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的国际化与中国童书“走出去”

    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依赖于企业的强大,企业的强大最终要靠“人”,唯有“人的国际化”才能渐次形成中国童书出版产业自我造血的原创力,唯有“人的国际化”才能提升整个中国出版产业的文化软实力,并借助出版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实现“走出去”。

    一年一度的博洛尼亚儿童书展2014年3月23日在意大利历史文化名城博洛尼亚开幕。博洛尼亚与北京的地理纬度近乎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因此博洛尼亚的一草一木、甚至马路边怒放的小野花都与北京有着惊人的相似:金色的榆钱压弯了马路边大榆树的长长枝条,修葺整齐的万年青也开始吐出嫩绿的芽叶,它们在微风中招展着,夹道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出版宾客。然而,在博洛尼亚城市中心,走几步路就能看到一个小书店的浓郁文化书香气息将这座小城装扮得分外精致与典雅,这与北京迥然不同。通过这个不同,激发了笔者对当前中国童书出版的诸多思考。

    一、当前中国童书出版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这届的博洛尼亚儿童书展上,尽管中国政府下大力气促成23家少儿出版社联合体集体参展,尽管展位“高大上”,但能拿出手到国际展台上参展的童书品种仍然极为有限,参展的总品种数尚不及一家欧美中等规模出版机构参展的品种数,如此展出之窘境难以吸引更多世界目光看过来,不足以产生中国童书软实力的核裂变效应。

    然而,反观国内童书市场,却是一派“繁荣”的景象。全国500多家出版社大多数都参与了童书出版,其在同质化的童书出版上大做文章,品种虽然多,但能拿得出手的精品却十分鲜见。部分出版单位虽然在原创图书上煞费苦心,如把中国名著变成少儿插图本等,却没有真正挖掘出原创力,不能生产出诸如《哈利波特》等影响世界文化的畅销童书。

    由于出版原创力的不足、加上急功近利的驱使,导致原创童书失去了特色和读者口碑,因此图书码洋积压库存越来越多,而首版起印量逐年走低。由研发原创性出版产品链条机制缺失而导致的出版原创精品乏力让出版者自身深陷囹圄,这让他们不得不一味地去引进版权。在这次书展上,随处可见中国人活跃在国外展台上的身影,昭示着国内自家人之间版权竞争的白热化,我们用自己的手抬高了版税率,随之造成了出版生产成本的直线上升,由此也就累积了出版经营的风险,这正威胁着中国童书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出版商竞相向国外寻找资源的急功近利竞争状态,让国外积累了上百年的优质出版资源在几年的时间内被瓜分殆尽,失去了原创力的中国出版商未来还能出版什么,已经成为悬在中国童书出版业大门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这样的窘境之下,再谈“走出去”更是枉然。

    二、出版人的国际化

    博洛尼亚儿童书展从1964年起已经举办了50届,作为一个年过半百的文化盛会,每一年都会让它的朝圣者满载而归。人聚则书聚,书聚则人聚,它在全球出版人面前业已形成活跃的文化互动圈。

    我们谈出版国际化已经谈了很长时间,但中国出版走出国门的脚步依然步履蹒跚。究其原因,与“人的国际化”不无关系,中国童书出版欲“走出去”,最迫切的是人要首先“走出去”。

    1.内容作者应勇于推销自己

    博洛尼亚儿童书展不仅仅是图书的版权交易会,更是一次视觉的文化盛宴。书展上的大多数童书都配有美轮美奂的插图,插画是超越国界和民族、让各国人民不需要言语就能够沟通心灵的最好艺术形式。

    书展上设置的“博洛尼亚插画奖”代表了当前世界儿童插画的最高水平。书展开幕日当天早上,我与出版同仁刚刚跨入书展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成千上万幅有着千奇百怪画风的插画作品,见缝插针般挤满了一堵长长的墙壁,它们的主人分别来自不同地域、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度,像日本,甚至伊朗、韩国等亚洲国家的不少插画作品都很惹眼,但却不见一幅中国内地的插画作品。在一个韩国出版商举行的面向全球招聘插图作者的活动上,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拿着自己的得意画作,排起长长的队伍准备接受韩国出版者的评鉴,在这里唯独不见中国插画作者的身影。我想这与国内插画作者本身的全球思维息息相关,他们因缺乏国际化眼光,没有迈出国门,也就失去了一次向全世界人民传递艺术的宝贵机会。

    2.出版从业者应具有开放的胸怀

    中国童书要走出去,编辑的眼光和能力当然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因此在书展上应抓紧与国外众多著名出版机构高频次接触机会,并适时发出代表中国童书出版的声音,掌握话语权,释放软实力,向外国人清晰地表达中国童书出版文化。

    我与出版同仁有幸应邀参加了两场国外出版方的招待晚宴。其一是艾格蒙(EGMONT)的招待会,艾格蒙将招待会安排在一个古香古色的教堂中举行。由于不谙地理方位,我们费了好大劲、好多口舌才找到目的地。进来一看,清一色的老外在觥筹交错中谈笑风生,却不见一个中国人的面孔,或许是因地理位置偏僻之故,未能将中国出版者吸引至此吧。与国外出版商交流甚欢之后,我们又来到学者出版社(SCHOLASTIC)的招待晚宴。学者出版社将招待晚宴设在博洛尼亚市中心一所非常宏大辉煌的教堂,他们一边为各方宾客准备了丰沛的美酒佳肴,一边用大荧幕播放制作精良的宣传片。完备的晚宴吸引了比艾格蒙招待会多上好几倍的人来参加。然而,在如此醒目好找的地方举办招待会,却仍鲜见中国人的身影。不去参加如此溢满了人情味的交流盛会,是因为我们没有懂外语的专门人才,还是因为我们没有跳出自我精神枷锁的束缚?在这样层次的交流会上,我们的出版者没有与国际对话的机缘,又怎能更好地融入当今世界出版潮流的文化语境中?

    还有两点经验想和国内出版者分享。

    其一,在国内插画作者水准普遍还有待提升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出版者,如果正在为一部作品的插图愁容满面,在那堵文化之墙上,总能找到一幅恰当风格的图画与之相匹配。国内的出版者应打开像猎鹰一样的敏锐眼睛,在全球搜索适合本土文字作品的“MR Right”,而不是一味地将眼光局狭在国内插图作者身上,凑合了事。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年,接力出版社聘请英国华人作者郁蓉为《云朵一样的八哥》创作插图,让这部小书一下子声名鹊起,并一度获得国际插画“金苹果奖”“中国最美的书”等多个奖项,也因此赚取了不少读者口碑,在市场上反响也不错。

    其二,目前国内童书对外译介还有难度,那么就可以借助书展所设立的“世界童书译者名录”在全球数据库中猎寻最合适的翻译作者。

    3.管理者思维应与国际接轨

    这里所说的出版管理者,其一是指微观层面出版社的高层管理者,其二是指宏观层面出版产业的宏观管理者。

    先说出版社高层管理者的国际化。国内出版人需要向国外出版商学习国际化的出版运营方式和人才管理方略。国外出版商往往用两三年的时间做一本书,然后销售数十年,版权转售很多国家,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国内出版人或许因现实经济指标考核的压力,往往几个月就能速成一本书,然后这本书也只能卖几个月,甚至干脆卖不掉,因此造成巨资损耗。日本福音馆的唐亚明编辑说:“日本出版业,编辑工作四五年可能也出不了一本书。在这个资本主义国家干什么都强调速度,去了才发现,童书出版很慢,特别是图画书,等十年是常事。”中国出版业的编辑,别说是四五年出不了一本书,一两年完不成任务定额,就有下岗之虞。版权输出引进的巨大逆差,以及中国图书贸易能力的低下与这种市场的急功近利行为不无关系。

    再说说宏观层面出版产业宏观管理者的国际化思维这一重要问题。在我们出版产业出现市场失灵的时候,管理者往往会名正言顺地以宏观经济调控作为理由,参与到出版产业微观经济运营之中,忽视了市场自我调节与修复的功能,管理者对市场亲力亲为地干预,对国有出版的过分“关注与溺爱”有可能“好心办错事”。我们管理者要做的事情是,像世界上所有出版发达国家的管理者一样,不直接参与出版经营者的市场行为,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促进全民阅读、倡导合理的法制环境、建立符合出版产业发展规律的金融税制,以及搭建能够在国际平台上传播出版文化软实力的良好平台上面。

    这届博洛尼亚儿童书展,一大亮点就是23家少儿出版社联合体集体参展,这反映了管理者驾驭整个国内出版产业的宏观思维与主观能动性。

    但是,如果工作布局能再大胆一些,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展出影响力也许会更佳。比如,将拨给23家少儿联合体集体参会的费用分拨给每家出版社,将它们集中在一个大平台的展位全部打乱,让各个出版社自行设置个性化展位,安插在整个书展展馆的各个角落,让老外每走几步路就能迎来一股股馥香的中国风,也许如此布局能让更多老外驻足观看,影响面、辐射圈也能更大更广更深。

    三、当前中国童书出版的路径选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资借鉴的博洛尼亚儿童书展在向中国童书出版业传递着重要的信息:中国童书出版应先夯实好自身的过硬素质,迈开双脚先学会走,走稳当后才能跑。在没走稳之前,就去追去跑,跌跟头是必然。

    首先,童书作者、尤其插图作者应具有以儿童为本位的国际胸怀,构思能够通行世界的精良作品

    目前,童书的表现形式更多地依靠插图来表达,儿童图画书已成为主流。图画书的接受,是在儿童文学范畴下进行的。普遍观点都将图画书视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有学者提出“图画书是用图画来讲故事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图画书虽然以图画为表现主体,但图画只是文学表现形式之一,正如文字也是文学表现的形式一样。幼儿或儿童尚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只能通过图画或听觉来接受文学的滋养。由此可以看出,图画书应包含丰富的文学性。毕竟图画作为语言符号的首要任务就是叙述故事,与文字相同。但图画绝不只是文字的替代品,它在形态、表达上的特殊性使图画书的呈现与接受都超出了文学的范畴。所以,图画书的创作者绝不能仅是简单的绘画者,还应懂得孩子对文学天然的期待视野与心理特征。

    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个体独特性的强调,也提示着创作者看待孩子发展的态度,即为了理解他们,创作者必须如同他们看这个世界一样来感受这个世界,从他们的知识视角、他们的经验,以及他们的目标出发来创作,图画书的插图作者和文字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能激发出自身源源不断的原创力,并创作出一部又一部的精良作品。

    其次,出版者应弱化童书出版功能性的价值取向,在国际化的语境中运作童书出版

    在这次的博洛尼亚书展上,儿童图画书全面迎来艺术化的创作倾向。每一部童书都是一处绝好的风景,总能让路过之人驻足忘返。然而,这样的艺术化图书如果引进到国内,会让家长很为难。

    目前,国内的家长和教师由于不了解图画书的美学特征和儿童审美心理发展规律,往往强调图画书的认知成分,并通过图画书进行品德教育,较多地强调道德与益智功能,忽略孩子自身的感知与体验,使孩子无法产生阅读乐趣,无法在图画书阅读中引发孩子的创造性表现,更无法让孩子体会到图画书给予他们灵魂浸染美丽图腾的高级艺术享受。

    事实上,优秀图画书作品设计独特、画面精美、文字简约、主题深刻、情节生动、细节感人、风格多样,能充分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虽然没有了教育目的强加在图画书之上的痕迹,但不可否认它也有一定的教育引导作用。孩子在欣赏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真善美的启迪和爱的熏陶,为自我实现做一定准备。这种孩子自我实现阅读的过程远比家长带着功利眼光参与图画书选择的做法所带来的教育功效更为长久。

    因此,出版者应从长远出发,在童书的导读服务上弱化、甚至摒弃功能性的价值取向,慢慢地培养家长和孩子的审美情趣,才能将出版市场一点一滴地真正培育起来。另外在国外市场上,出版者自觉地将自身置于国际化语境之中,用世界人民都看得懂的艺术形式运作中国童书,这也许是让中国童书通行于全球的最佳护照。

    第三,宏观管理者应在掌握出版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行使好“守夜人”的角色

    当前,建立在分类指导框架下的经营性出版企业,不应因出版业所存在的逐利性而抹杀出版业因市场化所取得的既有成果;不应因出版业追求社会效益第一的诉求而中断出版业的市场化之路;也不应因出版业生产的出版物所具有的准公共物品外部性特征,而在出版业市场化的道路上徘徊不前。

    市场不仅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而且是一只隐形的眼,看不见的手无处不在地指导人们做正确之事,隐形的眼无时无刻地监督人们把事情做好,捍卫出版业的市场化是中国出版真正走向强大、走出国门、影响世界的唯一出路。

    当前中国出版或童书出版所出现的产品过剩与原创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恰恰是因为出版市场化不彻底造成的。出版业要走向真正的市场化、产业化轨道,政府就要加强自身对出版业的宏观管理水平,引导其自身从对出版业的微观经济管理朝着出版事业的公共文化管理方向转型,并行使好“守夜人”的角色。

    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辩证关系的描述语言里,“人”是生产关系中处于决定意义的一环。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依赖于企业的强大,企业的强大最终要靠“人”,唯有“人的国际化”才能渐次形成中国童书出版产业自我造血的原创力,唯有“人的国际化”才能提升整个中国出版产业的文化软实力,并借助出版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实现“走出去”。

    (作者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周兢. 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潘炜. 当前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研究[D].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13.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