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脐炎与脐疝的病因、诊断要点和综合疗法
马海东
摘要:犊牛脐带长度在30~40 cm左右,是用于胎盘和胎儿连接的细带,外膜是羊胎,构成羊膜鞘,里面为脐血管(包括脐静脉和脐动脉)、脐尿管。在生产时,脐带就会被断离,犊牛脐带残段通常在7~14天逐渐干燥并发生脱落,结缔组织形成的瘢痕会封闭脐孔。但新生犊牛常发生脐炎和脐疝,是由于脐带出现异常或者感染引起。由于脐炎和脐疝具有相似的症状,在临床上不易诊断区分。现概述犊牛脐炎及脐疝的病因、诊断要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犊牛;脐炎;脐疝;病因分析;诊断要点;综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1-0061-02
1 病因分析
1.1 脐炎
脐带断端的环境适合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果犊牛出生后没有对脐带断端进行严格消毒或者完全没有消毒,加之舍内的卫生条件过差,运动场过于潮湿,以及犊牛之间相互吸吮脐带等,都能够诱发脐炎。
1.2 脐疝
1.2.1 遗传因素
脐疝属于一种遗传性疾病,常发生于纯种繁育牛群中,特别是近亲交配产出的犊牛更易出现脐疝。主要是由于脐孔先天性发育不全、无法完全闭锁或者腹壁发育存在缺陷而引起。
1.2.2 后天性因素
主要是在犊牛断脐时的人为因素导致。例如,断脐过短,脐带非常容易抽回至腹腔,此时脐孔没有完全闭合,当其出现强烈努责或者采食过多导致腹内压明显升高时,腹腔内容物就非常容易经由脐孔进入下体,从而形成脐疝。另外,断脐时感染细菌,使其发生化脓,促使脐孔不断扩大,且无法完全闭合,最终引起脐疝。
2 诊断要点
2.1 脐炎
新生犊牛表现出腹泻、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先要对脐部进行检查。如果能够摸到肿大的索状物,粗细接近铅笔,即可判定发生脐炎。
2.2 脐疝
犊牛脐疝通常呈拳头大小,并可逐渐增大至接近小儿头部。一般脐部发生局限性膨胀,呈球形,触感柔软,有时也会比较紧张,但没有炎症现象。发病初期,犊牛在体位改变时通常可见疝内容物可还纳至腹腔,且能够摸到疝轮。随着腹内压的不断增大时,脐疝也逐渐增大。在疝囊部位听诊有肠蠕动音。一般来说,患病犊牛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且精神状况以及食欲、饮欲都正常。但如果形成嵌闭性脐疝,病牛往往会表现出明显不安,少数会表现出全身症状。
临床检查时,主要是看内容物是否能够回复,犊牛是否有疼痛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当脐疝过大或者发生黏连时,也会出现回复困难的情况。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诊断脐疝的关键是能否回复,其中90%的脐疝能够回复。
3 综合疗法
3.1 保守疗法
3.1.1 脐炎的治疗
治疗脐炎的原则主要是消除炎症、避免炎症转移。
对于没有开口的脐炎,先清除犊牛脐带四周的污物,剪去被毛,接着脐孔及其周围使用0.1%~0.2%高锰酸钾液清洗干净。患处先用双氧水彻底冲洗,接着用生理盐水洗净,再使用0.5%雷弗诺尔对腹腔进行全面冲洗。最后在患处撒布适量的碘仿磺胺粉,脐带四周要涂抹一些10%碘酊。治疗后要保持脐带干净,经常更换垫草,且可取一块干净纱布轻轻地从腹下向腰上系好,避免脐口再次污染细菌而发生二次感染。
对于已经开口的脐炎,但直径在2 cm以下,适合采取保守治疗,即在脐孔周围分点注射由5 mL 0.25%普鲁卡因和80万~320万IU青霉素组成的药液。如果开口直径达到2 cm以上,要先将其切开排脓,再按照没有开口脐炎的方式治疗,同时配合采取全身治疗,即静脉注射由250 mL 25%葡萄糖、500 mL 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60万~480万IU青霉素、10%安钠咖5 mL、20 mL维生素C组成的混合药液,每天2次。
3.1.2 脐疝的治疗
犊牛年龄小,且疝轮较小时,适宜采取保守疗法。在疝轮四周分点注射15~20 mL95%酒精(也可使用10%~15%氯化钠溶液、2%~5%碘液替代酒精),每点剂量为3~5 mL,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于幼龄犊牛,可使用一个外包纱布且大于脐环的小木片抵住脐环,接着用绷带进行压迫、固定,避免移动。如果同时配合在疝轮四周分点注射适量的10%氯化钠溶液,具有更好的疗效。
3.2 脐疝的手术疗法
犊牛术前24 h只可供给母乳和饮水,禁止饲喂草料,促使腹压减小,有利于手术操作,然后使其呈倒卧姿势保定。
3.2.1 注射抗炎及止血针
颈部肌肉注射由20 mL鱼腥草、20 mL大黄藤素、400万IU青霉素组成的混合药液,同时还要肌肉注射10 mL止血敏、15 mL維生素C。
3.2.2 术部消毒及麻醉
先将术部被毛剪去,接着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初步清洗消毒,之后涂擦0.2%碘伏液进行消毒,在疝囊底部注射0.5%盐酸普鲁卡因进行浸润麻醉。
3.2.3 手术操作
在疝囊底部(注意避开脐孔)切开一长度大约为7 cm的直线切口,接着将增生致厚的结缔组织层小心切开,暴露完整的腹膜腔,此时术者用手指仔细探察,如果没有发现黏连则无需打开腹膜,只需要挤压促使肠管还纳至腹腔即可。当完全还纳后,在最紧靠外露腹膜腔处进行穿透固定结扎,牢固后即可还纳腹腔,这样可减小肠管对缝合疝口形成的压力,且注意操作时不可结扎到肠管。然后闭锁疝孔,由于疝轮边缘变硬变滑,存在结缔组织层,可先用手术刀刮除疝轮边缘的结缔组织层,在缝合后有利于疝孔的修复和愈合。之后取480万IU青霉素钾涂擦于疝孔上,再对疝孔采取纽孔状缝合。最后对外层皮肤层进行结节状缝合,包裹经过消毒的减压保护绷带。
3.2.4 术后加强护理
犊牛术后加强护理,要求手术当天以及之后的2天饲喂少量的精料,供给足够的饮水。分别在术后第二天和第四天肌肉注射560万IU青霉素钾、30 mL鱼腥草注射液、20 mL大黄藤素、10 mL维生素C 1次,经过5天即可除去减压绷带。犊牛在术后15天内,禁止强行驱赶或者进行放牧。对于术后全身状况良好的犊牛,通常经过1周食欲、饮欲恢复正常,伤口已经愈合,但略微肿胀,经过2周左右即可完全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