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装备制造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措施
李易文
摘 要:装备制造行业响应《中国制造2025》的宏观蓝图的号召,开始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业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不断向高精端方向发展,用实际行动来参与国际竞争,重塑中国制造的质量品质形象。为此,人才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应变革工作思路,为装备制造行业参与国际竞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实施人才招聘平台创新,创新员工继续教育策略,实现人才健康成长的工作策略创新,营造出“尊重专业人士、弘扬工匠文化、鼓励工艺创新”的人力资源革新氛围。
关键词:装备制造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中图分类号:F424 ? ? ?文獻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2-0070-02
随着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深入推进,作为制造业行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的装备制造行业,也开始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业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不断向高精端的方向发展,用实际行动来参与国际竞争,响应《中国制造2025》的宏观蓝图的号召,重塑中国制造的质量品质形象。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离不开大量专业人才的刻苦钻研与精心付出。装备制造行业要吸引到大量的专家型、工匠性技术人才,为这一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出科学、完善、个性化的继续教育措施,要制定出有效的激励措施与差异化薪酬体系,就需要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国企改革的会议精神,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营造出“尊重专业人士、弘扬工匠文化、鼓励工艺创新”的人力资源革新氛围。
一、装备制造行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重要意义
装备制造行业是我国制造业中的一项支柱产业,承担着生产带有“中国制造”标识的装备制造产品的时代重任。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产业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尖端装备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关键阶段,装备制造行业的转型与升级,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加盟,一方面需要引入大量的高精尖人才与工匠型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对本行业内部员工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变革与工作措施更新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可以为装备制造行业引进大量的尖端技术人才
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发展,我国相关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一些行业对装备机械与装备产品的需要不断增加,这就为我国装备制造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中国制造不断迈上世界、参与世界竞争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装备行业应加快转型与升级步伐,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推出大量行业先进、技术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涵盖大量技术专利的装备制造产品。这类产品的研发需要装备制造行业引入大量专家人才,组建研发与制造团队,实施科研攻关,突破国际技术封锁,打破国际技术壁垒。这类人才的引进则需要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开拓创新,变革工作思路,采取种种策略,为装备制造行业招聘到高精端的尖端专业人才,组建人才队伍、专家队伍数据库,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二)有助于弘扬创新文化
我国装备制造行业要想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就得鼓励创新,不单单是生产设备、生产技艺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鼓励管理机制、管理理念创新,在行业内部营造出一种创新性文化,通过创新来提升生产效率、增强赢利能力。具体到人力资源工作领域,这项工作更需要创新,通过创新来拓展工作途径,为整个行业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在人才招聘领域,除了传统的市场招聘外,还可以积极使用互联网平台,实施在线招聘,如中介公司联系、实施定向招聘等,通过多种渠道与途径来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在制度建设领域创新管理机制,改革薪酬激励机制,建立专业专项人才奖励机制、进步技术与科技攻关奖励办法、专利奖励机制等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实施创新,通过创新来带动技术的突破、技艺的革新、工艺的完善等,不断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产品的科技含量。
(三)有助于建立完善的个人终身教育制度
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不单单是引人机制、用人机制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创新现有人才的继续教育机制,变革工作思路,为现有技术人员制定出完善的个人终身教育制度,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得到继续发展、不断提升的机会。相对于传统的集体培训制度,现有人才继续教育机制的创新重在具体性与差异化,工作人员要结合每位员工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继续教育规划。工作人员应为每位员工建立起个人档案,根据个人的文化程度、专业领域、岗位表现、业绩成果、突出贡献等内容,建立起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规划,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继续教育与培训中不断提升自我,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最大的贡献。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源变革的新要求
我国装备制造业不单单是中国的制造业,更是世界的制造业,更为重要的是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同国际制造企业如西门子、克虏伯、松下等一决高下,不断提升我国装备企业的综合实力。我国装备行业深度参与国际国内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人力资源管理这项工作就更需要不断变革,开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一)为参与国际竞争做好国际型专业人才储备工作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同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积极落实走出去的战略,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尤其是“一带一路”经济带战略的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为我国装备制造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装备制造产品也深受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矿藏资源开发等行业的欢迎。我国装备制造行业与这一区域市场形成了良性互动,在技术研发、设备输出、技术共享、技术合作与创新等领域实现了有效合作,并结合这些国家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个性需求的装备制造产业,与这些国家的相关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一些零部件也成为这一带国家相关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在国际合作的进程中,我国装备制造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管理水平、成本利润控制能力、技术服务与转移能力不断提升,并逐步与国际实现接轨,为我国其他行业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贸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国际战略的深入推进,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我国装备制造行业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极其缺乏国际化的专业人才。装备制造行业需要精通国际法、国际贸易知识、外语能力极强的专业型人才,这就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现阶段国际市场形势并不太明朗,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了抬头的趋势,国际经济形势仍没能整体复苏,国际市场的风险依然存在。故此,相关工作人员就应积极实施变革,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思维、国际交往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强这一领域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建设,不断提升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二)为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储备人才
从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进程来看,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与积累,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装备制造产业设计与技术攻关与研发能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和技术层出不穷,一些工艺已经接近世界装备制造行业的先进水平,甚至是超过世界同行的平均水平,在一些关键领域已经具备较强优势。“十三五”以来,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后,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再次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从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一些设备的研发平台、仿真模型分析、核心技术实验室也得以发展。但是,这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我国装备制造行业依然处于转型升级、产业机构优化的关键时期,行业领军队伍的人才稀缺,高精端人才的总量不足,一些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不充足,专业结构人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中老年专家人数相对较多,青年群体数量不足,年龄结构梯度需要优化。
三、装备制造行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
装备制造行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变革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的工作路径,在管理观念、工作措施、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积极变革,为深度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一)实施人才招聘平台创新
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应弱化传统的干部、工人管理方式,深化员工岗位管理,推行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管人员、技能操作人员三大系列人才队伍同步发展的管理模式,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拓展员工发展空间,明确员工发展方向,促进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同步。企业应建立自上而下、开放式、全员化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明确人才培养职责。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专家、高技能人才均赋予其相应的人才培养责任,形成“上至最高管理层,下至中间管理层、普通职工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实现人才培养工作全员化。
(二)创新员工继续教育策略
装备制造行业应实施员工继续教育创新策略,一是建设企业职工培训基地,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分期分批开办高技能人才任职资格培训班和能力提升班,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其技能水平;二是结合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组建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政策鼓动、项目带动、课题任务推动等方式,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攻坚克难、优化生产、技艺传承、技术交流等方面作用,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三)人才健康成长的工作策略创新
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应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通过职业理想、职业作风、职业道德教育等方式,加強职工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促进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提升,增强各类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应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秉承以员工为本、融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于一体、倡导“我与企业共成长”“成才无止境”等人才发展观念,并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植入企业文化中,使之成为公司企业文化之精髓,形成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松媛,王德宠.人力资源规划中的需求与供给预测的方法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79-81.
[2] ?胡江红,矜香.指数平滑法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8):280.
[3] ?严颖,李娟.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中的应用[J].市场论坛,2011,(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