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人事管理体制下的出版业人力资源改革探讨

    [摘要]在我国经济取得长足稳定发展的背景下,人事管理体制也需要有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深入改革。出版社作为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相对集中,人力资源对出版社的影响也相对较大。要解决出版社的人力资源问题,就必须做到将出版业务、学习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出版人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定期对出版人进行继续培训,注重培养出版人的团队凝聚力。

    [关键词]出版业;人事管理;改革;人力资源

    [作者简介]李硕,吉林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更深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人力资源体制也需要科学转型。出版业要适应我国的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势弥补物质资源、资本方面的不足,充分发挥出版业在选题、资金以及市场方面的潜力。目前,我国出版业对于人力资源的优化、开发仍处于探索阶段,全国各地出版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方法不尽相同。文章通过对我国人力资源体制改革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有利于出版社发展的人力资源体制改革策略。

    一、出版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及其战略意义

    2013年是我国深入落实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一年,从组织工作会议到党的十八大召开,都有关于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的相关指示。出版业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在完成发展要求的过程中要充分贯彻人事制度改革,做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最关键的竞争是人才竞争。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版业,对人力资源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出版社必须有自己精锐的师资队伍,并且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自出版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建立以来,出版业不再存在终身专业职称的情况,这就对出版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编辑只有不断学习,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出版业获得长远发展。

    二、当前我国出版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1. 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出版业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图书种类急剧增加,导致平均的印刷数量大幅降低;图书出版的成本日益增加,导致出版社利润降低;图书的发行数量大打折扣,退货率增加;图书库存资金呈直线上升趋势,出版社的资金周转出现滞后现象;销售商在购进图书时,贷款结算期越来越长,导致信用出现问题等。我国出版业正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也暴露出许多深层次问题,出版业面临发展的重大压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导致出版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同时也为出版业的发展带来挑战,加强出版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有利于全面提高出版业的经济发展。

    2. 出版队伍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壮大,出版从业人员的数量持续上升,我国出版业面临的问题不再是人员数量问题,而是从业人员的质量问题,我国出版业现在所缺少的是人才资源。随着出版业体制改革的建立,市场对出版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出版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随之提升。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滞后主要是人才问题,主要表现在出版社的领导人缺乏责任感,存在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现象;出版专业骨干不足,缺乏经营人才。

    3. 人事管理体制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根据出版物的内容特性,需要从纸板书、影像书、有声书、光碟书、电子书以及网络出版等方面进行出版工作,这对相关从业人员提出更高要求。编辑不但要具有互动式编辑理念,还要具备其他才能,并且要具有经营读者社群、与读者互动的能力。但是我国出版业落后的体制,导致人才资源的发展没有受到应有重视,不能满足时代需求,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人才的缺乏、配置不合理以及管理不当等都会对出版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并且我国出版业还存在人才老化现象,年轻的高层人员更是匮乏。

    4. 出版业人才供需问题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出版业在扩张人才需求的同时,相关专业毕业生却遭到出版社冷遇,这就导致出版业的人才供需出现矛盾。出版业人才队伍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以及学历结构上存在分配不合理,存在领军人物匮乏、专业骨干不足、经营人才稀少、人才专业比例失衡、人才老化等现象。因此,出版业现在所需要的是知识储备充足的高端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既要懂得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跨学科知识。

    三、出版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强化策略

    党中央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意见中指出,人事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要认识到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都具有长期性、全局性以及根本性。出版企业要深入贯彻聘用制度,将竞争理念积极引入进来。领导的委任制度也要进行变化,实行招标聘任、推选聘任等,完善流动与固定相结合的人事制度。

    1. 树立人力管理人本理念

    人力资源称为第一资源,它将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结合起来,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具有战略性、基础性以及决策性等特点,这在劳动密集的出版业中表现最为突出。而人才的有效开发利用,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出版业的管理人员应切实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深入认识人力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从人出发,将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与人的解放、发展相结合,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身能力,把握好出版业发展与人才使用和培养的关系。

    2. 落实出版业人才的培养性开发

    人力资源的核心工作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善于学习新知识以及适应时代变化的人才。出版业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让编辑都有机会参与相应的技能培训。出版社可以高层人才和优秀中青年人才作为培训的重点,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有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培养人才。同时,有机结合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强化培训环节,明确培训计划,采用多种培训形式,重点培养社会教育、生涯教育以及创造力教育等人才的潜能开发,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3. 创设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外在条件

    出版社应创建有利于人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树立尊重、理解、关系人才的良好风气;科学合理的制定工资、奖惩制度,采用多劳多得、效益优先的原则,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合理安排从业人员,保证编辑队伍的稳定性,不断对人才进行考核,确保编辑队伍的朝气和活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实现全员聘用制,打破资格终身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如对出版社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形成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技术、知识入股的原则,让员工持有一定股份,实现按劳分配、按素质分配的方式,全面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经济的不断发展,给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版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提出新的管理制度。为提高我国出版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必须从源头出发,做到将业务、学习、研究结合起来,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强化编辑队伍,注重对编辑的继续培训教育以及团队凝聚力建设,全面提高出版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提高我国出版业的综合质量。

    [1] 何丽云.出版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大观周刊,2012 (4):82-83.

    [2] 张洁.中国出版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2(2):75-76.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