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模式的构建思考

    郭建平

    摘 要:通过分析物联网在我国交通事故现场急救的积极作用,优化物联网中互联信息网、医疗信息网、人员信息网在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的关键流程,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处理过程中的实时定位、信息采集、信息交互、院内平台、信息调度等关键环节,探讨构建了新一代基于物联网的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模式,为将来现场急救模式提供新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互联网

    0 引言

    在2000-2011年间,我国共有交通事故542.06万起,造成105.93万人死亡,485.54万人受伤,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交通事故所导致死亡人数在世界排名前三位,死亡率更高,是日本的35倍[1]。99%的急症患者都因为错过了急诊抢救的黄金6分钟,而面临愈后效果差,甚至失去生命的结果,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y, RTI)现在成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的社会安全及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逐渐形成了急救医疗与快速转运为一体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模式[2]。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条例,有效促进了我国交通事故中现场及院中治疗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前景逐步拓宽,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在下一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中,如何将传感、射频、定位、无线传输等物联网技术与交通事故协同急救紧密结合,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医疗机构、交通部门、消防部门的融合应用,将会大大提高交通事故中协同急救的效率,提高伤员的生还率。

    1 物联网技术在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中的意义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网络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6]。随着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尤其是4G、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正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而走向生活应用。

    由于交通事故现场的协同急救涉及医院、消防、交通、公安等部门,涉及事故报警、医疗急救、事故处理、责任认定、住院治疗等流程。随着移动信息网、互联网等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推进物联网在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的应用,倡导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物联网建设,将医院的救护车、救护人员手持终端、医院医护资源信息系统、交通部门道路指挥系统、交通事故处理中心、交通事故处理人员及车辆、消防部门指挥中心及人员等实现信息和物体的互联共享,可以探索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事故协同急救体系。

    李兰娟院士在《国家数字卫生战略与物联网应用》的主题演讲中指出,物联网医疗应用有利于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效果、最低的医疗费用、最短的医疗时间、最少的中间环节、最满意的健康服务,有利于推进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的公共服务和保障能力。[3]陈一君等认为医疗急救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现代通信技术为纽带,可以实现医疗急救过程中伤病员信息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高效调度、协同救治等功能。[4]田军章等提出了基于物联网及远程医疗的新型应急救援系统,通过实现院前和院内的伤员信息共享,真正实现院前和院内的双向信息流、急救医疗资源合理调配,为急救赢得更多时间,提高了急救成功率。[5]池田提出物联网技术在院前急救系统中能有效解决实时数据检测、GPS定位自动同步、智能数据传输及维护管理等问题,能够实时记录病人生病体征、医生用药情况等信息,让急救更高效更智慧。[6]除此之外,郑晓蕊还认为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包括患者条形码身份管理、移动医生工作站、患者体征录入、移动药物管理、移动检验标本管理、移动病案管理数据保存及调用、婴儿防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等众多管理内容[7]。

    综上所述,物联网比传统的通信网络具有更强的优势,特别是在急救的院前救治、途中护理、院内救护的资源配置,及消防、交通等部门的协同等方面,物理网在交通事故现场的协同急救处理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 基于物联网的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体系核心要素

    基于物联网的事故现场协同急救体系的构架涉及众多要素,要想使该体系得到顺利运转发挥职能,在网络架构方面,共需要互联网、医疗网和人员网三大方面的系统支持。

    2.1 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互联信息网

    交通事故牵涉方面众多,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二次伤亡、事故急救等方面,所以交通事故现场的协同急救医疗的体系平台的信息发送涉及较多部门,如消防部门、交通部门、急救部门等;在指挥协调方面又包含现场急救指挥调度中心、院内外远程医疗系统及救护车与现场间联系等各部分。所以在交通事故现场,必须有统一调度的指挥管理中心,协调好各类资源,最大化的发挥救援协同作用。

    在基于物联网基础上的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系统中必须有核心信息部门作为交通事故协同急救行动的指挥中枢,如建立现场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因为医院作为事故急救处理中的核心部门,涉及院前急救、途中急救、院中治疗等程序,所以该调度中心应该以医院部门为主要负责部门。如下图1示,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医疗的互联信息主要涉及以下要素。其作用包括两方面的协调,一是横向部门,负责部门之间的协调调度,主要包括交通、卫生、消防、公安等部门,保证各部门的急救队伍能够及时赶到急救现场,避免各横向系统间信息衔接不利的情况;二是纵向部门,负责纵向协调各个级别医疗机构的资源调度,根据各个医疗中心的医疗资源优势而分配急救的中心医院、急救网点医院,主要包括急救人员、急诊部门、医院专家、附近医院等,保证事故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治疗,减小交通事故死亡率。

    2.2 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医疗信息网

    在基于物理网的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系统中,医疗信息网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首先医疗信息网是以医院的医疗资源为依托的,将地理信息平台、工作流程平台、可视化协同工作平台、通讯集成平台等多种系统的集合体,围绕交通事故现场急救的流程扩展成各个系统的救治体系。

    按照交通事故中人员的受伤的救治流程,医疗信息网的组成共包括现场急救、途中急救、院中治疗和康复护理四个阶段。在每一个医疗阶段都需要物联网技术的支撑。(1)现场急救:首先医院急救人员在事故现场采集伤员的生理信息并做出现场诊断,之后将采集的血压、心电、血糖、尿常规等常规数据通过移动网络传送至医院的急诊信息监控平台。其次是院内急救指挥平台根据伤员情况和附近医疗资源情况,并将信息分类和分流至相关治疗部门,以把握伤员的生命体征、准备治疗方案、指导现场医护人员的操作。(2)途中急救:途中急救是伤员转至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关键阶段,在一些交通事故受伤的严重伤员,亟需在现场甚至急救车中进行紧急处理或手术,急救车中仪器、血液等急救设备简陋,需要急救人员或者在院内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以尽最大可能的保证伤员伤情稳定。(3)院中治疗:院中医疗是医院专家以院前、途中的简单治疗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以伤员健康出院为目标,要录入医疗信息网的主要包括伤情、治疗方式、医疗费用等;(4)康复护理:该阶段的事故人员经过治疗康复出院后,其住院的综合费用要经过医院相关部门的允许后传输至交通、公安等事故处理部门,作为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

    2.3 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人员信息网

    在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系统中,人员信息网中的各系统人员是物联网的重要载体。交通事故急救现场的人员信息网络,包括公安交通部门的接警人员、事故处理人员、消防救援人员,医院的医疗急救人员、指挥中心人员、远程医疗人员等,及社会人员,如报警人员等。人员信息网络的建立中,首先由于医院是事故急救的核心单位,所以医院的各类医疗人员是该信息的核心;其次公安交通部门的各类人员是事故处理的主要单位,所以其人员信息也是人员信息网的重要组成部门。而社会人员,如报警人员则处于人员信息网的源头。

    当事故发生后,接线人员根据报警人员,确定事故地点并在电子地图上迅速标出位置,将交通事故的现场信息传送至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系统的调度中心,根据交通流量、交通拥堵状况、浮动车数据等信息设计事故处理组的路线,保证交通公安部门以最快速度赶往现场维持交通及组织伤者的救护,并根据车内的GPS实时向交警及公安的救护车提供交通信息;二是根据事故受伤人员的位置和伤情确定对其实施治疗的医院部门和急救网点,并将急救信息发送至区域内最近的医院急诊部门,同时为医疗救援的实时路况及行车路径提供交通信息支持。

    3 基于物联网的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体系的构建

    3.1 基于物联网的事故现场协同急救体系的关键环节

    基于物联网的现场协同急救系统在功能上主要包括以下五大功能模块:(1)事故及医疗人员的实时定位;(2)实时伤员生理信息采集系统;(3)实时信息传输与交互;(4)院内应急救护管理平台;(5)事故信息整合与资源调度。

    一是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实时定位,通过电子标签为事故受伤人员和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定位,对救援人员进行道路实时定位,以便为救护车、消防车等进行交通引导或实施绿色通道开辟;二是基于物联网智能终端的生理信息采集系统,救护车到达事故现场后,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检查,并将常规生理数据与医院急救系统进行共享,让院内的医疗专家及时掌握伤员情况并布置院内救治方案;三是物联网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事故现场、急救途中的数据传输和交互,以实现信息共享与远程医疗急救,让医院内急救中心平台的专家对现场及救护车内的救护人员进行指导,对重伤伤员的进行现场救治,有利于把握“黄金六分钟”的救治时间。四是院内应急救护管理平台,对事故现场的报警及时作出反应,并根据现场和途中的数据终端的共享信息组织专家资源、医疗资源,或者通过无线传输实现可视化指导。五是基于物联网综合技术的信息资源整合和调度,首先是实现交通、公安、消防、医院等部门的信息互联及各部门人员的实时调度;其次是医院部门能够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的配置,如床位、设备、专家等。提高交通事故的救治效率和处理速度,为伤员救治赢得时间。

    根据交通事故中的协同急救体系的关键要素、互联网络、物联网络等要素,我们按照事故发生、事故急救、事故处理、医院医疗等要素的发生作用的流程将其融合,构建出基于物联网的交通事故中的现场协同急救医疗体系,如图5。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结合交通事故现场和医院的协同急救模式的流程和特点,将基于物联网的交通事故协同急救处理体系分为互联信息网、医疗信息网、人员信息网共三个核心要素,并根据现场协同急救流程的实时定位、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与交互、院内救护平台、信息整合与调度等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探讨新一代基于物联网的交通事故现场协同急救模式,该模式可以实现院前和院内双向信息交互、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区域内急救医疗资源合理调配等功能,可以有效把握交通事故伤员抢救的“黄金六分钟”,提高急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吴憩棠. 构建中国更安全的道路交通——道路安全国际论坛纪实[J]. 汽车与配件. 2007(31): 16-19.

    [2] 周奇. 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研究[D]. 苏州大学, 2012.

    [3] 王青. 物联网在医学领域的应用[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4): 1862-1863.

    [4] 陈一君,王标,蔡钧,等.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军地一体医疗急救系统研究[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2(08): 731-733.

    [5] 田军章,唐浩,张进. 基于物联网及远程医疗的新型应急救援系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3(06): 25-27.

    [6] 池田. 物联网技术在院前急救系统中的应用[J]. 电子世界. 2013(14): 6-7.

    [7] 郑晓蕊,崔炜. 物联网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4): 558-559.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