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汤显祖的“唯情说”与西方绘画“表现主义”的联系
摘 要:以明代汤显祖的“唯情说”为研究视角,重新审视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从社会背景、艺术创作情感的重要性、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创作的哲学倾向等方面,探讨“唯情说”与西方绘画“表现主义”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汤显祖;“唯情说”;“表现主义”;西方绘画
一、引言
与西方美术比较,中国传统绘画历来注重表现、写意,西方绘画却注重再现、写实。因而,中西艺术是走着两条不同的艺术道路。但是,通过对明代汤显祖的“唯情说”与西方绘画“表现主义”的分析,笔者认为中西方艺术在时空上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汤显祖“唯情说”与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作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唯情说”是明代汤显祖的重要美学思想。汤氏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是“情”。由“情”而生,由“情”感人,并把“情”和封建伦理规范的“理”及封建专制法律制度的“法”相对立,主张个性解放、个性自由[1]。
西方绘画主张写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绘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却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传统的写实走上了现代主义道路,如“表现主义”就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代表之一。“表现主义”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流派之一,流行于20世纪德、法、奧地利等国。作为社团,它主要活动在德国。1901年法国画家埃尔韦在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中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它首次表现在绘画界,其后发展到文学、音乐、戏剧等领域。它认为艺术是表现而不再是再现。艺术是一种内在需要的外在表现,反对传统观念对个性发展的束缚,强调描写内心活动、直觉、梦幻和潜意识等[2]。
总之,“表现主义”强调自我的表现和主观意象的表达,反对传统法则并运用夸张的艺术变形手法,发泄内心的感受。
三、“唯情说”与西方绘画“表现主义”的联系
笔者认为,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社会背景来说,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都是带有资本主义的因素
明代资本主义的萌芽,促使当时的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同时,它也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正如长北在其中国艺术史纲上所说,“晚明清初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的折射,具有鲜明的近代人本主义色彩,一定程度上是西学东渐的结果[3]。”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也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年代。在西方绘画界,“表现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事实上,汤显祖生活的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向没落,在它的内部开始缓慢地萌发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因素。因此,汤氏的“唯情说”与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的产生,其社会背景跟资本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从艺术创作上来说,它们都强调情感的重要性,注重表现人的欲望,并且敢于创新与批判传统
明代文坛上就盛行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后来还出现了前五子、后五子,即文学上的“复古派”。汤显祖所处的时代正处于文艺复古的时期,在绘画上的复古也有典型的代表,如明中期的宫廷绘画、“松江花派”等,它们都有着摹古的倾向。汤氏作为一个重创新而反对复古的文人,其在文学艺术创作上,十分强调直抒心情,反对盲目摹古、墨守成规。他就曾批评过当时那种毫无生气的文字,说:“今之为士者,习为试墨之文,久之,无往而非墨也。犹为词臣者,习为试程,久之,无往而非程也。宁惟制举之文,令勉强为古文词、诗歌,亦无往而非墨程也者。”
汤显祖之所以有这种反判心理,提倡创新与他所接受古代优秀的文化思想、社会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思想主要是接受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思想。明代中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哲学上,出现了何心隐、罗汝芳、李贽等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汤显祖早年为罗汝芳的学生,自小跟他学道,读“非圣之书”,后来又与激进的禅宗大师紫柏交朋友,尤其敬仰激进的思想家李贽,读其《焚书》,十分倾慕。
众所周知,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不但敢于批判传统、强调艺术形式的创新,而且突出人的主观情感与欲望的表达。事实上,这正与汤氏的“唯情说”存在着一致性。
(三)从哲学倾向上来说,它们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在思想上,明王朝为了巩固政权,加强专制统治,从一开始就奉程朱理学为官方正统思想。“理学的忠孝节义观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窒息了人的创造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被视为绝对权威的理学,已日趋教条、僵化,并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与观念。加之,理学具有崇尚务虚、鄙视务实、高谈天理性命等特点,不能解释当时社会中出现的种种尖锐矛盾。因此,到明代中期,出现了一股怀疑程朱理学的“浪漫主义思潮”。一批有先进意识的知识分子,以“阳明心学重本心、重个性的理论武器,向传统儒家伦理美学发起了攻击,掀起了一场情感美术学思潮,或称为浪漫主义思潮”。受其影响,晚明社会审美转为重情感、个性、自由、独创,传达了他们个性解放的呼声,如王守仁、汤显祖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笔者认为,汤显祖的“唯情说”是在王阳明心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王的心学的延续与发展。王阳明的心学既批评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又提倡心即理、致良知”,过分强调主观的“心”,强调意识的重要作用,并把“心”(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王阳明对程朱理学的批评,只不过是企图用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去补充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在这种哲学倾向上,他的思想明显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汤显祖少年时受学于罗汝芳,罗是泰州学派王艮的三传弟子,这一学派承继了王守仁哲学思想中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加以发展,又称“左派王学”。此学派抨击程朱理学,怀疑封建教条,反对束缚个性。汤显祖的艺术思想或者说美学思想的核心,可以用一个“情”字来概括。
汤氏的思想是受王阳明的心学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属于“唯心论”。这可以通过对汤氏“唯情说”的理论分析,得出以上的结论。汤氏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是“情”。按照马克思文艺理论来讲,汤显祖对于艺术本质的理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至于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其在哲学上是受西方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说的影响,因而,二者在哲学范畴上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关于此观点,我们可通过对“表现主义”的先驱——蒙克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得知。《呐喊》是蒙克成名作之一,画家绘制了“波浪状血红的云,回旋的海湾,挤压变形的脑袋”等内容,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通过理解其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强烈的情感表达以及表现的欲望等。这正如周绍斌先生所言:“他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不是通过描绘生活情景而是通过人物内心里的真实袒露,受尼采哲学和弗洛伊德观念的影响[4]。”
四、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我们找到了汤氏的“唯情说”与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的某些联系。因此,笔者认为中西方艺术存在着联系点,在某些方面有着一致性。当然,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有限的。
注释:
[1]见汤显祖《张元长嘘云轩文字序》,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诗文卷三十二,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1139.
参考文献:
[1][2]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97.526.
[3]长北.中国艺术史纲(插图本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80.
[4]周绍斌.西方美术作品欣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35.
作者简介:
杨建平,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与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