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G技术的动漫设计美学形态解析
陈丽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各大领域,CG技术就是借助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动漫设计的现代化技术。基于CG技术的动漫设计,给动漫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突破,不论是拍摄技术、放映技术、开发技术都有突发性变化。CG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动漫设计水平,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设计成本,同时CG技术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也改变了动漫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本文将针对CG技术下的动漫设计美学形态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CG技术;动漫设计;美学形态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77-01
一、CG技术与动漫设计的关系
CG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即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该技术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以图形软件为依托,进行图形与图形处理,理论基础源于计算机美术。早在一九五二年就已出现相关软件,七十年代CG技术已开始走向成熟,并被应用到各个领域[1]。例如,建筑领域、影视领域、动漫领域、园林领域等。CG技术下动漫设计,从简单的几何模型到复杂的人物模型都能够实现。并且一些实际拍摄无法完成的画面效果,也可运用CG技术来实现[2]。动漫设计领域运用CG技术已成为主流趋势,CG技术突破了传统动画技术局限性,弥补了视觉效果的拍摄不足,同时降低了设计成本,同时为动漫设计提供了新技术手段。另外,CG技术下的三维动漫设计更具真实感、立体感,能给受众一种别样的视听体验,毫无疑问CG技术是推动动画发展的核心力量,动漫设计中应积极运用CG技术。
二、基于CG技术的动漫设计美学形态解析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动漫设计走向数字化已成为必然,而CG技术则是推动动漫设计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动漫设计中加强对CG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基于CG技术的动漫设计美学形态:
(一)图形
图形是动漫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元素和基本语言,直接影响着动漫设计风格形成。图形是具有说明性和特殊性,区别于文字和语言的视觉符号,在传统技术手段下图形的理解与运用会受到许多技术限制。动漫设计中图形应具备美的形式和丰富的视觉感染力,才能确切的来表达动漫设计的美学形态[3]。基于GC技术设计出的图形所展现的美学形态更直观,更贴近现实,三元素间的转化更流畅。具体设计中要保持图形艺术底蕴和视觉效果,从而把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观点传达给受众,有效增强画面感染力。动画作品《大闹天宫》中的图形设计,就是在塑造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形态,设计中吸收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
(二)色彩
动画设计中美学形态的塑造和色彩运用有着直接关系,不同色彩能够渲染不同气氛,对于角色塑造,情节推动都有着重要意义。例如,黑色代表着仇恨、忧伤、愤怒。蓝色代表信任、坚定。色彩具有语言功能,自然也具备表意功能,所以人们很容易接受色彩表达的美学形态。动漫作品《海底总动员》中,危险场景运用黑色,代表危险和绝望;温馨场景则运用暖色,来唤起受众情感共鸣,这部动漫色彩就是通过CG技术实现。CG技术的运用完善了动漫设计色彩系统,为色彩设计提供了更多元素,使动漫设计的美学形态更加丰富。传统调色手段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所能展现的美学形态不稳定,一些时候难以取得预期表达效果。而CG技术下动漫设计通过计算机完成,色彩调和与设计通过软件参数实现,色彩搭配更轻松,色差更小,所以能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技术缺陷,对于色彩元素的运用不再是以前那种简单排列。这样的动漫设计,画面色彩更丰富,更具真实感,意向的表现更直观,展现的美学形态更容易获得认同。
(三)构图
动漫设计属于艺术设计,构图时要根据题材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把表现形象进行适当组织,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而构图是动漫设计美学形态的决定性因素,是画面塑造的关键环节。CG技术构图连续性更强,更迅速,一些抽象艺术元素或细致表现要素在传统技术手段下无法实现,CG技术下就可以简单实现,如人物面部细化。良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清楚的表达意境和环境氛围,使动漫美学形态得到更真实、更贴切的表现。具体构图中,要避免将主题放在正中心位置,这样便能够透过主题延伸到其他更有趣的画面,有效增强画面美学属性,凸显画面叙述力。若将主题放在正中央就会丧失画面真实感。
三、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动画产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动漫设计走向数字化已成为主流趋势。CG技术是实现动漫设计数字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技术的运用更有利于动漫设计美学形态的表现与增强。传统技术手段存在许多不足,而CG技术则能弥补这些不足,增强画面艺术属性和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克彬.全球化语境下的国产动画文化身份认同与构建[D].重庆:西南大学,2015,13(11):119-124.
[2]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19(14):132-136.
[3]王愿.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动画短片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2013,12(1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