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剖检变化、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魏立军
摘要:肉牛巴氏杆菌病也叫做肉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于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各种畜禽以及野生动物都能够感染,在临床上主要是导致出血性败血症。病牛典型症状是体温升高、肺炎(有时伴发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大面积出血。该病会对牛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且质量检验时出现错漏,非常容易导致人类感染。现概述肉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肉牛;巴氏杆菌病;病原;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类症鉴别;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1-0059-02
1 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肉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呈两极染色。菌体呈长卵圆形,中央微凸,两端钝圆,往往散在,没有鞭毛,不可自行运动,无法形成芽胞,且新分离的细菌具有荚膜。
该菌具有较弱的抵抗力,一般在干燥空气中能够生存2~3天,在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血液中能够生存6~10天,在腐败尸体中能够存活1~3个月,在阳光下直射几分钟就会死亡,在高温下会快速死亡,且用大部分消毒剂作用几分钟就会被杀死。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败血型
病牛早期症状是高热,体温可升高至41~42℃。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牛会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加速、脉搏增数、肌肉震颤等症状,且往往伴有腹痛。开始排出粥样粪便,之后排出液状粪便,并且其中混杂血液或者黏液,并散发恶臭味等。病程可持续12~36 h。
2.2 浮肿型
病牛主要症状是喉部和颌下发生肿胀,眼睛红肿,流泪增多,呼吸不畅,皮肤和黏膜发绀,即呈青紫色或者紫色,最终往往由于窒息或者下痢极度虚脱而死。
2.3 肺炎型
病牛主要表现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即体温明显升高,呼吸不畅,先流出泡沫状鼻液,后变为脓性鼻液。听诊肺部发现有水泡性杂音和支气管呼吸音,叩诊发现有浊音。病程可持续3~7天。
3 剖检变化
3.1 败血型
病牛皮下组织、舌、黏膜、浆膜、肺脏都存在出血点;胸腹腔内积存大量的渗出液;内脏器官发生充血或者出血;脾脏没有任何变化或者只出现小点出血;肝脏和肾脏发生实质性变化;淋巴明显水肿。
3.2 浮肿型
病牛的颈部皮下、咽喉处存在浆液浸润,切开水肿部位会有透明状的深黄色液体流出,其中混杂血液;颈前部、咽部的淋巴结发生明显肿胀,且上呼吸道的黏膜组织出现卡他性潮红。
3.3 肺炎型
病牛胸腔内部存在大量的浆液渗出,胸膜和肺脏部位出现小点出血,并存在一层纤维膜;肺切面呈大理石状,肺小叶间的淋巴管发生增大,肺泡内存在大量的红细胞,且病变处有弥漫性出血。如果随病情继续发展,会形成坏死性病灶,其呈灰色或者暗褐色,且失去光泽;胸膜和心胞发生黏连,并存在干酪样的坏死物。
4 类症鉴别
4.1 与牛恶性水肿的鉴别
该病通常是导致病牛创伤局部持续界限模糊的炎性气肿胀,并快速蔓延至周围组织。肿胀部开始触感硬固,并有热痛感,之后逐渐变软,且热痛感消失,触之会略有捻发音。随着炎性肿胀的快速发展,病牛会表现出全身症状,如高热、精神萎靡、呼吸不畅、脉搏细速、黏膜发绀等。通常在1~3天由于毒血症而死。
4.2 与牛炭疽的鉴别
病牛体温升高,往往可达到40~42℃,精神不振,停止采食,肌肉震颤。黏膜发绀或者存在小點出血,呼吸不畅。初期发生便秘,且兴奋不安,持续哞叫,盲目冲撞物体等。后期发生腹泻,排出带血稀粪,部分会形成血尿。部分还伴有前胃膨胀。妊娠母牛可发生流产。病牛临死前体温降低,病程可持续1~2天。
4.3 与牛气肿疽的鉴别
病牛体温升高,往往可达到41~42℃,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反刍减少,早期就呈现跛行,接着出现急性、气性、热性肿胀。常见肌肉丰满(即颈、背、腰、股以及臀部)处出现炎性气性肿胀,初期有热痛感,后期中央变冷且痛感消失,皮肤变得干硬,呈暗黑色,触之发出捻发音,叩诊发出鼓音。接着肿胀会快速扩展,导致周围的淋巴结也发生肿大,呼吸加速,黏膜发绀。脉搏增数但变弱,往往卧地不起,体况变差,体温下降至37℃以下,通常在1~2天内死亡,基本无法自愈。
5 防治措施
5.1 药物治疗
发现病牛后要采取封锁隔离,并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病牛可按体重肌肉注射3~5 mg/kg氧氟沙星,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按体重肌肉注射2.5 mg/kg恩诺沙星,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如果联合使用抗生素和高免血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用药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配伍禁忌,禁止在未完全了解药物作用的前提下随意配伍,这样会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出现不良反应,严重时还会造成死亡。
另外,牛群要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并加强消毒,一般使用20%的漂白粉对封锁隔离区进行消毒。通过一段的时间观察,确认没有出现新的病牛,要进行全面消毒后才可解除封锁隔离区。
5.2 加强饲养管理
对从外地引进的牛加强检疫,防止带入疫源。在牛长距离运输过程中要细心管理,防止过度劳累,如有需要可在运输前接种菌苗或者注射高免血清来预防发病。牛到达目的地后必须按规定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通过检疫确认健康无病后才可混群饲养。日常加强饲料管理,调控饲养密度适宜,避免受寒,定期对牛舍消毒,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全面,提高机体抵抗力。尤其要注意牛采取长时间舍饲后进行放牧(养),要在放牧(养)后及时检查和加强护理。
5.3 做好防疫工作
正常情况下,牛的上呼吸道可能存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外界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就会引起发病。因此,从每年4月中旬开始就要进行巴氏杆菌病的防疫,这非常重要。牛群可采取口服喹乙醇来预防发病,也可接种牛巴氏杆菌氢氧化铝甲醛苗或者注射高免血清来预防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