每周有两千两百万美国人(也就是美国人口的大约10%)收听NPR电台广播。NPR的不少节目资料已经加入到中国英语专业本科必修《LISTEN TO THIS》中。在NPR电台的节目中可以听到鲜活的美式英语发音以及表达方式,了解到地道的美国背景知识和新闻动态。
创新传统品牌节目 促进媒体内容深度融合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方式如何变化,媒体核心竞争力不会变,那就是内容。正如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所说,“内容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①
多年来,广播新闻要求在短、新、快、活上下工夫。在新媒体时代,受眾开始了快速阅读模式,很多广播电台也开始了“碎片化”节目播出方式。一些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部、特别报道部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裁撤。
NPR电台的运作不是建立在商业竞争的机制上,但是也要与众多的新闻媒体一起去市场上竞争观众,赢得市场。美国主流媒体都声称自己是严肃的、负责任的媒体,都标榜自己是国家利益的代言人,是社会利益的维护者,是普通民众的“保护人”。NPR电台成立以来,就以深度报道取胜,每天给听众提供深入、透彻、公正的新闻报导。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方面,NPR电台给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融媒体媒体时代,NPR电台依旧坚持做强深度报道。调查性新闻在NPR电台节目设置中占据重要地位,NPR电台设有专职的调查记者,他们没有严格的考核任务,记者可以花几个月时间去调查研究一条新闻线索,对一些重大稿件,可以不计成本去做。他们的报道不求数量只求有深度,要求能够代表公众利益。NPR电台大部分调查性报道都与公共决策密切相关,很多这种报道都促进了公共政策的出台。例如NPR电台 《AROUND THE NATION》(美国各地)专栏2017年1月8日播出的深度调查节目《Chicagoans, Ex-Gang Members, Officials:“No Easy Way To Stop The Violence”》(芝加哥人、前黑帮成员、官员们表示“停止暴力没那么容易”)讲述的是2016年,美国芝加哥市发生很多暴力犯罪的现象。记者通过深度调查,采访了市民、警察局长、国会议员议员、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等众多人员,真实的揭露了芝加哥枪支泛滥、毒品走私和社会治安恶化等情况。
NPR电台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深度报道的内容和方式,充分使用图片、视频、音频、图表、动画等表达方式使深度报道更为真实生动。NPR电台还将深度报道在官网和社交媒体上发布,如今,在NPR电台官网上可以看到很多图文并茂的文章。NPR电台节目内容深度融合,有效的提高报道收听率和浏览率,提高了NPR电台的影响力,巩固和吸引了更多受众。
整合采编业务流程 构建融媒体平台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不受固定播出时间的限制,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第一时间报道、全天候追踪,还能根据受众的反馈和互动,随时对报道计划进行调整。
广播电台在同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就必须发挥内容原创优势,整合资源、改变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建立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采编平台,实现新闻采访资源聚合、资源共享。
NPR电台在面对新媒体冲击时沉着应对,在认识上和措施上早做准备,没有将传统媒体上的新闻简单地搬上网络,而是在竞争中创新,积极采取措施与新媒体融合。NPR广播电台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老媒体了,而是一个全媒体,办公大楼内都建有先进的电视演播室和网站,NPR电台新媒体从业人员超过一半,推出播客、网络音乐、社交媒体等系列新媒体吸引受众。
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普遍希望从各种渠道实时获取新闻信息,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基本上可以满足受众24小时全方位、立体化的新闻信息需求。在这种情况下,NPR电台探索出一种全新的网络化生存模式,实现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生存,实现了新闻全天候24小时滚动新闻,每天不停的对播出内容和网站新闻进行实时更新。NPR办公区域是个开放的大厅,中间有巨大的屏幕,不停的滚动记者采写的最新稿件。为了抢抓突发新闻,NPR允许编辑和记者在博客上即时首发新闻。而随着事态的发展趋势,记者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最新的进展情况等,不断丰富和完善新闻博客上该事件的相关文字、照片、视频、音频等内容。NPR电台专门制作了过去一小时的新闻报道汇总节目并将其置于名为HOURLY NEWS的特别频道。节目时长不超过5分钟,内容包括记者的现场报道,简单编辑过的采访录音,还有一些简洁的评论等。
NPR电台在融媒体过程中,非常注重对编辑记者进行媒介素养的培训,让编辑记者能从多媒体的角度来考虑新闻报道。在采访中,NPR电台强调团队运作,协同作战。日常报道和普通事件报道由记者单独去完成。如果是重大或突发新闻事件,就用团队合作的方法,派出文字采编、摄影摄像、音视频编辑等多人参加,以团队协同生产的方式报道重大新闻。组织团队是灵活的,不是固定的小组。小组成员有分有合,在实际采访中形成整体,实现新闻信息资源效益最大化。
加强与不同媒介融合 丰富网络传播渠道
在Web4.0时代,社交媒体已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年轻人获取新闻的主要来源。年轻人喜欢与社交圈亲朋好友分享新闻。最新研究显示,超过一半(51%)的中国城市居民已经成为了社交媒体用户,较去年大幅上升了17个百分点。②从2005-2015年,美国社交媒体用户比例已经从十年前的7%,增长到目前的65%。今年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美国民众都表示他们获取新闻的渠道是社交媒体,约一半民众在2016年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大选的最新进展。③
社交媒体正在改变全球媒体产业,让受众自己决定值得关注的内容。NPR电台还不失时机地与社交新媒体合作,吸引年轻人关注。NPR电台是主流媒体中率先开辟社群媒体服务的业者,NPR电台是TWITTER上最活跃的主流媒体之一,光NPROLITICS(@NPRPOLITICS)賬号的跟随者就已超过180万人。NPR电台有很多TWITTER的账号,比如说有NPR新闻、NPR政治、NPR个人、NPR早间等。NPR的一些主持人、主播也会有一些NPR的账号。 TWITTER的广泛使用,帮助NPRA电台建立与听众良好互动的社区,同时帮助NPR电台在第一时间了解突发性新闻。
NPR电台还注重与不同类型网络媒介融合,充分挖掘节目内容的网络传播渠道,在媒体融合浪潮中,NPR电台的网站已演变为全新的关系互动平台。博客、播客、RSS、FACEBOOK等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已经成功地被用于电台各类节目的网络传递与讨论之中。NPR的FACEBOOK专页每天不断更新取材自广播节目的特写,内容五花八门。比如每次美国大选时,NPR电台还会在FACEBOOK问听众,希望多久更新总统候选人信息,多久把图片放上去。
NPR电台有一个专门的社交媒体研究小组,研究在受众用了社交媒体后与NPR电台关系的变化。NPR电台还利用社交媒体做一个周末档的节目。通过社交媒体调查,NPR电台可以了解听众收听NPR电台时间长度,对NPR电台的印象。通过调查研究,很多听众觉得NPR电台做得非常好,并且感受到他们是NPR电台的一部分,NPR电台受众忠诚度的也得到提高。
NPR电台率先在苹果电台中的开通服务,全天24小时播出,囊括了直播的新闻栏目和预先录制好的节目。NPR电台在IPHONE和IPAD都有新闻软件,NPR提供适合在PDA、IPAD等移动装置上浏览的网站版本,同时开发IPHONE、IPAD、ANDROID等系统的应用程序。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广播电台发展的一大机遇。广播电台要有效把握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抓住机遇,有计划、有重点地打造具有多样传播形态、多元传播渠道、多种平台终端,成为拥有较强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融媒体传播体系,走出一条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地方特色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抚州市广播电视台)
栏目责编:曾 鸣
注释:①《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媒体融合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http://media.people.com.cn
②《2016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http://mt.sohu.com。
③《2016皮尤研究中心社交媒体发展报告》,http://mt.sohu.com。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