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搬迁引领山乡巨变
曾几何时,山高林密,一幅看似美丽的画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饱受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
曾几何时,山里的农民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曾经一度认为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走出大山。
2004年以来,兴国县立足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整体搬迁、集中安置为主的原则,将移民扶贫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之一,将其与其他各种扶贫措施结合起来,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已经陆续帮助近24565位农民从深山中解脱出来。打造了崇贤三角村、长冈合富村、埠头枫林村等整村推进示范点;兴莲庙背、樟木塘埠、兴江王迳等移民集中安置区示范点。
一个个美丽如画的移民新村里,年轻人谈起未来,脸上会洋溢起跃跃欲试的冲动;老人们和你唠起家常,对党的感激的话可以说上一大“车”。在这里,孩子们有了学校,乡亲们有了医院,他们住上了原来想都不敢想的漂亮的楼房……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勤劳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繁华的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便捷的交通、通讯,给了他们经世传承而未能实现的、发家致富的希望!
搬出来从“移居”到“安居”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兴国县有近4万人生活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深山区、库淹区。
均村乡位于兴国县最西端,距县城32公里,是个典型的山区乡镇,绝大多数村民分散居住在地势复杂的深山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态脆弱、生存条件恶劣等综合因素决定了深山移民工作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在中洽村移民集中安置点,村民邱皇林一边喝着清香的山茶,一边笑逐颜开地讲述村里的变化。他家以前住在东山村艾坑组,那里山高路险,生活十分不便,加上年久失修的土坯房,狭小拥挤不说,一到下雨,房子的土就一块一块的剥落下来,很不安全。“如今好了,三层的红砖小洋楼,既宽敞又亮堂,一个人可以住一间,下多大的雨也不怕。”邱皇林高兴地说。如今,邱皇林和乡亲们搬出大山,住上了新楼房,用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水泥路。政府还给安装了变压器,村民们现在的日子过得比城里人还舒心!
据了解,2014年,上级下达兴国县移民扶贫任务3009名(其中:深山区移民搬迁省指标889人、市指标2070人,生态移民搬迁50人)。根据集中安置为主的原则,兴国县今年建立了4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移民188户889人,占移民任务的94.7%;分散安置移民11户50人,占移民任务的5.3%。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己搬迁入住的移民户有199户939人,占100%。
稳下来从“安居”到“乐业”
要让群众移居还能宜居,关键要让他们生活有依靠。为促进移民群众就业,兴国县从改变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入手,坚持以村为单元,按照连片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科学制定扶贫规划,把重点村和移民安置点及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完善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
樟木乡塘埠新湾集中安置点内,124户移民走上了平坦路,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卫生厕,大部分移民户安装了有线电视,有的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让移民住得舒心,安置点内还兴办了卫生所、农技服务站、日常用品超市等,同时,乡、村干部对移民户实行结对帮扶,鼓励他们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兴办各种小型企业和外出务工。
在谈及安居才能乐业时,从小密村搬迁出来的涂佐兵打开了话匣子。据涂佐兵介绍,在小密村时,他们一家五口住在用树枝和塑料薄膜搭建的山棚里,92岁的养母谢树英常年瘫痪在床,妻子叶福香又患有气管炎,整个家仅靠那份薄田维持着生计。樟木乡政府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不仅出资帮他建起了新房,还帮着他办理了低保,并且把他安排在移民新村上班,当起了保洁员,同时,涂佐金还身兼了乡里的森林防火员和护林员等多职,每个月可以领到工资近千元。“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还能有‘工作,感谢党、感谢政府,我一定会把这份工作认真地做好。”涂佐金激动地说。
近年来,兴国县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高起点、低成本、零负债”的移民扶贫总的安置要求,坚持移民搬迁注重近交通、小集中、大空间、重发展的原则,使移民集中安置点建房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富起来从“乐业”到“生财”
早前通过深山移民安置搬了出来的,今年56岁的小密村村民涂佐金在移民安置点自建的房屋一楼经营百货生意,随着移民搬迁建房户的增加,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一年纯收入达近6万元。从深山搬迁出来以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交通方便了、信息畅通了、思维也活络了,一家人也算过上了从未想过的好日子。从桥坑组搬迁出来的村民涂自财介绍说,他们村一起搬出来的有23户,其中,大部分移民户在街上开店做生意。剩下的人有的在集镇附近务工,有的在县工业园区上班,家庭收入比之前在村里翻了几番。同村移民涂佐生笑着说:“我们村以前好几个没有找对象的都在搬出大山后成家立业了。”
为了让移民搬得出,富得起,兴国县坚持移民扶贫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破解移民扶贫致富“瓶颈”。先后出台和实施了建房、创业、培训、就医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酌情减免有关规费,提供扶贫小额贷款等,为他们建房、创业、培训、就医提供全程服务。今年,全县为移民户联系发放小额贷款560余万元。坚持移民扶贫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完善基础设施,协调做好土地流转等,使每户移民至少有一项产业作支撑和依托。同时,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广泛开展“万人培训”、“万人转移”、“万人脱贫”活动,把致富信息送到移民户手中,提高移民创业技能,增强致富本领。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2300余个移民直接转移在县工业园和乡镇企业务工,户平均转移劳力1人以上。同时,和产业开发相结合,通过发展产业来增强移民致富后劲,使每户移民至少有一项产业作支撑和依托,从而基本实现人人有事做,户户能增收,达到“逐步富得起”的要求。
[作者简介]
兰跃生,江西省兴国县扶贫和移民办。
■责任编辑: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