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的鄂温克人:中国惟一被允许狩猎的民族
大勐龙
在中国,这是唯一被允许狩猎的特殊群落,也是惟一饲养驯鹿(俗称“四不象”)的民族——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及黑龙江省讷河县等地。
“鄂温克”,在汉语中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他们居住的房子很独特——那是一种被称为“仙人柱”的房子。更多的时候,鄂温克人骑着高大威猛的驯鹿,常年穿行在深山密林中……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鄂温克人的生活方式,除了神秘幽雅,更多的是带给人们无限的向往。在这个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里,你一定会想起那些策马扬鞭、逐鹿天下的故事和岁月……
游猎民族智慧结晶:“仙人柱”、“靠力宝”
现有30000多人的鄂温克族是一个跨国民族。早在公元前,他们的祖先就居住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交界地区——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以狩猎和驯鹿饲养为主要生产方式,16至17世纪中叶,其中一部分鄂温克猎民移居至贝加尔湖西北。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这部分猎民又迁到苔藓丰富而渺无人烟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过着漂泊不定的游猎生活。
鄂温克人穿兽皮、吃兽肉,同时为了适应游猎生活,还创造了一种非常简陋的住房——“仙人柱”(也称“撮罗子”)。这种简易住房很有意思,具体结构是:在密林边,用30多根木杆,搭建成形同半张开雨伞的架子,夏天在上面覆盖桦皮围子,冬天则覆盖狍皮围子。搭建时,将围子覆盖在木架上,桦皮或狍皮围子长长地拖下来,像一个奇异的门帘。门的方向比较讲究:必须是日出方向或向南的方向。这种住房的特点是:保暖性差,但便于携带。
“仙人柱”有大有小,大的可供7、8人居住,小的可容纳4、5人。在门的对面,是神“鲁玛”的位置,而中间是火位,火位就是生火煮饭的地方,“仙人柱”里的火焰长年不断,不但驱蚊灭虫,还可以取暖。他们的居住也很讲究,在火位以北是男人居住,而火位以南则是女人居住,除主妇和未满15岁的女孩可以到“鲁玛”的神位附近,其他成年妇女不得越过火位。
“仙人柱”之外,比较有意思的是鄂温克人合建的树上仓库,他们称为“靠力宝”。其具体建造方式是:将4棵间距适当的大树,在离地3米的地方锯断树冠,留下树杆为柱,搭建一个小房,房顶用木板搭成人字型盖子,底部留有出入小口,接入可以攀登的楼梯——就成了他们的仓库,用以存放粮肉食品及暂时不用的衣物等等。
鄂温克人在冬季狩猎时,除用扎枪、弓箭以外,还发明了一种交通工具——滑雪板。滑雪板是用煮过的桦木或松木制成,长约7尺,宽6寸,厚5分,前端削成尖形向上翘,后端呈坡形。从11月大雪以后至次年3月,每个鄂温克人就戴上马尾眼罩(可以避免强光线刺激),穿着一副滑雪板,像燕子一样飞驰在雪山之间,追击各种野兽。这种滑雪板的速度非常快,一天可滑行80公里。
大兴安岭是我国稀有的天然牧场,出产各种野兽,包括马鹿、麋鹿、熊、狐、獐、水獭、貂、灰鼠等。鄂温克人就是以猎杀这些兽类为生,这些动物不仅能为鄂温克人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毛皮和兽骨也成为鄂温克人衣服和生活工具的主要供应品。例如,用兽骨制成鹿哨,模仿鹿的鸣叫声进行吹奏,吸引鹿群,进行捕猎。用兽皮,包括鹿、狍子、猞猁、灰鼠等各种粗细皮张制成衣服,冬天用以御寒。
鄂温克人敬火如神。无论在家中还是野外,都不能用水泼火,不能将污秽之物扔进火中。在吃饭、喝酒时,也要先敬火神。每年的12月23日,在牧区的鄂温克人还要举行祭火神仪式:在火位的正面放上一个桌子,摆上多种供品。在火架的四周点灯,挂上五种彩色布条,火架里面用木条搭一个框,放着羊骨,撒上羊油,将火点燃,把各种供品投入火中。
在祭火神时,妇女还要跪在火前,请求火神宽恕她们对火的失礼之处。随后,全家人向火神磕头。祭火神后的3天里,禁止任何人拨火、掏灰。他们之所以如此敬重火,除了火在他们生产、生活中起到重大作用外,还认为火的主人是神,每户的火主就是自己的祖先,如果失去了火主,这户人家也就香火难续。
鄂温克人与驯鹿:摇钱树和亲人的双重关系
驯鹿俗称“四不象”,也叫“角鹿”。它的头长得像马、双角长得像鹿、身材长得像驴子、蹄子长得像黄牛,《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坐骑就是它的化身。
在我国北疆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鄂温克人的迁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群妇女牵着驮载物品的驯鹿,组成一个长队。走在最前面的,是两名年轻力壮的妇女和两匹体格健壮的驯鹿,他们负责引路。驮载妇孺的驯鹿走在队伍的最后,其它驯鹿尾随左右。若有离群或行走慢的,还有人精心护理……鄂温克猎民在茫茫林海和雪域中的迁徙,驯鹿是他们驮载物品不可替代的“交通工具”,也被称为“林海之舟”。
驯鹿俗称“四不象”,也叫“角鹿”,原生于贝加尔湖和勒拿河上游地区。它的头长得像马、双角长得像鹿、身材长得像驴子、蹄子长得像黄牛,《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坐骑就是它的化身。驯鹿性情温顺,生命旺盛,适宜在寒冷的地带生活,喜欢吃苔藓、咸土,善于在深山密林、沼泽地和雪中行走。长期游猎的鄂温克人将其捕获后,精心饲养,逐渐驯化,使驯鹿成为他们生产、生活的工具。这样,鄂温克人便成了中国唯一饲养、教化和使用驯鹿的民族。
在鄂温克语中,驯鹿被称为“鄂伦”。它体长2米左右,高1 米多,体重100至150公斤。驯鹿的毛色灰褐、也有白色、黑色和杂色等。尾巴很短,颈下有很长的垂毛。雄鹿高大,雌鹿矮小。一般在鹿科动物中,公鹿有角,母鹿无角。唯独驯鹿不同,无论雌雄,头上都长着一对分枝很多的大茸耳。由于年龄不同,茸角的大小分枝也不同。驯鹿每年脱角一次,第二年的3、4月间重新长角。驯鹿全身都是宝,肉可吃,奶可饮,皮能制革,鹿茸、鹿鞭更是珍贵的药材。权威部门对驯鹿茸的科学鉴定表明,其生化和药理作用,竟高于梅花鹿茸,堪称奇珍!在市场上每公斤能卖到1200元左右,且远销欧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驯鹿已成为了鄂温克猎民的摇钱树。
饲养驯鹿的方法很简单,不用栏圈,不用喂草,只是将驯鹿散放在山沟里,任其自由觅食。当夜幕降临,驯鹿便三五成群地离开宿营地,到密林中寻食,天亮了便自动回来,白天不再离开。它们的觅食能力极强,即使大雪封山,也能用宽大的前蹄扒开1米深的积雪,寻吃苔藓。驯鹿喜欢吃盐,当主人要调养它们时,只要敲击盐盒子,它们就会应声而来。
驯鹿体格健壮,能负重40公斤,日行20公里。平时主人的猎获物,迁徙时的炊具、粮食、衣物及搭“仙人柱”用的篷布、桦树皮等生活用品,都由驯鹿来运输。鄂温克人也非常疼爱驯鹿,他们给每只驯鹿都取一个吉祥的名字,为它们戴上一只木铃或者铜铃,便于寻找。
长期以来,鄂温克人同驯鹿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对待驯鹿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百般呵护。每到节日,鄂温克人为驯鹿梳妆,披红挂彩,挂上亮晶晶的铜锁;如果有一头驯鹿不幸死去,他们会难过得失声痛哭。按照古老的风俗,驯鹿还是鄂温克人嫁娶的聘礼,男方求婚时,首先要带来若干头高大的驯鹿;结婚时,新娘也要带回数量相等的驯鹿,有的甚至还多一些,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要牵着驯鹿在新搭建的帐篷转几圈,表示人丁兴旺,驯鹿健壮。
鄂温克猎人艰难游猎:从传统狩猎到靠驯鹿为生
当我们走进一个坐落在密林深处、被浓浓的绿色浸泡着的小山村。由于远离闹市,这里的天简直蓝得有些不真实,几丝白云飘来掠过白桦林,河水泛着银波。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充满原始气息的地方,村口竟矗立着一尊巨大的鹿雕,颇具民族特色,几只矫健的驯鹿形态兼备,颇具艺术魅力,这也许是猎户为了表达对驯鹿的崇拜。
在狩猎点,令人感到惊讶的是,狩猎点的森林和别处的森林又有些区别,这里的“老头树”、苔藓比较多,一打听才知是土层薄、离永冻层近的缘故。在森林中穿行一会儿,就见到炊烟袅袅,百余只驯鹿或站着、或卧着,悠闲自得。
这天上午,我们走进了一位叫玛丽亚索的普通猎民家。玛丽亚索今年69岁,祖祖辈辈都是猎民,她一直生活在山上。在猎民点的一个“仙人柱”里,玛丽亚索指着自己老伴生前用过的一支苏式大盖枪,开始讲述鄂温克狩猎部落古老的历史和艰难的游牧生活。
他们是300年前从外贝加尔湖沿岸和勒拿河流域迁徙过来的。共有4个氏族,分别是索罗共氏族、固德林氏族、卡尔他昆氏族和布利托天氏族。历史上,他们一直靠狩猎为生,吃兽肉、穿兽皮,整年赶着驯鹿,追逐着野兽的足迹,游荡在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由于受生活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疾病、战争等天灾人祸的影响,鄂温克驯鹿部落的人口数量迅速下降,据记载,他们刚迁来时,共有75户,170人。
以前这里的猎民都是采用最原始的工具和方法进行狩猎,上世纪初才开始接触猎枪,最早使用的猎枪叫别力弹克枪,是原沙皇俄国制造的。玛丽亚索老太太指的这支苏式大盖枪,为猎民使用的第二代猎枪,是解放初期政府发的。而现在使用的枪支早已改为新式的半自动步枪。目前,这里的猎民是国家惟一允许可以狩猎的民族,并配发枪支和子弹,但由于近几年野生动物的迅速减少,猎民们早已从传统的狩猎为生转变为靠驯鹿为生。
鄂温克族重礼好客,长幼之间恪守着严格的礼节。无论什么时候和地点,老人都受到尊重。当晚辈听到长辈呼叫时,必须站起来答应。吃饭时,必须老人先动筷,晚辈才能吃。年轻人遇到长辈,要施礼问安、敬烟等,如果是骑在马上,遇见老人要立即下马。有客人来敲门则被认为是喜事,他们会热情相待。他们认为:“外来的人不会背着自己的房子,你出去同样不能背走你的家。如果不招待外来的客人,你出门也没人照顾你”,“有火的屋才有人进来,有枝的树才有鸟落”,所以,当有人走进鄂温克牧民的“仙人柱”时。主人准会端出香甜的奶茶,并让你尝到鹿子和麋鹿肉、脊骨、肥肠及驯鹿的珍奇美味。
这其中,最具营养价值的是驯鹿奶,驯鹿奶非常味美可口,只有从远方来客才有机会享用驯鹿奶。鄂温克人的传统食品中,鲜香可口的还有羊肉干。过去猎民外出打猎,有的一走就是十几天甚至个把月,只好把驯鹿肉晒成咸肉干放入皮袋子里带走,以便在野外充饥。事实上,制肉干又是鄂温克妇女的拿手活儿。肉干还分熟肉干和生肉干两种。熟肉干,是把切成细条的肉煮熟后晒的干;生肉干,是把生肉切成细条稍加食盐晒成肉干。鄂温克人每家都有专门晒肉干的架子,架子是用桦木或松木片编织成的。肉干存期较长,而且还能保持原有的鲜美味道与丰富的营养。用肉干煮面条,味道格外鲜美。若把肉干放在火里烤着吃,则松脆可口、香味四溢。总之,肉干的制作,是鄂温克人千百年来在与大自然的接触和游牧生活中创造出的独特的饮食文化之一。
美丽的鄂温克女性:崇尚天鹅,穿戴讲究、爱长筒皮靴
这里的姑娘身材苗条,在粉红色鄂温克服装的衬托下,更显得非常妩媚动人;一年中最浪漫最快乐的事是采集野菜“昆毕尔”。
鄂温克族人崇尚天鹅,以天鹅为图腾。妇女们闲暇时喜欢模仿天鹅的各种姿态,自娱而舞,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舞蹈——天鹅舞,鄂温克语叫作“斡日切”。
对鄂温克女性来说,一年中最浪漫最快乐的事是采集野菜“昆毕尔”。大森林中风和日丽的日子,她们抛却琐碎的家务,一个个打扮得漂亮异常,并且带上自己精心制作的村皮筐或篮,7、8成群、说说笑笑地走向绿阴覆盖的山间以及清澈的小河边去采集昆毕尔。昆毕尔是生长在绿色林海中的一种自生自长的野菜,学名叫柳蒿芽。是鄂温克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之一。当然,采集昆毕尔也成了女人生活中一件不可忽视的、比较重要的事情。这是个绝对的绿色世界,那充满花草树木清香并毫无污染的新鲜空气,呼吸起来是那样舒畅。她们边采集边告诉我,这里的昆毕尔鲜嫩、味美、营养丰富。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沿着小河和山涧满地都是这种植物。它们浓绿、剔透而又水灵灵的,散发着独特的香味。一位少妇说,采集昆毕尔是鄂温克女性的“专利”,因为男猎人是从不沾手的。
这里的女性很美,尤其是姑娘,不仅身材苗条,在粉红色鄂温克服装的衬托下,更显得非常妩媚动人。在常人眼里:这里地处深山老林,猎民们住的是简陋的“仙人柱”,女人穿的一定该是“破衣烂衫”。其实这种想法是个天大的错误。因为鄂温克人十分讲究穿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场合,他们所穿的服装均各有特点和区别。就连服装的颜色和款式都十分讲究。
年轻姑娘通常身着色彩纷呈的裙式长袍,头戴红缨帽,脚穿黑色长筒靴,或骑马或步行在蓝天白云之下。在微风中,那飘逸的长袍、鲜艳的颜色、红缨尖帽以及别致的腰带显得美观大方,楚楚动人。已婚女子上衣袖子中间用醒目的彩色绸缎缝一条“道”,这条“道”在鄂温克语中叫“陶海”。衣服的镶边多为蓝、绿等颜色的布料,腰带多为鲜亮的黄色,十分引人注目。当然,她们美丽的倩影更是让人难忘。
令人不解的是,即使在炎热的夏季,鄂温克妇女也喜欢穿长筒皮靴。当问起其中的原因时,她们解释说,穿长筒皮靴不仅便于在丰厚的草地上行走和骑马,而且能够防御荆棘对腿部的伤害。所以,她们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筒皮靴子。不过,夏季的长筒皮靴是由单层皮做成的,穿上很凉爽。而冬季的长筒皮靴,则由带毛的皮子做成,穿上舒适而暖和。
为了让我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的猎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近年来由国家投资,专门在内蒙古根河市西郊为猎民兴建了定居点。一幢幢风格独特的砖房由木栅栏围着,整齐划一,这是猎民的新区,两家一栋,整洁而宽敞。猎民们不仅可以无偿居住,平时的维护还由政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