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吴昊 丛敏
摘 要: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许多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创造潜能及批判思维培养不够,教师往往把教与学、技术与人、环境与人等关键因素进行孤立地分析,无法从更深层次解析深度融合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在详细分析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了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即在提升学生自主性的主线下,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构建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的系统性的通用技术教学体系。
关键词: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摈弃了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提法,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由此可见,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通用技术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中正确的融合观是什么,需要直面的问题有哪些,深度融合策略怎样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每位通用技术教师深入思考的。
1 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需要树立正确的融合观
(1)有学者认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实际上指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在教学中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把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等教学环节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提高教学绩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1 ]。
(2)在这里我们非常有必要厘清“整合”与“融合”这两个概念,从概念来看,“整合”是指系统内各要素整体配合、互相渗透,从而使系统内全部要素发挥出最大效益的状态。“融合”则是指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水乳交融,一种自然的动态平衡状态。为了达到这种水乳交融,自然的动态平衡状态,我们认为光有“整合”是不够的,要为教与学创设更加有利的环境,适宜的时机和各种条件。“深度融合”则是指的是这种状态的能否达到应有的水平并且保持稳定和持久。
(3)本文所探讨的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旨在研究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如何创设一种教学模式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方便地从信息化媒介主要是网络获取资源,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亲身体验,发挥创新精神,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有效的技术学习活动并且进行有效地评价,学生有机会去体验技术,同时又抽象地学习它,充分认识到知道技术的意义,技术为何物,以及如何加以利用[ 2 ]。
2 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需要直面问题
2.1 目标不明晰,理解不透彻
当前许多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还仅处于初步的应用整合阶段,许多从事通用技术教学的教师往往把教学资源、网络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等关键的教学因素孤立地进行分析,没有从更深层次上研究通用技术课程的本质及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深度融合,这就需要通用技术教师们重新来认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和障碍。笔者认为目前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以技术教学情境的构建、教学资源的获取、学习重难点的突破、技术教学方式的改变、技术教学成果的展示、教学成果评价等为抓手,整体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通用技术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技术教学各要素及课堂各参与主体间的依存关系,只有找出了教与学的对应关系,辩证地看待融合问题,才能引领通用技术教学的健康发展。
2.2 教學方式简单化模式化,导致通用技术的核心素养难以成型
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从融合视角来考察当前各校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时,许多通用技术教学过度重视传授知识,忽视人文精神和技术素养的培养,重视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手法,而忽视培养创新精神及学生技术体验的需求。在此两种情况的影响下,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无法有效达到,即便是教学过程充满了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技术辅助,由于整个课堂教学方式仍以教师讲授、学生应答,灌输知识为主,从而导致学生技术学习的目标无法有效实现。
2.3 形式主义严重,缺乏对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深度融合意义的真正理解
从各学校的教学实践看,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的融合还远未达到深度融合的标准,即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在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各个组成要素间呈现和谐发展的状态。从学校层面上看,各校对于省地市举办的各类优质课、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大赛、微课大赛、课程基地校申报等比较热衷,都会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比赛和申报。但比赛后,申报完毕后,对最为重要的后期怎样深度融合拓展研究与应用却无人过问,普遍存在“重申报、轻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面子、轻里子”的现象。此外,在各类培训中对教师的培训基本集中于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方面,而信息技术在技术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培训在教师的培训较为缺乏。因此,很多通用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不清,加之对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为有限,在融合过程中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些现象最终导致了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表面上与信息技术有融合有应用,但整体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技术学科教育教学方式的结构性改革不彻底,技术课堂的教学生态依旧是穿旧鞋走老路。
3 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需要进行策略探讨 3.1 转变观念,改变要从通用技术教师自身做起
从当前中小学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状况来看,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创造潜能及批判思维培养不够。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过程,通用技术教师应该树立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正确观念,正确认识深度融合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影响,认识教与学方式、师生的定位、教学评价机制的转变。通用技术教师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学习,克服深度融合所遇到的问题,立足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研究、攻坚克难,积极学习前沿的信息技术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去。
3.2 探索构建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的技术教学体系
在网络教学体系构建时,教师可为每位学生提供有效的网络资源覆盖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可以使用电脑或移动学习终端搜集获取资源,并进行共享、思考、讨论和技术探索。通用技术学科在网络上有着极为丰富内容,教师可通过构建符合课程需求的通用技术教学专题网站,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完成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与微课、微信、QQ、BBS等平台的整合,以信息技术的超时空应用打通海量的学习信息源通道,将教学中的资源、课程、课件、评价等要素全面融合在一起。以我校自主开发的高中通用技术专题教学网站为例(图1),网站目前收入了地质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两本教材中的部分教学内容,网站由“学习热身”、“学习目标”、“知识学习”、“课堂活动”、“活动评价”、“学习资源”、“练习测试”、“探究扩展”这八大版块组成。网站平台使用者可按照课程的要求,既可针对教材中的某一章节某一堂课独立使用,又可将其内容按需扩充丰富,作为学生技术拓展学习的教学平台使用。网站的特色栏目“课堂活动”是参考项目教学法的相关要求,将课堂上每个技术活动的目标、任务与步骤通过“活动目标”、“活动背景”、“活动任务”、“活动规则”清楚地告各知学生,学生可根据网站提示自主完成对技术活动的探索过程。“课堂活动”栏目还开辟有学生作品展示区,可直观地把同学们的原创作品展示出来,同学们在欣赏到其他同学作品的同时,还可利用笔者开发的讨论交流回收系统直接在线讨论和交流。这样的通用技术教学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网络资源和技术教学融合平台,显著提高了技术学习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3.3 构建符合深度融合要求的教学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是网络环境下学生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开展学生网上自评与互评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调整能力,让班上的每个学习小组成员深刻认识到其所在班级的创新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集体目标的实现。在本校的通用技术学习专题网站中,笔者利用ASP研发了一套“创新设计活动学生评价系统”(图2),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技术活动开展自评与互评体验。在评价中,同学们以學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评分标准,针对自己及其他小组的作品及表述从态度、合作、创意、综合这四个方面(评价项目可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更改)一个一个认真地予以评价。评价完毕自主提交后,他们就可以通过系统及时知道自己所在小组在各评比项中的位置。这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请经过“创新设计活动学生评价系统”排序后各项的第一名起来分别介绍他们组的经验和做法,这样做既对其他小组起了启发的作用又可以在小组间树立榜样,激发组间竞争欲望,保证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实施。
4 结束语
本文详细分析了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构建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的学习课程,在提升学生积极主动性的主线下,探索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继而在信息化的环境下,设立系统性的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融合的教学体系。在这种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将更为有效地理解技术内涵,进行技术探究,参与技术创造活动,自主探究式的技术学习成为可能,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种深度融合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技术学习、探究精神、生活体验、人格成长走向深度融合,学生在课堂里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不同的学习基础、学习需要选择各自不同的学习内容,主动探究,开放学习,合作学习,亲自体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顾建军. 关于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的思考 [J].北京:基础教育课程,2013:71-77.
摘 要: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许多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创造潜能及批判思维培养不够,教师往往把教与学、技术与人、环境与人等关键因素进行孤立地分析,无法从更深层次解析深度融合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在详细分析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了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即在提升学生自主性的主线下,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构建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的系统性的通用技术教学体系。
关键词: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摈弃了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提法,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由此可见,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通用技术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中正确的融合观是什么,需要直面的问题有哪些,深度融合策略怎样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每位通用技术教师深入思考的。
1 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需要树立正确的融合观
(1)有学者认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实际上指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在教学中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把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等教学环节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提高教学绩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1 ]。
(2)在这里我们非常有必要厘清“整合”与“融合”这两个概念,从概念来看,“整合”是指系统内各要素整体配合、互相渗透,从而使系统内全部要素发挥出最大效益的状态。“融合”则是指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水乳交融,一种自然的动态平衡状态。为了达到这种水乳交融,自然的动态平衡状态,我们认为光有“整合”是不够的,要为教与学创设更加有利的环境,适宜的时机和各种条件。“深度融合”则是指的是这种状态的能否达到应有的水平并且保持稳定和持久。
(3)本文所探讨的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旨在研究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如何创设一种教学模式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方便地从信息化媒介主要是网络获取资源,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亲身体验,发挥创新精神,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有效的技术学习活动并且进行有效地评价,学生有机会去体验技术,同时又抽象地学习它,充分认识到知道技术的意义,技术为何物,以及如何加以利用[ 2 ]。
2 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需要直面问题
2.1 目标不明晰,理解不透彻
当前许多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还仅处于初步的应用整合阶段,许多从事通用技术教学的教师往往把教学资源、网络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等关键的教学因素孤立地进行分析,没有从更深层次上研究通用技术课程的本质及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深度融合,这就需要通用技术教师们重新来认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和障碍。笔者认为目前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以技术教学情境的构建、教学资源的获取、学习重难点的突破、技术教学方式的改变、技术教学成果的展示、教学成果评价等为抓手,整体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通用技术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技术教学各要素及课堂各参与主体间的依存关系,只有找出了教与学的对应关系,辩证地看待融合问题,才能引领通用技术教学的健康发展。
2.2 教學方式简单化模式化,导致通用技术的核心素养难以成型
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从融合视角来考察当前各校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时,许多通用技术教学过度重视传授知识,忽视人文精神和技术素养的培养,重视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手法,而忽视培养创新精神及学生技术体验的需求。在此两种情况的影响下,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无法有效达到,即便是教学过程充满了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技术辅助,由于整个课堂教学方式仍以教师讲授、学生应答,灌输知识为主,从而导致学生技术学习的目标无法有效实现。
2.3 形式主义严重,缺乏对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深度融合意义的真正理解
从各学校的教学实践看,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的融合还远未达到深度融合的标准,即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在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各个组成要素间呈现和谐发展的状态。从学校层面上看,各校对于省地市举办的各类优质课、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大赛、微课大赛、课程基地校申报等比较热衷,都会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比赛和申报。但比赛后,申报完毕后,对最为重要的后期怎样深度融合拓展研究与应用却无人过问,普遍存在“重申报、轻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面子、轻里子”的现象。此外,在各类培训中对教师的培训基本集中于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方面,而信息技术在技术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培训在教师的培训较为缺乏。因此,很多通用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不清,加之对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为有限,在融合过程中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些现象最终导致了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表面上与信息技术有融合有应用,但整体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技术学科教育教学方式的结构性改革不彻底,技术课堂的教学生态依旧是穿旧鞋走老路。
3 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需要进行策略探讨 3.1 转变观念,改变要从通用技术教师自身做起
从当前中小学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状况来看,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创造潜能及批判思维培养不够。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过程,通用技术教师应该树立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正确观念,正确认识深度融合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影响,认识教与学方式、师生的定位、教学评价机制的转变。通用技术教师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学习,克服深度融合所遇到的问题,立足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研究、攻坚克难,积极学习前沿的信息技术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去。
3.2 探索构建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的技术教学体系
在网络教学体系构建时,教师可为每位学生提供有效的网络资源覆盖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可以使用电脑或移动学习终端搜集获取资源,并进行共享、思考、讨论和技术探索。通用技术学科在网络上有着极为丰富内容,教师可通过构建符合课程需求的通用技术教学专题网站,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完成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与微课、微信、QQ、BBS等平台的整合,以信息技术的超时空应用打通海量的学习信息源通道,将教学中的资源、课程、课件、评价等要素全面融合在一起。以我校自主开发的高中通用技术专题教学网站为例(图1),网站目前收入了地质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两本教材中的部分教学内容,网站由“学习热身”、“学习目标”、“知识学习”、“课堂活动”、“活动评价”、“学习资源”、“练习测试”、“探究扩展”这八大版块组成。网站平台使用者可按照课程的要求,既可针对教材中的某一章节某一堂课独立使用,又可将其内容按需扩充丰富,作为学生技术拓展学习的教学平台使用。网站的特色栏目“课堂活动”是参考项目教学法的相关要求,将课堂上每个技术活动的目标、任务与步骤通过“活动目标”、“活动背景”、“活动任务”、“活动规则”清楚地告各知学生,学生可根据网站提示自主完成对技术活动的探索过程。“课堂活动”栏目还开辟有学生作品展示区,可直观地把同学们的原创作品展示出来,同学们在欣赏到其他同学作品的同时,还可利用笔者开发的讨论交流回收系统直接在线讨论和交流。这样的通用技术教学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网络资源和技术教学融合平台,显著提高了技术学习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3.3 构建符合深度融合要求的教学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是网络环境下学生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开展学生网上自评与互评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调整能力,让班上的每个学习小组成员深刻认识到其所在班级的创新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集体目标的实现。在本校的通用技术学习专题网站中,笔者利用ASP研发了一套“创新设计活动学生评价系统”(图2),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技术活动开展自评与互评体验。在评价中,同学们以學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评分标准,针对自己及其他小组的作品及表述从态度、合作、创意、综合这四个方面(评价项目可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更改)一个一个认真地予以评价。评价完毕自主提交后,他们就可以通过系统及时知道自己所在小组在各评比项中的位置。这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请经过“创新设计活动学生评价系统”排序后各项的第一名起来分别介绍他们组的经验和做法,这样做既对其他小组起了启发的作用又可以在小组间树立榜样,激发组间竞争欲望,保证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实施。
4 结束语
本文详细分析了通用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构建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的学习课程,在提升学生积极主动性的主线下,探索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继而在信息化的环境下,设立系统性的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融合的教学体系。在这种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将更为有效地理解技术内涵,进行技术探究,参与技术创造活动,自主探究式的技术学习成为可能,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种深度融合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技术学习、探究精神、生活体验、人格成长走向深度融合,学生在课堂里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不同的学习基础、学习需要选择各自不同的学习内容,主动探究,开放学习,合作学习,亲自体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顾建军. 关于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的思考 [J].北京:基础教育课程,2013: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