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本天真好痴儿
【摘 要】 一部《满目青山黄庭坚》,为我们还原了这位官不过七品,却名留千古的诗人,让我们看到他“冠盖满神州”背后的“江湖夜雨十年灯”,也让我们领略到他“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悠远境界。
【关 键 词】《满目青山黄庭坚》;黄庭坚;生平;心路历程
【作者单位】高天义,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5.027
江西属楚地,青山多妩媚。楚文化所形成的艺术氛围在这绿水青山间积淀了数千年。在数千年文化孕育下,江西历朝历代都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人才辈出。晋代陶渊明已成为“隐逸”文化的符号,江西在唐宋之后更是达到文化发展的高峰。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皆是江西籍,与苏轼合称“苏黄”的黄庭坚被独秀诗坛的江西诗派誉为宗祖,汤显祖被稱为“东方莎士比亚”而享誉世界,八大山人更是将中国水墨写意画艺术推向一个高峰。时光流转至现代,江西出现了“学衡三君子”之一的胡先骕、“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等一批人杰。在当前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下,文化竞争日趋激烈,江西仍致力于打造属于自身的独特文化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江西已不再是中国文化版图上的高地,我们不禁为其曾经的辉煌而扼腕叹息。恰逢此时,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选择编订“人文江西丛书·历史文化名人传记系列”(2017),既是不忍先贤智慧于熙熙攘攘中被埋没,志在弘扬本省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响应时代要求,走文化自信之路,重拾人文江西的辉煌,以此作为重建江西文化自信的依托。徐徐的这本《满目青山黄庭坚》正是这套丛书其中的一册。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苏门四学士”之首,与苏轼合称“苏黄”,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书法家,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徽宗初年,诗人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尊黄庭坚为祖,又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因其中有江西籍诗人十一人,故以江西为名,后世,刘克庄又作《江西诗派小序》。由是,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但江西诗派并非一个以地域划分的诗派,甚至称不上一个团体,而是自觉接受黄庭坚影响,在诗歌美学观念上比较接近的一批诗人。观江西诗派,成员创作倾向多受黄庭坚诗风技法的影响,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推崇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江西诗派的影响在宋代以后也不绝如缕,其余波一直延及清代的桐城派、同光体诗人。然而在徐徐之前,关于黄庭坚的文字,大多只是一些学院派研究性的文论专著,专门的传记较少,这导致普通大众只知道苏轼,却对同时代影响中国诗坛数百年的黄庭坚较少听闻,更不要谈有所了解了。这对于一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诗人,无疑是不合理的,同时也是江西文化的缺憾。《满目青山黄庭坚》弥补了我们内心的遗憾。
历史是科学严谨的,艺术是鲜活可感的。对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大量搜集资料,细心甄别考证,不隐恶扬善,不溢美拔高,同时又要运用艺术的技巧,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通过对资料的取舍加工,刻画人物的精神特征,从而使人物生动鲜活,具体可感。这样的历史人物传记才能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极强的可读性而不至于无人问津。这本《满目青山黄庭坚》的写作过程正是如此。作者查阅书籍,收集大量的史料,在实地走访黄庭坚纪念馆和黄庭坚故居后放弃了之前反复修改而成的数万字初稿,重新写作,巧妙地通过史与诗互补的方式创作作品。以史为骨,串联人物生平事件;以诗为翼,照见人物的精神状态,以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将黄庭坚的生平娓娓道来。
该书共七章,以明暗两条主线贯穿全书。明线是黄庭坚的生平经历,通过全面展现黄庭坚的家世门风、少年生活、青年游学以及中晚年漂泊仕途坎坷,为我们再现了这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在宦海里跌宕起伏的一生。暗线则是黄庭坚一生的心路历程,作者结合了黄庭坚的诗文书信,以诗化的独特语言将诗人的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融为一体,敏锐地在黄庭坚的诗文中窥见他从一个天真灵动的稚童到风华正茂的青年诗人,从西园集会的中年到贫苦漂泊的晚年的历程,从这位诗人的一生辛苦遭逢中窥见他内心的执与悟。作者凭借严谨的科学精神、不辞辛苦的实地走访,搜集了丰富翔实的史料,对黄庭坚的生平进行考证,并将这些史料有机结合,完整地再现了黄庭坚的一生。同时,在严格遵循历史真实的情况下,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根据事实发挥联想,补充空白,赋以情趣,生动地勾勒出一个血肉丰满的诗人形象。名垂千古的黄庭坚不再是庙宇上高悬的“黄文节公”,不再是教科书中遥远而呆板的“一祖三宗”,而是一个聪颖的学童,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位饱经世事沧桑而内心明澈的老者。
佛家以“贪、嗔、痴”为产生人生诸烦恼的“三毒”,又以“痴”为最,认为“痴”即不明事理,是非不明,颠倒妄取,是“贪、嗔”的根源。而黄庭坚却恰恰选择了“痴”,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他在《小山词序》中评价好友晏几道:“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说晏几道:“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四痴”之中深深地饱含了黄庭坚对晏几道的欣赏爱怜之情,其实,这也是黄庭坚内心的映射,他赋予“痴”一种新的含义,作者称之为“不畏艰难,执着倔强”,是洞悉一切后的率性而为,是对熙熙攘攘、纷繁复杂世事的暂时忘却,是对真性情的自然坚守,这也成为作者的人生哲学。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黄庭坚的性情的话,我以为“痴儿”一词最为精妙。无可否认,黄庭坚对美好人情人性有一种近乎痴迷的追求。对于生养他的母亲,《宋史·黄庭坚传》中这样记载:“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寥寥数字,其中所蕴含的真情难以言表。发妻病逝,悲痛孤寂的他,深情写道:“人间近别难期信,地下相逢果有无。万化途中能邂逅,可怜风烛不须臾。”在友情方面他也始终保持一颗赤诚之心,与苏轼伯牙子期式的知音之交更是千古美谈。虽然世人将他们并称为“苏黄”,但对于内心深深佩服的苏轼,他始终执弟子之礼。苏轼落难,受牵连的他始终如一地追随。甚至对于失势之后的王安石,他也不计党派之争,仍执弟子礼叩门拜见,给这位晚景凄凉的老者些许心灵的慰藉。刘勰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大概黄庭坚的诗文自始至终所散发的敦厚平和之感与其至情至性的性格不无关系,而这敦厚的人情人性也正是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中所遗失的。
宋代江西书院众多,读书尚学之风极盛,自幼出身诗书世家的黄庭坚对诗书的痴更是无以复加,幼年便被冠以神童之名。这位神童自14岁起跟随舅父李常外出游学,一生起伏漂泊,诗书始终是其最好的精神寄托。他将文人的情趣发挥到极致,兴致来时生活中处处是诗,比如他从嫁接花卉这样的生活细节中信手而得“妙手从心得,接花有如神”“雍也本犁子,仲由元鄙人”,甚至连貓死后家里老鼠横行的无奈景象都能赋诗自娱一番。仕途上的失意漂泊某种程度上却也成就了他的诗书,他的诗风变得更加圆融,一生漂泊的他有幸得见杨凝式、苏舜元、王羲之等前代大家的诗书真迹,这也使得他在书法方面“自成一家始逼真”。正是对诗文的痴迷,不忍诗文沾染污垢,使他得罪小人以至晚年遭遇贬谪漂泊。但是,在生存都很艰难的情况下,他仍和着诗书墨香咀嚼人生悲欣。这也正是其人格魅力跨越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好的传记不单要忠实而生动地记录传主的生平,同时还要对传主的精神状态有所探求,思接千载以求与传主达到心灵的契合。《满目青山黄庭坚》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作者搜集资料了解黄庭坚的生平,大量阅读其诗文,在其诗文中揣摩其情感以达到精神的共鸣。黄庭坚少年丧父、青年丧妻、晚年贬谪,一生如浮萍一样辗转漂泊,最终客死他乡,人生无常之感深深地根植于他的心中。幸而他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作为地方官员,他关心百姓疾苦,对国事民生有着深切的忧思。一方面,他坚守儒家道德,直言朝廷政策失误,另一方面,作为文人士大夫的他在“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的诗文中寻找人生乐趣,面对人生困境,他试图在佛道奥义中寻求内心的超越。“道人四十心如水,哪得梦为胡蝶狂”,这是不需要借助外物,内心可以获得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宁静。丁母忧服丧在家的他于黄龙山悟道,内心更趋于一种澄明的境地。苏轼晚年幽默地概括自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而融汇儒释道三家思想的黄庭坚,若“问汝何处归去”,他的回答大概是:“人生无处不青山。”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辅相成对于当下被物质世界所裹挟的我们极具现实意义。
一部《满目青山黄庭坚》,为我们还原了这位官不过七品,却名留千古的诗人的生平,让我们看到他“冠盖满神州”背后的“江湖夜雨十年灯”,也让我们领略到他“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悠远境界。黄庭坚的一生犹如一首意境悠长深远的诗,千百年来他一直率性天真地行走在这山水之间,我们要做的不是顶礼膜拜,而是阅读他,去感受他的风骨气度。相较于黄庭坚,更需要这本传记的是我们。通过这本传记,我们可以体会黄庭坚超拔的境界,以此洗练内心,塑造自我,从而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始终保持自我,从容不迫。从更为宏大的视角去看,对于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再继承亦是我们创造民族特色,建设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关 键 词】《满目青山黄庭坚》;黄庭坚;生平;心路历程
【作者单位】高天义,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5.027
江西属楚地,青山多妩媚。楚文化所形成的艺术氛围在这绿水青山间积淀了数千年。在数千年文化孕育下,江西历朝历代都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人才辈出。晋代陶渊明已成为“隐逸”文化的符号,江西在唐宋之后更是达到文化发展的高峰。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皆是江西籍,与苏轼合称“苏黄”的黄庭坚被独秀诗坛的江西诗派誉为宗祖,汤显祖被稱为“东方莎士比亚”而享誉世界,八大山人更是将中国水墨写意画艺术推向一个高峰。时光流转至现代,江西出现了“学衡三君子”之一的胡先骕、“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等一批人杰。在当前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下,文化竞争日趋激烈,江西仍致力于打造属于自身的独特文化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江西已不再是中国文化版图上的高地,我们不禁为其曾经的辉煌而扼腕叹息。恰逢此时,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选择编订“人文江西丛书·历史文化名人传记系列”(2017),既是不忍先贤智慧于熙熙攘攘中被埋没,志在弘扬本省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响应时代要求,走文化自信之路,重拾人文江西的辉煌,以此作为重建江西文化自信的依托。徐徐的这本《满目青山黄庭坚》正是这套丛书其中的一册。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苏门四学士”之首,与苏轼合称“苏黄”,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书法家,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徽宗初年,诗人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尊黄庭坚为祖,又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因其中有江西籍诗人十一人,故以江西为名,后世,刘克庄又作《江西诗派小序》。由是,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但江西诗派并非一个以地域划分的诗派,甚至称不上一个团体,而是自觉接受黄庭坚影响,在诗歌美学观念上比较接近的一批诗人。观江西诗派,成员创作倾向多受黄庭坚诗风技法的影响,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推崇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江西诗派的影响在宋代以后也不绝如缕,其余波一直延及清代的桐城派、同光体诗人。然而在徐徐之前,关于黄庭坚的文字,大多只是一些学院派研究性的文论专著,专门的传记较少,这导致普通大众只知道苏轼,却对同时代影响中国诗坛数百年的黄庭坚较少听闻,更不要谈有所了解了。这对于一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诗人,无疑是不合理的,同时也是江西文化的缺憾。《满目青山黄庭坚》弥补了我们内心的遗憾。
历史是科学严谨的,艺术是鲜活可感的。对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大量搜集资料,细心甄别考证,不隐恶扬善,不溢美拔高,同时又要运用艺术的技巧,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通过对资料的取舍加工,刻画人物的精神特征,从而使人物生动鲜活,具体可感。这样的历史人物传记才能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极强的可读性而不至于无人问津。这本《满目青山黄庭坚》的写作过程正是如此。作者查阅书籍,收集大量的史料,在实地走访黄庭坚纪念馆和黄庭坚故居后放弃了之前反复修改而成的数万字初稿,重新写作,巧妙地通过史与诗互补的方式创作作品。以史为骨,串联人物生平事件;以诗为翼,照见人物的精神状态,以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将黄庭坚的生平娓娓道来。
该书共七章,以明暗两条主线贯穿全书。明线是黄庭坚的生平经历,通过全面展现黄庭坚的家世门风、少年生活、青年游学以及中晚年漂泊仕途坎坷,为我们再现了这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在宦海里跌宕起伏的一生。暗线则是黄庭坚一生的心路历程,作者结合了黄庭坚的诗文书信,以诗化的独特语言将诗人的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融为一体,敏锐地在黄庭坚的诗文中窥见他从一个天真灵动的稚童到风华正茂的青年诗人,从西园集会的中年到贫苦漂泊的晚年的历程,从这位诗人的一生辛苦遭逢中窥见他内心的执与悟。作者凭借严谨的科学精神、不辞辛苦的实地走访,搜集了丰富翔实的史料,对黄庭坚的生平进行考证,并将这些史料有机结合,完整地再现了黄庭坚的一生。同时,在严格遵循历史真实的情况下,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根据事实发挥联想,补充空白,赋以情趣,生动地勾勒出一个血肉丰满的诗人形象。名垂千古的黄庭坚不再是庙宇上高悬的“黄文节公”,不再是教科书中遥远而呆板的“一祖三宗”,而是一个聪颖的学童,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位饱经世事沧桑而内心明澈的老者。
佛家以“贪、嗔、痴”为产生人生诸烦恼的“三毒”,又以“痴”为最,认为“痴”即不明事理,是非不明,颠倒妄取,是“贪、嗔”的根源。而黄庭坚却恰恰选择了“痴”,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他在《小山词序》中评价好友晏几道:“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说晏几道:“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四痴”之中深深地饱含了黄庭坚对晏几道的欣赏爱怜之情,其实,这也是黄庭坚内心的映射,他赋予“痴”一种新的含义,作者称之为“不畏艰难,执着倔强”,是洞悉一切后的率性而为,是对熙熙攘攘、纷繁复杂世事的暂时忘却,是对真性情的自然坚守,这也成为作者的人生哲学。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黄庭坚的性情的话,我以为“痴儿”一词最为精妙。无可否认,黄庭坚对美好人情人性有一种近乎痴迷的追求。对于生养他的母亲,《宋史·黄庭坚传》中这样记载:“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寥寥数字,其中所蕴含的真情难以言表。发妻病逝,悲痛孤寂的他,深情写道:“人间近别难期信,地下相逢果有无。万化途中能邂逅,可怜风烛不须臾。”在友情方面他也始终保持一颗赤诚之心,与苏轼伯牙子期式的知音之交更是千古美谈。虽然世人将他们并称为“苏黄”,但对于内心深深佩服的苏轼,他始终执弟子之礼。苏轼落难,受牵连的他始终如一地追随。甚至对于失势之后的王安石,他也不计党派之争,仍执弟子礼叩门拜见,给这位晚景凄凉的老者些许心灵的慰藉。刘勰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大概黄庭坚的诗文自始至终所散发的敦厚平和之感与其至情至性的性格不无关系,而这敦厚的人情人性也正是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中所遗失的。
宋代江西书院众多,读书尚学之风极盛,自幼出身诗书世家的黄庭坚对诗书的痴更是无以复加,幼年便被冠以神童之名。这位神童自14岁起跟随舅父李常外出游学,一生起伏漂泊,诗书始终是其最好的精神寄托。他将文人的情趣发挥到极致,兴致来时生活中处处是诗,比如他从嫁接花卉这样的生活细节中信手而得“妙手从心得,接花有如神”“雍也本犁子,仲由元鄙人”,甚至连貓死后家里老鼠横行的无奈景象都能赋诗自娱一番。仕途上的失意漂泊某种程度上却也成就了他的诗书,他的诗风变得更加圆融,一生漂泊的他有幸得见杨凝式、苏舜元、王羲之等前代大家的诗书真迹,这也使得他在书法方面“自成一家始逼真”。正是对诗文的痴迷,不忍诗文沾染污垢,使他得罪小人以至晚年遭遇贬谪漂泊。但是,在生存都很艰难的情况下,他仍和着诗书墨香咀嚼人生悲欣。这也正是其人格魅力跨越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好的传记不单要忠实而生动地记录传主的生平,同时还要对传主的精神状态有所探求,思接千载以求与传主达到心灵的契合。《满目青山黄庭坚》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作者搜集资料了解黄庭坚的生平,大量阅读其诗文,在其诗文中揣摩其情感以达到精神的共鸣。黄庭坚少年丧父、青年丧妻、晚年贬谪,一生如浮萍一样辗转漂泊,最终客死他乡,人生无常之感深深地根植于他的心中。幸而他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作为地方官员,他关心百姓疾苦,对国事民生有着深切的忧思。一方面,他坚守儒家道德,直言朝廷政策失误,另一方面,作为文人士大夫的他在“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的诗文中寻找人生乐趣,面对人生困境,他试图在佛道奥义中寻求内心的超越。“道人四十心如水,哪得梦为胡蝶狂”,这是不需要借助外物,内心可以获得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宁静。丁母忧服丧在家的他于黄龙山悟道,内心更趋于一种澄明的境地。苏轼晚年幽默地概括自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而融汇儒释道三家思想的黄庭坚,若“问汝何处归去”,他的回答大概是:“人生无处不青山。”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辅相成对于当下被物质世界所裹挟的我们极具现实意义。
一部《满目青山黄庭坚》,为我们还原了这位官不过七品,却名留千古的诗人的生平,让我们看到他“冠盖满神州”背后的“江湖夜雨十年灯”,也让我们领略到他“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悠远境界。黄庭坚的一生犹如一首意境悠长深远的诗,千百年来他一直率性天真地行走在这山水之间,我们要做的不是顶礼膜拜,而是阅读他,去感受他的风骨气度。相较于黄庭坚,更需要这本传记的是我们。通过这本传记,我们可以体会黄庭坚超拔的境界,以此洗练内心,塑造自我,从而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始终保持自我,从容不迫。从更为宏大的视角去看,对于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再继承亦是我们创造民族特色,建设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