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种的剧目建设与文化传承
吴璇
【摘 要】剧目,又称剧本和脚本。关于剧本,戏曲界有“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的说法,可见,剧目的生产和建设,对于一个剧种、剧团来说,是一个关乎其生存发展的根本大事。所以,自然形成的、老的戏曲剧种,都在其形成至发展的过程中,极其重视本剧种的剧目建设。
【关键词】新剧目;剧目建设;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032-01
新剧种在其发展的半个多世纪里,大多通过长期的演出实践,积累了一些优秀的剧目。有的剧目获得了“文化新剧目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但还有一些新剧中在剧目的生产和建设上,则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令人深思的状况。
一、数量。有的新剧种在50多年的发展中,其演出的剧目,满打满算才只有百余出(最多不超过二百出)。剧目如此少,何以能应对日常演出?这确实是一个发人深省和令人困惑的问题。
数量,对于一些只关注与所谓“质量”的业内人士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屑一顾的问题,但其实不然,因为,没有数量谈不到质量,质量是建立在数量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可从一些老的剧种作一比较。如评剧是大家熟悉的北方戏曲剧种,源于冀东莲花落,形成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后经唐山落子和奉天落子两个发展期后,其剧种的演进势头迅猛。至建国时不到40年,其演出剧目,已累积四百余出。又如南方剧种黄梅戏,其剧种发展的第一阶段,即从民间歌舞发展到“两小戏”和“三小戏”时期,在吸收当地一种说唱艺术“罗汉桩”及青阳腔的影响下,其剧本的累积,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可见,抓演出剧目,对于一些老的剧种,都是一件头等大事。
二、质量。并非指剧目的优劣好坏,而是指那些反映本地域社会生活,以及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剧目。如评剧的《小姑贤》、吕剧的《姊妹勿嫁》、黄梅戏的《打猎草》等。应该说,一些新剧种这方面的剧目很少,故加强剧种的剧目建设,应以此为重点。首先,应整理、改编母体艺术的曲(剧)目。一些自然形成的剧种之经验可以借鉴。如采茶戏,其前身采茶歌舞之艺术发展的后期,即进入“小戏阶段”,相继出现了以插入演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的“采茶串古”,剧目有《梁祝》、《阿兰卖猪》、《一枝花》、《张三过年》、《寻亲》等百余出。一些采茶戏(如桂南采茶戏)形成初期演出的剧目,大多是搬演的以上带有戏剧性的名目。如龙江剧和吉剧,可以将母体二人转中的曲目《西厢》中的“观花”和“写书”,改编成折子戏,一些拉场戏如《回杯记》、《赔情》、《擀面》等,也可稍作整理为龙江剧和吉剧的剧目。其次,改编和整理传统剧目。如龙江剧演出的《荒唐宝玉》和《梁红玉》,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第三,移植其它剧种的剧目。这些剧目,应把握的是在诸如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以及舞台语言等方面,要突出本剧种的艺术个性和特点。
中国的戏曲,自12世纪发端于南戏(亦称“戏文”,早期称温州杂剧和永嘉杂剧)的近千年间,之所以一些剧种的经典剧目经演不衰、生生不息、繁衍至今,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文化传承方式来实现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师徒传承。这在一些老的剧种中,体现的最为典型。如京剧的“梅派艺术”,其嫡传梅葆玖,前不久仍在收徒传授梅派表演艺术。又如我省评剧主要演员王向阳,则是“新”派艺术的传人(为新凤霞关门弟子)。二是家族传承。就是一些著名,且受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为使自己的艺术能够传续下去,首先会将其技艺传给自己的子女。如京剧老生中的“谭派”艺术,就是采用家族传承的方式。其从谭鑫培之父谭志道算起,至今已传承期待。此两种传统的传承方式,它的优长在于,能将前辈的艺术,通过口耳相传(俗称“口传心授”)的方式,“原浆原汁”地传承给下一代,从而使其艺术“不走样”。
与自然形成的剧种相比较,目前,一些新剧种主要在剧目的排演和建设上,仍然存在“熊瞎子掰苞米”掰一穗丢一穗的状况,一些好的、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由于管理者的不重视剧目的保留和积累,大多由于时间的推移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鉴于此种状况,为促进新剧种的未来发展和繁荣,能解决本剧种的文化传承,已成当务之急。为此,继承自然的,传统的传承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吸收和借鉴现代的传播与承续方式,应是目前新剧种在文化传承上的基本出发点。
从现实看,以拜师和家传作为主要的传承方式,在一些老的剧种中仍然盛行,一些名家艺术的传入,仍在广收下一代子弟。当然,收徒传艺,不只在于戏曲界,在曲艺界也承袭此种传承方式,说明,其仍有现实的存在价值。然而,随着科技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固有的传承方式,很难拓展戏曲的生存空间,故吸收和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和承续,已成为当今新剧种发展建设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