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微内容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摘 要】 信息服务方的“推”与信息传播载体及需求方的“拉”,共同构成信息传播动力机制。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中,图书馆是服务者,作用是推动微内容的传播;信息需求方则是微平台上的广大用户,用户需求拉动微内容的传播;而微平台作为信息传播载体,旨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拉取有价值的内容(知识与信息),以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图书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整合信息传播生态链机制,优化微内容传播要素的驱动力,可提升微服务质量。
【关 键 词】信息传播;微内容;图书馆;动力机制
【作者单位】蒲姗姗,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0.018
微内容传播,即依托微媒体平台进行知识与信息传播,它是互联网经济和微媒体发展下的信息传播新事物,已成为图书馆知识整合传播的新方式,满足了微时代用户的碎片化获取需求。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过程中,图书馆扮演了信息生产者、组织者、分解者和推送者等多个角色;微平台、用户则分别是中介者、消费者的角色。图书馆、微平台、用户三者相互影响,组成了一个信息传播的关系链[1]。本文从信息传播的动力学视角,解构图书馆微内容传播动力机制,以期为优化图书馆微服务提供对策。
一、信息传播动力机制的概述
1.概念
信息传播是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媒介向信息消费者进行传输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促使信息发挥应有价值。信息传播动力机制是以信息为“本”,依托信息传播媒介促使信息方良好互动,并最终实现高效信息传播的一种机制。信息传播的基础是信息的生产,信息的生产过程实际上也是推动信息传播的过程。基于受众需求的内容挖掘,信息内容的整合以及信息推送形式的优化,都能推动信息传播[2]。当然,用户(信息消费者)也会根据自身需要主动寻求信息,用户的主动检索则是信息传播的巨大拉力,而检索平台发挥着扩散信息与拉取信息的媒介作用。
2.框架
在信息传播动力机制中,涉及两大信息方与一个媒介体,如图1 所示。信息方是指信息的能动个体,包括信息提供方和信息需求方,这两类信息方均可以是机构或个人,且能够自主参与信息传播[1]。信息提供方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进行充分把关,将经过加工的信息以有效的途径进行传播,满足信息需求方的现实需要。信息提供方的推动力体现在信息提供方主动生产有价值的信息的过程,该过程是信息提供方基于用户历史需求、反馈信息进行信息预测与生产的过程,其目的是推动信息更有效的传播。而信息传播的拉力,一方面,表现在信息传播载体的拉动力——传播载体通过海量数据分析与用户信息分析,为信息需求方“拉取”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信息;另一方面,信息需求方通过一定机制与信息提供方沟通,表达对于信息需求的相关请求,从而拉动信息的生产,优化互动生态。
3.功能
在信息传播动力机制中,推力和拉力的作用能够促使信息更有效地传播。第一,在驅动力作用下,信息提供方和需求方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使信息匹配度达到最佳,充分满足信息需求方的实际需求,减少无关的垃圾信息、传播“噪声”,最终提升信息传播效率。第二,在信息传播动力机制中,信息提供方扮演多个角色,且信息需求方的满意度也直接关系到信息提供方的“角色质量”。因此,信息提供方必然会尽可能地搜集信息需求方的需求信息,进而通过多样化的调研和分析,充分整合、加工和优化信息,提高信息质量。第三,在传统的传播机制中,信息方会受到众多干扰信息和环境的影响,需要付出较高的信息传输成本和管理成本。而在强调信息传播动力的新机制下,信息提供方和需求方实现了充分沟通,“推”“拉”都是有针对性的。因此,减少其他非主要因素的冗余成本,可以提升整合优度,促进信息的整体增值,形成信息传播的生态循环。
二、图书馆微内容传播动力机制:馆员“推”,平台与用户“拉”
随着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和过程发生了深层次的变革。“微传播”已成为互联网经济和微媒体发展下的信息传播新方式,是现代图书馆知识整合传播的新爆点。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过程中,馆员、微平台、用户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共同构成信息传播的关系链。依据信息传播动力机制,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过程中,作为核心要素的“信息”(微内容),通过馆员的“推”、平台与用户的“拉”发挥价值。图书馆微内容传播动力机制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1.馆方推动力
馆方是微内容的服务者与信息传播的推动者,是内容供给方的核心主体,应为用户(内容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推动信息传播。作为内容生产者、组织者、分解者和推送者,馆员撰写、组织、加工和编辑的内容要推送至用户方且被用户点击浏览,才能发挥其价值。实际上,馆方的工作重心就是推动信息传播,通常馆方推动力的发挥需依托结构凝聚力、内容吸引力。宏观层面的结构凝聚力是基于图书馆整体架构而形成的对用户的凝聚力,如图书馆微平台建设情况、已有粉丝数量、内容原创程度等;微观层面的结构凝聚力与用户密切相关,即指通过与用户的互动所形成的稳定状态——用户对微内容产生品牌忠诚度,并有意愿反馈自身的想法和意见。内容吸引力是指微内容的用户吸引力,往往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对目标用户更具吸引力。
2.平台拉动力
微平台是微内容服务载体与信息传播媒介。目前最主要的微传播平台有微信、微博等,微平台旨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用户拉取有价值的知识与信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微平台的拉动力体现在内容过滤、再生产与加工、网络结构扩展三个方面[1]。第一,过滤。微平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用户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在海量信息中充分过滤并筛选出目标用户需要的微内容。第二,再生产与加工。筛选出的原始内容可能是无序的,因而需要进行再生产与加工,使其整合在一个固定的框架或形式之下,从而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第三,网络结构扩展。在微传播过程中,微媒体平台应注重用户规模的扩展,如通过鼓励用户的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提升微内容的网络影响力。
3.用户拉动力
用户是图书馆微内容传播对象与消费者。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过程中,用户不但是馆员的服务对象,且自身也会有针对性地主动寻求有价值的信息,这种主动寻求信息的驱动力即用户拉动力。用户拉动力是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下,用户主动向平台提供信息需求、反馈建议、寻求信息的动力,这些是促进微内容传播极为重要的驱动力。用户作为知识和信息的需求者,在图书馆推送内容不能满足其需求的初期阶段,会自主使用检索工具、咨询服务等方式来获取想要的内容。这种拉力能够为图书馆运营者提供充足的用户需求信息,也会倒逼图书馆进行基于用户需求的服务变革,并加强对用户的调研和分析,从而赢得用户的青睐[3]。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的高级阶段,基于微平台的技术支撑,微内容传播将不再是单向的信息推动,而是基于对用户使用数据分析的内容推送活动。因此,推送过程是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其能够减少用户的选择成本,提高微内容的传播效率。
在整个图书馆微内容传播中,馆方的推动力和微平台、用户的拉力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三方共同为优质微内容的传播而努力。
三、图书馆微内容传播驱动力优化
在微媒体时代,依托微平台进行内容传播是现代图书馆重要的服务业务。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动力机制中,微内容推动力(内容吸引力)、用户需求拉动力(信息需求、反馈建议)、传播媒介拉动力(沟通体验、信息匹配)是图书馆微内容传播的主要动力节点,通过优化各节点驱动力,构建图书馆微内容服务生态链,可以提升图书馆微内容传播质量。
1.生态链核心:增强内容吸引力,提升其对信息传播的推动力
现代图书馆作为微内容服务的主体,应积极整合数据库资源,提升微内容吸引力,以推动信息传播。第一,提升推送内容的时效性、独特性。如推送图书馆读书分享活动信息时,就可以将推送内容和活动主题、图书馆文化、时事政治、历史人物等联系起来,做成特色专题,以吸引用户关注。第二,丰富推送内容。在推送独特性内容的同时,应充分发掘其他相关信息资源,展现图书馆微内容的丰富性。目前,部分图书馆通过不断优化数据库后台的适配性,提供基于语义关联的资源推送或检索服务,值得推广。第三,吸纳领域专家,提升内容专业化程度。随着图书馆微服务工作的深入,用户群体也在不断扩充。当具备一定用户规模之后便可以进行细分,探索并发掘每个领域群体中的专家或领军人物,使其作为图书馆管理者、服务者参与到微内容传播之中,以提升微内容的专业化程度。此外,馆员是进行图书馆微内容服务的执行者,优秀的馆员能够不断推出原创的个性化内容,为优质微内容的传播提供保障。毋庸置疑,内容吸引力是图书馆微内容服务与信息传播生态链中的核心推动力,对信息生态链、微媒体平台价值、结构凝聚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链目标: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对信息传播的拉动力
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消费者,满足用户需求是图书馆微内容服务的动力,也是整个信息传播生态链的终极目标。图书馆要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信息推送,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对信息传播的拉动力,就必须积极进行用户偏好研究,促进用户画像建立与用户细分;建立内容服务反馈机制,激发用户信息需求。首先,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多样化的文化和思潮不断涌现,用户的偏好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图书馆应当积极对用户进行研究,通过组建专门的用户研究团队,跟踪用户的浏览数据、阅读数据、点赞、评论等内容,定期推出用户研究报告,建立用户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促进用户服务质量的提升,增加用户黏度[4- 5]。其次,在强调用户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跟踪用户动态,建立用户画像,针对细分的用户市场,适时调整服务策略。再次,在用户多样化的背景下,个性化精准信息推送成为微内容服务的一大潮流,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度挖掘用户的偏好和需求,并依托微平台实现信息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最后,还应将用户的互动积极性调动起来,刺激用户的互动行为,对用户的转发行为进行激励,使其推动微内容的广泛传播。
3.生态链协调:发挥微媒体平台的交互作用,增强结构凝聚力
作为信息传播动力机制的媒介体,微媒体平台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促使图书馆与用户的互动,通过优化驱动力节点交互,增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结构凝聚力,协调信息传播关系链生态。在优化信息匹配方面,微媒体平台可以运用云计算技术,推动图书馆资源的高效整合,为用户提供强大的数据和资源支撑,再运用数据筛选技术、知识发现和智能代理机制,让微媒体平台在大量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有用的信息,并基于用户行为与智能交互,为用户推送有针对性的内容,实现信息有效匹配[6]。在提升馆方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体验方面,微媒体平台可以基于海量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将图书馆信息进行过滤、再生产与加工、网络结构扩散;将用户信息进行细分与归类,增强馆方与用户的有效交互,形成内容传播的稳定状态,优化图书馆、用户双方的沟通体验。即用户对微内容产生品牌忠诚,并有意愿反馈意见和想法,让图书馆能够获取有效的用户需求信息。良好的沟通体验与信息匹配,可以协调关系链各方信息,增强结构凝聚力,确保生态链稳定。
四、结语
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动力机制中,图书馆的推动力和微媒体平台、用户的拉力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三方共同为优质微内容的传播而努力。在互联网技术和多样化传播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图书馆应立足于管理实践和传媒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图书馆内容服务规律和信息传播规律,不断创新内容服务。一方面,图书馆应以微内容服务为基础,积极探索其他增值服务,并积极进行跨界合作,拓宽服务内容,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另一方面,随着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频率不断提高,场景也将更加复杂,定制化、個性化传播成为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宁. 图书馆微服务信息生态链动力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J]. 情报杂志,2015(9).
[2]张子柯. 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机制与动力学研究综述[J]. 情报学报,2017(4).
[3]毕强,马卓,李洁. 数字图书馆微服务交互情境功能与用户行为的内在关系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
[4]曹娜. 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构建——基于读者本位的思考[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4).
[5]王军光. 手机图书馆的媒介形态变化及传播策略[J]. 山西档案,2017(2).
[6]王婷. 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1).
【关 键 词】信息传播;微内容;图书馆;动力机制
【作者单位】蒲姗姗,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0.018
微内容传播,即依托微媒体平台进行知识与信息传播,它是互联网经济和微媒体发展下的信息传播新事物,已成为图书馆知识整合传播的新方式,满足了微时代用户的碎片化获取需求。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过程中,图书馆扮演了信息生产者、组织者、分解者和推送者等多个角色;微平台、用户则分别是中介者、消费者的角色。图书馆、微平台、用户三者相互影响,组成了一个信息传播的关系链[1]。本文从信息传播的动力学视角,解构图书馆微内容传播动力机制,以期为优化图书馆微服务提供对策。
一、信息传播动力机制的概述
1.概念
信息传播是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媒介向信息消费者进行传输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促使信息发挥应有价值。信息传播动力机制是以信息为“本”,依托信息传播媒介促使信息方良好互动,并最终实现高效信息传播的一种机制。信息传播的基础是信息的生产,信息的生产过程实际上也是推动信息传播的过程。基于受众需求的内容挖掘,信息内容的整合以及信息推送形式的优化,都能推动信息传播[2]。当然,用户(信息消费者)也会根据自身需要主动寻求信息,用户的主动检索则是信息传播的巨大拉力,而检索平台发挥着扩散信息与拉取信息的媒介作用。
2.框架
在信息传播动力机制中,涉及两大信息方与一个媒介体,如图1 所示。信息方是指信息的能动个体,包括信息提供方和信息需求方,这两类信息方均可以是机构或个人,且能够自主参与信息传播[1]。信息提供方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进行充分把关,将经过加工的信息以有效的途径进行传播,满足信息需求方的现实需要。信息提供方的推动力体现在信息提供方主动生产有价值的信息的过程,该过程是信息提供方基于用户历史需求、反馈信息进行信息预测与生产的过程,其目的是推动信息更有效的传播。而信息传播的拉力,一方面,表现在信息传播载体的拉动力——传播载体通过海量数据分析与用户信息分析,为信息需求方“拉取”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信息;另一方面,信息需求方通过一定机制与信息提供方沟通,表达对于信息需求的相关请求,从而拉动信息的生产,优化互动生态。
3.功能
在信息传播动力机制中,推力和拉力的作用能够促使信息更有效地传播。第一,在驅动力作用下,信息提供方和需求方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使信息匹配度达到最佳,充分满足信息需求方的实际需求,减少无关的垃圾信息、传播“噪声”,最终提升信息传播效率。第二,在信息传播动力机制中,信息提供方扮演多个角色,且信息需求方的满意度也直接关系到信息提供方的“角色质量”。因此,信息提供方必然会尽可能地搜集信息需求方的需求信息,进而通过多样化的调研和分析,充分整合、加工和优化信息,提高信息质量。第三,在传统的传播机制中,信息方会受到众多干扰信息和环境的影响,需要付出较高的信息传输成本和管理成本。而在强调信息传播动力的新机制下,信息提供方和需求方实现了充分沟通,“推”“拉”都是有针对性的。因此,减少其他非主要因素的冗余成本,可以提升整合优度,促进信息的整体增值,形成信息传播的生态循环。
二、图书馆微内容传播动力机制:馆员“推”,平台与用户“拉”
随着互联网和新兴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和过程发生了深层次的变革。“微传播”已成为互联网经济和微媒体发展下的信息传播新方式,是现代图书馆知识整合传播的新爆点。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过程中,馆员、微平台、用户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共同构成信息传播的关系链。依据信息传播动力机制,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过程中,作为核心要素的“信息”(微内容),通过馆员的“推”、平台与用户的“拉”发挥价值。图书馆微内容传播动力机制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1.馆方推动力
馆方是微内容的服务者与信息传播的推动者,是内容供给方的核心主体,应为用户(内容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推动信息传播。作为内容生产者、组织者、分解者和推送者,馆员撰写、组织、加工和编辑的内容要推送至用户方且被用户点击浏览,才能发挥其价值。实际上,馆方的工作重心就是推动信息传播,通常馆方推动力的发挥需依托结构凝聚力、内容吸引力。宏观层面的结构凝聚力是基于图书馆整体架构而形成的对用户的凝聚力,如图书馆微平台建设情况、已有粉丝数量、内容原创程度等;微观层面的结构凝聚力与用户密切相关,即指通过与用户的互动所形成的稳定状态——用户对微内容产生品牌忠诚度,并有意愿反馈自身的想法和意见。内容吸引力是指微内容的用户吸引力,往往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对目标用户更具吸引力。
2.平台拉动力
微平台是微内容服务载体与信息传播媒介。目前最主要的微传播平台有微信、微博等,微平台旨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用户拉取有价值的知识与信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微平台的拉动力体现在内容过滤、再生产与加工、网络结构扩展三个方面[1]。第一,过滤。微平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用户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在海量信息中充分过滤并筛选出目标用户需要的微内容。第二,再生产与加工。筛选出的原始内容可能是无序的,因而需要进行再生产与加工,使其整合在一个固定的框架或形式之下,从而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第三,网络结构扩展。在微传播过程中,微媒体平台应注重用户规模的扩展,如通过鼓励用户的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提升微内容的网络影响力。
3.用户拉动力
用户是图书馆微内容传播对象与消费者。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过程中,用户不但是馆员的服务对象,且自身也会有针对性地主动寻求有价值的信息,这种主动寻求信息的驱动力即用户拉动力。用户拉动力是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下,用户主动向平台提供信息需求、反馈建议、寻求信息的动力,这些是促进微内容传播极为重要的驱动力。用户作为知识和信息的需求者,在图书馆推送内容不能满足其需求的初期阶段,会自主使用检索工具、咨询服务等方式来获取想要的内容。这种拉力能够为图书馆运营者提供充足的用户需求信息,也会倒逼图书馆进行基于用户需求的服务变革,并加强对用户的调研和分析,从而赢得用户的青睐[3]。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的高级阶段,基于微平台的技术支撑,微内容传播将不再是单向的信息推动,而是基于对用户使用数据分析的内容推送活动。因此,推送过程是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其能够减少用户的选择成本,提高微内容的传播效率。
在整个图书馆微内容传播中,馆方的推动力和微平台、用户的拉力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三方共同为优质微内容的传播而努力。
三、图书馆微内容传播驱动力优化
在微媒体时代,依托微平台进行内容传播是现代图书馆重要的服务业务。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动力机制中,微内容推动力(内容吸引力)、用户需求拉动力(信息需求、反馈建议)、传播媒介拉动力(沟通体验、信息匹配)是图书馆微内容传播的主要动力节点,通过优化各节点驱动力,构建图书馆微内容服务生态链,可以提升图书馆微内容传播质量。
1.生态链核心:增强内容吸引力,提升其对信息传播的推动力
现代图书馆作为微内容服务的主体,应积极整合数据库资源,提升微内容吸引力,以推动信息传播。第一,提升推送内容的时效性、独特性。如推送图书馆读书分享活动信息时,就可以将推送内容和活动主题、图书馆文化、时事政治、历史人物等联系起来,做成特色专题,以吸引用户关注。第二,丰富推送内容。在推送独特性内容的同时,应充分发掘其他相关信息资源,展现图书馆微内容的丰富性。目前,部分图书馆通过不断优化数据库后台的适配性,提供基于语义关联的资源推送或检索服务,值得推广。第三,吸纳领域专家,提升内容专业化程度。随着图书馆微服务工作的深入,用户群体也在不断扩充。当具备一定用户规模之后便可以进行细分,探索并发掘每个领域群体中的专家或领军人物,使其作为图书馆管理者、服务者参与到微内容传播之中,以提升微内容的专业化程度。此外,馆员是进行图书馆微内容服务的执行者,优秀的馆员能够不断推出原创的个性化内容,为优质微内容的传播提供保障。毋庸置疑,内容吸引力是图书馆微内容服务与信息传播生态链中的核心推动力,对信息生态链、微媒体平台价值、结构凝聚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链目标: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对信息传播的拉动力
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消费者,满足用户需求是图书馆微内容服务的动力,也是整个信息传播生态链的终极目标。图书馆要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信息推送,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对信息传播的拉动力,就必须积极进行用户偏好研究,促进用户画像建立与用户细分;建立内容服务反馈机制,激发用户信息需求。首先,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多样化的文化和思潮不断涌现,用户的偏好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图书馆应当积极对用户进行研究,通过组建专门的用户研究团队,跟踪用户的浏览数据、阅读数据、点赞、评论等内容,定期推出用户研究报告,建立用户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促进用户服务质量的提升,增加用户黏度[4- 5]。其次,在强调用户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跟踪用户动态,建立用户画像,针对细分的用户市场,适时调整服务策略。再次,在用户多样化的背景下,个性化精准信息推送成为微内容服务的一大潮流,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度挖掘用户的偏好和需求,并依托微平台实现信息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最后,还应将用户的互动积极性调动起来,刺激用户的互动行为,对用户的转发行为进行激励,使其推动微内容的广泛传播。
3.生态链协调:发挥微媒体平台的交互作用,增强结构凝聚力
作为信息传播动力机制的媒介体,微媒体平台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促使图书馆与用户的互动,通过优化驱动力节点交互,增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结构凝聚力,协调信息传播关系链生态。在优化信息匹配方面,微媒体平台可以运用云计算技术,推动图书馆资源的高效整合,为用户提供强大的数据和资源支撑,再运用数据筛选技术、知识发现和智能代理机制,让微媒体平台在大量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有用的信息,并基于用户行为与智能交互,为用户推送有针对性的内容,实现信息有效匹配[6]。在提升馆方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体验方面,微媒体平台可以基于海量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将图书馆信息进行过滤、再生产与加工、网络结构扩散;将用户信息进行细分与归类,增强馆方与用户的有效交互,形成内容传播的稳定状态,优化图书馆、用户双方的沟通体验。即用户对微内容产生品牌忠诚,并有意愿反馈意见和想法,让图书馆能够获取有效的用户需求信息。良好的沟通体验与信息匹配,可以协调关系链各方信息,增强结构凝聚力,确保生态链稳定。
四、结语
在图书馆微内容传播动力机制中,图书馆的推动力和微媒体平台、用户的拉力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三方共同为优质微内容的传播而努力。在互联网技术和多样化传播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图书馆应立足于管理实践和传媒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图书馆内容服务规律和信息传播规律,不断创新内容服务。一方面,图书馆应以微内容服务为基础,积极探索其他增值服务,并积极进行跨界合作,拓宽服务内容,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另一方面,随着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频率不断提高,场景也将更加复杂,定制化、個性化传播成为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宁. 图书馆微服务信息生态链动力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J]. 情报杂志,2015(9).
[2]张子柯. 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机制与动力学研究综述[J]. 情报学报,2017(4).
[3]毕强,马卓,李洁. 数字图书馆微服务交互情境功能与用户行为的内在关系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
[4]曹娜. 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构建——基于读者本位的思考[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4).
[5]王军光. 手机图书馆的媒介形态变化及传播策略[J]. 山西档案,2017(2).
[6]王婷. 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