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音乐的阳光

余宽平
凡持有民政部门或地方街道办居委会开具的贫困户证明、低保证明的家庭,这个家庭里的生活困难及边缘儿童,年龄在6至12周岁均可报名。针对不同年龄学员,分别设置2个班级(6-9岁、10-12岁),每班8人开班,共招2个班。以考级十级为结业标准。每周一课时,每课时60分钟,以考级十级为结业标准,学习时间总计3-5年,上课时间周一至周五,择优录取。这是一则面对贫困儿童免费学古筝的招生简章,从2006年开始至今,蒋周健老师就义务面向社会贫困儿童免费培训古筝。
蒋周健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业内知名的青年古筝艺术家。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困难,直到他十岁左右时,家境才慢慢地好转,让他开始有了学习民族乐器的机会。自身的经历,让他产生了一个想法:“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音乐的阳光”。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后,他自主创业创建了周艺教育,开始向这个目标推进,现在,他可以说是“身兼数职”:中华儿慈会爱心家园义工联的爱心大使、镇江市社会妈妈优秀志愿者、丹阳市文艺志愿者联盟会长等职务。
江苏省镇江甘露敬老院、丹阳特殊教育学校、江苏省最大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等,都留下了蒋周健的身影,关爱老人、资助贫困孩子、送教育、送乐器,蒋周健忙得不亦乐乎,此外蒋周健老师还义务教授特殊儿童,不论是智障孩子、有自闭症的孩子,还是家庭困难的孩子,在他的眼里都是一样的可爱。从一点一点调整手势,到一句一句地教会乐谱,孩子们用心感受着蒋老师带来的音乐乐趣。这一次,记者也跟着蒋周健现场观摩了一节特殊的古筝课。
还没走进教室,就听见孩子们热情地喊着“蒋老师好”。然后在他的指挥下,认真地弹奏出一首完整的曲子。江苏省镇江京口特教中心的钱秋娣老师告诉我们,在蒋老师这几年的努力下,孩子们有着惊人的变化。古筝就是通过手指的灵活来触动大脑的灵活度。孩子们应该说在灵敏度上面,包括协调性上面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包括他们的快乐感、幸福感也有明显的提高。
从艺术到慈善,蒋周健书写着自己事业和理想的笔记。而作为一个80后,他对自己的公益行动又有着哪些想法和坚持呢?在古筝教室的墙上,我们注意到这样一条守则:“必须坚持奉献”。除了让贫困的、特殊的孩子能够有机会接触乐器,他主张让其他正常的学生接触特殊群体,感受“爱”与“感恩”。“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音乐的阳光”是他一直以来的坚持。蒋周健说,我们会特意让孩子、家长和我们一起走进特殊教育中心,还有贫困学校和孤独老人等特殊群体。就是为了让正常孩子和一些非正常孩子包括一些特殊群体去接触,让他们能够从小融入这样的氛围当中,让他们从小就有爱心,无形当中,他们会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这样的慈善理念,说到这里,蒋周健笑着说,也曾经有人当面批评,说团队的慈善活动是作秀,甚至有人说这是功利行为,但他始终坚持自己对慈善的理解。蒋周健告诉记者,首先,要认清楚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得到一种收获。这种收获就是你身边的人得到了你的帮助,那么你确定了有,就OK了。还有一方面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向来提倡所谓的“高调化”。你做了这样的一种善举,通过你对这件事情的扩大化影响,说不定就能触动周围人的心弦,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教学上讲究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对自己的慈善事业,蒋周健也有着详尽的规划。对他而言,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看到每一个热爱古筝、热爱音乐的孩子能够毫无负担地享受音乐的阳光。这些贫困人群的孩子希望通过对音乐的学习能够感受到社会的美好。多年来,蒋周健和他的团队坚持“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音乐的阳光”为宗旨,坚持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晏子春秋》晏子)为信念,先后在镇江、丹阳、句容、苏州、常州等城市,帮助特困、智障儿童实现音乐梦想,为老年人们奉献爱心和帮助。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多年来坚持资助贫困儿童,并用自己的专长义务为贫困儿童及残障儿童传授古筝艺术,在身心健康上帮助他们成长。据统计自2006年起至2014年4月,他已帮助了80多名儿童。公益活动受益人数累计达到3千人以上,社会反响良好,多年来参与义工服务时间累计已超过1500小时。
在和蒋周健的聊天中,我们发现了他身上艺术家的特质:从容、谦和。也有着80后的特点:思维独立、想法新颖。当然,更多的是他有着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对整个社会的善心。或许,现实与理想会存在冲突,但只要有着一颗爱心,整个社会就会因你而发光。细细品味蒋周健9年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点点滴滴,我们深信蒋周健和他的团队将会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愿蒋周健的梦想成真。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