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丁善德两首新疆舞曲的音乐美学价值

罗巍
摘要:丁善德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创作涉及多种不同的体裁领域,其中他创作的两首新疆舞曲就极具特色。本文将对他的两首新疆舞曲进行研究,力求从创作背景和创作手法上来展现在中国钢琴发展中的音乐美学价值。
关键词:丁善德 新疆舞曲 创作背景 创作手法 音乐美学价值
丁善德先生(1911~1996)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昆山,是20世纪中国乐坛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之一。作为一名专业作曲家,丁善德先生的创作无论是从音乐特色和内容而言,还是表现要求和作曲技法而言都是颇有建树的。他的创作涉及交响乐、协奏曲、大合唱、室内乐、艺术歌曲、民歌编曲等多种领域,其中钢琴独奏作品是他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体裁。主要钢琴作品有《第一新疆舞曲》、《第二新疆舞曲》、《E大调钢琴奏鸣曲》、《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快乐的节日》、《托卡塔》、《小奏鸣曲》、《回旋曲》、《前奏曲六首》等。声乐作品有艺术歌曲和大合唱《黄浦江颂》等,管弦作品有《长征交响曲》、《新中国交响组合》,大合唱《黄埔江颂》等。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情趣和创作特征,而且积极地吸取了欧洲音乐文化的长处和创作技法,继承与发展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多声部音乐思维的原则。
丁善德先生的钢琴音乐创作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从1945年开始创作了《春之旅》、《E大调钢琴奏鸣曲》、《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第一新疆舞曲》、《第二新疆舞曲》、《托卡塔》、《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小奏鸣曲》、《谐谑曲》、《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等18部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在当代中国音乐和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纵观他的钢琴音乐创作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钢琴音乐创作;成熟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新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
一、早期的钢琴音乐创作
1941年丁善德先生师从弗兰克尔(Wolfgang Frankel)学习作曲,从此开始他的创作生涯,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都以传统的调式、和声为基础,创作的内容和主题来自抗战胜利前后,他本人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的感慨,这一时期的作品采用传统的音乐风格进行创作,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1947年丁善德先生又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受法国音乐的极大影响,在这一时期所创作的音乐极具印象派风格,对作品主题的表现更为深刻,开始摆脱传统调式、和声的束缚,具有创新精神。丁善德先生早期的钢琴音乐创作由于受到不同国家地域的影响,所创作的作品风格也颇具个性,具有强烈的色彩变化,使作品的形象与意境更加突出,在创作上日益走向成熟。代表作有《春之旅》、《E大调奏鸣曲》、《序曲三首》、《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等。
二、成熟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
1949年丁善德先生学成归国,满身热情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积极参加新中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建设,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为表现人民欢声笑语喜迎新中国成立,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以写实为主,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充分展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体裁多样,在作曲技法上与钢琴音乐的联系也更加紧密,音乐表现力丰富,主题鲜明,能被广大人民接受和理解。在创作技法上,除了使用传统的标题音乐外,还结合中国民歌的曲调和旋律韵味,使音乐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审美要求。他的两首新疆舞曲便创作于这个时期。
《第一新疆舞曲》创作于1950年,是丁善德先生的第6号作品,这首作品采用新疆民歌《马车夫之歌》的旋律作为作品主题,是将我国民歌曲调与西洋和声手法相结合的一个典型例子。《第一新疆舞曲》的创作早在丁善德先生留法以前就产生过创作这首作品的想法,是由于他看过戴爱莲表演的独舞《马车夫之歌》,对其音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适逢新中国成立,唤起他想表达人民欢声笑语,迎接幸福生活的欲望,于是他便取材同名新疆民歌的曲调,描绘新疆人民对未来幸福生活寄予新的希望,人民热情欢乐的舞蹈场面,与新中国的成立同声同庆。此时的丁善德先生在作曲技法和创作手法上日渐成熟,处于创作上的“成熟时期”。《第二新疆舞曲》创作于1995年,作品11号,这首作品的创作素材来自丁善德先生1953年参加文代会时,一位新疆代表提供的优美的新疆曲调,作品描绘了新疆人民热闹欢快、载歌载舞的节日景象,反映了新疆人民在新社会中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人民,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奉献终身的敬意。此时的丁善德先生已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这一特殊身份另他格外注重音乐的表达与创作,也更加珍视每一个可供创作的音乐素材。后来,这两首作品都被传到了国外,并改编成了管弦乐曲,让当时的世界看到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洋乐器碰撞出的精彩的火花,两者的结合让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可磨灭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儿童的节日》、《托卡塔》,是丁善德先生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汇集了古典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质内涵,风格新颖,独具匠心。
三、新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
当丁善德先生的创作达到高峰期的时候,由于历史原因而中断了近三十年,从1984年开始,丁善德先生又重新开始了钢琴音乐创作,这个时期发表了近十部钢琴作品,可以称作是他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音乐文化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也日益增加,在音乐领域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西方20世纪现代音乐的新技术、新理论被引入国门,丁善德先生收益良多,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有很多大胆有益的尝试,具有现代风格的气质特征。这一时期的作品有《C大调钢琴三重奏》、《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儿童钢琴曲八首》、《小序曲与赋格四首》、《钢琴简易练习曲十六首》、《小奏鸣曲》、《回旋曲》、《前奏曲六首》、《谐谑曲》、《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除了在作品中大量使用各种综合调式、调式叠置和多样化的和弦外,许多变体曲式和边缘曲式结构的作品都来自于这个时期。
作为一名享誉国内外的作曲家,丁善德先生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创作,他广泛地借鉴和运用欧洲技术理论手法和技巧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把西方的钢琴语言变成中国的钢琴语言创作出大量的具有中国民族神韵的钢琴音乐作品。丁善德先生的两首新疆舞曲不仅反映了中国民间音乐的创作特征和艺术情趣,而且借鉴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术和表现手法,传达出深深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意趣,更与时代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为新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