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遗憾太长

    王大智

    

    4月22日,由姚婷婷导演,白敬亭、郭姝彤等多位新人演员主演的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以下简称《青茫》)上映,该片改编自刘同同名小说,讲述了“学霸”林天娇与“学渣”高翔共同经历的成长岁月,诠释了当代高中生在学习压力与人生理想之间的挣扎与选择。影片上映一周以来,累计票房1.33亿,并获得广泛好评,网易新闻评论其为“难能可贵的青春片”①,更有网友称之为“大陆最正能量的电影”。在当下的“怀旧青春风”的带动下,各类青春片层出不穷,近两年的电影市场也迎来了青春片的“井喷”,观众对于这一类型片的审美越来越挑剔,青春片拍到最后,似乎也乏善可陈。青春片该拍什么?该怎么拍?《青茫》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青春片,拍的是我们记忆中的成长岁月,没有撒狗血的剧情,没有复杂的情感纠葛,有的是心里暗淡却又渐渐明亮的梦想,是课桌前后不经意间的回眸一笑,是无数个曾经照亮过我们生命、却又最终各自天涯的过客。我们的青春是不同的,却又是那么相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同样的迷茫。《青茫》从年轻一代对于生活道路的选择、对于未来的迷茫入手,挑选了极具潜力的新人演员,用真实的笔触与细腻的情感刻画,为我们诠释了青春最美的模样。本文将从文中的主要角色入手,解读他们身上所承载的电影中的精神内涵,与演员身上的情感诉求。

    一、 高翔:越是沉重,越要飞翔

    《青茫》的角色刻画是极为丰满的,高翔这个角色具有非常独特的个性。他是一个“混子”,却又不是一个普通的“混子”。似乎每个青春片中都有那么一两个小混混,不学无术,对未来充满了“无所畏惧”的迷茫。而高翔是不同的,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的我行我素是建立在有底气的基础上,他对于未来有自己的追求与目标,想要“出去看看”。让他迷茫的是,压在他身上的枷锁太沉重了,父亲的罪行是一个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而他偏偏又渴望飞翔。饰演高翔的新人演员白敬亭于2014年出演搜狐视频的自制周播剧《匆匆那年》踏上演艺之路,在剧中,他饰演的乔燃以“暖男”形象深入人心,所以有观众说,他不适合高翔这个角色。但由白敬亭饰演高翔恰恰是一种演员和角色之间内在的契合,高翔的表面是玩世不恭的,而内在却谦和、温润。他的外表是一种对社会规则的抗争,而他的内心始终坚持着自我。他想飞,他便证明给所有人看,从教学楼的顶层起飞;他不想说谎,他便绝不屈服;他想出去闯闯,他便背上行囊。善于自省,理解父亲的苦衷;照顾爷爷,真诚待人。白敬亭给我们带来的高翔,心里住着高山流水,脚踏实地的向往远方。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少年是“虚拟化”的,在他的身上寄托着导演想要对观众诉说的情感追求:不畏惧、有召唤、爱自由。高翔的“迷茫”,体现在对“现实”与“远方”的选择上,而在征得了爷爷的同意后,他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远方。告别同行的好友,告别狱中的父亲,告别熟悉的土地,他是勇敢的少年,将会创造奇迹。

    编剧田博称这是一部“反鸡汤电影”,它是现实的,也是不现实的,这种矛盾体现在,影片客观真实地表现了高中生的奋斗与迷茫,又为我们指明了那条道路——越是沉重,越要飞翔。当高翔从教学楼顶起飞,他身上承载着的是所有荧幕前的我们的梦想与渴望,是无数个“真我”的堆叠。高翔用他的整个青春向我们诠释,勇敢去想,勇敢去做。戴锦华在对日本经典青春片《情书》的类型分析中指出:“所谓‘青春片的基本特征,在于表达了青春的痛苦和其中诸多的尴尬和匮乏、挫败和伤痛。可谓是对‘无限美好的青春的神话的颠覆。‘青春片的主旨,是‘青春残酷物语,近似于意大利作家莫里亚克的表述,‘你以为年轻是好事吗?青春如同化冻中的沼泽。”[1]而高翔的出现,在暴露出青春中的“匮乏、挫败和伤痛”后,用“梦想、希望和信念”战胜了这片“化冻中的沼泽”,使得影片不仅仅表现了一种“青春伤痛”,更多的是一种对自我的坚持、对未来的希望。

    二、 林天娇:别把世界都压在自己肩上

    可以这样说,林天娇因为高翔而得到了救赎,找回了本真的自我。林天娇这个角色的设定相比于高翔更加贴近生活:小虚荣、爱面子的高中“学霸”。她的心底有梦想的种子,却碍于家庭的压力不敢让它成长,“去清华读金融”是一条看似稳妥而光明的路。而高翔却一语道破“你真的快乐吗”。高翔像一道光,照亮了林天娇的生活,带领她逃出生活的牢笼,寻找心底的自我。说到底,人生不过是一个实现自我的过程,我们珍惜着又挥霍着大把的青春,不过是想找到那个最舒适的自我。它也许不是最耀眼的、最骄傲的,但却是最快乐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为高翔,但我们每个人都是林天娇。田博说“高翔是自由飞翔的小丑,林天娇是维护体制的蝙蝠侠”,在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的冲撞下,青春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影片中最激烈的几场矛盾冲突发生在高翔与林天娇之间。高翔因不想说谎被老师威胁退学,在楼顶的天台,林天娇劝说高翔:“为这种事儿有较真的必要吗?”高翔认真地说:“我不想说假话,如果我们今天在学校里说了假话,那到社会上该怎么办呢?”在海边的修车行,林天娇质问高翔:“你对自己的未来就这么不负责任吗?”“难道你想和他们(高翔的朋友石头)一样修车?”对此,石头的回答是:“你的理想是活给别人看的,而我过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人生的选择有很多种,每个人都走在不同的路上,正如高翔对黄韬所说的话,“没有人在意你的俯视。”而你辛苦爬上梦想的顶端,难道就为了俯视他人?这样的价值观不免显得可笑。影片用因家庭环境不同而价值观相互对立的几对少年少女对于“理想”的不同理解,向我们传递了影片的内在基本价值观:过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这是最真实的青春片,我们的青春没有车祸、堕胎,没有激烈的情感纠葛,但我们有一样的夏日的暴雨、毕业后的别离,有一样的为高分而作弊的难堪,一样的仰望星空时的迷茫。成功的青春片不是将青春扩大化、夸张化,而是将其缩小化、细腻化。激烈的情节冲突理论似乎在这一类型片中并不适用,回看近年来国内成功的青春类型片:《青春派》《我的少女时代》《谁的青春不迷茫》,刻画的都是最平凡的人物,让观众实现情感代入,那个坐在课桌前拼搏的少女,就是曾经的自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拍摄青春片的难度更大,因为我们都曾经历过青春,这是存在于记忆中的东西,要如何成功的还原?靠着大热的IP、时下当道的偶像明星,可以打造一部“大势”的青春电影,但不能塑造一部“走心”的青春电影。对于《青茫》,观众所流下的每一滴眼泪,都流到自己的心里,献给青春。

    三、 陆田甜:我有一个梦想

    陆田甜和欧小洋这一对“早恋情侣”的成功塑造,表明影片在配角的刻画上也极为用心。关于陆田甜,有两个情感爆发点与预设给观众的“泪点”,第一,是她对于老师讽刺“差生”没有理想时,许久后作出的回应:“其实我有一个理想,说出来怕你们笑话我,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家庭主妇,我觉得,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不是比考大学更低级的事儿。”第二,是她和欧小洋的恋爱被校方严令禁止后,双双剃了光头,以示坚持。陆田甜的青春迷茫吗?不,她一点儿都不迷茫,她有自己喜欢的男生,有想要从事的职业,在这种选择下她过的开心、快乐。是谁让她迷茫,让她不敢说出自己的理想?是老师,或者说,是整个社会。网络著名辩论类节目《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高学历的女性做全职太太是不是一种浪费”,其中反方柏邦尼的发言引人深思:“我们一再追问:现在中国女性的地位高吗?纵然,平权运动使女同胞们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事实是,女人出去工作了,男人并没有回归家庭。兼顾家庭和工作的女人们其实是打了两份工,却并未获得两份工的薪酬。一切主义、权利之争都是无稽之谈,我们就应该‘爱怎么来怎么来,怎么舒服怎么活。”①如果说林天娇放弃考清华大学金融系而去学天文是告诉我们——你的梦想因你选择,那么陆田甜是想告诉我们——你的梦想并不卑微。而爱情作为青春片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青茫》中的表现形式更加的朦胧,点到为止。“我们想表达的不是爱情,而是那个照亮你生命的人。”高翔照亮了林天娇,林天娇照亮了黄韬,欧小洋照亮了陆田甜,陆田甜照亮了林子傲,他们彼此都想要为了对方变成更好的人,“我会变成更好的人”,是青春里最美最动人的誓言。“青春电影俨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电影的一道独特景观,数量上小有气象,艺术上自成脉络,具有十分明确的表达欲望和艺术诉求。从较早的《牵牛花》《长大成人》《湮没的青春》《昨天》《惊蛰》《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到晚近的《十三棵泡桐》《青红》《红颜》《水墨青春》《我们俩》《赖小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青春电影呈现出趋于一致的艺术气质和精神面貌,它们所表达的基本主题集中强烈、一以贯之,在一些具体空间的呈现、视觉符号的使用和角色形象的定位上,也表现出某种惊人的统一。”[2]而青春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打破了这种统一,让强烈的情感逐渐归于平淡,让艺术回归真实,让角色在平凡中表达本真的自我诉求。

    谁的青春不迷茫?而我们又为何而迷茫?是因为走不出心灵的枷锁,是因为挣不脱生活的束缚,是因为不能勇敢地作出选择。高翔、林天娇、陆田甜等影片中共同刻画的人物告诉我们,青春是美好的,同时也是残酷的,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而决定权最终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每个人的青春转瞬即逝,但是青春的记忆永不散场。对于导演与编剧来说,人们的青春可以缺乏深度,但它一定更具广度与宽度,因为我们的青春,有着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戴锦华.精神分析的视野与现代人的自我寓言:《情书》[M]//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1.

    [2]谢建华.青春映像:中国青春电影的文化母题与创作趋向[J].当代电影,2010(4):40-45.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