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地区零陵花鼓戏的源流与沿革
蒋娟全++王君
摘要:湘南地区零陵花鼓戏是湖湘民间戏曲中的地方戏之一,又称永州花鼓戏。它胚胎于民歌,为劳动人民所创造,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沉淀、积累,才凝结成今天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它沉淀了永州人民百余年的优秀文化,体现了永州人民的聪慧才智与风土人情,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蓬勃的生命力,现已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湘南地区不可多得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零陵花鼓戏 源流 沿革继承
零陵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旧称花灯或名调子,它由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子合并而成,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湘南地区的永州九县、衡南、新宁、邵阳、常宁以及粤北、桂北等地,是分布区域相对广泛的地方戏剧种。零陵花鼓戏以剧情、音乐、舞蹈三位一体,以四功(唱、做、念、打)和五法(手、眼、身、法、步)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戏剧特色。零陵花鼓戏已成为永州历史文化名城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零陵花鼓戏的源流
(一)祁阳花鼓灯与道州调子的起源与发展
零陵花鼓戏的源头,分别来自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子。
花鼓灯主要流行于祁阳、祁东、零陵、东安、双牌等县。祁阳花鼓灯有两种不同的歌舞演唱形式。一是来自民间的“车马灯”,又称“对子调”或“对子花鼓”,每年正月,都要表演“车马灯”,一丑骑马在前,一旦乘车在后,伴奏乐器为锣鼓管弦,边唱边跳。二是源于巫师的“出脸子”,这是祁阳的一种风俗,为求人畜平安,在立冬前要请巫师唱“庆神戏”,在村里每户人家都如此。
道州调子戏主要流行于道县、宁远、江永、江华、蓝山、新田等地。道州调子源于当地的“戏狮大调”、“龙灯大调”、“采茶”等民间歌舞。在每年的正月,农村人都要演唱“狮子大调”,先舞狮子,再耍武术,最后唱“对子调”,由此逐渐发展为情节简单的“狮子戏”,这种“狮子戏”便是道州调子戏的前身。
(二)零陵花鼓戏的初步形成
花鼓戏传入零陵的时间是清朝乾隆前后,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乾隆、嘉庆年间(1796—1820),诸联所著《明斋小识》说到:“花鼓戏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于乡野,继而城市;始盛于村俗农甿,继沿于纨绔子弟。”文中概括了当时花鼓戏的发展演变情况。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戏班,在农村做季节性演出,且以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1951年初,祁阳花鼓灯艺人来零陵,组建了剧团。过去,祁阳花鼓灯使用祁阳方言演唱,现已逐渐融合,使用永州官话为其舞台语言。后来道州调子艺人加盟其间,形成了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子的合流。1956年,正式定名为零陵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初步形成。①
二、零陵花鼓戏的发展与沿革
(一)剧目的演变
零陵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比较多,根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150余个,内容主要是表现人民生活等方面。剧目大多与农村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有些表现农村的生活场景、有些表现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也有描写农村男女的婚姻爱情理想,更多的是赞扬历史人物与雕塑民间故事人物为主。传统剧目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早起以民歌民调为主,基本没有情节;中期题材扩大,加入了更多的人物和情节;晚期趋于成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改编整理的传统戏有近20个,其中《云南寻夫》、《红娃》、《月明心亮》、《响姑》等,曾先后参加省里的戏曲汇演、调演,获得好评。另外,还移植演出了现代戏100余个,历史戏近40个。现代剧目是在传统剧目基础之上发展的,现代剧目更贴近生活、更能体现人们的生活特点。后来,还创作了大量的新剧目,其中1985年,永州市花鼓戏团排练的《破瓢记》参加零陵地区首届潇湘艺术节戏剧调演,获演出、导演、音乐、剧本优秀奖。
零陵花鼓戏从传统剧目演变到现代剧目主要是根据人们的需要来改编的,从零陵花鼓戏两支主要分支的形成再到零陵花鼓戏的形成,剧目的演变经过了漫长的蜕变,每个时代由于人们生活的习俗、环境、需求不同,剧目随之演变,零陵花鼓戏现共有剧目200余个。
(二)角色的演变与唱腔的完善
零陵花鼓戏经历了“两小”、“三小”以及“多人物,多行当”的阶段。它的“两小”戏,习惯上称“对子戏”,即一旦一丑常常夹在舞龙、耍狮中进行表演。随着演出规模和戏剧内容的扩大,在“两小”的基础上增加了“小生”,出现了“三小戏”。据调查当今专业剧团在花鼓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上还是走出了属于自己特色的道路,角色的演变在舞台艺术的发展与创作中是有所变化的。角色的演变是根据时间的不同,或者是观众的需要慢慢加以改变。角色是一部戏的灵魂,对角色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需要每个角色全身演绎。
零陵花鼓戏的传统唱腔,分为走场调、川调、小调三类。小调最早发展,然后是走场调,川调是最后形成的。之后,在花鼓戏音乐的继承与改革中唱腔一直被重视,创作了曲牌联缀和板式变化的综合体,继承和发扬花鼓戏音乐的喜剧特色,对男女分腔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促进了作曲和演唱的完美结合,丰富了花鼓戏音乐及声腔的表现力。
(三)乐队的建制与乐器的增加
零陵花鼓戏乐队的建制,早期无专业场面,全是由演员轮流担任。开始由一把皮琴或碗胡和民间吹打乐伴奏,后逐渐发展到三个半,其中皮琴或碗胡兼大唢呐一人,大锣、大钹兼月琴一人,司鼓一人,小锣由检场者兼任算半个人。在“三小”和“半戏班调”时期,乐队一般增至四个半人,皮琴或碗胡兼大唢呐一人,月琴兼小钹一人,三弦(或二胡)兼大锣、小钹一人,司鼓一人,小锣仍由检场者兼任。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的专业剧团,乐队成员逐渐扩大12人左右,管弦乐器大有增加,原主奏乐器皮琴和碗胡已被大筒所取代,大筒演奏员一般不再兼任大唢呐,其他伴奏乐器除有高胡、二胡、中胡、月胡、月琴、扬琴、竹笛、小唢呐外,西洋管弦乐器也被使用于伴奏中,形成了以民族乐器为主的小型混合乐器队。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专业剧团,乐队体制及乐器又有了新的变化,在小型混合乐队的基础上引进了部分电声乐器,如电子琴、电吉他等,架子鼓也被用于伴奏中。
(四)曲调的创新
在零陵花鼓戏发展过程中,随着剧目内容的扩大、戏剧情节的复杂,原来简单的唱腔和表现手法、表现能力都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艺人们在“对子调”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丰富和发展唱腔曲调。曲调的创新共有五种手法:第一,以某一曲调的某一乐汇或腔句为基础,运用扩展、紧缩、加花、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来发展型腔。第二,艺人们发展唱腔常运用衬词“穿腔”。第三,大多以某一曲调为母曲,改变主奏乐器的弦式,产生转调和旋律变化,使之与原曲有正反调关系而成为一首新腔,民间叫“换路指”或叫“正夹反”。第四,吸收外来曲调加以改造、融化,使之与湖南的调子风格相统一,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唱腔。第五,艺人们在发展新腔时,还善于把几支不同曲调的音乐材料,重新加以组织,使之成为新的曲调。②
(五)表演形式日渐丰富
在表演上,永州花鼓戏颇有特色。其表演形式发源于“对子调”的歌舞演唱。那种旦舞手帕,丑挥纸扇、走矮步、绕着旦转圈,相互对唱的表演形式,显得十分生动活泼。矮步、扇花是零陵花鼓戏表演艺术最重要的基本功,随着剧目内容的丰富,基本功也不断发展。在矮步的基础上发展了踢步、矮步、踮步、滑步、起伏步等各种步法;在开扇的基础上发展了收扇、腰花扇、头花扇、展翅扇、抛扇、平铺扇等各种扇花。表演形式从一种歌舞性的演唱形式,发展到唱、做、念、打等艺术手段综合运用的戏曲形式。零陵花鼓戏反映生活的内容日渐丰富,其表演程式,也从原来纺纱织布、穿针引线、喂鸡赶狗、开门扫地、挑帘挂画、耕地犁田、挑水砍柴等家务操作和田间劳动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了一批表演内容更为广阔与手、眼、身、法、步相配合的艺术功法。
通过对零陵花鼓戏源流与沿革的研究,见证了零陵花鼓戏灿烂辉煌的历史,领略了零陵花鼓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真正懂得了零陵花鼓戏美的内涵和美的价值。同时,也感受到了零陵花鼓戏岌岌可危、面临困境的现状。如何保护、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湘财教指[2011]91号,项目名称:文化生态视角下对“零陵花鼓戏”的研究(编号:11c0591)。
注释:
①杨平夷:《湖南戏曲音乐集成·零陵地方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
②杨平夷:《湖南戏曲音乐集成·零陵地方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
参考文献:
[1]龙华.湖南花鼓戏研究(选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03).
[2]杨畅.湖南花鼓戏音乐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的思考[J].歌海,2009,(06).
[3]钟伟.湖南花鼓戏的早期特征及后期发展[J].大众文艺,2008,(04).
[4]张平夷.湖南戏曲音乐集成·零陵地方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
[5]江学恭.源远流长的湖南地方戏[J].湖南档案,1996,(03).
作者简介:
[1]蒋娟全:湖南科技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2]王君:深圳市布吉东大街大风车琴行。
摘要:湘南地区零陵花鼓戏是湖湘民间戏曲中的地方戏之一,又称永州花鼓戏。它胚胎于民歌,为劳动人民所创造,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沉淀、积累,才凝结成今天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它沉淀了永州人民百余年的优秀文化,体现了永州人民的聪慧才智与风土人情,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蓬勃的生命力,现已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湘南地区不可多得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零陵花鼓戏 源流 沿革继承
零陵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旧称花灯或名调子,它由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子合并而成,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湘南地区的永州九县、衡南、新宁、邵阳、常宁以及粤北、桂北等地,是分布区域相对广泛的地方戏剧种。零陵花鼓戏以剧情、音乐、舞蹈三位一体,以四功(唱、做、念、打)和五法(手、眼、身、法、步)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戏剧特色。零陵花鼓戏已成为永州历史文化名城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零陵花鼓戏的源流
(一)祁阳花鼓灯与道州调子的起源与发展
零陵花鼓戏的源头,分别来自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子。
花鼓灯主要流行于祁阳、祁东、零陵、东安、双牌等县。祁阳花鼓灯有两种不同的歌舞演唱形式。一是来自民间的“车马灯”,又称“对子调”或“对子花鼓”,每年正月,都要表演“车马灯”,一丑骑马在前,一旦乘车在后,伴奏乐器为锣鼓管弦,边唱边跳。二是源于巫师的“出脸子”,这是祁阳的一种风俗,为求人畜平安,在立冬前要请巫师唱“庆神戏”,在村里每户人家都如此。
道州调子戏主要流行于道县、宁远、江永、江华、蓝山、新田等地。道州调子源于当地的“戏狮大调”、“龙灯大调”、“采茶”等民间歌舞。在每年的正月,农村人都要演唱“狮子大调”,先舞狮子,再耍武术,最后唱“对子调”,由此逐渐发展为情节简单的“狮子戏”,这种“狮子戏”便是道州调子戏的前身。
(二)零陵花鼓戏的初步形成
花鼓戏传入零陵的时间是清朝乾隆前后,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乾隆、嘉庆年间(1796—1820),诸联所著《明斋小识》说到:“花鼓戏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于乡野,继而城市;始盛于村俗农甿,继沿于纨绔子弟。”文中概括了当时花鼓戏的发展演变情况。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戏班,在农村做季节性演出,且以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1951年初,祁阳花鼓灯艺人来零陵,组建了剧团。过去,祁阳花鼓灯使用祁阳方言演唱,现已逐渐融合,使用永州官话为其舞台语言。后来道州调子艺人加盟其间,形成了祁阳花鼓灯和道州调子的合流。1956年,正式定名为零陵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初步形成。①
二、零陵花鼓戏的发展与沿革
(一)剧目的演变
零陵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比较多,根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150余个,内容主要是表现人民生活等方面。剧目大多与农村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有些表现农村的生活场景、有些表现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也有描写农村男女的婚姻爱情理想,更多的是赞扬历史人物与雕塑民间故事人物为主。传统剧目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早起以民歌民调为主,基本没有情节;中期题材扩大,加入了更多的人物和情节;晚期趋于成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改编整理的传统戏有近20个,其中《云南寻夫》、《红娃》、《月明心亮》、《响姑》等,曾先后参加省里的戏曲汇演、调演,获得好评。另外,还移植演出了现代戏100余个,历史戏近40个。现代剧目是在传统剧目基础之上发展的,现代剧目更贴近生活、更能体现人们的生活特点。后来,还创作了大量的新剧目,其中1985年,永州市花鼓戏团排练的《破瓢记》参加零陵地区首届潇湘艺术节戏剧调演,获演出、导演、音乐、剧本优秀奖。
零陵花鼓戏从传统剧目演变到现代剧目主要是根据人们的需要来改编的,从零陵花鼓戏两支主要分支的形成再到零陵花鼓戏的形成,剧目的演变经过了漫长的蜕变,每个时代由于人们生活的习俗、环境、需求不同,剧目随之演变,零陵花鼓戏现共有剧目200余个。
(二)角色的演变与唱腔的完善
零陵花鼓戏经历了“两小”、“三小”以及“多人物,多行当”的阶段。它的“两小”戏,习惯上称“对子戏”,即一旦一丑常常夹在舞龙、耍狮中进行表演。随着演出规模和戏剧内容的扩大,在“两小”的基础上增加了“小生”,出现了“三小戏”。据调查当今专业剧团在花鼓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上还是走出了属于自己特色的道路,角色的演变在舞台艺术的发展与创作中是有所变化的。角色的演变是根据时间的不同,或者是观众的需要慢慢加以改变。角色是一部戏的灵魂,对角色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需要每个角色全身演绎。
零陵花鼓戏的传统唱腔,分为走场调、川调、小调三类。小调最早发展,然后是走场调,川调是最后形成的。之后,在花鼓戏音乐的继承与改革中唱腔一直被重视,创作了曲牌联缀和板式变化的综合体,继承和发扬花鼓戏音乐的喜剧特色,对男女分腔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促进了作曲和演唱的完美结合,丰富了花鼓戏音乐及声腔的表现力。
(三)乐队的建制与乐器的增加
零陵花鼓戏乐队的建制,早期无专业场面,全是由演员轮流担任。开始由一把皮琴或碗胡和民间吹打乐伴奏,后逐渐发展到三个半,其中皮琴或碗胡兼大唢呐一人,大锣、大钹兼月琴一人,司鼓一人,小锣由检场者兼任算半个人。在“三小”和“半戏班调”时期,乐队一般增至四个半人,皮琴或碗胡兼大唢呐一人,月琴兼小钹一人,三弦(或二胡)兼大锣、小钹一人,司鼓一人,小锣仍由检场者兼任。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的专业剧团,乐队成员逐渐扩大12人左右,管弦乐器大有增加,原主奏乐器皮琴和碗胡已被大筒所取代,大筒演奏员一般不再兼任大唢呐,其他伴奏乐器除有高胡、二胡、中胡、月胡、月琴、扬琴、竹笛、小唢呐外,西洋管弦乐器也被使用于伴奏中,形成了以民族乐器为主的小型混合乐器队。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专业剧团,乐队体制及乐器又有了新的变化,在小型混合乐队的基础上引进了部分电声乐器,如电子琴、电吉他等,架子鼓也被用于伴奏中。
(四)曲调的创新
在零陵花鼓戏发展过程中,随着剧目内容的扩大、戏剧情节的复杂,原来简单的唱腔和表现手法、表现能力都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艺人们在“对子调”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丰富和发展唱腔曲调。曲调的创新共有五种手法:第一,以某一曲调的某一乐汇或腔句为基础,运用扩展、紧缩、加花、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来发展型腔。第二,艺人们发展唱腔常运用衬词“穿腔”。第三,大多以某一曲调为母曲,改变主奏乐器的弦式,产生转调和旋律变化,使之与原曲有正反调关系而成为一首新腔,民间叫“换路指”或叫“正夹反”。第四,吸收外来曲调加以改造、融化,使之与湖南的调子风格相统一,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唱腔。第五,艺人们在发展新腔时,还善于把几支不同曲调的音乐材料,重新加以组织,使之成为新的曲调。②
(五)表演形式日渐丰富
在表演上,永州花鼓戏颇有特色。其表演形式发源于“对子调”的歌舞演唱。那种旦舞手帕,丑挥纸扇、走矮步、绕着旦转圈,相互对唱的表演形式,显得十分生动活泼。矮步、扇花是零陵花鼓戏表演艺术最重要的基本功,随着剧目内容的丰富,基本功也不断发展。在矮步的基础上发展了踢步、矮步、踮步、滑步、起伏步等各种步法;在开扇的基础上发展了收扇、腰花扇、头花扇、展翅扇、抛扇、平铺扇等各种扇花。表演形式从一种歌舞性的演唱形式,发展到唱、做、念、打等艺术手段综合运用的戏曲形式。零陵花鼓戏反映生活的内容日渐丰富,其表演程式,也从原来纺纱织布、穿针引线、喂鸡赶狗、开门扫地、挑帘挂画、耕地犁田、挑水砍柴等家务操作和田间劳动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了一批表演内容更为广阔与手、眼、身、法、步相配合的艺术功法。
通过对零陵花鼓戏源流与沿革的研究,见证了零陵花鼓戏灿烂辉煌的历史,领略了零陵花鼓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真正懂得了零陵花鼓戏美的内涵和美的价值。同时,也感受到了零陵花鼓戏岌岌可危、面临困境的现状。如何保护、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湘财教指[2011]91号,项目名称:文化生态视角下对“零陵花鼓戏”的研究(编号:11c0591)。
注释:
①杨平夷:《湖南戏曲音乐集成·零陵地方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
②杨平夷:《湖南戏曲音乐集成·零陵地方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
参考文献:
[1]龙华.湖南花鼓戏研究(选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03).
[2]杨畅.湖南花鼓戏音乐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的思考[J].歌海,2009,(06).
[3]钟伟.湖南花鼓戏的早期特征及后期发展[J].大众文艺,2008,(04).
[4]张平夷.湖南戏曲音乐集成·零陵地方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
[5]江学恭.源远流长的湖南地方戏[J].湖南档案,1996,(03).
作者简介:
[1]蒋娟全:湖南科技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2]王君:深圳市布吉东大街大风车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