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饶有兴味的“石油战”:孰赢孰输

    

    引子:与全世界的人都息息相关的“石油战”

    2014年过去了。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发现,世界上发生了许多大事,比如西非埃博拉疫情、马航飞机失事、乌克兰冲突,以及伊斯兰国残酷杀害人质,等等。然而,要说与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大事,恐怕唯有人称“不见硝烟的石油战争”——是啊,全世界的人每天都要跟石油打交道,即便不使用石油做能源,却也免不了要使用与石油有关的石化产品,比如化纤、塑料等。所以说,这场“不见硝烟的石油战争”,着实与我们每一个人相关。

    一、悄然发生的“石油战”

    2014年上半年,受乌克兰局势紧张等引发的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油价一直维持高位。到了6月23日,石油价格居然涨到了120美元/桶。可是,谁都不会想到它会陡然下跌,并且一路下泄:7月底,美国原油价格跌破100美元/桶;10月,油价跌破90美元/桶;到得12月份,原油期货价格跌到了60美元/桶。

    进入2015年,油价继续下跌。1月5日,作为美国石油基准的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降至每桶50美元以下。1月28日,布伦特原油3月期货报价49.16美元/桶;美国NYMEX 3月原油期货报价45.69美元/桶。尽管1月31日原油收盘有所上涨,美国原油突破4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突破53美元/桶,但2月2日新的一周开盘时国际油价立马下跌2%,美国NYMEX原油期货跌到了47.2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跌到了51.98美元/桶。

    就是说,短短半年多功夫,石油价格就从6月的最高点120美元,飞流直“泻”到47美元,跌幅超过50%。

    在石油价格一再下跌的当中,11月2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开会,决定保持现有日产3000万桶的产量不变,油价因而暴跌。OPEC关于保持石油生产目标的决定,预示着石油战的开始。

    这远非一场常规战争。这场战争不杀人,不流血;不涉及领土领空,也不是为了宗教或意识形态而战;不会产生难民,也不会留下寡妇和孤儿……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二、石油战的两个版本:阴谋论与阳谋论

    1.阴谋论:美国与沙特联手打击俄罗斯

    乌克兰危机发生以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由于石油价格连续下跌对俄罗斯打击甚大,一个有关石油战的“阴谋论”便在世间流传:美国与沙特联手使用石油武器以重点打击俄罗斯,连带打击宿敌伊朗和委内瑞拉。

    这种阴谋论的理由是:一方面,美国与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向来即为宿敌;另一方面,沙特与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一直就是竞争关系。那么,美国与沙特联手推低油价,即可实现双赢。

    美国:可借此重创俄罗斯、钳制伊朗和打击委内瑞拉,实现美国在中东和全球的战略目标。

    沙特:可借此挤压伊朗和俄罗斯。因为沙特阿拉伯具有较低的石油生产成本以及其较好的国内开支状况,使之可以在95美元/桶左右的油价上取得平衡。相比之下,俄罗斯至少需要100美元,伊朗则更高。沙特阿拉伯还拥有巨额现金储备,能够在油价持续走低的时候支撑预算。

    相反,如果油价持续走低, “石油战”另一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俄罗斯:将陷入财政赤字,遭受经济制裁和货币贬值之后的又一大打击。俄罗斯的经济总量只有美国和欧盟的1/16,的确难以与西方抗衡。《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说出了美国的意图。他说:“打败普京要靠经济”,降低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减少普京可以动用的资金,“那么明天我们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打垮那个家伙”。

    委内瑞拉:遭受重大损失,因为95%的出口收入都来自石油。

    伊朗:财政陷入困境,其进行核试验的资金将难以为继。

    这个阴谋论有没有道理?客观地说,沙特与美国刚开始的确是为了针对俄罗斯。但到后来,“阴谋论”就变味了,演化成为了“阳谋论”——沙特针对美国,目的是打压甚至摧垮美国的页岩油。

    2.阳谋论:沙特打垮美国

    我们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由于开采技术的革新,美国又迅速成为世界上的主要产油国。美国自2006年在得克萨斯州开始开发页岩气以来,2011年,时隔62年后,再次成为一个石油制品净出口国。2014年,美国的页岩油产量达到每天450万桶,加上以往的原油产量,一下跃居为能与沙特和俄罗斯抗衡的世界第三大产油国。目前,美国不仅实现了页岩油的自给自足,而且还对外大量出口销售包括天然气、煤炭等在内的能源。在这场能源大战中,美国的页岩油气企业依托国内金融机构几千亿美元的创业投资和风险基金的支持,加快生产,不肯退缩。

    在这种情况下,沙特发现,美国的页岩油产量大,如果沙特实行减产,自己就可能失去市场份额、从而失去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在世界前3大产油国中,页岩油占美国产油的大头,但成本却比传统采油高,打击页岩油就会使美国失去石油的定价话语权。同时,俄罗斯经济主要靠能源行业支撑,打击俄罗斯,促使其经济下滑就会使之直接失去石油话语权。因此,人们发现,沙特其实跟谁都不结盟,它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目标就是争夺石油话语权。沙特实施不减产策略,说白了,针对的主要目标,实际上正是前述“阴谋论”的同盟者——美国。所以,这场石油战,对沙特来说,根本就不是“阴谋”,完全是“阳谋”,沙特打的就是一场争夺石油话语权的“阳谋战”。

    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平均为45美元/桶,沙特只需把油价打到40美元/桶,页岩油开采企业就会破产。正是在沙特带领下的OPEC决定不减产,使得油价持续下跌,美国页岩油企业已经开始有减产、停产甚至破产的迹象。2015年1月中旬,曾活跃于近年来繁荣的美国页岩石油业的得克萨斯州的小公司WBH Energy宣布破产。这表明页岩石油热正在出现衰退。如果原油价格低于60-80美元/桶,不仅是美国的页岩油,连同加拿大的油砂,以及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的油井都可能会暂时关闭。这正是沙特想要的结果。沙特的意图很清楚,那就是要把美国新兴的页岩油开采企业的梦想敲碎,把它们挤出市场。

    三、“石油战”的原因分析

    无论是阴谋论还是阳谋论,都是人们分析石油价格持续下跌的一种揣测。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这番油价的持续下跌呢?

    1. 供需因素:供大于求

    任何行业都有其发展周期,资源性行业也是如此。进入新世纪以后,石油行业经历了一个繁荣阶段,供需紧张,油价上行,石油公司加大投资力度,投资规模激增,2000—2013年石油投资年均增长16.4%。巨大的投资导致产能和产量不断增加,尤其是非常规油气进入规模接替,2000—2013年世界石油产量年均增长1%。然而,产能大量增加必然导致产能出现过剩,对价格形成压力。所以,国际油价下跌有其必然性。

    从供需基本面看,供大于需是本轮油价下跌的主要因素。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导致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长。同时,委内瑞拉的重油、加拿大的油砂、巴西的深海石油,以及OPEC国家产量的恢复增强了世界石油市场的总体供应能力,因而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而与此同时,需求却没有出现较快增长。一是中国、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对石油的需求明显减少。二是替代能源的发展和能效的提高对石油需求形成打压态势。从2012年开始,世界石油市场就已经出现了这种供应过剩的局面。但2012—2013年国际油价不跌反涨,表现异常,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地缘政治因素盖过了供需基本面因素的影响。进入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急转直下,几近腰斩,是前期应跌不跌部分的合理回归,以及对供需宽松基本面的滞后反应。

    2. 金融因素:美元走强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快,美元强势升值。2014年6月30日至12月24日,美元指数从79.8升至90.06,突破2006年以来的最高点。由于原油是以美元计价,美元走强对以美元计价的原油就构成打压。美国将引领世界经济复苏之路,货币政策也将趋向收紧,从周期性、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趋势来预估,美元已步入强势升值周期,未来几年将持续对油价构成打压。在供需宽松市场环境下,产油国局势动荡对市场的影响在减弱,投机者炒作油价的基础不再,大部分投机者选择了顺势而为,持续抛仓。这就对国际油价下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速了国际油价的下滑。

    3. 地缘政治因素:制裁俄罗斯

    2014年3月乌克兰冲突不断升级使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急剧恶化,美国和欧盟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其中,最为有效的制裁手段莫过于通过油价下跌来打击俄罗斯的经济。俄罗斯是一个严重依赖能源的国家,2009年国际油价大跌,俄罗斯当年经济就下滑了7.9%。据测算,原油价格需要维持在104美元/桶以上,俄罗斯才能维持其财政收支平衡

    在供需面相对宽松的情况下,美国通过刺激国内非常规油气生产、加快液化天然气出口步伐、适时放松对原油出口的限制,甚至放松对伊朗石油出口禁运等手段加剧市场宽松态势,或影响市场看空预期,达到压低油价、从而严厉打击俄罗斯经济的目的。

    另外,美欧对俄实施制裁,其中包括限制对俄提供石油开采相关技术和设备,这将会导致未来俄石油开采量下降。一方面石油开采量下降,另一方面油价猛跌,这对俄罗斯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014年11月24日,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公开承认,油价下跌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油价下跌30%,与此同时卢布也贬值30%。他说,只要油价继续下跌,卢布就会继续贬值。国际市场低油价致使俄罗斯损失1000亿美元;同时,西方对俄制裁也使俄罗斯损失400亿美元。

    4.产油国之间的博弈因素:拼成本

    除了受到供求关系这一主要因素的影响,原油价格下跌也是产油国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

    ⑴ 新旧能源的博弈

    前面说了,页岩油气革命导致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长。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美国页岩油岩气生产成本降低,产量持续上涨,美国原油产量由2008年年初的500万桶/日增长到现在的900万桶/日。美国页岩油的繁荣改变了世界石油供给格局,美国作为全球能源最大消费国家,从原油消费国逐渐向原油出口国转变。页岩油生产从2008年的不足50万桶/日发展到了现在的400万桶/日生产规模,并且预计在美国未来原油生产中的比重将逐步上升。这给世界能源市场带来光明的远景预期。

    页岩油的繁荣以及拉美等新兴产油国家的兴起,使得OPEC原油生产占全球市场的比例受到威胁,这给主要依赖石油这一传统能源的OPEC产油国、特别是沙特以严重打击。正是抱着“非赢不可”的决心,以沙特为首的OPEC在油价已经持续下跌的局势下依然作出“不减产”决定,企图以低价打击美国的页岩油生产,目的之一就是可以打击页岩油生产商,迫使其破产。所以,在OPEC会议上,沙特表示不减产。沙特原油部长al-Naimi曾甩出狠话:“我为什么要减产?”又说:“不管价格是降低到每桶20美元,40美元,50美元,还是60美元,都没有关系。” 并表示沙特将“凭借坚强的意愿、才智以及经验”,“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在2014年三季度油价超过90美元/桶的情况下,80%的页岩油开采企业的净利润达到历史低点。在美国100家中小型页岩油企业中,有四分之三由于高负债有破产倒闭风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2015年下半年开始,将会有一大批开采成本高、负债率高的页岩油企业破产重组。到那个时候,美国的页岩油泡沫将正式爆裂。在沙特的打压下,新兴的、作为石油市场颠覆者姿态出现的美国页岩油企业将告别高速增长的繁荣时代,进入痛苦艰难的破产重组时代。

    在这场新旧能源的博弈中,沙特以其“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魄力重创了美国的新能源。

    ⑵ 产油国不同成本之间的博弈

    由于种种因素(地理的,自然的,地质的,等等),各个产油国生产石油的成本是不同的。又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国的盈亏平衡点也是不同的,甚至差距很大。请看主要产油国盈亏平衡点:

    科威特 ? ? ? ?大约71美元

    沙特 ? ? ? ? ? ? ? 93

    俄罗斯 ? ? ? ? ? ?100

    尼日利亚 ? ? ? ? ?118

    委内瑞拉 ? ? ? ? ?120

    伊朗 ? ? ? ? ? ? ?137

    (数据来源:德意志银行 ?汤森路透)

    瑞士国家银行出台了一份最新报告,详细罗列了从沙特、俄罗斯的原油,到美国页岩油、欧洲生物柴油等所有原油类产品的保本价格,明确展示了在85美元/桶条件下各国原油的盈亏情况。报告显示,沙特成本(包含运输成本,以下相同)最低,为7美元,俄罗斯为30美元,英国/挪威北海石油为52美元,美国深海石油为59美元,美国页岩油为85美元,加拿大油砂为105美元,欧洲乙醇汽油为105美元,欧洲生物柴油为112美元,俄罗斯极地石油为125美元。

    可见,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多年来耗费巨资开展的页岩油、油砂、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等,在油价大跌的情况下一下子全都变成了亏本。未来如果油价继续下跌,美国石油产品很可能重新扩大进口,结束当前不到30%的石油进口比例。

    美国不惜以打垮本国能源产业为代价,发起这场轰轰烈烈的石油价格战,对俄罗斯的打击程度更大。表面上,俄罗斯以30美元/桶的成本(18美元开采成本+12美元运输成本),对85美元的油价依然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但是,俄罗斯的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存度过高,石油利润大减将会严重打击俄罗斯财政。据估计,此次油价暴跌会给俄罗斯造成上千亿美元的损失,包括石油和一系列相关产业。

    而沙特决定“不减产”,使石油保持低价,除了要借此摧垮页岩油等新能源外,也是要借此击垮生产成本较高的原油生产国家,从而重新抢占市场份额,夺回市场定价权。以沙特为首的OPEC原油国家,原油生产成本大约在40美元/桶以下,而沙特的成本更是低至20美元。与OPEC这些低成本产油国相对的,是墨西哥、巴西、俄罗斯、美国等高成本的产油国,在当前的油价下,无一例外将承受巨大的亏损。沙特方面,屡次发表不减产的声明所释放的信号强烈,其通过石油价格战争来打击高成本生产商的目的也越发明显。

    产油国之间的博弈也是何其激烈又何其惨烈啊!

    “石油战”故事多多,真是一场饶有兴味的“石油战”。

    [作者简介]

    程宇航,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忠林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