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税费负担问题探讨

    巩守效+龚海峰+胡淑云

    摘要: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对税费负担更为敏感。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自身生存与发展,也抑制其扩大投资的积极性。我国政府在逐渐淡化“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一词成为经济理论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如何减轻企业负担,实现企业自由可持续发展、释放其供给潜力既是经济转型的核心目标,也是当前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企业;税费负担

    一、减税降费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

    (一)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

    供给侧改革,就是有效运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税收政策,以结构调控为主,通过长期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增加消费需求,将过去几年由于透支潜在需求增长后形成的产能过剩消耗掉,通过实行减税降费,一方面增加劳动者收入,进而刺激居民消费,最终形成需求和供给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激发企业、个人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构建、塑造和强化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二)偏重的税费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面临融资贷款难和税费负担重的问题,而企业税费负担过重,不仅造成企业经营成本过高,也使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链条中处于最底层,维持自身生存都困难,更遑论发展壮大了。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创新驱动,通过改革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和社会保障等成本,相应提升企业和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链条中的位置,解脱阻碍企业发展的桎梏,恢复并增强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短期的减税降费可换来稳定的经济发展和长期税收增长

    按照供应学派理论,拉弗曲线税基是宏观税负的减函数关系,因为税率变动影响税基,也就必然影响到税收,从目前来看,减税会造成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政府刚性支出,但从长期制度建设角度看,减税降费减少了政府收入所占份额,是调整了政府、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由“藏富于国”转变为“藏富于民”,可刺激企业多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税基,为长期税收增长提供保障。是实现税负公平、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途径。

    二、目前企业税费负担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整体税收负担偏高,存在重复征税情况

    从近十几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实际情况来看,各级财政收入都在快速增长,其增幅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宏观税负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在GDP增速放缓的2014年,我国大中小三个口径的宏观税负依然里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37.2%、22.1%和18.7%,分别比2000年高18.9、8.6和6.0个百分点。高税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个别税种税率偏高。例如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综合税率为25%左右,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都低于这一水平。如东南亚国家均低于22%,英国所得税税率于2015年降至20%:二是存在重复征税的情况。首先在涉及营业税的行业重复征收营业税情况最为突出。例如:房地产业在不同环节存在重复征税。房地产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提供了劳务,需要缴纳营业税,在房屋出售环节还要交营业税:其次是增值税与营业税之间存在重复征税。例如在房地产行业中,营业税和增值税在一些方面交叉征收情况:再次,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之间存在重复征税。同一纳税对象按照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不同的征税规定,在不同的环节需要缴纳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导致了重复征税:三是税制结构不尽合理,部分行业税负较高,比如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是17%,但很多企业支出的折旧费、劳务工资、管理费不能抵扣。

    (二)社会保险费偏高

    近年来,企业为职工支付的社会保险费基数和缴费比例逐年递增。据测算,“五险”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50%,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负担很重。社会保险缴费偏高不仅给企业造成很重的负担,由于职工拿到的现金更少,也对提升社会消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行政性收费种类繁多

    由于我国的税制不尽合理,税法刚性不够,导致地方政府收取行政事业等隐性费用较多,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面向中小企业征收的行政收费项目多达五六十类。一是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前,x市对中小企业征收各种费用的部门较为复杂,收费项目繁多。二是费用摊派支出。如要求捐款、摊派绿化费、强制订报刊杂志、收取行业协会会费等:三是非正常费用负担,如针对有关部门请客公关,费用一般占企业产值的3%~10%。

    (四)企业经营成本持续攀升,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企业亏损面增加

    近年来,我国产业的结构性调整一直在进行中,但目前由于政府投资过剩,产业结构中一方面中低端、低效益产业占比较高,一些传统领域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新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尖端产业所占比重较小。通胀背景下由于原材料成本攀升,造成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在上升,尤其制造业受到成本的约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贷资金的财政化。据测算,“我国劳动力成本十年来上升了2.7倍,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超过银行基准利率2倍以上,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2倍,许多企业‘五险一金占工资总额的40%左右,”企业还要承担很重的税费负担。行业研究显示,当前中小企业需要缴纳二十多种税项,企业仅税收就要占到营业额的8%或利润的45%以上,还不包括各种附加费。加剧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建议

    (一)通过实施合理减税降费激发企业活力,充分发挥减税政策对稳增长的作用

    一是合理减免各项税收,着力减轻企业负担。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和财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完全具备实行大规模减税的各种条件。应该对所有纳税企业不论大小都应该实行大规模减税,在普遍减税基础上实现结构性减税:二是临时性减征企业社保缴费,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在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拨付及职工社保待遇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适当下调企业各项社会保险费缴纳比率,减征具体幅度可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二)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充分发挥税种在经济建设中的杠杆作用

    通过对现行税收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和改造,为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铺路搭桥,引导生产要素按照市场化规律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提升其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例如:通过制定减征、免征税款等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体制机制,采取鼓励性措施,推动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尖端产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创业、创新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税收制度的限制性措施或惩罚措施,促进优胜劣汰,抑制过剩产能行业的发展。

    (三)妥善解决由于全面实施“营改增”而亟需明确的许多操作环节的问题

    “营改增”政策将在2016年5月1日起开始全面实施。全面实施“营改增”有利于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金融、保险业增值税由于行业特征的较大差别、业务创新多,增加值难以准确计算:随着实体经济多样化经营及新的经济形态的不断出现,商品与服务的边界愈加模糊,常常是融合在一起进行销售,情况越来越复杂,税制设计也随之变得复杂。此外,全面实施营改增后,意味着中央与地方财力的重新分配,增值税的分享比例如何做到适度调整,关系到中央和地方各自的利益分享,是能否增强地方财政“造血”功能、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关键所在。

    (四)构建服务型政府,打造优良市场环境,提高实体企业的竞争力

    一是进一步放宽准入,打破行政性行业垄断,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二是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以改善供给、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通过竞争全面提升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三是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清理僵尸企业,由此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失业问题,而政府应承担起改革遗留问题的处置责任。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