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粤东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
张快彩+++黄东阳
摘要:五华采茶戏也称粤东采茶戏,它起源于赣南安远九龙山的民间歌舞,在音乐唱腔、表演程式等方面保留了赣南采茶戏的特点与风格。本文简要地阐述五花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关键词:采茶戏 唱腔 表演
采茶戏,是近代由民间小戏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剧种,属于戏曲的一种类别,流行于我国盛产茶叶的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区。采茶戏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而诞生,在我国南部分布较广,并以当地县、市等行政区名来冠称剧种之名,如江西的“赣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安徽的“黄梅采茶戏” ,广东的“五华采茶戏”等等。
广东省的采茶戏主要分布于粤北和粤东地区,而粤东的采茶戏主要流行于五华,因此,人们常称五华采茶戏为粤东采茶戏。作为流传在民间的传统戏剧,它最初主要分布在五华县的安流镇、龙村镇、横陂镇、水寨镇、华城镇、岐岭镇、长布镇、潭下镇。
五华采茶戏受到江西、湖南、广西等地采茶戏的影响,特别是江西赣南采茶戏,对其影响更大、更深,这与其历史与地理有关系。五华采茶戏,最初是由民间小调夹杂歌舞的表演形式发展起来的,它初期源于赣南安远九龙山的民间歌舞,以赣南民间的采茶灯为舞蹈基础,以当地茶农所唱的山歌为曲调。舞蹈道具是一盏茶灯(艺术化的花灯),一把扇子,舞蹈动作也是模仿采茶人的种茶、采茶、制茶、山上、下山、走路等劳动动作及过程。歌舞故事题材内容也是采茶、看茶、赏茶中的逗趣、十二月采茶及考茶名的对歌等等,具有浓郁的田野泥土气息和劳动象征。可以说,它一面是采茶调和山歌的吟唱,一面则是采茶过程的歌舞。表演者不过两至三人,角色只有旦、丑(旦角由男子装扮)两人或生、旦、丑三人,因此,也有称为“两脚班”、“三脚班”的。后来人数由三人增至到五人,其中二男一女分别扮演生、旦、丑三个角色,而另外二人则为伴奏。随着历史的发展,加上内容与形式的需要,采茶戏的角色行当,从早期“三角班”的生、旦、丑三个角色,发展到后来的小旦 、老生、彩旦、小丑、小生、老生等行当。早期脚本有《张三郎遇妻》、《访妻》、《补缸》、《赶会》、《卖杂货》、《过翻邦》、《梳妆》、《送哥》等。
五华采茶戏是江西赣南流入的,它在音乐唱腔,表演程式等方面保留了赣南采茶戏的特点与风格。在赣南采茶戏唱腔中,根据其调式、旋律和功能作用,分为“茶腔”、“灯腔”、“路调”、“杂调”,简称“三腔一调”。而五华采茶戏的唱腔也以“茶腔”、“灯腔”等为主,至今还保留着《九龙山摘茶》、《马灯》、《大塘花鼓》、《上山调》、《长歌》、《红绣鞋》、《斑鸠调》、《牡丹调》等曲牌。这与赣南采茶戏一脉相承。五华采茶戏的音乐唱腔是运用联曲体这一结构形式,多以五字句、七字句较多,也有三字句、八字句、九字句,但随着戏曲剧情、人物性格的不同,也起了相应的变化。音乐演奏器乐有高胡、二胡、扬琴、三弦、笛子、唢呐、大鼓、大锣等。旋律流畅、抒情优美,节奏上轻松活泼,道白诙谐风趣,富有生活情趣,加上用亲切的客家方言演唱,极受当地人们的欢迎。
五华采茶戏的表演程式有扇花、手巾花、高步、矮步、马步、碎步、云手、水袖、纥带等等。“矮步”是表现上山走路的姿态,“云手”是象征炒茶筛茶的动作,“扇花”手式繁多,有“黄龙缠身”、“雪花盖顶”等,使用广泛,可代表多种事物。可见很多动作都是模拟茶农劳动时的动作演变而来,故显得多姿多彩,别具一格。
解放后,五华县文化科、文化馆与1954年着手收集五华采茶戏。整理了《十只麻雀》、《剪剪花》等十多首采茶曲调和《张三郎遇妻》、《试妻》等小戏和舞蹈《采蓝灯》等。1957年成立了30多人的“五华民问艺术实验剧团”,先后整理、排练、演出一批采茶小戏,如《梳妆》、《送哥》、《补缸》、《赴会》、《试妻》等,得到群众的喜爱,从此五华的采茶戏以新的面貌登上了“大雅之堂”。1959年春,实验剧团开赴江西赣南艺校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历时三个月,学习排练了《俏妹子》、《补皮鞋》、《吹鼓手招亲》、《双砍柴》等八个传统采茶剧目。1960年4月,“五华民间艺术实验剧团”改组为“五华县采茶剧团”。经过多年努力,五华采茶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剧本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语言使用本地客家方言;唱腔音乐吸区了客家山歌和民间小调的元素等。从60年代开始,该团上演了传统戏和现代戏,如《摸花轿》等传统戏,《长乐水》、《琴江潮》等现代戏,并移植了《红色的种子》,《洪湖赤卫队》、《刘胡兰》等几十个大型戏曲,得到群众的好评。1977年以后,五华采茶剧团招收培训了20多名年青年学员,成为采茶艺术的骨干力量,使采茶戏展现了新的活力。80年代五华采茶剧团创作演出的《乌云下的歌声》、《竹山路弯弯》剧目,屡屡获奖。1987年五华县采茶剧团被评为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进入90年代,该团又推出一台大戏《茶山雾蒙蒙》,赴省参加第三届艺术节调演,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好评。1999年6月,五华县采茶剧团演职员,携带部分传统采茶戏及现代戏应台湾戏曲界邀请参加海峡两岸传统客家戏曲联演,获得高度评价。近几年来,五华采茶戏经过艺术工作者的不断挖掘与创新,排演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剧目,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2009年10月,五华采茶戏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名称: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招标课题:《粤东采茶戏音乐研究:以五华采茶戏为重点》(项目编号:13KYKT04)。
参考文献:
[1]冯光钰.采茶戏音乐的生发、传播与变异[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04).
[2]姜宝海.论戏曲唱腔结构分析[J].中国音乐,1999,(02).
摘要:五华采茶戏也称粤东采茶戏,它起源于赣南安远九龙山的民间歌舞,在音乐唱腔、表演程式等方面保留了赣南采茶戏的特点与风格。本文简要地阐述五花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关键词:采茶戏 唱腔 表演
采茶戏,是近代由民间小戏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剧种,属于戏曲的一种类别,流行于我国盛产茶叶的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区。采茶戏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而诞生,在我国南部分布较广,并以当地县、市等行政区名来冠称剧种之名,如江西的“赣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安徽的“黄梅采茶戏” ,广东的“五华采茶戏”等等。
广东省的采茶戏主要分布于粤北和粤东地区,而粤东的采茶戏主要流行于五华,因此,人们常称五华采茶戏为粤东采茶戏。作为流传在民间的传统戏剧,它最初主要分布在五华县的安流镇、龙村镇、横陂镇、水寨镇、华城镇、岐岭镇、长布镇、潭下镇。
五华采茶戏受到江西、湖南、广西等地采茶戏的影响,特别是江西赣南采茶戏,对其影响更大、更深,这与其历史与地理有关系。五华采茶戏,最初是由民间小调夹杂歌舞的表演形式发展起来的,它初期源于赣南安远九龙山的民间歌舞,以赣南民间的采茶灯为舞蹈基础,以当地茶农所唱的山歌为曲调。舞蹈道具是一盏茶灯(艺术化的花灯),一把扇子,舞蹈动作也是模仿采茶人的种茶、采茶、制茶、山上、下山、走路等劳动动作及过程。歌舞故事题材内容也是采茶、看茶、赏茶中的逗趣、十二月采茶及考茶名的对歌等等,具有浓郁的田野泥土气息和劳动象征。可以说,它一面是采茶调和山歌的吟唱,一面则是采茶过程的歌舞。表演者不过两至三人,角色只有旦、丑(旦角由男子装扮)两人或生、旦、丑三人,因此,也有称为“两脚班”、“三脚班”的。后来人数由三人增至到五人,其中二男一女分别扮演生、旦、丑三个角色,而另外二人则为伴奏。随着历史的发展,加上内容与形式的需要,采茶戏的角色行当,从早期“三角班”的生、旦、丑三个角色,发展到后来的小旦 、老生、彩旦、小丑、小生、老生等行当。早期脚本有《张三郎遇妻》、《访妻》、《补缸》、《赶会》、《卖杂货》、《过翻邦》、《梳妆》、《送哥》等。
五华采茶戏是江西赣南流入的,它在音乐唱腔,表演程式等方面保留了赣南采茶戏的特点与风格。在赣南采茶戏唱腔中,根据其调式、旋律和功能作用,分为“茶腔”、“灯腔”、“路调”、“杂调”,简称“三腔一调”。而五华采茶戏的唱腔也以“茶腔”、“灯腔”等为主,至今还保留着《九龙山摘茶》、《马灯》、《大塘花鼓》、《上山调》、《长歌》、《红绣鞋》、《斑鸠调》、《牡丹调》等曲牌。这与赣南采茶戏一脉相承。五华采茶戏的音乐唱腔是运用联曲体这一结构形式,多以五字句、七字句较多,也有三字句、八字句、九字句,但随着戏曲剧情、人物性格的不同,也起了相应的变化。音乐演奏器乐有高胡、二胡、扬琴、三弦、笛子、唢呐、大鼓、大锣等。旋律流畅、抒情优美,节奏上轻松活泼,道白诙谐风趣,富有生活情趣,加上用亲切的客家方言演唱,极受当地人们的欢迎。
五华采茶戏的表演程式有扇花、手巾花、高步、矮步、马步、碎步、云手、水袖、纥带等等。“矮步”是表现上山走路的姿态,“云手”是象征炒茶筛茶的动作,“扇花”手式繁多,有“黄龙缠身”、“雪花盖顶”等,使用广泛,可代表多种事物。可见很多动作都是模拟茶农劳动时的动作演变而来,故显得多姿多彩,别具一格。
解放后,五华县文化科、文化馆与1954年着手收集五华采茶戏。整理了《十只麻雀》、《剪剪花》等十多首采茶曲调和《张三郎遇妻》、《试妻》等小戏和舞蹈《采蓝灯》等。1957年成立了30多人的“五华民问艺术实验剧团”,先后整理、排练、演出一批采茶小戏,如《梳妆》、《送哥》、《补缸》、《赴会》、《试妻》等,得到群众的喜爱,从此五华的采茶戏以新的面貌登上了“大雅之堂”。1959年春,实验剧团开赴江西赣南艺校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历时三个月,学习排练了《俏妹子》、《补皮鞋》、《吹鼓手招亲》、《双砍柴》等八个传统采茶剧目。1960年4月,“五华民间艺术实验剧团”改组为“五华县采茶剧团”。经过多年努力,五华采茶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剧本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语言使用本地客家方言;唱腔音乐吸区了客家山歌和民间小调的元素等。从60年代开始,该团上演了传统戏和现代戏,如《摸花轿》等传统戏,《长乐水》、《琴江潮》等现代戏,并移植了《红色的种子》,《洪湖赤卫队》、《刘胡兰》等几十个大型戏曲,得到群众的好评。1977年以后,五华采茶剧团招收培训了20多名年青年学员,成为采茶艺术的骨干力量,使采茶戏展现了新的活力。80年代五华采茶剧团创作演出的《乌云下的歌声》、《竹山路弯弯》剧目,屡屡获奖。1987年五华县采茶剧团被评为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进入90年代,该团又推出一台大戏《茶山雾蒙蒙》,赴省参加第三届艺术节调演,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好评。1999年6月,五华县采茶剧团演职员,携带部分传统采茶戏及现代戏应台湾戏曲界邀请参加海峡两岸传统客家戏曲联演,获得高度评价。近几年来,五华采茶戏经过艺术工作者的不断挖掘与创新,排演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剧目,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2009年10月,五华采茶戏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名称: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招标课题:《粤东采茶戏音乐研究:以五华采茶戏为重点》(项目编号:13KYKT04)。
参考文献:
[1]冯光钰.采茶戏音乐的生发、传播与变异[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04).
[2]姜宝海.论戏曲唱腔结构分析[J].中国音乐,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