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孙大发 樊孝萍 袁彭春 康 霞 金涛
摘 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用不到四十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二、三百年走过的路。这场被誉为新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从环境保护意识的萌芽,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对美丽中国的实现皆具有重要意义。正所谓“理念一变天地宽”,环境改善,关键在于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 ?改革开放;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X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020(2018)05-0069-03
Discussion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uring Chinas Fo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Sun Dafa ?(1) Fan Xiaoping ?(2) Yuan Pengchun ?(3) Kang Xia ?(4) Jin Tao ?(5)
(1. Shishou City Party School Jingzhou 434400; 2. Shishou Popl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Academy of Forestry Jingzhou 434400;3. Shishou City Urban Area Forestry Management Station Jingzhou 434400; 4. Shishou City Forestr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Jingzhou 434400; 5. Shishou City Forestry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Brigade Jingzhou 434400)
Abstract: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less than 40 years, which is known as the second revolution of China, has has gone through the road of two or three hundred years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not only changed China profoundly, but also affected the world deeply. From the see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the Jinping Xis though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er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hina. “The ideas changed, and then the world widen”. In a word, the hinge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is the transforming of the ideas.
Key words: ?reform and opening up;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20世紀70~8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全面爆发,而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速,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危机不断升级。严峻的环境问题,使得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72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上提到的国外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制度设计、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等产生了重大影响。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
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工业化水平比较低,环境污染并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问题。国内局部的污染事件和国外环境保护运动的推进,我国开始逐渐重视环境保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并危及生态安全,倒逼环境保护力度升级。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呈现一条清晰的 脉络。
1 环境保护基础性法规行政体系的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转变,环境保护工作也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1.1 环境保护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1983年12月31日至1984年1月7日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
1.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建立
到1991年为止,中国制定并颁布了12部资源环境法律,20多件行政法规,20多件部门规章,累计颁布地方法规127件,地方规章733件以及大量的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为强化环境管理奠定了法律基础。
1.3 三大政策和八大制度的形成
1989年4月底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形成了“三大环境政策”,即环境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项政策。会议总结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3项环境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同时提出了5项新的制度和措施,形成了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
1.4 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982年12月,环境保护作为一个独立篇章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国家“八五”(1991~1995年)环保计划的编制,特别注重将环境保护从各层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5 环保主管部门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97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环境保护机构的诞生。1982年组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内设环境保护局。1984年5月,国务院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4年12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属的环境保护局改为国家环境保护局,作为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全国环保的规划、协调、监督。
在这一阶段环境污染开始显现出来,以城市河流水质变差最为典型,部分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量。
2 建设环境友好型战略任务的提出与实践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上下再一次掀起创业的高潮,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污染开始向农村污染蔓延。这一时期的环境保护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2.1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1996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保护环境的实质是保护生产力”。关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强调了保护环境的极端重要性,保护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2]。
2.2 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3 提出建设“两型社会”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他指出“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正式将这个“两型社会”建设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2.4 环境立法进程加快
1992年后,中国先后制定出台了《清洁生产促进法》等5部新法律,修改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等3部法律,国务院制定或修改了5自然保护区条例6等20多件环境法规。制定和修改环境标准200多项。
2.5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全国开始展开了大规模的重点城市、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及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1993年,我国启动了“中华环保世纪行”,成为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平台,促进了黄河断流、淮河污染、渤海污染、晋陕蒙“黑三角”污染以及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等一大批问题的解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此后,“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陆续在全国展开 ?[3]。
3 建设生态文明战略任务的提出与实践
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阶段,现在正向生态文明阶段迈进。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是一种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我国现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强调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这一阶段生态保护进入深化发展阶段 ?[4]。
3.1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
发展理念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着未来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由共识走向了实践,保护环境也逐渐成为全民行动自觉。
3.2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制定修改的法律就有十几部之多,其中新制定和修改幅度较大的法律有六部。当今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起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新《环保法》,在罚款方面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就是按日计罚。这个处罚力度可以说是空前的。
3.3 成立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严格督察执法
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制度安排,督促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有力措施。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要求全面落实党委、政府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主体责任。此外,会议还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文件。这次会议及通过的相关文件,为环保督察制度奠定了制度依据,设计了基本框架。领导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第一次进入到了生态领域。這无疑是一次重大调整,彰显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2017年底,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实现对全国31个省份的全覆盖,问责1万余人,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2018年首次启动“回头看”,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环保督察越往后执法越严。
4 中国环境保护理论的形成
4.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这次讲话既有继承,更有创新。讲话中提出的六大原则,“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并写入党章。十九大后,生态文明被历史性地写入了庄严的宪法,让生态文明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充分体现了建设生态文明早已在全社会达成共识,生活在天蓝、地净、水清的美丽中国,是共同期盼,是最大公约数。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美丽中国的梦想才能如期绽放。
参 考 文 献
[1] 张天华.论环境保护与加强环境保护措施[J].环球市场,2016(18):138.
[2]马骥聪,蔡守秋.中国环境法制通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
[4]胡静.浅谈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7):125.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