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

    张鑫

    ?眼提 要?演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变得愈来愈快,身心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极大的困扰。现代西方心理学中对于心理问题的研究和治疗有很大的成果,而与西方心理学相通的佛教更是以塑造人的心理为其关键。借鉴修心思想和禅修方法来解决当代人的身心健康等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眼关键词?演 佛教修心;修心七要;菩提心;身心健康

    ?眼作者简介?演张 鑫(1990—),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宗教艺术学。

    ?穴江西南昌 330013?雪

    ?眼基金项目?演本文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资助,本文为2013年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YC2013—X14。

     西方医学在分析了一百多个情绪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之后,发现长期焦虑(包括哀愁、沮丧、悲观、愤怒、敌意)的人们,罹患重病的机率要高出常人一倍,这充分揭示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哈佛医学院的进化心理学家南希·埃特考夫曾认为,我们在正面与负面的体验中,进化的过程似乎让我们更容易去关注并记住后者。这就意味着即使在没有任何问题出现时,人们依旧会有烦恼、不愉快的情绪和对过去或未来悲观的想法,实际上多数的痛苦都源于人的内心。

    当前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人们在奔波忙碌、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忽视了对自身心灵的重视和提升,人们正面临着各种身心健康问题。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Ronald D.Siegel在工作中发现,他的病人中所有人都认为生活很艰难,而没有接受心理治疗的人的烦恼也并不比他的病人少。现代人面临的各种困扰和烦恼,仅仅依靠医学或心理学的治疗和帮助,恐怕远远不够。

    早期著名的康斯托克和帕特里奇(Comstock and Par-tridge,1972)研究显示,在某种程度上,有宗教信仰的人比其他人更健康一些。人们也常常在生活中用宗教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而日本京都大学的佐藤学者在研究禅的心理学意义上,也认为禅可以调身和调心,能为现代人提供一种高度的生存之道。笔者采用了文献综述法,经过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著作及佛教书籍,发现佛教中的修心思想对于解决当代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佛教是心性之学,佛教的修行注重修心,更多的是对人的心灵的教导。佛教中任何法门的修行都离不开修心。笔者以阿底峡尊者的《修心七要》为中心,展开对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问题的探讨。

    一、《修心七要》作者及诠释的内容

    佛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的一部分,从发展和演变至今,佛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吸取了各个不同时期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体现出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独有的价值。《达摩大师血脉论》中菩提达摩有云:“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佛教修行以修心为首要,佛教对于人内心的关注远远大过其他宗教。从一定意义说,佛教的一切教义都以修心为首要,修习发菩提心就是一个提升和净化人心灵的过程。

    《修心七要》是大乘佛法的修行之精华。它包含了修心七要、大乘菩提心、修心八颂几个内容。其中讲解的内容言简意赅却很实际,蕴含的修心思想尤其符合当代人对身心问题的调整和改善。修心七要法是禅修的基本,也是大乘佛教中修行的精华。印度大师阿底峡尊者将修心七要带来西藏,指引我们如何在生活中通过修心来克制自己的情绪,摆脱负面情绪,如何通过修心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遭遇和困境。

    阿底峡尊者是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奠基者,他出生于西元九八二年,是孟加拉一个小王国的王子。《广传》中记载他二十九岁出家后因反复研究而精通各类论典,名声远扬。他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便是本人对发菩提心修法的贡献。阿底峡曾师从金洲大师等三位大师,并将学到的发心法传给他的弟子,积累了很多有关修心的论典。其中《修心七要》成为了各派修习发菩提心必读的书籍。

    《修心七要》是西藏的基本教义,它教导人们怎样去帮助别人承担痛苦,怎样和别人分享你的慈悲心,如何面对“我执”引起的烦恼,强调所有想要获得证悟的人都需要修持发菩提心。修心七要法的根本教法中包含七个要点,首先要通过“前行法”将你的心远离四种执著,利用“正行法”将我们的心向转为四念,不至于被繁琐的人情世故所拖累。而菩提心又分为“究竟菩提心”和“相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讲求静心,将世间的一切现象皆视为虚无,所有显现只是自在本心的梦境,努力发觉万事万物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从而解脱自我,产生慈悲心,悲悯世间众生,以解脱他人为目标,这也是佛教对于智慧的代表,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精神高度。而相对菩提心,是利用“自他交换法”来去除内心的妄念和障碍,从而加深我们“止”的心态。而所谓“止”,是一种“舍得”,懂得舍弃,人生才能变得更洒脱。

    二、佛教修心思想与身心健康问题的对峙

    我们在面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变化时,会不由自主的产生紧张、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生活可能很多时候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顺利。事实上,你的内心是否快乐完全可以由自己做主。我们更应该直面那些无法改变的状况而不是担忧和逃避。早在20世纪的心理治疗师大多都读过朱迪思·维奥斯特(Judith Viorst)写的《必要的丧失》(Necessary Loss),这本书在当时非常具有影响力。书中提及到难以应对无法避免的改变是让我们无法快乐的根本原因。

    佛教中强调“我执”的概念,就是说人们内心都希望所有事情都能够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让人满意。人们往往会因为“我”而产生各种欲望,当我们陷入“执我”时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面临贪、嗔、痴的烦恼。《修心七要》中通过“自他交换”来训练我们的相对菩提心,它教授我们怎样观察自己的内心,通过清除内心的障碍来使自己放松和舒适,是一种修习“止”的方法。这一方法也意味着我们在生活中应善于“舍弃”来求得心灵的自在和洒脱,做到“舍得”。舍弃内心的贪婪和欲望,看淡那些世间的功名利禄,放下那些因自己嫌恶的人或事产生的愤怒和不满,自然会觉得身心放松,心情愉悦,这才是真正的得。

    《修心七要》中的自他交换法使我们身心更加沉静的同时,要求人们要增长慈悲心,是一种“观”的方法。努力使自己感受万物万念都是虚幻的,想象自己亲身经历芸芸众生所受的苦难,生起究竟菩提心。当身体面对病痛的折磨,或者在生活中遇到险境或遭受困难,我们也可以通过修习菩提心的方法来转化逆境。在困难来临时,我们通过生相对菩提心将逆境转化成禅修的内容,所有的苦难都是“我执”的结果,是清除自己之前恶业的方法,为了避免造成将来更大的恶果,我们要忍受这些苦难。同时想象自己在替众生经受这些苦难,生起究竟菩提心,将一切苦难和困境转化成正能量,使人的本性升华。

    在修心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的心专注而宁静,也是一种“禅”的方法。佛教通过禅定来净化心灵,明辨是非,消除烦恼,减轻人们心灵的负荷。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我们的内心变得焦躁,通过禅修的方法来放松身心,调身养性,更不失为一种很好地养生之道。我们在生活中,尝试遇到任何事情都让自己生菩提心,认清并努力克服“执我”这一修习菩提心的障碍,在困难和不幸面前想象自己正在代替众生遭受苦难,将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调整自我,净化内心。

    三、小结

    佛教中对心的认知和修习内涵极其丰富,在研究佛教修心思想和现代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无穷的智慧和对现代生活的意义。无论是它对于关注人的内心,还是帮助人们摆脱烦恼、释缓压力,更好地控制情绪,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佛教修心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人们都具有很大的启发。它在帮助我们解决身心健康问题的同时,也意味着佛教切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全新的研究视角和解决当代问题的有效方法,意义重大。对于佛教修行发菩提心的方法及内涵,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眼参考文献?演

    ?眼1?演东杜法王仁波切,郑振煌译.心灵神医?眼M?演.台北: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眼2?演?眼美?演Ronald D.Siegel,李迎潮,李孟潮译.正念之道——每天解脱一点点?眼M?演.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眼3?演?眼美?演Ronald D.Siegel,李迎潮,李孟潮译.正念之道——每天解脱一点点?眼M?演.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眼4?演?眼英?演麦克·阿盖尔(Michael Argyle),陈彪译,高师宁校.宗教心理学导论?眼M?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眼5?演徐光兴.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眼M?演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眼6?演《大藏经》第48卷,《d续藏经》第63册.?眼7?演谢思仁译.修心七要?眼M?演.台北:众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3.?眼8?演?眼美?演Ronald D.Siegel,李迎潮,李孟潮译.正念之道—每天解脱一点点?眼M?演.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眼责任编辑:邵猷芬?演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