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流域傩仪式活动中的乐舞研究

    张文华

    【摘 要】沅水流域傩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艺术形态,融合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群众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傩舞活动的形式不断进行创新变化,显示了独特的沅水流域民族文化特色。研究沅水流域傩仪式中的乐舞文化活动,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沅水流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沅水流域;傩仪式;乐舞;研究

    中图分类号:J722.2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042-01

    傩活动作为傩文化的载体,在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中应运而生,有其独特的地域性和历史文化背景,研究沅水流域的傩活动有助于我们研究沅水流域内的民俗风情和宗教信仰,对沅水流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和保护的重要作用,还能够深层挖掘傩活动乐舞的内容。

    一、沅水流域傩舞的历史流变

    在人类早期对于自然界的现象以及灾害无法理解,因此常常借助傩神观念通过傩舞的表演形式来祭祀祈盼神灵的庇佑,因此在早期傩舞活动具有强烈的自然意识和宗教意识。据相关资料记载,沅水流域的傩舞活动在商周时期就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当时人们扮演巫傩神的方相氏掌蒙熊皮,手持戈与盾进行激烈的驱傩活动,这样的傩舞活动充分的表达了沅水流域祖先对傩舞活动的重视和毕恭毕敬。在春秋战国时期,傩舞作为祭祀活动,在民间和官方十分的盛行,《论语·乡人傩》中曾经这样说“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楚国的诗人屈原在《九歌》中也对楚国的傩舞祭祀活动进行了一些描述。千百年来《九歌》对沅水流域傩舞的影响十分深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沅水流域内傩舞艺术的发展。到了元明清时期,傩舞一方面演变成为傩舞或者傩舞戏,另一方面逐渐演变成为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当时沅水流域的傩舞主要是通过宰牲口、祭鬼神来作为酬傩还愿的一个重要方式。

    随着沅水流域傩舞的逐渐发展,逐渐将祭祀活动符号化和程序化,并且严格按照布置傩坛、请圣降神、请神赴傩以及驱邪赐福着四个严格的步骤进行。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发展,沅水流域傩舞活动中的乐舞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孕育了中华古老的文明,在中华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二、沅水流域傩活动中乐舞类别

    (一)生活型傩舞。沅水流域的湘西作为傩舞活动的主要繁荣之地,在湘西的傩舞中表演者主要是通过傩活动中的乐舞来表现生活化的场景,将生活中的真实情景还原出来。其中湘西的土家、苗族等先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过程中为了表示对神灵和大地的追念,常常使用傩舞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在苗族舞蹈《扮仙凤娘》中,表演者头戴雪服面具,在两鬓各留一个小白旗,苗族的姑娘们穿着盛装和绣花鞋,手里握着两面旗帜,飞舞着表示腾云驾雾,摆动着表示去除瘟气。在表演的过程中将生活中的梳洗、穿衣等动作表演出来,展现出女性柔美的一面,经生活情景模仿的栩栩如生。

    (二)生产型傩舞。生产型的傩舞主要是生产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并且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活型傩舞活动,这也充分反映了劳动作为人们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活动。在沅水流域的湘西苗族,最典型的生产型傩舞就是《开路郎君舞》和《八郎舞》。在《开路郎君舞》中,表演者头上包有青丝帕,穿着草鞋,手握着大刀、长棍等道具,在打击乐中表演着劳动中的肢体动作,如砍路、挖土等动作,将开路郎君不怕艰辛战胜困难的劳动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祭祀型傩舞。人们在蒙昧时期对自然界的现象和灾害无法理解,因此常常遇到灾害时希望寄托于上天和神灵,渴望得到上天和神灵的庇护。在沅水流域中的苗族最著名的祭祀型傩舞就要数《跳香舞》,跳香舞的领舞为巫师,手中握着绺巾,刀或者牛角,穿着红袍子,带着五佛冠,身后跟着四个身穿白色苗服的巫师。巫师边唱边跳,观看的百姓也跟着唱,十分热闹欢快。土家族的《茅古斯》是土家典型的祭祀傩舞,是希望子孙后代生生不息的繁衍,表演者进退使用小碎步,屈膝斗身,形态十分滑稽,左右摇摆。茅古斯还要遵循一定的祭祀程序,在舞蹈中土家族用“草祖、鄙陋”等词语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生命扩张和繁衍的无限眷恋。因此通过舞蹈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自己心中的愿望,传递着明显的生殖崇拜心理。

    三、结语

    沅水流域傩活动中的乐舞作为历史文化变迁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沅水流域宗教文化和民俗风情,经过几百年的变迁仍经久不衰。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的展开,需要对傩活动中乐舞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了解沅水流域内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同铸.论江淮地区民间祭祀活动与方相驱傩仪式的关系——从南通方言词“放相”的语义成分来看[J].世界宗教文化,2013,(4):106-109.

    [2]孟凡玉.非遗保护的困惑——以安徽贵池荡里姚傩仪式乐舞为例[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10(4):113-120.

    基金项目:“沅水流域傩仪式活动的乐舞研究”,项目号:2010YBA192怀化学院五溪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