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内生动力促进扶贫可持续发展
蔡朝宇 王海湾
摘 要:目前扶贫已进入全面攻坚的关键期,最大问题是扶贫主要靠外部发力而内生动力不足,必须走一条内外联动的路子才能胜利。贫困群众是被帮扶的对象,同时也是脱贫的一线战士,只有他们脱贫的愿望充足了,扶贫工作才能可能持续发展,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因此,首先对何为内生动力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内生动力缺乏的原因,最后从扶志、扶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对增强内生动力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扶贫;内生动力;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F328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2-0040-03
习近平同志曾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1]当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贫穷问题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一、内生动力解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到2019年初,我国平均每年减少约1 300多万贫困人口,是世界上扶贫贡献最大的国家。然而,缺乏内生动力一直都是制约扶贫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短板。
(一)对内生动力的内涵的把握
内生动力是指系统内部生成的驱动力,根据系统主体单位不同可以划分为个人、组织、地区及其他层面的内生动力[2]。
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就是贫困个体谋求发展的愿望和需求。不同个体有不同的愿望和需求,但总的来说具有一致性,他们都是为了改变目前的生活水平,寻求更好的发展前景。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基于人性最初的原始动力,这种内生动力大多基于动物性生存的满足,极少数出于更高精神追求的需要。
(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特点
1.内部催生性。外力来自于本体外部,与本体内容无关。对贫困群众的外力主要表现为物质、金钱的给予。而内生动力则是本体内部有机协调的结果,在贫困群众中主要表现为生理需求的满足。对于贫困群众来说,吃饱和穿暖是主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交通、网络、能源、教育等方面的改善。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东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生活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造成了西部贫困人口心理的落差,因此从内心滋生出改善生存条件的需要。内部催生性是内生动力最本质的属性。
2.复杂多样性。复杂多样性是内生动力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最典型的表现是内生动力有高低层次之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再者,内生动力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具体需求具有多样性。对于贫困人口来说,在具体的需求上,个体与个体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的人希望有肉吃,有的人希望交通便利。
3.实践性。实践性指的是贫困人口在内生动力的驱动下,会积极作为,把内心的期望付诸于行动,在实际操作中实现自身的需求。有动机才会有行动,内生动力是激励贫困人口努力作为最深层次的原因,影响着人们实践的整个过程。
4.多变性。多变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人在不同年龄时期具有不同的需求,内生动力也就不一样。在基本的生理需求都不能滿足的情况下,人们的目标是吃穿不愁;满足以后,则会追求更高层次。第二,内生动力的多变性还表现在同一发展阶段上人们诉求的选择具有多变性。在短时间里,需求频繁发生变化,今天想吃牛肉,也许明天想吃羊肉,其内生动力发生了迅速的变化。
二、贫困群众脱贫缺乏内生动力的原因
(一)缺乏斗志,安于贫穷
志气是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要求做出某事的气概。[3]集中贫困地区从先辈开始,贫穷了几十上百年,且人们生活条件相似,使得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处境,安于贫穷。虽然有人曾为脱贫而努力,但因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本地区交通不便、资源开发价值性较低,使得人们再次丧失信心。
再者,贫困群众中部分人存在着消极的“等、靠、要”思想,习惯了政府的给予,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不愿意去奋斗,以至不愿意摘掉贫困的帽子,争着当贫困户,脱贫意愿不强。
(二)政府给予和贫困群众需要存在冲突
精准是扶贫工作的基调,然而在实际的帮扶中,常常不太精准。政府出台的一些方针政策,主要是从一般性大局出发,而不是基于群众的实际需求,没有真正了解贫困群众究竟想要什么,给予与需求之间发生了矛盾。
事实上,我国扶贫工作主要着眼于住房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也确实是我国大部分贫困人口最紧迫的需求。但是,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贫困群众具体内心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扶贫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实事求是了解群众的需要,没有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则会是效果事倍功半。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力度不足
农村基层组织奋战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然而,我国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力度明显不足,在农村扶贫工作中力不从心,不能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首先,许多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很不完善。有的村民委员会只有村长、书记、会计等三人,许多岗位缺失;有的村从来没有开过村民大会,村民和村委会严重脱节,村委会只是摆设。其次,村委会成员老龄化现象严重,许多贫困地区的村长、支书已在任二十年,从黑发干到了白发。最后,老一批基层干部大多文化水平较低,眼光狭窄。
(四)宣传工作不到位
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根据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现状,制订了一系列扶贫的方针政策,并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主流媒体进行大力宣传,促进了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
以上宣传工作固然有效,但还是存在明显不足。应该看到,贫困地区条件落后,贫困人口大多文化水平较低,一些官方的宣传并没有传到他们耳朵里,即使听到了这些宣传,很多人也不能实质性地理解和接受,相关政策措施并没有根本意义上落实。
三、培育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举措
(一)扶志先行
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每踏出一步都事关工作的成败,针对贫困群众缺乏斗志的局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激发致富的精神动力。骆郁廷在《精神动力论》中将个体最基本的精神动力归结为意志、情感、理智等几个方面[4]。而在这里,精神动力主要指的就是“志”。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就表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得坎。”[5]
首先,须对贫困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摆正他们的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摆脱贫困中》提到,“弱鸟渴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头脑里有没有这种意识。”[6]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味说教,应当寓教于行,在实践中让他们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内心的斗志。政府牵头,开展以脱贫致富为主题的贫困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很有必要。
其次,要坚定贫困群众的信心。各级政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决执行脱贫方针政策,言必行,行必果,营造良好的扶贫氛围,从而坚定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
再次,发挥典型人物、事迹的示范作用,着重发挥正面典型的榜样作用。身边典型的人和事最具有说服力,在贫困群众中选择一批脱贫典型,对其表扬,让他们分享成功致富的经验。
最后,出台相应的奖惩政策。给予那些愿意并敢于致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贫困群众补贴,根据他们劳动创业的实际情况给予补贴。例如,对水稻种植户根据种植面积给予补贴,并免费发放耕种器械。对那些不求上进的贫困群众,果断采取措施,避免其“等、靠、要”的坏思想进一步滋长。
(二)扶智跟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可见,扶志虽然是扶贫的首要工作,而扶智也是扶贫必须要做且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要紧紧抓住教育这个国家根本大计,加强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为其创业致富、摆脱贫困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养,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让乡村教师愿意留在基层、扎根基层。此外,应当对贫困地区的孩子进行高考加分政策照顾,在实际得分的基础上酌情加分,让他们公平享有上大学的机会。
加强贫困地区群众的职业技术培训也是扶智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贫困地区办夜校,开设不同种类的技术班,安排技术经验丰富的师傅定期对贫困群众进行培训,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劳动水平,拓宽其就业渠道。要实事求是,针对对贫困群众是实实在在的需要,开设相应的课程。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是扶贫工作的先锋队,是官民血肉联系的纽带。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效率如何以及工作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党的发展政策在农村的高效贯彻落实,影响到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7]。
第一,要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岗位配置。如果一个村只有一个村长和书记,那完全不能称之为组织,又谈何发挥基层组织扶贫的先锋队作用。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岗位,建设完整的村委会,发挥扶贫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二,基层组织应制定完善的换届选举制。定期召开村民选举大会,选举出群众心里最信任的当家人、父母官,徹底摒弃村干部任期“终身制”。
第三,鼓励大学生下基层。政府出台鼓励政策,广泛号召能力强的大学生人才下到农村,扎根农村,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带去新的知识和技能,带去新的扶贫思路。
第四,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上级政府部门定期开展基层干部培训会,提高其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培养一批合格的农村扶贫干部。加强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吸纳一批较为突出的群众入党,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力度
由于贫困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做宣传工作时,不能采用理论性太强的贫困群众难以理解的语句,而应该运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大白话进行宣传。采用贫困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合口味的方式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对于相关政策真正落到基层很有必要。
农村基层组织干部要发挥肯实干扶贫、肯苦干扶贫、卖力干扶贫的思想,做贫困群众真正的“父母官”,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宣传政策,把扶贫说到贫困群众的心坎儿里。定期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向广大村民传达党和政府最新的扶贫政策。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B/OL].人民网,2017-10-08.
[2] ?Capacity Development Group,Bureau for Development Policy,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Incentive systems Incentives,motivation,and development performance[R].UNDP,2006:5.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 ?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目标[EB/OL].(2013-11-05)[2018-05-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05/c_118018119_3.htm.
[6]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7] ?王重贤.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