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

    摘 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产业发展快速,高校教师将面临更多的任务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教学过程太过形式主义,教师不善于进行网络资源的整合,教师缺乏对专业未来发展的预估以及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面对这些问题,高校教师应该加强信息化教学培训,建立教师团体共同筛选网络资源,定期参与行业实践并且端正职业心理,实现终身学习。高校教师能够将这些问题作为自身职业能力提升的空间,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不断进步。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互联网+”的概念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代表了“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给每个人和每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教育行业也是如此。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的统称,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1]“互联网+教育”对于教育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教育的评价需要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不断更新、不断变化,更加多元化。

    互联网+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即互联网+课程、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学习、互联网+评估。互联网+课程让网络资源丰富了教学,学生的学习不限于课堂,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课程随时汲取更多的知识。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学校还能开设网络专业课程、网络选修课程辅助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得更加顺利,教学效果更好;互联网+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先进,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元。例如,“翻转课堂”的实现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互联网+学习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通过“互联网+”学习的渗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互联网+评估使教育和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评分系统为任课老师打分,学校可以通过数据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互联网+评估可以帮助老师找出自身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更加高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总之,在“互联网+”的时代,教育行业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1.2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是做人之本,为师之本。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与教学效果有关,而且与学生的个人素质有关。只有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爱国守法。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必须坚决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得做出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第二,爱岗敬业。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以热爱教育事业为前提,并愿意投身于教育事业。对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都认真负责。第三,关爱学生。除了教授学生的专业知识外,教师还需要关心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相处的时候亦师亦友。不仅要确保学生能掌握知识,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以及身心健康,让学生健康成长。第四,教书育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让学生成为一个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良好人格的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估学生时,需要考虑很多方面,不应将分数作为评估学生的唯一标准。第五,为人师表。教师除了授课以外还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能做出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情,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第六,终身学习。教师应该有终身学习的概念,时代正在快速发展,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才能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不脱离实际。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教师尤为重要。教师应该经常检查自己是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

    “互联网+”的概念对教育产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一些问题。及时地发现这些问题并解决它,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行业的发展。

    2.1 教学过程形式主义

    互联网的发展拓展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方式方法。在授課的过程中,设计简洁、美观的课件可以给上课的效果加分,学生也乐于学习经过精心设计的课件。但是有部分教师顾此失彼,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制作过于花哨的课件,而忽视了如何合理安排课件内容的问题。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精美的课件只是用来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高校教师切勿因小失大,忽视了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成为被课件精美程度制约的形式主义教师。

    2.2 不善于整合网络资源

    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并为老师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良好地运用网络资源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不再局限于学校的任课老师之中,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涉及面更广、更丰富的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提高专业和教学技能,丰富课堂内容,但同时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网络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如果老师不能帮助学生筛选网络资源,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第二,教师盲目使用网络资源。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网络资源来辅助教学。例如,有些网络资源虽然好,但可能对于还在基础阶段学习的学生而言太难,不进行筛选地学习网络资源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部分教师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没有做到网络资源的合理整合反而不利于教学。

    2.3 缺乏对专业未来发展的预估

    “互联网+”的概念影响了许多行业,很多行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正在迅速发展。对于一些教师而言缺乏对专业未来发展的预估,导致课程的安排越来越脱离专业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内容越来越不符合时代的步伐,与现实脱节。笔者作为一名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老师会考虑“互联网+”的背景对自己所授专业的影响,未来网页设计、UI设计、H5设计必将成为所授专业的热门内容。因此,笔者会在授课内容当中根据当今时代背景加入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保证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能够紧跟“互联网+”时代潮流,不与时代脱轨。作为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校教师,在“互联网+”时代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因为懒惰一个课件用好几年,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到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新知识。

    2.4 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所授专业在飞速发展,但是教师却停滞不前,缺少了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一名有优良职业道德的教师应该具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不断学习更多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知识深度。当今的教师更应该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意识到如果不终身学习,自己的专业能力将不能跟上专业的发展。

    3 解决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针对以上四条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的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善。

    3.1 加强信息化教学培训

    “互联网+”为教育行业带来了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新接触到这些信息化教学方式的高校教师容易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信息化教学方式上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导致课堂教学形式主义。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在培训中,教师不仅要学习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新颖的方式,更应该在培训中掌握将信息化教学和授课知识良性地结合起来的方法,以信息化教学促进授课内容的传授,以授课内容丰富信息化教学方法。

    3.2 建立教师团体,共同筛选网络资源

    充足的网络资源应该经过教师的细心筛选、精心安排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然而,浩大的网络资源只靠教师自己单独筛选难以完成。因此,教师需要组建成教师团体,相互之间多交流、多配合,共同收集良好的、适合学生学习的网络资源。这样就能解决网络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带来的问题,也能找到本校学生最适合的网络教学资源,做到因材施教。

    3.3 教师定期参与行业实践

    与实际工作实践脱节的教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影响非常深远,许多的行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在学校做学术,也应该走出校门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锻炼自己的能力。教师在行业的实践中可以切身体会到自己所教授的专业加入了哪些新的技术,未来会朝哪些方面发展。行业实践有助于解决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学与实际越来越脱离的问题。定期参加行业实践的高校教师就能够通过自己在实践中体会、学习到的新知识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加入更新、更实用的授课内容。学生在这些老师的教育下也能掌握行业应该具备的能力,毕业后也能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

    3.4 端正职业心理,实现终身学习

    高校教师应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必须自觉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切忌安于现状,应该认清“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专业的影响。高校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多培训、多实践、多自学。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让自己成为一个顺应时代发展的人,不能在时代的进步中掉队。高校教师应该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用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促进教学,完成好自己的教学任务。

    4 结語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教学上的问题也有教师能力、素质方面的问题。虽然目前出现的问题有很多也涉及很多方面,但是这些问题同样也是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可以发展、提升的空间。高校教师应乐观地看待这些问题,善于发现自身的问题并积极地解决它们,努力地达到时代对于高校教师的新要求。只有这样,高校教师才能在教育行业的飞速发展中得到能力上的巨大提升,能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很好地完成工作,最终能培养优秀的学生,增强学校的整体实力甚至为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樊绮.互联网+,能为教育带来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9):1.

    [2]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3] 刘斌.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思考——对信息化教学本质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3):26-30.

    [4] 杨彦.高职教师顶岗锻炼与教学互动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6(23).

    [5] 张冰冰.基于“互联网+”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18-119.

    作者简介:徐姗姗(1991—),女,湖北武汉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