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自媒体背后的新媒体思维

    陈永东

    自媒体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与思考,否则就会沦为复制他人信息的工具。因此,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自媒体,通常应该有自己对某个领域相关话题的独到观点,有自己长期的思考,能提出有相对深度的想法,从而引发更多人的思考。

    近年来,自媒体的发展引起了传统出版及传媒业更多的关注。然而,在惊讶之余,仅表面的观察是不够的,需要看清其背后的新思维方式。毕竟,思维决定行为——君欲认清自媒体,必先看懂其思维。

    一、自媒体运作的基本思维

    说到自媒体思维,其实重点即是近年来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互联网思维”,但笔者更愿意用“新媒体思维”,因为毕竟互联网之外还有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媒体、车载移动媒体及其他新媒体。自媒体运作的基本思维主要包括:

    1. STORE思维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总结出新媒体应用的STORE思维:Sharing(分享),Trust(信任),Optional(可选择),Response(响应/互动),进而达到Engagement(融入)的境界。

    其中的基本逻辑是:粉丝的单向/双向关注具有可选择性,自媒体与粉丝间的分享、转发及回复会产生互动,充分、经常性的互动即产生信任,更多的信任则易形成自媒体与粉丝更深地融入,即所谓的强关系。更融洽地关系是自媒体成功运作的大前提。

    2. 定位思维

    对于梦想做好自媒体的人而言,最好能了解特劳特的“定位”理论。许多做自媒体的人源于草根,而且一时兴起者多,很多东西没想清楚即仓促上马,结果半途而废者居多。

    “定位”思维主要是为自媒体找到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领域,彰显自己的长处,并明显区别于竞争对手。同时,若能进一步思考自媒体的愿景、价值观、使命感及运作目标,则会对自媒体的具体运作起到最基本的指导作用。

    3. 兴趣高于盈利思维

    自媒体能否盈利,不仅因不同自媒体而异,而且产生的盈利未必能让自媒体作者靠其谋生。然而,只要自己真正感兴趣,且能乐此不疲地长期不断更新,则是一个自媒体能坚持做下去的前提。

    做自媒体要有一个思想准备:即使付出很多,长期没有盈利也无怨无悔。兴趣往往是最好的动力,也许坚持多年,相应的自媒体价值不断凸显,盈利的可能性才变得越来越大。当然,盈利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提高品牌的影响力是自媒体盈利的前提。

    4. 创意为众王之王思维

    或许你经常听到内容为王、技术为王或营销(或渠道)为王的讲法,或许你会疑惑,究竟什么是王?实际上,不能将技术层面、内容层面与营销层面分隔,应综合考虑,形成三驾马车。三个层面都有创意,三个层面创意各有作用:技术创意创造基础,内容创意创造生机,营销创意创造持续。

    可以看得出,创意才是“众王之王”。在运作自媒体时,建议将技术创意、内容创意及营销创意综合考虑。它们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支撑,进而形成综合效应。

    5. 可持续发展思维

    如果只图一时新鲜做自媒体,那么很可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形,甚至会半途而废,显然不可能形成长期的自媒体品牌,更不可能指望借自媒体产生盈利。

    运作自媒体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具体地讲,做自媒体起码要有三年以上的打算,若无特殊原因,最好能不间断地一直运作下去。当然,其中最需要的是持续地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持续地与粉丝进行有效的互动。

    二、自媒体运作的内容思维

    自媒体说到底还是媒体,其内容自然显得非常重要,好的内容是长期吸引忠实粉丝的基本法宝。关于自媒体运作的内容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造想象空间思维

    网民都有一种好奇或猎奇的心理,这使得自媒体运营不得不思考如何为粉丝制造更大的想象空间,常常需要超出粉丝的预料,有时需要通过不确定的服务内容,让粉丝感到惊喜。

    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很多人只看到:其在招募会员中,第一次6小时瞬间筹资160万之多;第二次招募的24小时则有800万元入账。但是,其背后针对普通会员及铁杆会员的权益有意制造了想象空间:铁杆会员一年1200元,比普通会员多1000元,但只多享受三项权益,其中后两项分别是:“各种优先”及“其他还没想好的,比如和罗胖一起游山玩水”。

    2. 病毒与爆点思维

    置身于社会化媒体的自媒体,必须非常重视病毒与爆点思维,即让自媒体的内容形式更创新,内容更有创意,讨论的角度更与众不同,观点更独特、活跃,更加有吸引力。

    对于自媒体的内容而言,若能在文字、图片及评论中“埋下”更多新鲜的引爆点,则相应的内容被广泛传播的可能性则增大不少。

    对于自媒体组织的活动而言,若能做到“2I”则易形成病毒传播:一是Interesting(趣味)原则,增添轻松的游戏氛围;二是Interests(利益)原则,提供物质或精神奖励。

    3. 粉丝与接地气思维

    对于自媒体而言,粉丝就是客户,粉丝就是上帝,必须时刻考虑他们的需求与感受,必须时刻想着为他们准备丰富多彩的内容,必须接地气,必须经常与他们打成一片。

    以“冬吴相对论”为例,梁冬与吴伯凡两位创始人以平易近人与通俗易懂的对话,紧抓粉丝们最关心的事儿,话题比较接地气,把相对深奥的道理以浅显的方式加以解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思想输出思维

    自媒体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与思考,否则就会沦为复制他人信息的工具。因此,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自媒体,通常应该有自己对某个领域相关话题的独到观点,有自己长期的思考,能提出有相对深度的想法,从而引发更多人的思考。

    以自媒体“醒客”为例,他在对互联网研究过程中,不仅坚持了若干年自媒体内容的更新,而且经常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传播学等多角度进行深入观察与思考,提出了许多较有深度的想法,同时还出版了几本体现其思想的相关著作。

    5. 个性鲜明思维

    这个世界更容易青睐个性鲜明的人,自媒体也不例外。当然,个性鲜明并不是故意炒作,也不是去当标题党,而是以犀利的眼光及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各种问题,而非一味地奉承或打压。要尽量找到与众不同的角度,提出有自我见解的观点,并加以深入地分析。

    以魏武挥老师的自媒体为例,他在许多的文章中常常语出惊人,但细细读来,又觉得他说得挺有道理,这既与他本人突出的个性有关,但更与他丰富的阅历、开阔的视野及深入的思考有关。

    6. 独家信息思维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很需要在信息发布时体现自己的独家性。这一方面需要自媒体运营者有较广泛的消息源;另一方面还需要多去采访发掘素材。独家的信息往往会被其他媒体所追逐,自然会受到各方的重视。

    以自媒体“孕峰”为例,作者程苓峰发布的信息中许多是与重要的企业家进行的访谈对话,不仅对话中所提出的问题显示出其对行业的熟悉及深厚功底,而且这种采访与记者的独家采访几乎无异,这不能不说是自媒体中较具杀伤力的一个方面。

    7. 原创价值思维

    一些所谓的“自媒体”,专门收集别人发布过的信息或观点,这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笔者认为,那些原创的内容更具有价值。即使是案例分析,其中也要看你在同类案例中发表时间的早晚,以及你提出的原创观点。

    以自媒体“骑行西藏”为例,作者以自己骑行的经历为素材,撰写了大量生动的旅行体验日记,以“我的故事”为栏目连续更新,并配有第一手拍摄的照片,图文并茂,文字优美,吸引了不少爱好旅游的粉丝,也体现了其自媒体原创内容的价值。

    三、自媒体运作的产品思维

    虽然许多自媒体运作过程相对较自由,甚至有时较为散漫,但是一个真正有品牌影响力的自媒体必须当作产品来做,其中包括以下几类思维:

    1. 大道至简思维

    大道至简思维也称精简思维,主要指产品功能尽量简化,使用尽量简便,让人很快上手,并愿意反复登录。对于自媒体而言,不仅要考虑这些特点,还要加上一条:自媒体的内容尽量短小精悍,简明扼要。

    以自媒体“IT老友记”为例,其充分利用了微信公众账号及微博粉丝服务平台的便捷性,并在自媒体内容编排及解读上显得很精炼。特别是其推送信息中的点评,常常只是一个成语或三五个字,给人一语中的的感觉。

    2. 社区思维

    自媒体在运营过程中,完全可以将社区思维加以应用。可以将你的自媒体打造成你与粉丝、粉丝与粉丝之间交流的一个平台。因为你和粉丝都对某个领域特别喜欢,所以大家有话题可交流。更充分的交流更容易达到前面提到的STORE基本思维所要的融入状态。

    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其微信公众账号可与粉丝进行交流,但是为了让粉丝间的交流更方便,其还在微博上开设了“罗辑思维朋友圈”账号,以丰富社区交流方式。

    3. 小而美思维

    小而美其实就是蓝海,就是市场细分,就是垂直领域,其不追求大而全,瞄准某个价值点,在某一功能上突破,在某个领域领先,尽量成为该领域代名词。

    以自媒体“E演新媒体”为例,其以新媒体演出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为切入点,发布了许多这个领域的案例,并配有自己的分析,特色很明显。同样,自媒体“博览纪录片”也找到了纪录片这一切入点,推出了许多有关纪录片案例分析的内容,体现了垂直的特色。

    4. 极客思维

    极客思维主要是指痴迷于与技术、想象力及创造力相关的一切活动。自媒体的极客思维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痴迷于自媒体对应领域的前沿发展、产品体验与研究;二是对自媒体的表现方式及活动开展动足脑筋;三是在写产品体验类的文章时痴迷于产品的亲自深度体验。

    以自媒体“张晨初的艺术空间”为例,画家身份的作者,充分利用自媒体展示自己的作品,询问粉丝对他想画人物的多种造型的选择,甚至将画作中的人物与发生在这些人物的最新报道加以结合,既抓住了热点,还广泛传播了其画作。

    5. 跨界思维

    跨界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明显的趋势,自媒体的定位亦可以应用这种思维。许多看似距离较远的领域或学科,其中可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能以更开阔的视野看待不同学科,找到它们的联系,则更可能提出别人想不到的观点,找到一片新的领域。

    以笔者运营的一个自媒体“新媒体创意营销”为例,虽然早期以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为主,但很快过渡到新媒体及营销领域,然后扩展到新媒体传播、新媒体营销,甚至延伸到新媒体艺术,多个领域的交叉则使笔者发现了许多新话题。

    6. 众包思维

    众包(Crowdsourcing)思维有两个角度:一个是从自媒体作者角度,可以利用网络众多力量,获得更多的信息线索及观点;另一个是从投稿的粉丝角度,可以有一种参与感,可以展示才能,甚至获取额外收益。

    以自媒体“孕峰”为例,作者程苓峰会收到不少粉丝的投稿,虽然开始这并非其预想中的商业模式,但反过来看这恰恰更像过去“媒体”的组稿模式。其实,这基本可算众包的思维,将自媒体的内容包给公众一起来贡献内容。

    四、自媒体运作的营销思维

    若想扩大自媒体品牌的影响力,则必须在运作过程中学会推广营销自己。其中,可以应用的思维包括以下方面:

    1. 众筹思维

    过去没钱可能向朋友或银行借,然而现在可以向公众筹款,此即众筹(Crowdfunding)思维,它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显然,自媒体的启动或关键运作所需资金可以采取众筹的方式。

    自媒体的众筹,可以利用新媒体和SNS传播的特性,让自媒体作者向公众展示其写作水平,说明其自媒体的发展潜力,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筹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实际上,“罗辑思维”2013年两次“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招募筹到近千万会费,即是众筹的经典案例。

    2. 移动与O2O思维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当今的自媒体几乎不可能不利用移动终端。不论是移动APP,还是微博或微信公众账号,抑或是最新上线的微信粉丝服务平台,以及其他移动平台,都可以更好地让自媒体搭上移动互联网的快车。

    所谓的O2O(Offline to Online),亦可用于自媒体推广。这主要是因为,一些自媒体活动可以在线下举办,活动中及活动结束还可以在网上发布活动内容及互动交流,这对于扩大自媒体的影响力大有好处。

    3. 合作推广思维

    只要自媒体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就有了与其他自媒体或平台合作推广的资本,或者说双方可能都不付费,通过交换资源,达到双赢的结果。

    不少自媒体之间或自媒体与其他媒体之间形成了联盟等合作关系,然后相互推荐各方,从而共同在扩大品牌影响力方面获益。需要提醒的是,一方面,要寻找口碑好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部分平台(如微信)已经对广告联盟式的互推有政策限制。

    4. 免费换市场思维

    免费是互联网上司空见惯的服务形式,多数自媒体也是如此。即使是“罗辑思维”有两种付费会员,但不付费的粉丝照样可以免费获得几乎所有推送的信息。免费主要是为了换取市场。

    在自媒体运作过程中,免费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完全免费,通过广告或付费软文/类软文来支撑收入;另一种是部分免费、部分收费,付费会员的权益会更多。

    5. 粉丝协助推广及口碑思维

    虽然自媒体可以为自己做推广与营销,但新媒体时代更可以借助粉丝的力量做推广,其效果多数要比自己“王婆卖瓜”好。

    借助粉丝力量推广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鼓励粉丝发帖传播某类信息,如“罗辑思维”鼓励吃免费餐的网友发帖传播吃饭及合影的场景;二是监测用户自发的关于你自媒体的正面表扬,即是口碑传播,发现后进行适当的扩散。

    6. 整合营销传播思维

    有不少自媒体在多个平台开设,建议要应用“整合营销传播”思维,即整合和协调各传播渠道信息,发挥各自特点,从而传递自媒体的清晰、一致、令人信服的信息。

    例如,如果你的自媒体主要阵地是博客,那么微博可以帮博客进行带链接的导读,并可将微博的互动内容与博客同步;可以同步在微信公众账号或微博粉丝平台进行推送,并利用自定义回复等功能完成自媒体文章的自助查询。

    7. 湿营销思维

    湿营销思维由克莱·舍基(Clay Shirky)提出,自媒体完全可以利用。湿营销提倡三大环节:一是湿始点(湿诉求,湿创意),二是湿过程(湿通路,湿路径,湿优化),三是湿结果(湿品牌,湿销售)。一句话,是为了避免自媒体与粉丝间显得“干巴巴”,也是STORE基本思维所要达到的Engagement(融入)的境界。

    湿营销的思维是传统媒体所缺乏的,如果自媒体能在三个环节上都做到“湿”的境界,则赢得更多粉丝并取得一定成功只是早晚的事。

    总之,自媒体就在那儿,其发展势头不弱。虽然不能说其短期能颠覆传统出版及传媒业,但其所掀起的热潮却或多或少震撼了传统出版及传媒。尽早地理解自媒体背后的思维,是传统媒体更好解剖、借鉴、应对甚至亲自实践自媒体的前提。

    (作者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