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实习教学评价模式的构建
王静
摘 要:本文就传统数控评价模式的不足进行了探讨,本人规避了几点不足,通过理实一体化、评价功能化的改变、实行全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样化等思路创新了数控评价模式,将新的评价模式在我校1003班实施研究并进行了教学效果的对比。
关键词:评价模式;评价主体;数控实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生存,这从根本上更新了学习的内涵。而这里的四种基本学习能力从深层意义上讲就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密切相关的评价,在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什么样的评价决定什么样的学生,评价的方式、内容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教师应更多关心的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导向作用,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和学生已越来越意识到过硬的技能是他们在中职成才的一条捷径。而我校近年来学生在数控实习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却很差,究其原因,我认为当前数控实习的评价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实习的信心。我校的数控实习基本上以最后一次技能考试成绩或劳动局组织的考工定级成绩来评价学生,既忽视了学生编程的理论水平,也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对于这样以"结果"作为评价主体的评价模式,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评价价值取向功利化。
当前我校技能实习在学生评价中,过分地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如年度标高考核、考工定级等,这种 "近视"或"短视"行为带有明显的功利取向,忽视了评价对学生的教育和改进的功能。评价的最主要目的是通过教育改进学生的表现,而不是审计学生的表现。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所以不应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过分关注评价的功利价值,而应关注学生在评价中的发展与成长,即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
第二,评价内容片面化。
学生评价内容的片面化,单纯定位于学生的数控基本技能,还欠缺数控编程的理论。当然,不管数控技能还是数控编程的理论,这都属于学业成就方面。学生评价除学业成就外,还应包括对学生智能、态度、个性、兴趣、职业素养的评价,这样才能培养全面素质21世纪的人才。
第三,评价方法、手段单一化。
在当前的评价中,我们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过多地注重定量方法而忽视定性的评价手段。不管是对学生进行哪方面的评价,几乎都是以考试和测验形式进行,因此评价结果自然是以量化的分数为表现形式,由于过分强调分数,导致了以分数为对象的"偶像崇拜",分数高者自然也就成了"优秀"学生的代名词。
第四,评价主体一元化。
在传统学生评价中,都是老师来评价,作为学习主体学生自己基本没有到评价过程中来,从而打击了学生参加技能实习的积极性。另外在实习中,除了老师和学生的评价,还可以加入家长、劳动部门、用人单位的评价。
自2011年上半年开始,笔者积极探索创新评价模式来代替传统评价模式,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实践,笔者建立了全新的数控实习评价模式。从建立到实施,我有着如下几个思路:
1)理实一体化。
技能实习不仅需要扎实的技能,还需要必要的理论知识。相对于其他工种,数控实习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应该更高。数控加工必须要按程序加工,而程序的编制是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的。我校过去对编程的考核较少,因此在新的评价模式中,我重点加入了理论编程的考核,其比例占35%,与数控加工技能的考核大致相当。下表数控铣实习第一个课题评价表,由表我们可以看出该课题理论编程分6个项目考察学生:坐标原点的选择、基点坐标的选择、下刀抬刀、程序正确合理、切削用量的正确选择、加工工艺、程序优化。数控技能的基本操作分为5个项目考察学生:工件正确安装、对刀操作正确、设备维护、删除程序、独立操作。
2)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
传统学生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导致学生更关注于能力目标而非任务目标,使学生在实习学习中带着很大的学习压力,这样的评价体系带给学生过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斯塔弗尔比姆1983年在其所著"方案评价的 CIPP 模式"一文中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 (IMPROVE)"。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不少同学都不能正确编程,我更为看重的是学生能独立编程,就算有错误在老师和同组同学的帮助下能修正错误就行了。不少中职校都对学生数控编程进行考核,程序错误就不合格要扣相当多的分值,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被那些所谓的重点给打击没了。其实只要学生有改进,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有成效的。同样数控技能操作的考察项目,我更看重的是学生有没有独立操作、设备的维护等职业素养。我在建立和实施新的评价模式时,我成功的转变了评价的功能,不再证明了什么,而是改进为鼓励了学生。
3)实行全程性评价。
传统评价模式重结果、轻过程,在新的评价模式中,我实行了过程与结果全程评价。对学生学习全程进行评价,着重从知识、技能、方法、态度、情感等方面考察,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技能实习,学生的劳动纪律、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等都是社会和用人单位关注的基本素质,如果只培养知识和技能,那我们的学生也适应不了社会。因此全程评价不仅全程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劳动纪律、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等素质的培养。下表为每一个课题后三十分的评价,大家可以看到对于学生的态度和安全文明生成提出较高的要求,占了20分,而操作技能也只有35分而已。
4)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的主体不局限于老师和学生,我创新的将考工定级的评价和顶岗实习用人单位的评价也用上了。这样的评价更全面,毕竟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走向社会的,没有劳动部门和用人单位对他们数控实习综合素质的认可,那我们的评价也是纸上谈兵。
好的评价模式能促进学生发展,拓宽教师的思维。当然,新的评价模式在实践中还需不断的努力验证,不断的修改,力求更好。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