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舒城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张信梅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枢纽环节。舒城县位于江淮之间中部,地形复杂,集山区、丘陵、圩畈区为一体,其中北部地区属于典型的圩畈区地形,全县57万亩水田大部分集中于此,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近期,笔者就当前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洪江市农机化工作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思路,始终把农机化发展作为助推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精心谋划发展和管理两篇文章,全市农机化工作保持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势头,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农机装备实力逐步增强。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农机部门对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广,洪江市农机装备总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到2013年底,全市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82万kW,比上年增长7%,农机化综合率达到65%,茶叶加工、粮食烘干机械等农机数量也得到进一步的增长,农机化发展形成一定规模。
2.农机助推产业成效明显。据统计,2013年在农业机械化的带动下,全市完成机耕面积80万亩,水稻机插面积16万亩,机收面积70万亩,机耕、机插、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8%、32%、95%。
3.农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培育和扶持专门从事农机作业的农机专业户和农机专合组织,2013年底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37个,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达到12户。
4.安全监理职责落实到位。积极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被确定为省级“平安农机”创建示范县区。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机安全形势严峻。随着农机数量逐年增加,农机安全监管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一是农机安全监管任务繁重。农业机械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脱管、脱检的现象比较突出。经过调查了解,目前,农机“黑车非驾”、拖拉机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安全隐患较大。二是农机安全基础依然比较薄弱。不少乡村道路路况不是很好,加之农业机械常需穿行于村镇、农户之间,通行条件相对较差,极易发生农机安全事故;不少农机具超期使用,且不注意日常维护保养,安全技术性能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农机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乡镇赶集日,拖拉机载人、人货混装等现象屡禁不绝;在农忙季节,农机驾驶人为了抢运、抢收、抢种,疲劳驾驶、超速超载、违规操作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2.农机投入相对不足。发展农业机械对整个社会来讲,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在农机工作的投入上,主要是依靠国家政策性资金和地方财政投入,但由于舒城县地方财力薄弱,对农机化资金投入有限,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机化项目工作经费不足。如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经费,财政只能解决基本运作经费,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二是农机监理经费投入不足。过去,农机监理机构一直靠农机相关的收费来保运转、保开支,而随着国家对行政事业收费的清理整顿,农机监理部门再也不能依靠打“擦边球”的方式进行收费,运转开支只能靠地方财政给予支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监理的深度和广度。
3.农机管理、推广人员力量薄弱。从年龄结构来看,年龄普遍偏大。据了解,目前农机部门(不含乡镇农机人员)工作人员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23人,占48%;年龄在40~49岁的17人,占35%;年龄在30~40岁的8人,占17%;年龄在30岁以下基本没有。从专业技术结构来看,农机专业技术力量明显不足,懂技术、会操作、能维修的技术人员稀缺,48人中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仅有7人,在农机队伍中的比例只占15%。乡镇农机这一块也是如此,由于机构改革,乡镇农机站与农技站合并,组建成立乡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人财物由乡镇和县农机局双重管理,导致现在许多乡镇农机员都由乡镇“拉郎配”,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机工作的开展。
三、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下一步,洪江市的农机化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坚持把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农业农村发展计划中,采取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一是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银行信贷为补充、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机投入机制。二是在制定农业奖励政策时,把对农业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农机
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纳入奖励范围,支持和鼓励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三是加强地方财政和信贷资金的支持,对农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购机给予优惠信贷支持。
2.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带动农机化,再以农机化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积极鼓励全市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机种粮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从农民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通过农机集约化经营,推动农业实现规模化发展。二是要大力扶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使他们拥有先进的农机具,在农机化发展中真正起到示范带动的“领头雁”作用,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三是要大力整合涉农项目建设,推进规模农业发展,实现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等政策,加强农田整理,做到田成方、路相连、渠贯通、旱能浇、涝能排,为农机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完善农机管理服务机制。一是加强农机监理工作。强化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农机、交警与安监等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安全监管的合力。二是加强农机培训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农机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整合农机学校、科教、推广等现有各类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水平,进一步提升培训服务能力。三是强化农机推广。坚持以发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水稻插秧机、拖拉机和收割机等各类农业机械。同时,大力发展油菜、柑橘等经济作物机械化,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加强农机人才建设。建立健全农机人员的知识更新机制,通过定向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鼓励农机工作人员充电学习,提升农机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更新力度,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1~3名专业对口人才充实到农机部门中去。真正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促进全县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05)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枢纽环节。舒城县位于江淮之间中部,地形复杂,集山区、丘陵、圩畈区为一体,其中北部地区属于典型的圩畈区地形,全县57万亩水田大部分集中于此,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近期,笔者就当前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洪江市农机化工作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思路,始终把农机化发展作为助推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精心谋划发展和管理两篇文章,全市农机化工作保持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势头,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农机装备实力逐步增强。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农机部门对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广,洪江市农机装备总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到2013年底,全市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82万kW,比上年增长7%,农机化综合率达到65%,茶叶加工、粮食烘干机械等农机数量也得到进一步的增长,农机化发展形成一定规模。
2.农机助推产业成效明显。据统计,2013年在农业机械化的带动下,全市完成机耕面积80万亩,水稻机插面积16万亩,机收面积70万亩,机耕、机插、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8%、32%、95%。
3.农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培育和扶持专门从事农机作业的农机专业户和农机专合组织,2013年底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37个,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达到12户。
4.安全监理职责落实到位。积极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被确定为省级“平安农机”创建示范县区。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机安全形势严峻。随着农机数量逐年增加,农机安全监管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一是农机安全监管任务繁重。农业机械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脱管、脱检的现象比较突出。经过调查了解,目前,农机“黑车非驾”、拖拉机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安全隐患较大。二是农机安全基础依然比较薄弱。不少乡村道路路况不是很好,加之农业机械常需穿行于村镇、农户之间,通行条件相对较差,极易发生农机安全事故;不少农机具超期使用,且不注意日常维护保养,安全技术性能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农机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乡镇赶集日,拖拉机载人、人货混装等现象屡禁不绝;在农忙季节,农机驾驶人为了抢运、抢收、抢种,疲劳驾驶、超速超载、违规操作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2.农机投入相对不足。发展农业机械对整个社会来讲,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在农机工作的投入上,主要是依靠国家政策性资金和地方财政投入,但由于舒城县地方财力薄弱,对农机化资金投入有限,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机化项目工作经费不足。如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经费,财政只能解决基本运作经费,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二是农机监理经费投入不足。过去,农机监理机构一直靠农机相关的收费来保运转、保开支,而随着国家对行政事业收费的清理整顿,农机监理部门再也不能依靠打“擦边球”的方式进行收费,运转开支只能靠地方财政给予支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监理的深度和广度。
3.农机管理、推广人员力量薄弱。从年龄结构来看,年龄普遍偏大。据了解,目前农机部门(不含乡镇农机人员)工作人员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23人,占48%;年龄在40~49岁的17人,占35%;年龄在30~40岁的8人,占17%;年龄在30岁以下基本没有。从专业技术结构来看,农机专业技术力量明显不足,懂技术、会操作、能维修的技术人员稀缺,48人中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仅有7人,在农机队伍中的比例只占15%。乡镇农机这一块也是如此,由于机构改革,乡镇农机站与农技站合并,组建成立乡镇农业农机服务中心,人财物由乡镇和县农机局双重管理,导致现在许多乡镇农机员都由乡镇“拉郎配”,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机工作的开展。
三、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下一步,洪江市的农机化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坚持把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农业农村发展计划中,采取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一是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银行信贷为补充、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机投入机制。二是在制定农业奖励政策时,把对农业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农机
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纳入奖励范围,支持和鼓励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三是加强地方财政和信贷资金的支持,对农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购机给予优惠信贷支持。
2.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带动农机化,再以农机化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积极鼓励全市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机种粮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从农民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通过农机集约化经营,推动农业实现规模化发展。二是要大力扶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使他们拥有先进的农机具,在农机化发展中真正起到示范带动的“领头雁”作用,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三是要大力整合涉农项目建设,推进规模农业发展,实现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等政策,加强农田整理,做到田成方、路相连、渠贯通、旱能浇、涝能排,为农机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完善农机管理服务机制。一是加强农机监理工作。强化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农机、交警与安监等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安全监管的合力。二是加强农机培训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农机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整合农机学校、科教、推广等现有各类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水平,进一步提升培训服务能力。三是强化农机推广。坚持以发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水稻插秧机、拖拉机和收割机等各类农业机械。同时,大力发展油菜、柑橘等经济作物机械化,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加强农机人才建设。建立健全农机人员的知识更新机制,通过定向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鼓励农机工作人员充电学习,提升农机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更新力度,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1~3名专业对口人才充实到农机部门中去。真正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促进全县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