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画如意轮观音造像创作与探索

    石嘉忻

    

    摘 要:目前宗教艺术类的漆画作品较为少见,而对如意轮观音造像进行研究并探索创新的更不多见。因此在传承漆艺的基础上,对中国宗教艺术进行研究,以大漆工艺为载体,将漆画与如意轮观音造像相结合,通过造型的借鉴与创新、色彩的运用、技法的传承与发掘来探索实践,使漆画作品既有渲染力又有视觉冲击力,达到作品的观赏价值和宗教意义。

    关键词:漆画;如意轮观音造像;创作

    漆画是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门类,在制作工艺、材料选用上都有独到之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国家的重视和保护。随着国家的发展,漆艺作品也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在研究佛教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漆艺与宗教文化相融合,在工艺上不断创新,以此来实现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從而使漆画如意轮观音造像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一、如意轮观音造像源流与典型

    如意轮观音梵文名音译为“振多摩尼”,意译为如意珠轮,是佛教密宗六观音之一,全称如意轮观世音菩萨。根据《如意轮陀罗尼经》记载[1],如意轮观音兼具今生、来世功德、生慈悲心,在六道中是度化众生的观音,因此被众人信仰、供奉。其形象一般是身有六臂,一只手持轮,一只手持念珠,一只手执如意宝珠,一只手扶右颊,一只手握莲花,一只手按地,结加趺坐。手持的如意宝珠寓意满足众生的祈愿,因而称为如意,“轮”则指弘扬佛法,以妙法度众生,使佛法永驻世间,因此称为如意轮。

    如意轮观音造像大约在唐朝(684年)期间传入中国,南龛石窟唐代如意轮观音雕像为盛唐时期作品[2]。造像上菩萨面部庄重安详,双眉修长,眼部深凹,带有异域风味。上身裸露,胸部平缓有力度,戴项圈、缨络进行装饰。右肩袒露,左肩搭帛,显得轻薄流畅,腿部大裙纹理清晰。莲花台座饱满敦厚,花瓣宽大壮硕。这尊如意轮观音造像带有浓郁的印度色彩,雕塑的手法简洁明快,姿态优美协调,神态宁静安详,颇具恬静、优雅、自然之美。

    敦煌莫高窟如意轮观音壁画为唐代晚期作品。菩萨遍身金色,面目丰满圆润,双眼微睁若有所思。头上的宝冠中间有阿弥陀佛化佛像,戴项圈、手环。六只手臂中左右手分别持有如意宝珠、宝轮、莲花、念珠。下着裙,裙上花纹精美,赤足坐在仰莲座上。菩萨姿态洒脱优雅,身后的光背为荷花瓣形,光背宽阔而高大,底边延至佛像脚踝。从造型上可以看出,丰硕饱满的体态、侧倾的身姿已融入了唐俑的特征,画面风格、神态意境更多地显露了汉文化元素,造像逐渐趋于成熟和自如,给人一种柔美丰厚的感觉。

    原存于河南温县慈胜寺,现珍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的如意轮观音壁画为五代时期作品。菩萨背后为圆形光背,戴宝冠,冠中有小化佛,冠两侧的飘带垂于肩部。菩萨面相方圆丰满,高挑的双眉给圆润的脸颊增添了几分秀丽,双眼微睁,目视前方,显得慈悲庄严。颈部戴项圈、缨络,造型华丽优美。披帛绕垂、宝冠飘带和天衣呈飘拂状,使整个造像显得轻盈灵动。从造像上可以看出,菩萨是以女性之貌塑造,其丰满的面部、细长扁平的五官、柔和的外形已完全具备汉族人的特征。佛冠、衣饰也以当时的风格描绘。壁画已将中国的传统审美观与如意轮观音造像完美结合,突显了菩萨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姿态典雅的性格特点。

    早期如意轮观音造像多为男相或中性,自唐代开始,菩萨形象逐渐由男相向女相转变[4],将女性所具有的温和、善良、慈爱附于菩萨身上,突出菩萨大慈大悲、乐善好施的性格特征。这与当时的文化、审美及皇室需求相融合,反映了佛教造像民族化、世俗化的趋向,也标志着佛教造像逐渐向本土化过渡。唐代因如意轮观音传入中国不久,造像上基本承袭了印度的造像手法,追求庄严、温和、睿智的特征刻画,表达宁静淡泊欲施于人的心境。造像上人物表情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工艺制作上婉约细致。随着时代的发展,宋代在如意轮观音造像上加深了人物感情的刻画,使佛像具有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意义,塑造出一个具有伟大情感和开阔胸怀的形象。元代统治集团信奉喇嘛教,按照藏蒙习俗,如意轮观音造像吸收了较多的印度、尼泊尔成分,造像上虽然接近于印度形式,但与中国唐代风格有一些兼容并蓄的联系。明代如意轮观音造像多为鎏金铜像,风格上主要来源于西藏,同时又融入汉族文化元素,使造像体现出雍容华贵、圆浑生动的艺术效果。清代如意轮观音造像多承袭前朝,制作工艺上更加精巧细致,具有丰盈华贵的特点。

    二、漆画如意轮观音造像创作思路

    在对不同时期如意轮观音造像研究的基础上,以唐中晚期如意轮观音造像作为漆画作品的基础框架。这一时期的菩萨造像既保留了印度传入的基本形式与风格,同时又融入了中国汉族的文化元素。从面部特征上看,更趋于丰满,衣饰上也不过分暴露,宝冠、缨络更加华丽,姿态上也增加了女性的柔美,光背造型寓意更加丰富。

    漆画如意轮观音构图上力求造型简练、均衡、有韵律,使作品既要全面表达宗教的内涵与意义,又具有艺术美感。因此创作设计上以敦煌莫高窟唐代时期作品为模本,加强明亮色彩,使其既保留古朴的风格,又表现出现代感,以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要。面部造型上以唐代女性丰满圆润的形象来塑造,以示佛有女性的阴柔之美;上半身则以男性比例来塑造,宽阔的肩膀及扁平的胸部,以示佛有男性的阳刚之美;下半身以女性比例来塑造,臀部宽大,以示佛有宇宙孕育之美;手以女性的比例来塑造,使其展现柔软纤细如兰花般清丽的姿态;脚则按小孩的造型来塑造,展示丰满、玲珑、柔和的效果。采用这种男女共性的手法,使菩萨造像达到“相与非相”,诠释了“万相即空相”的含意。

    衣纹设计上,将线条加强,使衣纹褶皱的立体感突出,飘带及大裙飘动弧度加大,表现一种写实的手法,同时也体现了唐代“吴带当风”的风格。莲台花瓣处理上,采用夸张的造型手法,将莲瓣扩大、拉伸作艺术处理,诠释宇宙自然的佛境;同时色彩上不再单一,用多色调来渲染莲台花瓣衬托背景,使画面具有丰富的现代风格。

    创作中根据画面形象的大小、色彩的轻重、内容的主次,以菩萨形体为视觉中心点来保持视觉平衡,将构图中零散的配景统一到人物主体上,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在人物面部、肢体、衣裙等设计上以写实的手法进行处理,用最简练的视觉语言表达作品的形与神,同时加强形象的活力和动感刻画,以表达菩萨所具有的人类感情及内在的生命活力。在色彩效果上加大对比度,将主题人物与背景色调进行明暗、冷暖对比,加深画面的层次和表达力度。

    三、漆画制作中的创新表现手法

    以传统的漆画工艺技法进行创作,将菩萨以写实的效果体现在作品上,达到传神逼真、与众不同。色彩上以金、红、绿色为主色调,体现出鲜艳、亮丽,以达到视觉的冲击力,同时以粉、白等亮色予以衬托,来展现菩萨雍容华贵的气质。线条轮廓上采用金属丝镶嵌工艺,以增强对图形的塑形能力,突出立體效果。如菩萨大裙褶皱线条以金属丝线进行勾勒,在画面上形成凸起,使线条看起来更加流畅而有力度。

    创作中发现,漆画色彩较为古朴具有沧桑感,因此在色彩设计运用上,利用补色、撞色和晕染等关系,使色彩形成过渡、渐变,突破了传统漆画色彩无晕染的局限,使画面色彩层次感增强,让漆画具有油画的立体感与饱满度,从而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图1)。如在面部、身体着色中采用白色向粉色过渡,增加身体不同部位漆的上色层次;在手背、手指部位采用色彩渐变,增加不同光区下手指的质感;光背色彩由不同色系的绿色组合,增加画面的肌理感。

    制作中吸收了水墨画的晕染技法,实现干湿重叠,浓淡交换。如背景制作中,利用漆的平流性将不同色系的漆相融在一起,由浅褐色向深褐色逐渐过渡形成动感,让人感觉到大漆内部的聚散和呼吸,表现出一种韵律和生命力。

    后期制作中,在完成打磨、罩清漆阶段,增加了撒金工艺。在漆未干之时将金粉均匀地撒在光背及莲台上,使造像从不同的角度看上去金光闪闪,增加了画面神秘莫测的宗教色彩。

    漆画绘制中,常常因漆的变幻性造成表达效果与设计方案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发生,这种偶发性也正是漆画魅力之所在。利用这种特性在光背处理上形成多层次肌理,来展现漆艺的变幻莫测与丰富多彩。

    漆画在光感上有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无论是在自然光还是灯光下,画面自然折射出温润、柔和的光泽,赋予画面华美、饱满的色彩,增加了漆画神秘的质感,使作品的思想情感、精神意蕴得到了更好地体现,同时漆的坚固性使画能长久保存,且随着时间流逝色彩会越来越醇厚、亮丽。

    四、结语

    漆艺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漆画作为漆艺发展的产物使漆艺文化得到延绵和发展。将传统的漆艺与佛教艺术相结合,充分利用漆艺特性将这种与众不同的美展示出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度与内涵,同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让单纯的漆画制作在工艺上有创新表现,从而使漆画作品更好地体现出佛教思想所诠释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95.

    [2]光泉.吴越佛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5-57.

    [3]金申.喇嘛庙——佛的世界[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139.

    [4]于君方.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29.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