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运营转型的商业路径与运营模式

    [摘要]当今中国期刊运营转型的商业路径有社交化、多媒体或全媒体化、以结构优化为基础的高效管理化三种路径。运营的基本模式有产品领先模式、解决方案模式、品牌运营模式、辐射拓展模式、纵向拓展模式、跨地域经营模式六种。

    [关键词]运营转型;商业路径;运营模式

    [作者简介]龚军辉,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在互联网经济下,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的变化,促使媒介从卖产品过渡到卖解决方案、卖服务。这样,期刊运营转型也成为迫在眉捷之事。所谓运营转型,是指由企业管理层发动的,为实现极具挑战性的运营业绩目标有意识开展的彻底、持久的运营变革。这种变革是为了与新时期的生产销售相适应,是为了与资源规模、装备水平等组合的企业硬实力相匹配,一般涉及到生产销售方式、产业结构、管理理念与模式、发展步骤与计划等方面。具体对于处于变动转型期的中国期刊而言,其运营模式与商业路径的选择,在当下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期刊运营转型的商业路径

    商业路径是包括商业选择、商业模式、预测结果等在内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商业模式为其核心,一般包括五个要素——(1)价值主张,即顾客需要什么,对客户而言,产品的价值何在?这是最核心的要素;(2)客户的选择,即为哪些客户服务,最基础的客户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应该避免与哪些客户来往(对手状况)?(3)业务领域,即资源应投放在哪里,发展重点与基本战略步骤如何?(4)价值获得,即如何获取利润,如何构建获利模式?(5)策略性控制点,即如何守住利润,如何对待对手?因而,商业路径从本质上说是商业模式的具象化运作。

    当今中国的期刊运营转型,面临着新媒体冲击、转制带来的内外动荡、复合型人才匮乏、经济基础薄弱带来的发展瓶颈等诸多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首先要在商业路径的选择上做出判断。根据一些媒介探索的经验,个人以为,当今中国期刊运营转型的商业路径主要有三种:

    1. 社交化路径

    期刊面临数字化挑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期刊本身的互动性不强所导致的。数字期刊顺应数字化浪潮,在APP终端改变用户习惯的同时,也改变了内容的承载方式,促进了期刊数字生产、发行平台厂商的融合,使数字产业链条构建完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期刊数字化的进程。提升期刊运营管理人员的互联网基因和技术层面的架构能力,有可能导致数字期刊的爆发性增长。如今第三代数字期刊强调互动性、多媒体和p2p发行,传播模式由单向直线性向双向循环性发展,都使数字化平台的社交作用更加突出。图像强于文字的直观和易读,对受众的诉求表达、传递更感性等特性,终遇东风,其体内能量得以大量地释放,期刊风格转型带来话语权载体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低成本甚至免费的社交,给期刊运营转型提供了极佳的路径:主动融入社交的圈子,占领社交话语的主动权。新闻类期刊在深度报道上已经占据的优势,可能在这方面会受益无穷。时政期刊充分利用其资源配置优势,也可能在这方面较易获得成功。

    需要指出,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成为用户,追求个性化的满足,需要追踪和分享,只有掌控整个商业流程,优化受众体验,才能赢得受众的喜爱。在重视交流、人际关系优先的中国社会里,让受众感到满意,快乐地服务于受众,也会给期刊带来利润。

    2. 多媒体或全媒体化路径

    期刊没有资本、刊社多是亏损、受众极度碎片化、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营销环境巨变、文化产业改革不断深入、体制机制矛盾等成为制约期刊发展的瓶颈,给期刊转型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原先报刊、广播、电视形成的超稳定旧媒体格局已经转变成以报刊、广电、户外和渠道、网络媒体、移动互联网五强竞争的新媒体格局,三网融合的实现更带来了期刊不能承受的全民媒体运动,从而造成期刊最终比的是媒体的综合运营能力,比的是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具有潜力的期刊进行资源整合,调整结构,优化品种布局,集合优势力量,推进集团化管理,不断增强发展能力,成为大势所趋。充分发挥传统内容生产优势,利用长期积累下来的品牌优势和公信力优势,把期刊内容制造以新技术、新渠道的信息发布速度和宽度加以结合,实现全媒体生产、全介质传播、全方位经营,就成为了必然。

    多元化的环境下,期刊的经营思想要实现从数量优先到效益优先、从同质化竞争到差异化竞争、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的三个转变,才可能在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得到提高。在媒介产品快速复制推广机制的驱动下,期刊以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核心建立多媒体合作和全媒体推介成为可能。传统期刊与数字化融合共存并共赢的谋划里,期刊一方面要寻找在数字化时代新的生存方式,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效的信息传播与互动平台,从而推动内容服务互动化、数字期刊移动化、盈利模式多样化趋势的实现。这需要期刊运营转型当中要有全方位的战略思考,有清晰的整合经营理念和创新发展方向。以刊为本,多元多赢,实现产业化、平台化、移动化和大数据,是文摘类期刊、女性期刊、体育娱乐期刊等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期刊普遍的选择。当前,这些期刊应该坚持四点,即坚持做强本刊,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坚持做优品牌,着力培育支柱媒介;坚持做大产业,加快推进集群发展;坚持做深文化,构建多元产业格局。

    3.以结构优化为基础的高效管理化路径

    管理就是真金白银。在期刊面临国际化挑战的时代,只有把期刊的基础管理提升到国际先进同行水平,才能促使其转型之后处于不败之地。精细化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运营转型的代名词。运营转型工作大体分为组织培训、调研诊断、优化流程、设计实施、固化完善等步骤。其中,优化流程成为关键。同一生产流程中各部门缺乏交流、缺乏绩效联动和部门追责机制,各部门“一团和气”是当今期刊界的常态。这种常态常常会在危机关头暴露出效率低下的漏洞,缺少把资源转化为效益的速度很大程度上会使期刊走上绝境。因而,只有优化期刊内部的包括组织模式、生产差异化策略等在内的管理结构,实现责权利三位一体,才有可能实现期刊转型后的高效管理。期刊要生存,首先得产品适销对路。打好运营转型升级的主动仗和攻坚战,就是要千方百计满足和适应时代、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优化自身产品内容的结构,不断完善期刊经营的服务体系,才能找到出路与实现新的突破。

    二、期刊运营转型的运营模式

    商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运营模式的支撑,否则,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运营模式有四个基础要素,即市场导向的流程、运营导向的组织变革、运营驱动的人才培养、价值观驱动的企业文化和绩效管理。在市场细分的情况下,期刊的运营转型必须依靠创新来响应市场的需要,避免商机的延误。

    从期刊的运营规律上说,当今中国期刊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创新成为主旋律,融合发展变为主流,增值服务为关键,管理控制作为基础手段。这为运营转型指明了方向,即期刊要实现转型,必须在如下方面做好夯实工作:(1)业务创新,在手段和方式上更符合新媒体时代的需求;(2)寻求合作资源,同时内部挖潜,实现产品差异化生产策略;(3)收费模式适应时代需求变革,加强财务管理意识;(4)加大原创力度,完善并提升研发体系;(5)提高资金运营意识,增强期刊的抗风险能力;(6)全媒体或多媒体运营,提升品牌意识及学习品牌运营;(7)体现服务本质,增强人力资源培训;(8)全方位挖掘人才,在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育方面做出成效。

    从目前中国期刊的运营特点来看,有如下六种运营模式可能成为转型的选择项目:

    1. 产品领先模式

    在新媒体传播速度更快、信息搜集更强、整合资源更便的冲击中,期刊的生存似乎处在一种危机当中。但是,“在危机中转型,付出成本最小,改革效果最好,解决问题也最彻底。”后危机时代呈现的底价竞争、优胜劣汰的格局,要求期刊在内容生产上进一步挖潜,在产品领先上走出强有力的一步。

    媒体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信息服务商。因而,在转型当中,它必须通过服务、参谋、引导、评价、发现价值,这是其加减法则。作为一种运营平台,则需通过整合、创新、升级、分销来实现价值增值,这是其乘除法则。在其经济势力和规模效益突现以后,作为并购重组与行业战略的投资者,优化资源配置、对接产业资本,实现其价值的放大,这是其指数法则。而作为文化传播者,让文化走出去,讲中国故事用数字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实现价值的再造,这是其混合法则。通过服务发现价值,通过转型创造价值,通过整合放大价值,通过传播再造价值,是商业期刊、科技期刊、教育期刊可能实现成功转型的路径选择。

    2. 解决方案模式

    期刊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快速提供信息方面不及报纸、电视、广播及网络等新媒体,但它在提供服务的深度与力度上向来具有优势,因而它在向解决方案模式或者服务模式的转型上具有天然的条件。按照受众的需求定制解决方案,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解决方案不能只是产品的叠加,还要开发一些与之配套的软件或者提供整合的服务,这就需要一个团队在后面做支撑和提供交付能力。期刊的聚合力,决定了它在发挥团队力量、整合服务上具有潜质。解决方案模式的建立,还需要和大量的受众与客户进行密切的联系,从而促使销售前端网络体系的彻底解构,销售人员将更像是顾问而非销售员,他们关注受众或客户的问题,从满足其需要而获得利益,而不是简单将已有产品高效卖给受众或客户直接获利。与一般产品希望售后服务越少越好不同,以期刊为代表的媒介产品的服务在越便利越好的基础上,更看重售后服务带来的新的契机,从而实现增值服务(延伸价值链条)和外包服务(将价值链条中的一段用更专业的能力提供高价值的运营服务)。譬如,电器类期刊联合电器生产商家,为客户上门维修家电或传授家电保养知识,打包收费。在社区服务彰显重要的未来,增值服务和外包服务会成为真正的服务,并会驱动商业模式的变革,潜力巨大。

    3. 品牌运营模式

    品牌运营是期刊的第三次销售,是指期刊利用所形成的市场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对其品牌形象进行开发,培育期刊的无形资产,并进行理性的品牌延伸和拓展,其核心是挖掘期刊品牌的市场价值,形成可以有效延伸的市场价值链。时尚类期刊当今所采取的大多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准确定位并着力维护和宣传品牌的核心价值,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个核心价值。在品牌定位之前,一定要进行细致的市场调研,策划设计合适的定位,有多品牌的期刊社内部要优化品牌策略和品牌结构,实行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在品牌实施当中,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持久的投入,科学管理各种品牌资产,积累丰厚的品牌价值;在品牌建立以后,要树立全局的意识,站在长远的角度对品牌进行理性的经营延伸,实现品牌增值和品牌制胜。我国不少财经期刊利用本身品牌,通过办展会、论坛、年会等获取了极大的市场收入,还把内容转化成图书、音像制品等,甚至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发和出售数据库,尝试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等深度服务,这都极大地开创了期刊的盈利通道。品牌营模式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发挥期刊的市场号召力和品牌优势,需要通过细分市场和专业化的产品及媒介营销来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与企业之间达成某种战略联盟。这种联盟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需要期刊和企业之间建立互尊、互信、互赢的双边关系,并形成一种期刊为保护企业进行舆论引导、企业为媒体支持埋单的默契。当然,这一切还得建立在期刊公信力没有受到社会质疑的前提之下。

    4. 辐射拓展模式

    辐射拓展是指在期刊主业强有力的支撑下,向其他行业拓展,进行多元化发展的一种运营模式。“媒体从对用户的向传播发展到与用户间、人机间、人与内容间、多屏多网间的实时多维互动,从单一的渠道覆盖发展到多渠道覆盖。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受众的概念逐渐转变为用户的概念。”期刊所具有的喉舌、公共、商业三重属性处于平等地位,带来了媒介的彻底革命:媒体舆论引导功能弱化,期刊产业相关附属链条推动其内部产业结构智能演进,从而要求期刊发挥其潜在的业务优势,优化城市服务决策模型。实行辐射拓展模式的期刊要求本身实力较强,主营业务发展成熟,同时拥有入主新领域所必须的全部战略资产,还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经济主体和经营体制。

    5. 纵向拓展运营模式

    纵向拓展运营模式是指期刊业向产业链向上下游纵向延伸的线形经营模式。其向前拓展指以期刊为依托,掌握对原材料、供应商如纸张和各类印刷材料的控制权,向后拓展主要是向产品销售方向整合,如发行、广告等,使其一体化中得以提高竞争实力。办好期刊主业,在广告、发行、印刷等基本经济点上保证利润增长,并以此为主线,通过拓宽、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是其最为主要的手段,多途径、多渠道的资本运营,是其得以运营的保证。

    6. 跨地域经营模式

    我国目前的期刊市场多处于区域分割的状态,期刊机构很难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因而,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不少期刊实施跨地域发展战略。这些刊社往往选择与在目标市场有实力的传媒机构进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并在克隆自身成熟的办报经验和模式上进行跨地域发展,譬如,《特别关注》联合湖南湖南教育报刊社创办《爱你》期刊,就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种模式,因为涉及传媒的双转体制,从而体现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主要有党管媒体和企业自主权之间的矛盾、媒体跨区域经营和媒体属地领导问题、企业盈利原则和传媒既定运作原则的矛盾、资产清算问题、人员安置问题。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