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策略
匡洪瑶
摘要: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推进离不开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而预算管理质量是衡量事业单位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客乐观,加强其预算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优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策略
在我国,事业单位预算指的是事业单位以提供与其相关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为目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编制的能够反映其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可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仅关系着事业单位的运行水平,也影响着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这决定了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事业单位在发展中应及时解决其预算管理上出现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充分的预算管理意识,然而许多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管理者预算意识不强的问题,未能深刻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致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徒有其表,各项工作不能有序推进。就其具体表现而言,一方面,在一些事业单位里,预算管理部门的设置过于简单,预算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另一方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制度基础,然而当前在我国很多事业单位中,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有待完善,还不具备应有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多个方面的制度有待完善。对于存在上述情况的事业单位来说,其处理日常收支过程中,不能彻底贯彻执行起初的预算编制,同时往往各职能部门的预算经费仅仅根据基期数据来确定,而事实上应当对该部门的工作安排、人员配备等进行综合考虑。总之,预算管理意识薄弱是导致大多数预算管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如果没有一个正确合理的预算管理目标,预算编制很难做到准确、合理、科学。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财务部门将获得财政补助视为预算编制工作的唯一目标,在这样的初衷下,其预算编制工作很容易走上歧途。其具体表现为,财务部门无视单位的发展计划和发展实际,无视单位的年度发展目标,而是在没有联系实际、没有进行科学论证的前提下闭门造车,即便在预算编制中参考了许多数据和资料,这些数据和资料也仅仅是出于获得更多财政补助的目的,因而其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上存在致命缺陷。在缺乏科学性的预算编制下,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不可能符合单位发展需求,预算与实际资金需求往往不一致,预算执行将会因此而面临极大挑战,最终必然会抑制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率。
(三)年度预算面临的不稳定因素较多
在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所面临的状况有三种:一是自负盈亏,二是差额拨款,三是全额拨款。尽管如此,事业单位的实际预算管理状况还是较为复杂的,例如很多事业单位在获得全额拨款的同时也会通过业务活动来创收。所以,我国事业单位的收入预算主要由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几部分构成。一般来说,财政补助收入具有稳固性的特点,通常不会改变,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则会面临更多的复杂因素,包括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单位内部的制度性因素。按照现代预算管理体制的要求,事业单位应当以综合预算为预算管理模式,对所有的预算资金进行综合性把握,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使得预算管理决策面临的风险加大。
(四)预算管理和业务工作脱节
在向社会提供各类服务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不得不使用其预算资金,因此,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和预算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决定了预算管理的复杂性,即不应完全由财务部门决定,而应以财务部门为主导,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协作实施。然而在一些事业单位里,预算工作由财务部门全权负责的观念长期没有改变,财务部门一手操办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各项预算管理工作,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较少,没有施展出应有的对其他部门的业务的推动力,不能有效调节单位各项业务的开展实施。由于预算管理和单位的业务工作缺少必要的联系,造成预算编制极易与实际情况不协调,致使多项预算项目背离现实,极大地增加了预算执行的难度。而一些急需资金的业务项目可能因此而无法获得应有的资金支持并最终不能实施,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二、优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的基本策略
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预算管理中,在关注预算投入的同时重视预算产出,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于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的全过程,以提高政府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一)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意识
没有科学的观念作为指导,行动就容易陷入盲目、走入误区,优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就应当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观念-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具体来说,第一,要正确认识财务工作和预算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明确预算管理是单位发展计划的整体反映,并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涉及到单位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都应积极参与进来。更正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这一片面性认识,有利于将事业单位全体人员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共同完成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各项预算管理任务,并借助于预算管理促进单位管理与发展。第二,要更正关于预算管理目标的认识,获得财政补助不应成为其根本目标,而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预算是单位发展状况的具体体现,代表着单位各项工作的发展计划和蓝图,不仅包含预测,还包括对单位发展至关重要的决策。
(二)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要优化预算管理水平,就应使预算编制工作科学化、合理化、准确化,保证预算切实可行,这是预算执行的前提。第一,预算编制任务重、意义大,应当为其提供足够的时间,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单位实际状况,结合整个业务系统,并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在结合过去的同时要综合把握年度需求与未来预测,在此过程中应积极组织调研与论证工作,做好目标的预测和协调平衡等各项工作。第二,改变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引入零基预算法。目前,传统的“上年基数+本年因素”预算编制方法过于陈旧,不符合现代预算管理的要求,因而要继续推进零基预算法的应用,零基预算能促进管理者审查所有业务元素,有助于创造一个高效精简的组织,若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科学合理,则还可以调动各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因此要按照预算年度人员及业务发展状况,确定单位的各项业务经费和各部门人员的薪酬,综合考虑多重因素,编制出具有前瞻性的科学性预算。
(三)加强事业单住收入管理
为优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应努力提高收入预算的稳定性,加强单位的各项收入管理。一方面,要规范单位事业收入,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具体而言,应根据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服务费用,不能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不能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外收费:要保证事业收入仅用于事业开支上的补充。另一方面,要完善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方面的管理,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后勤部门的社会化改革进程,同时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要做好自身的制度建设,使各项业务收入更加规范,符合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继续促进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合法化步伐,增强经营收入与其他收入更具持久性。
(四)注重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联系
预算管理工作是以事业单位发展利益为目标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是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财务部门仅仅是其主导者、组织者、负责者-所以在预算管理中应以单位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在预算管理中,财务部门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和监督控制功能,而对于具体的预算执行问题则需要单位所有业务部门的共同努力。所以,财务部门要主动加强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协调配合完成预算管理工作,努力促进单位发展及其各个项目的实施,在不同部门的共同参与下把单位的大小事务做好。单位财务部门在编制用款计划时,应按照各个业务部门所上报的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完成付款任务,并且对其进行认真的审核与监督,确保各项开支符合各项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单位管理制度。
三、结束语
我国事业单位是社会的特殊构成,事业单位发展状况影响着社会的整体运转,然而当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并不完善,存在着许多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其为社会提供的服务的质量,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刻不容缓。为此,要转变预算管理观念,树立现代预算管理意识,加强预算编制,做好收入管理,注重预算管理与业务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而全面提高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