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

    陈星睿

    

    

    

    摘 要: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此时期的绘画也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关于素描,在材料、手法、描绘等各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点。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美术;素描;雕塑;建筑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Renaissance)原意为“古代文化的复兴”或“古典学问的再生”,即将距离文艺复兴时代一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起来,使之“再生”。

    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16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当时由意大利各城市兴起,手工业发展迅速,城市中出现了资产阶级的前身。文艺复兴是在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用文艺形式建立并发展资产阶级的文化。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二、文艺复兴时期素描的艺术特点

    (一)概况

    文艺复兴期间的美术家中,有许多也是科学家,他们将科学与美术结合,如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表现形体结构。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叶,产生了文艺复兴三杰:列奥纳多·达·芬奇、拉斐尔·桑西、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为文艺复兴走向巅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艺术旨在表达全新的自然主义风格,效法古典罗马雕塑。此时的素描画面淡雅,但是线条常常动感犀利,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此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都在一些作坊做学徒,而素描是绘画的基础,素描的练习为他们在绘画、雕塑、建筑方面取得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材料

    1.笔

    (1)垩

    垩,用于涂饰的土,有白垩、红垩、黑垩等分类。白垩是白垩纪灰白色火山灰夹层,经漂洗去杂质,纯白色作颜料,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红垩色调热烈,黑垩轮廓鲜明。

    (2)钢笔

    墨水除了黑色,还有蓝色、褐色等不同的颜色。

    (3)薄涂软笔

    鹅毛笔是用大型鸟类的羽毛制成的,以往多是从鹅的翅膀取下来,经过脱脂、硬化处理后即可削切笔尖。手工切割的鹅毛笔比金属制笔更能产生不同的笔触跟韧性。鹅毛笔杆能吸附墨水,在书写时能因毛细作用持续供水。

    (4)金属尖笔

    金属制的笔尖通常是银,也可能是铅或金,作画时会在纸上覆盖一层涂料,由研磨的动物骨灰、颜料和胶水制成,使纸张有一种摩擦质感。由于银尖笔很难擦除,因此需要艺术家具有极高的技巧、精准度和纯熟的经验。

    2.纸

    纸是由旧布料、船帆布和从绳子中分离出来的纤维混合制成,由一個金属丝网模具将其制成湿纸,后放在毛毡上晾干,再由动物骨头制成的胶状溶液涂在上面,具有抗墨性。

    纸有粉色特制纸、浅褐色、蓝色特制纸等,如《岩石景色》(图1)使用的是蓝色特制纸,也有用亚麻布进行绘画,如达·芬奇的《跪姿人物衣饰习作》(图2)。

    (三)绘制手法

    将粉笔用于描绘轮廓和阴影,削尖的鹅毛笔蘸铁胆墨水绘画,时间长了会变成棕色,再用颜料来表现明暗和阴影,有三维立体效果,用铅白来提亮和高光。

    以薄涂软笔画轮廓,白色颜料渲染,以硬笔褐墨润色。

    (四)艺术特点

    由易英的《西方美术史方法论》,得知美术作品的画面结构可以由线条、体积、空间、明暗、色彩等方面来分析。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画面线条自由、流畅,人物身姿优雅轻盈。

    如多米尼克·坎帕诺拉(约1500–1564)的《休憩于山水间的两个男子》(图3),画面静中有动,山上流动的曲线与房屋的直线形成对比,山上的草在飘动,两个男子舒适地坐在草地上。

    又如洛伦佐·迪·克雷蒂(1459–1537)的《向左移动的天使》(图4),服饰与人体线条流畅飘逸。

    关于明暗方面,由白颜料渲染出人物素描的细节和亮面。如洛伦佐·迪·克雷蒂的《老年男子头像》,画中男子微微皱眉,若于所思。艺术家用白色颜料渲染出额头与脸颊的皱纹,十分形象生动。

    人物身体肌肉骨骼轮廓与结构明晰,充分体现了人的力量感和存在感。如路加·西诺雷利(约1445–1523)的《男人体背面像》,人体重心集中在一条腿上,表现出优雅的不对称性,如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1475–1564)的《男子躯干习作两则》,图5的人物清晰的肌肉轮廓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力量感。

    色彩方面,一般的纸张呈现浅色,如浅褐色、浅粉红、浅灰褐色等,而用黑垩、红垩或者硬笔褐墨等涂画,白色颜料渲染,画面显得清新淡雅。尤其是盖拉尔多·希波(1512–1600)的《岩石景色》,用了蓝色纸张,与山石房屋景色映衬,白色颜料部分氧化,似乎是皑皑白雪,显得美丽静谧。

    对衣褶的描绘细致且层次分明。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对服饰细致的描绘也使其成为了画面的一个焦点。如弗朗切斯科·德尔·科萨(1436–1478)的《爬楼梯的青年背面像》(图6),衣物上的飘带缠绕在双臂之间,十分写实和具有动感,弗朗切斯科·德尔·科萨属于当时的费拉拉画派,曾受到写实和典型化的影响。

    如多梅尼科·基兰达约(1449–1494)的《托纳波尼家族女子像》(图7),女子服饰优雅,有一种古典的意味。又如达·芬奇(1452–1519)的《跪姿人物衣饰习作》(图2),由灰褐色薄涂软笔画,以白色颜料渲染,绘于亚麻布之上。又如蒂莫特奥·维提(1469–1523)的《坐在凳子上的男子》,图8的男子帽檐上翘,穿着短短的紧身外套,紧身长筒袜。

    纸张会有拼接,会打格子用以转用到墙壁或做他用。

    有时是用作转用,如乔凡尼·弗朗切斯科·彭尼(约1488–约1528)的《大卫与拔示巴》(图9)打方格以便于转用。

    不过可能画家在画的过程中感觉纸张不够大,不能描绘自己所表达的内容,如雅各布·卡鲁奇(别名蓬托莫)(1494–1557)的《墙面装饰草图》,绘于两张拼接而成的浅粉褐色特制纸之上。

    又如塞巴斯蒂亚诺·迪·巴托罗·梅那迪的《绘画参考书中的动物素描》(图10),以十张相互重叠的纸装裱,每一个动物都有一张小纸所画再加以拼贴在整幅大的纸上。

    (五)素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1.素描与雕塑有一定联系

    如洛伦佐·迪·克雷蒂(1456/1459–1537)的《向左移动的天使》,灵感来自于一个雕塑作品——为皮斯托亚大教堂墓葬雕塑而创作的天使,又如塔德奥·祖卡罗(1529–1566)的《斗马》(图11),塔德奥通过背景中的薄涂反映出了浅浮雕的立体感。

    2.素描与建筑的联系

    在建筑方面的描绘要求十分精准,具有一种严密、朴素的画面感,对于画面中的建筑进行精确地描绘,是学习建筑的基础。

    (六)与之后的素描的联系

    文艺复兴之后的素描更倾向于注重描绘平静丰富的生活,例如1725年P.L.盖齐画的素描《聚集在罗马的鉴赏家和古董家》(图12),人物姿态平和,又如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的《蒂沃利的埃斯特别墅花园》(图13),画面布局简洁明快。

    三、结语

    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清新淡雅中蕴含着强烈的愿望与憧憬,在这些画中,我最喜欢的是《岩石景色》《爬楼梯的青年背面像》《跪姿人物衣饰习作》《托纳波尼家族女子像》。在看到这些素描时,便能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思想与技巧。不同的时代,孕育了不同的艺术,相信漫漫的历史长河在被延续至未来的过程中,会有更多更好的艺术奇迹,像姹紫嫣红的花儿一样,绽放在艺术的春天里。

    参考文献:

    [1]米开朗基罗素描[M].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2](法)丹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M].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

    [3](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人类的艺术[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4]易英.西方美术史方法论[M].26-27.

    [5]文艺复兴时期名家素描[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6]郭晓冰.文艺复兴早期绘画表现形式特点分析[D].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7]李辰婧.对素描的再认识——当下“素描”在艺术创作中的定位及研究[J].艺术科技,2013(12):236-237.

    [8]李晓琴.从素描到创作[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12).

    [9]赵历平.素描中的形体意识[J].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1995(2):11.

    [10]曹晓明.分析素描表现的可视要素[J].美术教育研究,2014(13):66.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