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实践应用
王明秋
玉米适应能力较强,用途广泛,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玉米高效实用种植技术得到应用与推广,玉米的需求量也大幅度提升,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需求,本文分析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并提出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策略,以期提高玉米产量,助力农业生产与发展。
一、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1、精细整地、优选土地
良好的生长环境是玉米优质高产的重要保障。因此,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优选土地,地块应满足平整、通透性好、质地松软、土层覆盖深厚的基本要求,为给玉米的生长创造出良好的土壤条件,应做到整体规划,精细整地,使土壤细碎、垄行标准、墒情适宜,减少重茬。在整理土地期间,为促进玉米根系发展,应保证对土地良好的水源供应,使种植营养和水分均衡。
2、土肥、水的管理
(1)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根据土地酸碱度,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化肥利用率和耕地综合能力的保障,为积极推广玉米种植技术,应对其酸碱度进行测量,及时补充各类元素,并根据抽穗期吸收氮、钾较多,拔节期吸收磷素较多的特性,做好玉米吸收氮素、钾素、磷素的次序量,完成选种后需要将其中发霉变质的种子筛除,种子纯度大大提升。
(2)灌溉。根据玉米生长情况,玉米在生命周期中对水分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为大喇叭口期,此时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这个时期一旦缺水,就会使性器官发育不正常。大喇叭期应尽量加大灌溉量,减少干旱情况,确保玉米产量的提高。在实际进行灌溉过程中,本着节俭用水、科学用水的原则,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采用漫灌方式进行玉米灌溉,以解除各种干旱问题,维持泥土团粒结构;也可采用大型喷灌机组滴灌群,这样可使作物根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水分、空气、营养均衡状态和环境下,解决了各别地区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偏大和灌溉效率不高的问题。
3、田间管理
(1)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在播种后的1至2周)为苗期,此阶段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为促进根系发育,保障玉米产量,应密切关注玉米的苗期、花粒期、孕穗期的生长状况,认真做好田间间苗、定苗工作,尽量保证农田低污染,进而保证玉米苗期质量,以连续性和有效性的田间管理活动来提高田间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结合间苗、定苗施苗肥,并根据苗情施偏心肥,以促平衡,平均每亩施尿素4至5kg,对个别不耐盐碱的品种,会出现紫苗和发育缓慢的现象,为避免停止生长,及时喷施叶面肥,增强幼苗生活能力。
(2)田间除草。玉米整个生育期均伴随着杂草生长,播种初期气温较低,玉米前期生长缓慢,杂草长势迅速,应及时安排化学除草。在作物未出苗前,选用拉索、施田补、玉农思等封闭型除草剂,喷施土壤表,每亩用40%玉农思200g,兑水50kg,并保持好土壤湿润度,适当加大用水量,除草、除虫效果良好。
4、玉米常见病害防治
(1)玉米大斑病
①发病特点。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发病适温20至28℃,阴雨天气系列速度快,发病后会造成玉米叶片枯焦,叶片上生有灰褐色或黄褐色斑,长10cm左右,宽1cm左右。玉米大斑病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病菌繁殖迅速,借风力传播,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将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②防治措施。可选用良种种植、合理密植等物理防治的方法,也可选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每亩用药液50至75kg,隔7至10天喷药一次,进行化学防治。
(2)玉米圆斑病
①发病特点。玉米圆斑病主要危害果穗,病斑一般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发病后造成果穗变形、腐烂、种子不能发芽等现象,收获后,遗落在田间的菌丝体均可安全越冬,成为第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侵入。
②防治措施。选用高抗性品种外,避免从病区调种,玉米吐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70kg喷洒果穗2次,间隔1周左右。
(3)玉米锈病
①发病特点。玉米锈病病原菌萌发适宜温度为25℃,高的相对湿度(100%)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斑为黄褐色、粉状形病斑,借助气流传播蔓延。
②防治措施。合理施用磷钾肥,少用氮肥;化学防治时,可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重每隔1周重新喷施1次。
二、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加强技术推广,建立科学的玉米栽培技术推广机制
玉米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可提升玉米的产量,保障了我国粮食储备和粮食需求。为此,发挥农业部门的综合协调水平与作用,制定合理的技术推广计划,科学种植,做好基层玉米栽培技术宣传与实地技术指导,大力支持农业企业和科研部门之间的合作,及时解决栽培技术问题。
2、强调技术推广与创新
加大科研部门对玉米种植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建立创新推广机制,积极勘察和研究当地地域结构、土壤状况和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玉米品种表现出的各种性状,结合当地农民的种植经验,研发适合各个区域气候特点的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推动玉米栽培新技术的发展。
3、发挥基层农业服务组织作用
目前,很多地区玉米栽培与推广方式单一,下乡技术指导面对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人员数据分配和效率发挥等方面,均制约着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此,各相关农业部门应发挥基层农业服务组织的作用,丰富玉米栽培技术推广方式,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新技术推广,开展玉米栽培技术巡讲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农户的文化素质和接受能力,而采取不同的培訓手段,转变农民群众种植观念,或借助媒体与网络的力量,进行实时技术指导,快速解决问题,提高推广效率,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玉米是重要的饲料原料和工业原料,对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和国家粮食总产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加强技术推广,建立科学的玉米栽培技术推广机制,强调技术推广与创新,发挥基层农业服务组织作用,达到玉米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玉米技术水平。
(作者单位:152100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