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2014年“七大篇章”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
刘旭东
春潮涌动,生机盎然。在安塞县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提出以“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为工作总基调,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为总揽,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富民、工业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兴业”发展战略,重点在产业结构、重点项目建设、新型城镇化、民生、生态、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七个方面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安塞经济升级版。
2014年该县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和17%,单位GDP能耗降低3.19%,城镇化率达到57%,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5‰以内。
经济篇
三大园区齐发力促经济转型升级
全力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县。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继续加大棚栽、林果、畜牧三大产业开发力度。棚栽业开发,以省道303、包茂高速和延志吴高速沿线三条产业带建设为重点,按照安塞新型日光温室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原有大棚进行提升改造,新建安塞新型日光温室600座,改造旧棚2000座。林果业开发,继续推行“三级联创、五长办点”果园管理制度,创建省级示范园3个、市级示范园10个,新建及改造山地苹果园3万亩,新建集雨窖3000口。畜牧业开发,按照以草兴牧、草畜配套、种养结合的模式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思路,全面推广王家湾治沟造地科学养羊发展模式。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大力扶持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全力支持油气企业发展。石油工业仍然是安塞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坚持“支持长庆,壮大延长,发展延安”的原则。公安、国土、林业、石油钻前办等部门全面落实“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积极做好钻前协调服务和环境保障工作,加大油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确保杏子川采油厂完成原油生产任务82万吨。同时,把天然气开发利用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实现天然气就地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不断发展壮大安塞工业园区,2014年计划完成产值34.15亿元。加快实施靖西天然气管线改迁、第二水厂、河堤、垃圾填埋场、寿光路、河滨路、安港路等建设工程。继续实行入园企业挂牌保护和跟踪服务制度。全力加快20万吨表面活性剂驱油剂、陕北医药物流中心、凯威迪制衣、5000吨特色杂粮等9个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建成投产。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新增中小微型企业336家,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总量的16.2%。
重点项目篇
实施项目带动打造发展强力引擎
项目是拉动经济的引擎,是保增长的重要抓手。2014年,该县共确定实施工业企业、农业产业、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等4大类64个重点项目,概算总投资39.11亿元。严格执行项目“五个一”包抓责任制,建立重点项目动态监管机制和企地协调会商机制,定期督查考核,解决存在问题,开展阶段性问责,确保项目高质量建设、快速度推进。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该县将单设招商局,组建专门的招商队伍,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乡镇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坚持常年招商、定向招商、会展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和部门单位跑项目、争资金的责任,力争引进一批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建立招商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不断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和开工率。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37亿元。
新型城镇化篇
全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安塞被确定为省级城乡一体化试验示范区后,制定了《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实施意见》,将加快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以市级重点镇沿河湾和县级重点镇砖窑湾等重点小城镇为骨干,以西河口、侯沟门等8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为补充,以省道206、303和县乡主干线川道村为基础的城镇空间结构,形成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打造陕北精品县城。坚持“中疏、南拓、北扩”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辐射范围,提升整体服务承载能力。县城建设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并重、基础设施建设与精细化管理并举,有序推进老城区改造。
统筹推进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沿河湾市级重点镇启动文化休闲公园、河滨路、集贸市场建设,砖窑湾县级重点镇启动河堤、饮水、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两个重点镇完成水电路气、垃圾污水处理、卫生院、幼儿园和产业类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进城农民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机制,推动农村养老、医疗保险与城镇保障制度对接,落实好农民工职业培训和随迁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等政策,使进城农民平等享受市民待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县城、建制镇户籍限制,加快解决进城农民落户问题,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
民生篇
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创建全省教育强县为,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县乡中小学校(幼儿园)窑洞改造、第一小学、第二小学扩建和第二幼儿园建设工程,加快第三小学、第三幼儿园建设,确保第四幼儿园和5所乡镇幼儿园于2014年秋季建成投用,彻底解决幼儿入园难和县城小学大班额问题。实施县初级中学和3所小学“班班通”工程,进一步提升办学现代化水平。
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降低基层卫生院起报点,合理解决农民群众门诊费报销问题。完成县中医院建设,加快楼坪、高桥、镰刀湾3所乡镇卫生院维修改造工程。继续实施好县乡村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完善县乡两级远程诊疗系统。
全县再建保障房1170套,实施680户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全力加快县城马家沟、原石化厂和沿河湾前街移民搬迁社区建设,全年完成扶贫移民搬迁1050户。启动实施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彻底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新增城镇就业997人。创新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完善以创业促就业机制,下功夫解决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和下岗职工等重点人群就业问题,新增城镇就业9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53 %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两万人。
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切实降低医疗保险门槛费报销标准,组织实施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异地即时结算。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和城乡困难群众救助保障体系,积极推行多档救助,提高农村救助对象标准并实行按月发放,逐步缩小城乡困难群众低保救助标准。
及时兑现落实灾后住房重建补助政策,加快进城进镇进社区集中建房和保障房、移民搬迁房安置项目建设,群众自建房5月份全部入住。
生态篇
谱写美丽安塞新篇章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启动延志吴高速公路沿线直观坡面绿化工程,全力抓好王瑶库区水源地造林绿化工程,继续推进 “三北”、 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退耕还林9.72万亩,造林绿化两万亩。采取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措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治沟造地,完成新造地4700亩。
建设具有陕北特色的美丽乡村。围绕包茂高速、延志吴高速和省道303沿线村庄,启动实施以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重点推进乡镇、社区、村庄道路、环境、广场建设和垃圾收集、污水处理、河道清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启动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便民咨询点、放心超市、医疗卫生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市公共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
改革篇
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扎实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管理、项目管理和绩效管理,推行部门事业费、专项经费项目化管理。深化财政投资项目概算管理,编制财政投资项目设计概算编审手册和乡镇、部门“三公”经费标准。加大政府性债务特别是乡镇债务化解力度。
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实施办法,坚持逢进必考制度,切实做好招聘、选聘和遴选工作。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一律实行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制度。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试点,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和支持农民承包土地、林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创新社会管理篇
让和谐梦想成为灿烂现实
完善信访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夯实县区、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信访工作责任。深入开展社会矛盾排查,着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联动机制。
安全生产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完善落实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的“四位一体”责任体系,消除各类隐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项目建设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坚持推行挂牌督办、警示约谈、黄牌警告、绩效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度。
深入推进平安安塞建设。建成覆盖交通要道、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及联网互通的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面管控水平。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管控,集中开展“两抢一盗”、“黄赌毒”和公共安全领域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