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

    王晓杰 范佳美

    【摘 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是舞蹈文化的瑰宝。本文对民间舞蹈艺术文化的作用与发展的态势进行了分析,使它适应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需要,使它在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舞蹈;民族舞蹈传播;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136-0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由于文化和审美观念的不同,各民族在民间舞蹈内容与形式上也存在着诸多差别。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民间舞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些濒于失传的舞蹈得到抢救,一些渐被遗忘的舞蹈陆续得到发掘、整理和重新介绍。要使其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在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就需要以传播为主要发展途径。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没有出现前,中国民间舞蹈仅通过书籍和口授传播,这种单一性、慢速度的传播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拥有悠久的历史,且又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传播的过程中,它虽然频遭歧视和排挤,但仍以顽强的生命力活跃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并生生不息繁衍发展。新时代的科学技术为我们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为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史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涵盖面很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汉族民间舞蹈,也包括少数民族舞蹈。据初步统计,我国汉族民间舞蹈大约有700多种,少数民族舞蹈大约有1300多种。谈起民间舞蹈,大家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民族舞蹈是传统的,具有原始文化的舞蹈才是中国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否则就是创作性舞蹈。这个观点同时也是影响民间舞蹈艺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民间舞蹈需要走出原始生活,就要立足于谨慎创新的发展态度,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一)中国民间舞蹈的起源

    民间舞蹈,顾名思义,就是源自民间的舞蹈,它是最古老的民族艺术形式之一,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活化石”,也是众多舞蹈艺术的创作源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过程中诞生,具有鲜明的人文风俗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原始社会条件下的生活状况,并有着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地方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注入新鲜成分的舞蹈形式。

    原始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人类从猿进化到人以及对了解大自然和驾驭大自然的一个初始阶段,因此原始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来进行狩猎、游牧、战争和表达爱情,从而形成了民间舞蹈的雏形。正是由于劳动,是我们的祖先摆脱了动物的野性,由低级走向高级,同时也丰富了最原始的民间舞蹈。在历代帝王的推崇与改变的影响下,也使民间舞蹈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愈发的完美和成熟,它的表现形式与劳动人民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诸多舞蹈艺术吸取了民间舞蹈的营养和素材,如友谊舞、舞厅舞、集体舞乃至体育舞蹈等。随着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民间舞蹈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触,它们以淳朴生动的表现风格,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东北的“大秧歌”、蒙古族的“马刀舞”、庆祝丰收的“农乐舞”等等,是当之无愧的“艺术舞蹈之母”。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

    1.具有原始性和群众性。在远古时代,人类最初在生产过程中用模拟动作向他人表达情感,逐渐被视为自我娱乐的一种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古老的民族舞蹈在民间都是人们对于各种动物的模仿,在现实中加工成人类适合表演的舞蹈。我们在收获的秋季和喜庆的节日会经常看见人们用舞蹈表达心中的满足和喜悦。有的扭秧歌,有的打腰鼓、挥舞龙、耍狮子,绰约多姿,千态万状,体现出舞蹈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和谐与融洽。很多的民间舞蹈,都是大型的演出,都是群众参与的,是广大群众在生活中创造出来道德民间艺术。

    2.通常与歌唱形式以及生产工具相结合。民族舞之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是其与与人民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舞蹈中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将舞蹈与音乐融为一体。民间的歌曲加上欢乐的舞蹈,让民间的节日或者休闲时间更充满了快乐的因素。众所周知,东北的《大秧歌》中使用的扇子和手绢,广东《英歌》中的仪仗,不仅丰富了舞蹈的生动的表现形式,还增加了舞蹈表现技术难度,从而拓展了民间舞蹈的创作表现空间。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

    在早期,我们了解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就已经家喻户晓,他们最初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到通过书画记载向后人传播,但是仅仅是针对本民族的舞蹈,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传播还有很大的空间。如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带动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向民族传统艺术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一)民间舞蹈的传播手段

    最直接的传播方式就是面授,全国各地起初成立很多的艺术培训机构,对感兴趣的人群教授民间舞蹈,这种舞蹈老少皆宜,深受大家的热捧;最长久的传播方式就是书画,研究民间舞蹈的专业人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历史上的民间舞蹈一一以书画的形式记载下来,以便后人学习使用;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就是通过电视网络,网络与电视的结合使民间舞蹈得以重生,使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各种民间舞蹈也随着红遍大街小巷。在电视上出现了众多舞蹈节目以及历届的各类舞蹈大赛中,舞蹈家在传统的民族舞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将其提升至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产生了一部部深入人心的舞蹈作品。

    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电视有很大的传播空间。例如,通过微博微信对民族舞蹈视频的互动点评,可以使每一个人提高文化素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民族气节,增强民族荣誉感与责任感,在战争中的不屈不挠,在恶势力下的不卑不亢,在收获中的欢天喜地,在爱情里的忠贞不渝……另一种方式是加强电视广播宣传度,如何加强?就美学而言,民族舞固然很美,但是不能美得遥不可及。各种舞蹈大赛不要仅仅局限于电视机和电脑前,在节目中调动观众参与到评选中来,从而提高民族舞蹈的传播质量。

    (二)民间舞蹈的传播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日益进步,民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作为“活化石”的民间舞蹈的发展与传播方向尤为重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民间舞蹈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广泛性得以发展,我们不应仅仅认为其是一种舞蹈价值,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那么如何才能体现出民族文化价值呢?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方向主要目标是在传播过程中,应保存“原生态”的传统模式,在其基础上不断增加,使其在中国民族文化中艺术实现从“俗”到“雅”的转变。深刻体会民间舞蹈的神韵所在之处,弘扬民族精神,由浅入深的领会其真正的气质,以传统的民族精神为基础,加上现代化的元素,提高民间技艺,结合现在的生活方式,用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出舞台上集原汁原味的民间舞和现代情感、表达方式于一体的新型民间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之一,它的发展与民族艺术形态存在着直接联系,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在满足不同文化阶段的人的需求,同时亦不要失去本真,坚持亘古不变的民族精神。明确传播方向,使中国民间舞蹈不仅是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文化艺术的舞蹈典范。

    参考文献:

    [1]何建安.中国民间舞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李北达.民间舞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3]贾建文.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启示[J].舞蹈,2005(04).

    [4]刘晓莉.论民间舞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群文天地,2012(13).

    作者简介:

    王晓杰(1986-),女,辽宁省辽阳市人,本科学历,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学;

    范佳美(1994-),女,辽宁省阜新市人,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舞蹈学专业,本科。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