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单位制社区居委会服务与管理的困境研究

张睿
摘要:社区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折射出城市发展的变化。在过去单位制为主的社会背景下,个人的事务,无论大小皆由单位包办。因此,个人对单位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这就形成了单位意识。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改革前占主导的单位制社区也逐渐地向其他更符合时代潮流的社区模式改变和发展。但是,有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社区的模式可以很快改变,但是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却难以改变。这就导致单位制社区的居委会在管理和服务时困难重重。大学社区居委会就是其中的代表,而社工机构就可以通过项目介入,适度参与社区治理,激活社区服务场所,培育社区自组织,以服务促进社区参与等方法来化解矛盾。
关键词:单位制社区 居委会 社区社会工作 社工机构
中图分类号:C916;D669.3 文献标识码:A
1 相关概念界定及X高校社区现状
1.1单位制社区
单位制社区通常指单位所处的某一地域空间,以社会生产的相关联系为中介的社会关系网,由于改革开放前单位制的地位导致其成为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社区的主要类型。[1]而高校单位制社区特指: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国高校为主要建设者以及主要负责单位为主兴建起来的居民区,其主要居民为高校教职工及其家属,由于社区内部相关设施较为完善,其居民形成了生活共同体。[2]
1.2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也称社区工作,指的是社区通过综合运用这种方法来确定它的需求或目的,按重要程度排列其次序,鼓舞其自身改造的信心及堅定工作的毅力。同时寻找内部及外部资源,进而采取相应行动的一个过程。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扩大和发展社区居民互助与合作的态度及行为。
1.3 X大学社区现状
X大学社区官网上表明,其是由地方政府批准,以地方政府为主体,以高校为依托建立的社区。其居民委员会于2015年5月成立。辖区的面积约为2200亩,服务对象包括教职工、家属、学生,约40000人左右,居民户约有2464户,同时,社区内设有11个居民小组和12栋企业商铺。
但是,据笔者了解,X大学社区为提供服务并管理的居民服务范围其实并没有官网写的那么大,在2015-2016年间还为在校学生开办暂住证明,但是在2016年9月后这个权利又归属于X社区保卫科了。那么实际服务范围也就是XC学府(X大学家属区)。其居民主要以X大学在职教职工、退休教职工以及家属为主,总人数约有6000余人,下设五个居民小组。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其中在职教职工2200余人,退休教职工1700余人,教职家属1000余人。其中老年人占据辖区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并且以空巢老人居多,大部分为子女在外地工作或出国留学。同时社区居委会也没有官网中描述的12栋商铺的管辖权。社区居委会运营资金全靠政府的公服资金。
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X大学社区主要是指X大学职工家属区,其主要管理服务组织为X大学社区居民委员会。
2 高校社区居委会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的困境
2.1资金来源单一,无法满足社区管理与服务的需要
X大学社区依附于X大学,但是X大学只提供了居委会在家属区的办公场地,并没有提供其他资金支持,社区也没有其他经营性收入。同时,社区的兴趣团队小组又要更新硬件设施,还要举办各种主题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社区的资金是捉襟见肘。
2.2居民单位制意识浓厚,居委会开展工作困难
在过去单位制为主的社会背景下,个人一生中的事务,无论大小皆由单位包办。由此,个人往往对单位有很强的依赖性,单位意识就由此而来。据调查了解情况,很多社区居民来居委会办事时总会先说一句,我是X学院的。把居委会当成了学校的一部分。有些居民更是在居委会办事不周后来居委会吵闹。
2.3居委会工作人员单位制意识浓厚,人员少且缺乏独立性
X大学社区居委会,不仅居委会的成立和X大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居委会主要工作人员也与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小区比较封闭基础设施较齐全,很多时候也把自己当成大学成员,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2.4服务设施齐全,但是利用率低
虽说社区拥有活动室、日间照料中心、图书室等服务设施,但是由于社区人手有限只能在周一到周五工作时间开放。这样利用高的也只有日间照料中心的泡脚和拔罐、活动室的麻将桌。其他像图书室这种相对年轻人更爱去的地方由于其下班下课后图书室也关闭了,导致利用率极低。
2.5居委会大力培育的自组织影响力不足
社区已经培育形成一个自组织——怡年书画社。正在培育一个自组织——爱心织物园小组。虽然社区居委会已经为其提供了相应活动场地及资金。但是其影响力也只限于相关兴趣爱好居民中,并没有达到增加社区凝聚力及增强社区意识的目的。
2.6居委会举办社区活动居民积极性不高
社区居委会每年都会在相关节日,如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举办社区活动,但是参加人员大部分都是社区退休教职工,年轻人参与的少之又少。但是反观每当X大学校园里举办大型活动时社区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参与积极性要比社区居委会举办活动时的热情要高得多。
3 社会工作机构介入的策略
3.1社会工作机构以项目的形式介入,充分调动社区内外资源
居委会工作的一大困境在于经费来源不充裕,对此,Y社工机构在进入社区时就已经申请了一个社工服务项目。相当于为社区服务资金“开源”,通过项目资金与公服资金的搭配使用。使得社区居委会及机构在开展活动时经费相对充裕。同时通过对所在社区进行社区分析,发现社区还有闲置的门面房,通过出租相关门面房,使得社区居委会又有一笔资金收入。
3.2适度参与社区治理,平衡治理主体关系
社区治理主体的适度分工,实现有效互动在多元主体中,社会工作者、社区居委会这两者关系最为特殊,社区居委会管辖整个社区、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开展服务会受到居委会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居委会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社会工作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是否融洽,是否能够得到居委会的支持直接关系着社工服务的开展及成效。在社区治理中,需要各类主体协同治理,以各类主体的有序协同为目标,不以某个主体一直为领导者,多个主体朝同一个方向一起努力,将会更快、更有效地推动社区治理。
3.3平衡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激活社区服务场所活力
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居委会综合管理服务相结合的过程中,两者首先需要处理的是管理和服务之间的冲突,把管理也作为专业服务必须考察的内容,在管理的基础上推进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有一种整体的逻辑。这就需要社工依据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实际成长的要求综合运用三大专业方法,将特定居民不同需要的服务以及针对周围其他社区居民的各种服务综合起来,实现最佳的整合成效。针对这种情况,社工机构链接X大学学生志愿者协会,首先在社区图书室开展4点半课堂服务,适当解决图书室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下一步,培育社区志愿者来当社区图书室周末的管理员让社区的年轻人能在周末享受图书室看书的乐趣。
3.4 科学培育孵化社区自组织,增加社区居民参与度
培育和孵化社区社会自治组织是促进居民参与的重要手段之一,社区自组织培育和孵化既是社会工作机构进驻社区开展工作时的重要手段,也是社区意识提升、参与度提升的重要目标和产出。社工机构通过明确社区社会组织需求,社区社会组织领头人培训,链接社会资源,孵化、培育、提升。使社区已有的书画社更加规范,能通过收一些会员费来维持组织运行,而不是一味向社区索取运行资金。
3.5 以服务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增强社区归属感
就X大学社区居民而言,居民间相互的往来较多,但是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一般不强,一部分居民认为自己属于这个大学而不是这个社区,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社区参与的内在动力也十分不足。因而,如何激起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内在动力,就成为促进居民参与,增强居民归属感,最终达到社区居民自治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社会工作机构在介入社区服务与管理时,往往是运用相关专业服务的提供来促进居民的參与热情,在此前后通过社区分析及需求分析来发掘相关社区领袖,通过相关服务项目来培育相关自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来吸引社区居民的关注同时提升社工机构的知名度。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使得社区居民增加归属感,增强参加社区活动的内在动力。同时促进了居民自治的发展。
高校社区作为现代单位制社区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居委会在日常管理及服务过程中不免受制于单位制思想的影响导致社区意识不强,社区参与度不够,同时在强势的学校面前社区居委会不免和学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社区居委会有政府下达的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受制于学校,居委会能够直接利用的资源有限。通过社工及社工机构的介入,可以帮助其利用现有资源,发掘潜在资源;做好管理与服务的平衡,增强社区凝聚力与参与度;最终能达到社区居民自治的目标;同时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及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洪斌.建设单位型社区不能不考虑的[J].社区,2002(7):21- 21.
[2] 张敏杰.单位社区的嬗变与公民社会发育[J].河北学刊,2009(1):131- 134.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