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侧记

    黄帆+何凯

    

    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发起、昆明海贝中英文小学承办的第七届“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于5月17~18日在美丽的春城昆明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儿童需要讲不完的故事”。来自教育界、儿童文学界、阅读界、出版界等诸多领域的名家纷纷走上讲台亲自执鞭为孩子们讲故事,精彩纷呈的两天示范课让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语文老师受益匪浅。

    儿童阅读运动是近年来国际上掀起的一股教育改革风潮,旨在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进而养成终身学习习惯。“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于2007年在南昌倡导成立,七年来先后在南昌、成都、宁波、郑州、深圳成功举办过六届。随着这项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展开,全国涌现出一批儿童阅读推广人,他们来自儿童教育界、创作界、心理学界、出版界,活跃于学校、公共图书馆、社区,向成人传授讲故事的技巧,介绍如何选择优秀儿童文学书籍,或者直接向孩子讲述故事。这些儿童阅读推广人已成为中国童书界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逐步改善着我国童书出版的品种结构,图画书近年来的兴盛就与儿童阅读推广人息息相关。

    张秋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坚持不懈做儿童阅读推广,是一家童书出版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它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建立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的文化使命高度契合。讲故事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形式,孜孜不倦地讲述“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就是希望把众多热心儿童阅读推广的人聚拢,形成童书界一股新锐而不可忽视的力量,从而促使童书出版结构的优化及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个努力的过程,我们很享受很满足!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有一句话叫八年了,别提他了。我离开苏州市副市长一职已经七年多了,在1997~2007年我担任了十年苏州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所以我对教育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新教育实验也是在我担任市长期间推动的,但是我一直没有用行政的力量来推动。为什么呢?因为用行政力量来推动的好处就是势如破竹,缺点就是形式主义对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是对付官僚主义最有效的办法,他虽然说做了,但是并没有真正认同你。很多实验区都有这种情况,教育局强行在推,但是学校并没有真正认同你、理解你。真正的新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是在每天的课堂里,在老师们真正的教室里发生的事情,所以没有教师对新老育的理解是不可能的。

    梅子涵(中国儿童阅读推广奠基人):儿童文学不是说只能是欢天喜地的,欢天喜地的儿童文学很需要,但是这种欢天喜地是应当绽放儿童生命感觉的,那种幽默是应当有人格的。我们现在有一些所谓的幽默作品是没有人格的,说一句毫无分量的俏皮话,骂一下人,翻两个跟头。幽默一定要有人格,真正的幽默应该是对人的性格、人的人格、人的每天生活都是有鼓励的。幽默了,他开朗了,原来心里黑沉沉的,现在明亮了,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幽默,而不只是从你那边学会一句什么怪话,然后把这句非常不体面的怪话拿到生活中去散播。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儿童文学当中,这样所谓的幽默不少,甚至占据书城书架的主体部分。我是痛心疾首的,所以我总是推荐我所喜欢的真正幽默的儿童文学作品。

    刘海栖(儿童文学作家):七年前,我曾经参加过第一届论坛,七年来,我目睹这个论坛所点亮的光芒照耀着中国的儿童阅读之路。我做了几十年的图书出版工作,经历了太多有关出版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那是十几年前,我把梅子涵老师请到明天出版社给编辑讲童书,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童话书的概念,像《猜猜我有多爱你》这类童话书对我们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梅子涵老师当时讲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还配上优美的肢体语言,大家听得如醉如痴。我现在记忆犹新,当时我们有一位上级领导也坐在那里听,一个上午都一动没动,后来我就跟他讲,我说“你该出去还是要出去一下,别憋坏了”。这位领导后来见了我就一直回忆这一次讲座,从那以后我慢慢知道了什么是童话书,而且知道了什么是好的童书。于是,我让我的社一定要做好童书,让我的编辑一定要好好学习,知道什么是好的童书。

    魏钢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副总编辑):出版儿童文学图书就是让优秀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不管是历史积淀的还是新近创作的,都传播出来。关于图画书,有两大要素:一是图书;二是故事。虽然图画书可以没有文字,但是文字又是非常重要的。我曾经跟编辑讲,图画书的文字要兼顾三种功能:一是看的;二是听的;三是读的。看的,是说文字和图画一样,它在图画书里是视觉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听的,是说文字必须具备口头文学的一切特征,这一点实际上是我们原创图画书的一个软肋;读的,就是说文字的版式要能够调度和影响讲故事的人的语气和语调。

    李庆明(宁波滨海教育集团校长):儿童文学课堂实际上涉及对我们现有小学甚至中学语文教材的一种挑战。我这些年一直很关注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些问题,如教材里儿童文学的量太少,选文的品质不高。我发现有些教材里的儿童文学作品还出现肆意改造、压缩的现象,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童话甚至原来是一个小说,把它浓缩之后只剩下几百字的课文。这样压缩之后还是文学作品吗?诸如此类的现象让我产生了一种担忧,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何走进课堂。我觉得儿童文学进课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是每个语文老师都面临的课题。

    余雷(儿童文学作家):分级阅读是目前为止比较通行的概念,即按照少儿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他们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读物,提供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阅读图书。有一个儿童文学的概念是这样说的,所谓儿童文学就是儿童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文学,这个概念并不深奥,非常容易理解,但真正实施起来却不容易。孩子最应该读的首先应是他能了解、能接受的作品,而这种了解和接受是需要培养的,是逐步建立的,不可能是这个孩子生来就有的,否则教育就没有意义。因此,在这里选择适当的阅读教材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应该学一点心理学、学一点教育学,还要学一点儿童文学,这样老师能真正了解什么是适合孩子的,什么是孩子能够了解和接受的,并且能够陪伴孩子精神成长的作品。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