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内容本质,打造数字营销生态圈

孙英春 李冰玉
【摘 要】 在数字营销移动化和数据化发展加快的背景下,民营书企明晰产品市场定位,通过多元举措开展渠道创新,并整合资源进行营销升级,实现优质产品的精准传播,打造数字营销生态圈。文章旨在总结民营书企的数字营销策略,并指出“内容至上”的原则是民营书企取得营销成功的前提。
【关 键 词】民营书企;数字营销;精准传播;内容至上;营销生态圈
【作者单位】孙英春,中国传媒大学;李冰玉,中国传媒大学。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4.006
近年来,民营书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民营书企利用新媒体,整合新业态,取得了从内容生产到发行渠道的新突破。通过深度融入社交网络,更新营销策略,整合多方资源进行营销升级,民营书企逐渐打造了良性循环的数字营销生态圈,为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一、数字营销的新特征与新趋势
近几年,数字营销进入快车道,民营书业在开拓数字出版业务的同时,积极拥抱数字营销,利用数字化的媒体渠道推广图书产品和知识服务,为民营书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与机遇。
1.移動化:打破接触终端的时空限制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平台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互动方式及生存空间感知,消费者通过手机可以每时每刻参与互联网活动,数字时代营销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被重构。首先,数字化生存为消费者的生活带来诸多益处,包括竞争性低价、购买便利、支付快捷等,消费者对营销信息的及时性、精准性要求更高。其次,数字时代的营销信息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场景营销和互动参与等方式使得消费者更有可能沉浸其中。因此,企业应当根据消费者行为的改变重新考虑它们在数字领域的营销策略。
快节奏的碎片化阅读为图书出版行业带来双重挑战。一方面,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使信息传播主体变得多元,传播成本降低,信息过载的现状要求企业在营销时能够降低消费者选择的时间成本,快速、简洁地直达消费者信息接收终端。另一方面,对于图书出版行业来说,如何处理快节奏的营销与慢节奏阅读之间的天然矛盾,如何吸引潜在读者,将潜在读者转化为消费者并使其产生忠诚度,是快节奏的数字时代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手机极强的伴随性,传统阅读的空间限制被打破。随着各类手机阅读APP的普及,随时随处阅读已成为当下阅读的常态。手机阅读为读者提供了更为私密的阅读空间,同时,阅读空间的灵活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使读者选择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互联网内容空间,利用数字化推广手段将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精准送达,成为图书出版企业营销的必由之路。
2.数据化:智能推送增强阅读黏性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智能推送功能成为互联网平台和手机应用的标准配置。用户的各种后台数据被汇集起来加以分析,用户的使用成为表层现象,更有价值的是用户的行为指向以及用户为什么用特定的手机应用达成某个行为[1]。智能推送基于系统算法,系统算法在用户以往行为偏好的基础上向其推荐其可能喜欢的内容,精准的推送增强了用户黏性,用户使用时长的增加和使用行为的丰富又为系统提供了海量数据。
移动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用户的线上行为数据,还为企业提供了消费者离线行为习惯的重要数据。会员制和定位服务可以将用户的线上线下行为统一起来,获得用户线上浏览和线下消费的细节信息。用户使用频率越高,使用行为越多样化,系统推荐就越精准。在这样的循环中,内容提供方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通过精准推送增强了营销效果。
二、渠道创新:搭建数字营销平台
1.销售渠道多元化
民营书企积极拓宽自己的图书发售渠道,通过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的发售方式将图书送到消费者手中。直接渠道是指数字出版商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终端读者的渠道模式。例如一些教辅出版集团积极开展在线学习业务,读者可以直接登录其官网购买服务,即时付费和使用。直接渠道省去诸多中间环节,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快捷便利的使用体验,也为企业提供了较为直接的盈利模式。间接渠道是指出版方通过中间商向读者进行销售的渠道模式。网络平台成为民营书企搭建数字营销渠道的重镇,《2017年度中国民营书业发展报告》指出,2016年,网上书店销售额首次超过实体书店,2017年,网上书店销售势头依然不减,销售额增长25.82%,其中第三方平台业务是网上书店业务中规模最大、增长较快的部分。
当当、京东、亚马逊三大图书销售平台是最重要的图书网络销售渠道,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在网络图书销售平台购买图书音像制品的习惯。这三大平台汇集了将近两千家大小规模不等的书店,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书企。电商平台每年的几次常规营销活动如“双十一购物节”“618大促”等会带动图书的销售,同时,世界读书日、与出版社联合举办的针对性营销活动等层出不穷,民营书企利用多重手段提高电商平台的图书销量。另一类重要的图书网络销售渠道是第三方平台淘宝和天猫,二者共有29000多家书店,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书企。读库、时尚杂志、中公教育等图书出版企业纷纷在天猫开设旗舰店,并逐渐打造特色化的店铺。2017年,当当、亚马逊等大型图书销售平台入驻天猫,实现了发行渠道的深度融合。另外,孔夫子等特色图书销售平台发展情况良好,在以二手书为主的孔夫子图书交易平台上有13000多家书店,近50000个私人书摊,多为民营书企。旧书销售满足了小众需求,也为一些冷门新书提供了更为多元的销售平台。
2.预售与定制常规化
在传统营销时代,先生产后销售是商品流通的固定环节。进入现代营销时代之后,市场需求成为生产导向,特别是双向互动的互联网时代,按需生产理念已深入人心。预售是指在产品正式上市前对产品的销售。消费者往往要预约操作或支付订金才能提前锁定商品,当前网络环境下,通过预售来制造话题和判断销售状况已成为常见的书企营销方式。
预售对于图书出版方和读者而言是双赢的。一方面,出版方通过预售预热市场,引发读者的兴趣,对于一些知名作者,还可以通过饥饿营销的方式提高读者的购买欲望。另一方面,预售可以提前向读者传达图书信息,提供试读体验,让读者在第一时间获得满足并自发传播图书发售的信息,引发口碑传播效应。预售有助于出版企业维护读者的忠诚度,而与预售配合的一些营销手段,如价格折扣、定制版本、提前送达等,为读者提供了更好的购买和阅读体验,使读者提高对图书的评价。预售的成功需要以图书出版方对市场的了解为基础。特别是提供定制版本的图书预购,需要在出版发行前找到与市场需求相关的作品,并在发行之前开展有针对性的商业策划和流程接洽,为预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磨铁图书推出的刘同新书《我在未来等你》是2017年图书预售的营销范例。刘同因前作《谁的青春不迷茫》成为畅销书作家,拥有大量年轻粉丝。新书预售的消息发出后,迅速引发粉丝关注并自发二次传播预售信息,9月15日新书在各大网站开启预售后,预售销量火爆,发售3天即销售110万册。
3.矩阵化——深度关系营销
社交性是数字化媒体的重要属性,利用社交媒体环境,开展客户关系管理(CRM),维护市场关系,是數字化营销的重要任务。社会化媒体为民营书企提供了基础环境,企业在互联网上搭建与顾客互动的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建立与顾客的深层关系。
过去几年,民营书企主动搭建立体的营销平台,布置多点营销矩阵,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首先,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豆瓣等平台为信息源,提供图书简介、作者动向、发行背景以及高质量文章等内容,提高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其次,民营书企的官方微博与旗下分支机构、签约作者、官方粉丝团等相关微博形成微博矩阵,频繁互动,制造微博话题,引导粉丝转发,开展话题营销。例如阅文集团的官方微博在作家江南的新书《龙族V》首发时,通过发布书讯与江南的微博频繁互动,吸引粉丝转发。阅文集团与日本著名科幻作家田中芳树签约连载时,联合了阅文旗下的QQ阅读、起点中文网、腾讯微信读书等微博账号共同发布消息,与粉丝互动。而微信平台的公众号文章不仅方便读者转发朋友圈,还能关联小程序并通过筛选回复留言的功能与粉丝互动,许多民营书企通过运营微信公众号,实现了信息发布、病毒传播、平台销售的良性循环。坐拥3500万粉丝的微信第一读书公众号“十点读书”,通过书籍推荐和文章分享吸引大量关注之后,利用微信平台打造了良好的营销通路。“十点读书”公众号关联“十点课堂”“十点好物”“十点视频”“十点读书”四个小程序,形成了集内容分享、社群管理、知识付费、电子商务于一体的营销平台。再次,民营书企利用各大平台的连通性,将微博、微信、豆瓣、知乎等信息平台与京东、当当等销售平台连接起来,及时与微博粉丝互动,在微信群、豆瓣小组等社群维持话题热度,促进销售,打造“点—线—面”多方位一体的立体营销平台。搭建和维护营销平台,对于完善营销渠道通路,维护读者关系以及发展潜在消费者至关重要。民营书企通过搭建立体数字营销平台,由点及面开展关系营销,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
三、营销升级:打造数字营销生态圈
正如上文所言,数字营销时代,营销不再是从生产到销售的线性机械输送,而是囊括物质交换、信息传播、行业合作、关系维护等多重任务的综合运作系统。民营书企经历了从技术到理念的全面升级,进入整合营销传播的新阶段,目前,众多民营书企整合现有资源,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数字营销生态圈。
1.精准送达:增强读者阅读体验
移动阅读应用程序是读者接触图书内容及服务的移动终端入口,阅读应用的下载量和活跃度是书企开展数字营销的基础。因此,增强阅读应用的用户黏性对于内容产品的推广至关重要。阅读应用的开发设计要考虑读者的需求、习惯及兴趣点,充分洞察目标读者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找到内容板块与读者的契合点,吸引读者下载和使用。
不同于娱乐社交属性较强的其他类应用,图书阅读类APP的首要特征是服务于阅读的功能性。因此,诸如界面简洁易用、功能富有人性化等特征可以降低读者的使用门槛。同时,一些企业通过提高阅读APP的产品体验来增强用户黏性,例如掌阅APP不仅提供丰富的在线资源,还支持多种格式的电子书文本导入和备份,强大的离线功能增强了APP的工具属性。同时,掌阅科技为旗下的阅读应用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呈现形式,音频、视频、图片等视听元素提高了内容的感染力。另外,掌阅APP针对不同读者的兴趣设置多个内容频道,并通过界面引导加入精品内容,如知名作者专栏、新书上架、海外图书、知识类文章阅读等栏目,展开差异化营销吸引读者阅读。
除了内容板块设置,阅读应用内的互动营销也对内容的体验式传播至关重要。许多应用对付费内容设置限时免费和特价活动,吸引读者即时阅读或购买。京东阅读、QQ阅读、掌阅APP纷纷推出会员活动,鼓励读者购买包月或包年服务,巩固用户黏性。另外,发红包和签到奖励也是图书阅读类应用激励读者的常见方式。
QuestMobile发布的《2017年数字阅读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移动阅读用户只安装一个阅读类APP,阅读应用市场竞争激烈。掌阅和QQ阅读依然是用户数量最多的阅读类APP,2017年,掌阅月活跃用户规模接近6000万,同比下降3%,而书旗小说和百度阅读则通过签约头部作家、丰富频道内容等竞争举措提高了用户活跃度[2]。值得注意的是,快看漫画的用户数量和活跃度均有较快增长,这说明,重视新兴用户的需求,合理定位产品的目标人群依然是数字化营销的关键。
2.知识付费:整合多方资源
2017年,知识付费市场如火如荼,民营书企主动投入其中,成为知识付费市场的主力军。随着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消费能力的提升,在线购买知识类产品逐渐成为成熟的消费习惯。图书出版行业具有天然的知识服务属性,知识付费不仅是出版业转型的一种尝试,更是出版业打破行业壁垒,与教育、传媒行业深度融合、多元发展的有效途径。
知识付费产品从策划到投放市场是综合运用市场营销各要素策略的复杂过程,体现了民营书企的发展动力和创新精神。首先,在产品策划方面,要转变深度阅读时代的策划思维,降低内容门槛,扩大付费知识的可接受范围。其次,要针对目标用户进行产品定位,选择合适的内容和传播者,向市场投放差异化的、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垂直类知识产品。所谓垂直,是指这类产品的用户有共同的职业或教育背景,并有较为一致的产品需求[3]。再次,要合理设置知识付费产品的价格。用户选择知识付费方式,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是其相比阅读实体书和线下学习更为实惠。
知识付费产品的数字营销是整合多方资源的过程。首先,对内容传播渠道的整合,除了充分利用企业自有媒体,还要与诸多音频、视频分享平台合作,同时打通社交媒体渠道,投放内容,收集反馈。其次,要综合利用各种推广手段,发挥出版企业原有的版权和人员优势,融合传统媒体和社交网络,引导用户消费知识产品。2017年底,出版人许知远推出旅游文化类音频节目《艳遇图书馆》,整合媒体资源,前往52个城市录制,在不同城市解读52本图书。节目在蜻蜓FM上线,采取付费收听模式,以许知远的知识精英定位和文学读书品味为主打,依托蜻蜓FM的平台推广,目前收听量已突破650万次,在爱好文艺的小众群体中获得较好评价。
3.互动营销:线上线下融合
除了罗辑思维、十点读书等脱胎于互联网的民营书企自带社交网络的营销属性,传统的民营书企也加入数字化营销的浪潮,建立线上与线下一体的营销生态圈。西西弗以“引导推动大众精品阅读”为经营理念,目前已拥有100多家线下连锁书店,为了巩固品牌特色,提高读者美誉度与忠诚度,构建了线上自媒体矩阵,包括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账号、矢量咖啡账号等,总粉丝量超过60万。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方式,强化了书店的品牌调性,维系了读者关系,为企业增加了线上收益,同时也促进了实体店的销售,整体上获得了很好的营销效果。许知远创办的单向空间书店积极开拓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模式,举办了线下读书会,在不同的城市空间打造黏性很强的书友互动圈。许知远还在腾讯视频推出了访谈节目《十三邀》,展示了个人的精英形象和文艺情怀,并借助名人访谈的话题性提高了个人知名度。线下书店品牌结合许知远的个人影响力,配合线上视频、音频节目,并结合微博平台、微信粉丝群等及时与粉丝互动,形成了风格鲜明、品牌特色突出的全媒体营销生态圈。
阅文集团依托腾讯丰厚的母体资源,在推广网络文学的过程中,运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官的数字化营销方式,将数字图书出版打造成全媒体融合的内容产业。读者登录阅文旗下平台,除了阅读,还可以参与众筹出版,与喜欢的作者在线互动。阅文集团通过转发、点赞、评论等社区式的交流方式,为读者构建了归属感极强的沟通平台。读者还可以参与在不同城市举办的线下读者交流会,与作者面对面互动讨论,线上线下全方位沉浸式感知图书内容。
互动营销不能忽视粉丝的力量。数字时代,粉丝具有极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引导和配合粉丝互动,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在《我在未来等你》的发售过程中,抖音用户发起“我在未来等你”挑战话题,随后许多读者拍摄新书和书中附赠的书信内容上传到抖音,使该书被冠以“网红书”“抖音都在看的书”等话题性标签,引发二次传播。《我在未来等你》通过线下互动与拍摄,线上点赞、转发与讨论,直接实现了销量转化。近期,掌阅科技邀请TFBOYS组合的王俊凯为代言人,以“首席阅读官”的身份推广“慢阅读”理念,带动品牌与年轻群体互动,为推动其APP下载和阅读器销售增添助力。
4.融合营销:布局IP生态圈
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缩写,一般指适合二次改编的原创内容。当前,虽然IP热度较2016年有所下降,但围绕IP展开的营销依然是民营书企布局市场的重点。网络文学是IP的基石,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游戏、动漫、视频等多元开发的模式,围绕IP展开的融合营销,是民营书企数字营销的重要举措。融合营销就是针对目标用户,通过书籍、报刊、 广播、电视、互联网页、社交APP等媒介方式和渠道,实现内容的整合营销[4]。围绕IP的融合营销,可以推动民营书企发展,促使其推出优质内容,整合上下游资源,构建多元的出版营销生态圈。
以《全职高手》的IP营销为例,腾讯打造了集小说、游戏、动漫、影视剧于一体,整合线上线下多重资源的出版发行生态圈。《全职高手》最初是蝴蝶蓝在起点中文網连载的原创网游小说,由于题材的创新性收获大批读者,被称为“二次元第一大IP”,后被腾讯视频和阅文集团改编为动画,热播并掀起二次话题。动画取得成功后,同名电视剧由企鹅影视和柠萌影业共同出品,已经开始拍摄。作为题材新颖的IP,其周边产品诸如场景道具、人物玩偶等也极具营销价值。对于手握IP资源的企业来说,形成一条以内容加工生产为基础,以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为推动力量的产业链尤为重要。挖掘具有开发探讨价值的品牌因素,营造单一数字出版物背后的生态圈,是民营企业在市场浪潮中形成新的动态良性出版机制的有效途径。
四、反思:“内容至上”是营销的前提
我们应该注意到,民营书企的市场成绩,无一不是以切合市场需求的内容产品为前提的。营销是内容的辅助手段,营销策略的革新不应忽略“内容至上”的出版原则。反思民营书企的数字营销策略,我们应该撇除快速发展的技术因素影响,回归本质,即回归“内容至上”的价值倡导。数字营销为出版业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助力民营书企取得了市场佳绩,这一方面凸显了在竞争激烈的全媒体营销时代保持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优质内容的重要地位。
信息技术与媒体形态瞬息万变,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并不能使出版企业永立潮头。出版企业不应迷失在热点追逐的浪潮中,而是应当思考数字营销的核心要素和出版发行的初始动力。优质内容包含人类各领域的思想精华,内容的创作与分享是人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好的内容可以直指人心、连接感受、启迪智慧、引导沟通。近年来,IP概念泛滥、连载注水等出版乱象提醒我们,不能一味消耗读者热情,内容价值的回归才是营销成功的关键。在这样的出版背景下,民营书企一方面要跟上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节奏,另一方面也不能放弃“内容至上”的原则,要坚持内容为王。
数字营销赋予了出版企业发行和销售新的机遇,但渠道的扁平化和内容传播的去中心化容易导致出版定位的偏差。出版企业可能会被粉丝效应和流行热点绑架,过度重视短期利益,推出同质化的内容产品。因此,精准定位是出版企业开展数字化营销的前提。首先,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内容品牌,品牌针对的目标人群要界定清晰。其次,要了解目标人群的精神需求和生活习惯,找到精准定位的通路。再次,要综合运用多种营销资源和手段,重视与目标人群的互动,实现良好的关系维护。在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内容营销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出版企业应回归出版发行的本质,重视内容的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建立良性循环的出版营销生态圈。
参考文献
[1]Maria Teresa Pinheiro Melo Borges Tiago. Digital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Why bother?[J]. Business Horizons,2014(6).
[2]Questmobile. 2017年数字阅读报告:行业竞争加剧,付费市场潜力大[EB/OL]. (2018-02-08)[2018-06-16] . http://www. questmobile. com. cn/blog/blog_131. html.
[3]李蕾. 内容付费及知识变现——移动互联时代专业媒体转型的思考[J]. 青年记者,2017(13).
[4]匡文波,童文杰. 从IP热看出版业的创新发展[J]. 出版广角,2016(11).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