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浅谈

    童小琴 徐陶祎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提升。人才素质培养之根本在于教育,素质培养的关键是提升核心素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学校愈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围绕核心素养这一热点话题,从教师素养、教学方法、教学课程及教学评价体现四个方面探索了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为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2-0108-02

    引言

    传统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未来工作要求个体适应科技含量高的工作环境,以及团体合作的、开创型的工作,同时,工作和生活流动性增加,人们需要具备持续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节奏,这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挑战。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正式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阐释,其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近年来,众多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提出了各种核心素养框架。世界各国新一轮的课程标准都将核心素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关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学习、教学以及评价已经成为国际课程改革的潮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高校将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尤其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薄弱,人文素养不够丰富,自主发展不均衡,综合能力尚待提升。要想全面提升高等学校人才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转变培养理念,改善培养方法,营造培养环境,增强社会参与,通过教育改革、教育实践以及教育评价等途径落实核心素养。

    一、教师素质

    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关键作用。教师乃“传道授业解惑”者,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并且能正确地定位、调整自己。教师必须能在尊重、理解、关爱、欣赏学生的基础上建立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师生关系,不能只以成绩来评判学生,要用多元化的眼光看待学生,根据学生个体特点因材施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于学科特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深入剖析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必备品格与核心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示。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思想成长、品格形成的地方,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发挥引导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全球信息高速传递的当下,教师也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素养。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师不只是课程知识的传递者,更要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要具有大智慧地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要从课堂教学台前的主角变为幕后的配角,成为组织、引导、激励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就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这对教师自身是一项新的挑战。

    二、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当前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的教学中。教学并非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其中包含着对学科本质观和育人价值的反省和实现。目前,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仍然是教学的基本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违背了学生认知知识内在逻辑的规律和自身掌握知识的规律,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必须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知识是素养形成的媒介和手段,将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要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工作环境下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对接起来,实现由学习走向真实的生活情景,讓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验到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文化精神,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情感观和人生观。如果脱离实践,知识就变成枯燥的应对考试的符号,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本身蕴含的文化。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在教学中,学科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学科知识有亲身体验,要大力倡导并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来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科活动要体现知识性和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认识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目前,我们的教育是面对所有的学生采取同样的方法教授同样的知识,大多学校采用最优质的师资去培养尖子班的学生来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的进行教学,无法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化需求,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精神。合理的方式是,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各个方面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最大化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素养等综合素质缺乏重视。素养课堂重视知识地应用,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学习知识,用课堂上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献身科学,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情怀。

    三、教学课程

    教材是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教学内容应反映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同时,教师也是根据教材来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在大力倡导核心素养与课程不断融合的理念下,组织创编和修订体现核心素养指导下新课程要求的系列教材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落实核心素养,需要完成学科课程和跨学科课程两种课程的设计。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都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

    四、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效果的直接反馈,在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展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一体化系统是课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现有的教学评价系统片面地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与真实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有所疏离,过度强调碎片化知识或部分技能的操作,侧重标准解答过程和答案,缺失了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应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作为重点关注目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例如,增加标准化测试、添加跨学科素养评价标准、丰富和拓展表现性评价的形式与范围,制定学科学习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有机地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灵活运用实践测试和笔试测验等多样化评价方式。

    有学者提出,要改造优化现有评价系统,逐步分解具化,制定出核心素养的评价标准。首先,制定与本国公民特征匹配的核心素养框架;其次,依据此框架确立核心素养评价因素;再次,将核心素养评价因素逐步分解细化,直至落实到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之中。各因素应具体化,选择可操作性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行为表现,使行为的标准可以观察和量化。对于评价方法,有关学者提出,应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大规模测试评价与日常性积累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作出相对客观和综合的评价,逐步建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评价观,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和考试评价改革。

    结语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教育回归教学育人的本质,引领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成果落实于教学实践。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只是整合和变更教学内容,它更是以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课程和改革教学评价系统为保障。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但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或者育人目标体系落实与推行到具体的教育中去,仍然是目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难题。我国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虽然取得一些进步,但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综合体系,仍然处于摸索前行的阶段,而且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国内学者们须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结合我国的教育国情,积极地、评判性地学习借鉴国外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经验,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培养理论与实施方法。

    參考文献:

    [1] ?周开发,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7,5(3):22-35.

    [2]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4]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