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摘 要】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真理,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全球化下,科技、知识、信息、管理等在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面对这些新变化,单纯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已经不能解释目前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关键词】 劳动 价值 创造

    今天,从世界到中国,国际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和19世纪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不同,面对这些新变化,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通过劳动力创造价值,发现了剩余价值,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趋势,可以说,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面对当代中国的新变化,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分配正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下当代劳动的新特点

    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阐明了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同时也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时代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基础上的,虽然马克思也意识到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但由于时代环境的限制,必然导致其不能充分认识先进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迎来了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第四代科技革命,科技劳动,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新,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技劳动作为一种复杂劳动,其创造的价值要远远高于简单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劳动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

    (一)体力型为主的劳动向脑力型为主的劳动转变

    《资本论》中马克思彻底将劳动力与劳动区分开来,并为劳动力做了简明的界定,“我们把劳动力或者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就是说,劳动力由两部分组成,即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一般来说,从事体力活动的就是简单劳动,从事脑力活动的属于复杂劳动,任何一种劳动都是脑力和体力的结合,关键是看以那种劳动为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指的是受过高等教育,有创新能力,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因为脑力劳动作为一种高级劳动,其在相同时间里所创造出来的价值要远远大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知识经济时代,单纯的体力劳动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逐渐被脑力劳动所替代,脑力劳动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

    (二)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向非物质资料生产劳动为主转变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物质生活资料比较匮乏,大部分人还处于基本的温饱解决阶段,所以马克思研究的主要的是物质资料生产为主的劳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强调:“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用于物质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在相对减少,个人自由时间增多,从事脑力活动、社会活动的时间大大增加,由此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事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人口也在大幅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4.4%,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38.9%,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6.5%,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对经济主导的作用在日益加强;从居民消费品的角度来看,人们用于吃穿等物质类的开支在减少,用于教育、娱乐、旅游等非物质生产活动的费用在大幅增加。非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产生了物流、咨询、教育、文化、旅游等形式的服务性行业,这些行业主要以非物质资料生产为主,并且其创造的价值要远远大于直接的物质资料生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这也意味着非物质资料生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愈来愈重要。

    (三)科技劳动将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资本、技术、知识和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于是我们迎来了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第四代科技革命时代,这就决定了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凸出地位。所谓科技劳动是指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复杂脑力劳动,作为一种复杂脑力劳动,它等于多倍的简单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发展以先进技术为主的科技劳动,可以说,谁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谁就占据了竞争的有利地位。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因素”,也就是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价值的创造将越来越取决于复杂脑力劳动,也就是一般科技劳动,因为在等量时间里,科技劳动所推动的生产资料远远多于一般直接劳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技术和信息快速发展,科技劳动者所从事的是现代科技劳动,现代科技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打造现代化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依赖现代科技劳动者。

    二、用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从“商品”这一基本范畴出发,发现了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理论体系,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怎样创造价值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而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体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是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指导,但这绝不是说我们要不顾实际情况,把劳动价值论生搬硬套到经济生活中。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科技、知识、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出现了以非物质资料生产为主的第三产业,简单体力劳动正在慢慢向复杂脑力劳动转变,这些新变化,新情况都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由此可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有所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了,或者认为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我们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它,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不断向前推进。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新发展

    众所周知,劳动价值论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早提出来的,后由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批判继承,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由此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越来越多,马克思所谓“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已經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在当代中国,关于价值源泉的争论主要是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之间展开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生产商品实物形态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要素价值论认为商品的有用性即客观效用是价值的基础,因此,价值源泉就是生产出客观效用的各生产要素。由此可见,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要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就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具体实践不断发展。

    (一)多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一概念是反科学的,自然界如土地、矿石、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和劳动一样也是财富源泉,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这说明了任何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要素都应该被纳入财富创造范围,平等参与社会分配,劳动力不与生产要素相结合是无法创造社会财富的,所以任何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要素都不应该被排斥在社会分配范围之外。可见,“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有学者提出,除了资本、劳动、土地等外,还应该把知识、信息、科技、管理等生产要素纳入价值创造范围之内。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观点,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生产要素只是转移价值,劳动之外的其他活动是不创造价值的,只有按劳分配才是真正符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各生产要素被排除在价值创造之外。众所周知,知识、信息、科技、管理不仅做为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而且其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了资本、劳动创造的价值,如果我们固守传统的“劳动价值一元论”,又要怎么评价知识劳动者、科技劳动者、管理劳动者所作出的贡献呢?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而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就必须承认各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各生产要素者应有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的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动力支持。

    (二)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占核心地位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做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科技劳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决定作用愈发凸显出来,当代科技劳动不是指一般的科技劳动,而是指现代科技劳动,从事现代科技劳动的人称为现代科技劳动者,科技劳动利用生产资料进入生产过程,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这种劳动属于高级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因而在同一时间能够创造更多的新价值,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可见,现代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它引起了价值和劳动之间的新变化。

    科技劳动作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它在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是一般体力劳动所不能比拟的,现代科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生产一件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这就意味着同一时间内能够生产出比原来更多的商品,从而带来更多的社会财富,正是因为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和社会财富增加中起着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按贡献给予科技劳动者相应的报酬,这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应该的。今天,货币资本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到的,真正稀缺的生产因素是科学技术知识,它们成为最为短缺的资源,因而也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可以说,科技劳动在经济全球化下已然在价值创造中居于核心地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真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智慧的结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整个世界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政治、经济、文化都在不断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给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这些“新”,我们必须顺应时代不断促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

    [4] 关娜:《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镜遇》.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年

    [5] 种项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于对价值源泉争 论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学报.2018年

    作者简介:杜思蓉(19951018—),女,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