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编辑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张晨+汪立亮

    一、编辑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时代。数字出版给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显而易见的。相对于报纸和期刊,数字化对图书传统出版方式的影响正在显现,图书编辑应该未雨绸缪,实现编辑的数字化转型,提高出版技能与媒介素养,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到来。

    编辑数字化转型是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出版业能够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源是内容的创造和创新,数字出版对内容创新的要求更为迫切。内容创新离不开编辑的努力和付出,凭借对政策导向的敏感、对读者习惯的了解、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对出版产业特征的掌握,编辑对作品进行加工,包括内容的取舍、结构的调整、文字的梳理、表现形式的选择和出版策略的确定,最终达到既提升作品内容质量,又满足市场需求和读者习惯的目的,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对产品的再加工,还体现在运用新技术对作品内容进行切分、组合和拓展上,体现在运用新媒体形式来表现作品的特色、突出亮点上。这些是数字出版对编辑的新要求,同时编辑数字化为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从源头上提供了动力支持。

    编辑数字化转型是出版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人的思维模式的革新,要求传统出版人对数字出版采取拥抱的态度,而不是敷衍,更不是拒绝。固守单一纸质媒体的做法不可取,但仅仅是将纸质图书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应用于网络或手持阅读设备的做法也不是真正意义的数字出版。只有编辑从产品策划开始,便主动运用数字技术设计出符合数字出版特征的产品,从而推动出版和营销的数字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从这层意义上看,编辑数字化转型关系到出版数字化转型的进展和成败。

    二、编辑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

    编辑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大体上可分为两方面: 一是编辑出版技能的转型,二是编辑媒介素养的转型。

    1. 编辑出版技能转型

    在新的数字传媒时代,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不仅仅是在文字表达方面的规范和正确,更体现在如何更好地向读者展示信息和知识。在这样的条件下,对编辑人员的素质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编辑主体从单一性转向多元化

    传统编辑工作的主要对象——句子、段落、页码、章节等顺序是由作者决定的,同时也由图书本身的物理序列结构所决定。尽管读者的视线可以随心所欲地停留在书中的任何一部分,但书籍本身仍然受限于物理的三维空间。在传统的编辑空间中,信息传播的方式与结构限制了编辑主体的多元化,因此编辑的主体都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但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空间则完全不受物理三维空间的限制,要表达一个构想或一连串想法,可以通过一组多维指针,来进一步引申或辨明,整个文字结构就像一个复杂的分子模型,大块信息可以被重新组合,句子可以扩张,字词可以当场给出定义,信息的传输不再局限于某一时间,也不受传输耗时的限制。数字化社会中的多媒体,具有互动的功能,这种互动的功能决定编辑主体应具备多元化。

    (2)编辑工作从纸质化转向电子化

    在数字时代,对于一般编辑而言,只要精通使用技术即可,不需要其掌握开发技术。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传统出版业的编辑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着技术短板。因为我国的出版社长期在垄断环境下经营,许多编辑仅仅懂得受一定体制优势保护的纸质化图书出版,不具备市场化能力和互联网理念,不懂得数字版权运营,不清楚数字出版的经营模式,甚至许多编辑对于数字出版所需的技术、新型载体也一窍不通。加之我国的出版社普遍被赋予安置家属人员的功能,造成出版行业尖端人才少, 低端员工多的现状。所以,面对全新的数字出版方式,大多数编辑显得无所适从,焦虑与浮躁成普遍心态。

    因此,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必须要熟悉相关技术,熟悉数字出版具有哪些新的出版形式,这些形式有什么特点,并且了解新的形势下受众的阅读特征有何变化, 赢利模式有哪些变化等;要随时掌握世界范围内数字出版业的具体变化,并对各种出版终端的特点能清晰地把握。这样才能跟上编辑工作电子化转型的步伐。

    (3) 编辑角色由“搜猎者”变为“反哺者”

    在传统的编辑工作中,编辑在大量的文化资源中搜寻、选择最有价值的部分,经过加工向社会传播,影响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编辑在与读者的关系角色中,具有支配性的作用与地位。而且,在传统的社会工作条件下,这似乎是一个不可更改的编辑模式,这里编辑的意志、品性和特征对他所作出的选择具有第一位的作用。但在数字化时代,传输的模式不再是编辑根据自己判断作出选择,而是受众根据自己的爱好、需要通过数字化直接传递给编辑,编辑者再根据受众的反馈编辑个人化的内容。所以编辑的角色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搜猎者”变为“反哺者”。这个角色的转变是从编辑这个职业确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在数字化时代,信息载体及其传递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得编辑直接面向受众,编辑支配性地位下降,受众地位提升。分散的、个体化的互动式交流使得编辑选择的主要依据不再是传统的文献资源,而是直接依赖于受众本身的爱好、需要和特征等。

    2. 编辑媒介素养的转型

    数字化时代,不仅对编辑的技能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编辑也面临媒介素养提高的挑战,由原来以知识素养为中心的媒介素养,转向以信息为中心的媒介素养,并且使两种素养得以融合。

    (1) 提高编辑媒介素养,要求加强与媒介、媒体和媒体受众的交流,获取信息资源

    数字化时代,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媒介种类多样化,编辑要接触这些媒介,需要懂得其基本的运作过程和使用方法,了解媒体发展状况。编辑要站在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理性全面地了解媒体变化,参与媒介受众的交流和互动,明确了解当前受众的需求;加强对媒介、媒体和媒体受众的了解,明确自己作为编辑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适应当前数字时代的新要求。

    (2) 提高编辑媒介素养,提升其掌握、分析、评估媒介产品的技巧和能力

    数字化时代,国内外媒介环境发生变化,媒介环境和信息越来越复杂,编辑要有主动学习意识和独立思考辨析信息的能力,形成批评式思维意识,这是信息时代对编辑媒介素质的基本要求,编辑掌握利用好媒介,使用媒介资源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加强与媒介受众的互动交流,促进信息资源的传播。编辑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要学会分析、评估媒介产品价值,使媒介产品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学习先进的传播理念,打造知识和传播型媒介

    数字化时代也是学习型时代,当前的学习形式发生了变化,学习不仅是通过个人学习得以实现,更多是通过组织学习来带动个人学习。数字化时代,媒介的信息传播,就是对个人学习的促进,编辑的传播价值要在信息化过程中得以发挥和加强。媒介消费成为一种消费形式,编辑媒介素养的培养促进媒介消费形式的发展,通过学习先进的传播理念,提高编辑个人媒介素质,使信息资源得到最大效果的传播。

    (4)提高编辑媒介素养,要形成提高媒介素养的文化环境

    媒介素养文化环境的形成,会对提高编辑媒介素养形成外在的软约束和促进作用。编辑部要经常开展一些专题讨论交流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编辑自身要有媒介素质培养的积极性,把编辑媒介素养提升看作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媒体主管部门要鼓励编辑提升个人素质,为编辑媒介素养提升提供平台,组织编辑交流学习,提升编辑的媒介创新能力。只有形成提高媒介素养的文化环境,才能保证编辑媒介素养的持续提高。

    编辑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编辑自身意识形态的转变,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革新过程,其中出版体制的改革、读者需求的转变、数字化技术的普及等诸多客观因素的改变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现阶段国内各个出版社针对编辑的数字化转型也都处于积极的探索阶段,理论的研究还没有得到最终的实践证明,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编辑的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必然趋势。

    [1]乔瑞雪. 数字时代编辑的传播理念与媒介素养探析[J]. 报刊研究:下半月, 2012(01).

    [2]张文胜. 数字时代图书编辑如何创新[J]. 出版参考:下半月,2012(04).

    [3]朱海龙. 数字化时代编辑新论[J].编辑之友,2013(03).

    [4]王虹,白永利. 数字传媒时代对编辑出版技能的要求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社, 2012(15).

    [5]陶克菲,李铁锤. 略论数字出版时代的编辑媒介素养[J]. 传媒观察,2012(01).

    [6]高云松. 编辑的数字化转型[J].编辑学刊,2012(01).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