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归来》的票房成功对我国动画电影的启迪

    张涛 张倩

    2015年夏天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大圣归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票房成绩,获得了市场和观众的普遍好评,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新里程牌。而当拨开耀眼的光环就会发现,它的成功有着必然性,是市场营销、影片制作和细节把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找寻这部影片的“亮点”,剖析成功的原因,对于未来中国的动画电影的制作与发展走向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给力的宣传片

    宣传片是现代电影惯用的推广手段,通对影片内容的人物介绍,叙述情节和脉络走向,从而吸引人们的眼球,为影片造势。宣传片的能不成功,实际上也决定了整部影片最后的票房走向。《大圣归来》的宣传片选择投放在人们常去的优酷、bilibili等视频网站,社会影响力突出,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事实证明,宣传片播放后受欢迎的程度空前、热烈,观看者在欣赏宣传片的同时,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宣传片的开头是对老版《大闹天宫》的回顾,把观众引入那个充满回忆的年代。新版与旧版齐天大圣彼此出现,突然音画面一转,切换到影片的主人公江流儿,无意中解开了齐天大圣的枷锁,引出了整个故事。中间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江流儿与齐天大圣的相识,江流儿见到大圣的兴奋之情,失去法力的大圣的无奈。当妖王出现时,大圣却因为法力被困而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到江流儿被埋在巨石之下。片尾,齐天大圣挣脱枷锁,再显神威打败妖王,孤独的背景后面拖着长长的红色披风,画面的另一侧则是无尽的天兵天将,给人留下无尽的瑕想。

    整个宣传片把经典片段很好串联在一起,诠释了故事的梗概,完整的情节,剧情走向。无疑,《大圣归来》的宣传片效果是明显的,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很多观众在看完宣传片不禁泪奔,网上互动频繁,纷纷表示希望去影院观看。

    二、富有魅力的影片本身

    内容本身是影片真正魅力所在,其中题材,人物、内容、剧情走向是决定整部影片最终成果的核心因素。《大圣归来》以老版《大闹天宫》前传的形式出现,详尽地交代了原著人物的身世,唐僧的前世——江流儿与齐天大圣的渊源。新片不但是对于经典的继续,更是对整个西游记的有力补充。站在情感的角度,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大圣的情结。题材的选择。下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影片并没有完全照搬传统的动画电影老路,而是保持原有的优点的同时,又融入了新的动画元素。情节的编排上,也独具匠心。每个熊孩子心里都住着英雄,唐僧小朋友也是如此。在《大圣归来》中,唐僧还叫“江流儿”,是个孤儿,听着“大闹天宫”的故事长大,他的英雄叫“孙悟空”,对他来说悟空就是隐形的父亲。而在遇见唐僧之前,孙悟空像所有落魄的英雄一样已经放弃了梦想,是这个坚信他“永远不死”的熊孩子让他重拾梦想。既有温暖的场景,又有激动人心的对决,山神一战、夜月谈心、客栈遇袭、大战混沌。多个小情节将矛盾逐渐累积,最终激发了主人公质的转变。

    当齐天大圣把布娃娃放在已经没有感觉的江流儿手上那时间,深深触动了观众内心的最弱处,让人不禁泪流满面。影片的结尾,大圣冲天而起,曾经渺小的手掌瞬间变大,掷出如意金箍棒时,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堪称东方的暴力美学,让观众热血沸腾,似乎能够亲自感受那气势磅礴的战斗场面。影片跨年龄段的美学风格与文化表意的集汇,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的需求。从受众的角度说,不仅吸引了小朋友对大圣的崇拜,也唤起了大人们对大圣的记忆,甚至唤起了部分中年观众对当年《大话西游》中孙悟空形象的美好回忆。

    在内容上,更是完全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用更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宣扬着传统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使本片更加多姿多彩,富有内涵,更能抓住观众的心灵。从影片的角度看,这部动漫电影拥有了专属自己的灵魂。在主体的价值观上,却并未受到太多干扰,诸如尊师重道,不畏强暴,爱吾幼以及人之幼,人定胜天等等中华传统的美德,都得到了相当好的体现,人物的个性虽然明显却又和集体有着明显的协调性,完全不是过分强调个性自由的西方文化,而是一种“君子和而不同”的儒家之道。

    《大圣归来》的故事情节对小孩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家长们不停地告诉自己孩子要坚强、要勇敢反复强调齐天大圣孙悟空“打不死”和孙悟空布偶“失而复得”这两个概念,它们象征了每个人童年的简单信仰,也象征了随着时光的老去,中国传统经典的不服输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是看着、听着孙悟空的故事长大的,每一代中国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孙悟空,尽管对他已经无比熟悉,但依然会满怀情感。整个剧情清晰明了,是对传统《西游记》的一次变奏,演绎有笑果有泪点,有温馨的瞬间,也有惊心动魄的打斗。总体上看,《大圣归来》构思巧妙,力图老少皆宜,了解影片的内涵。

    三、个性化的声音

    声音是人物性格的动态反应,准确的配音让动画电影的人物更加拟人化,由屏幕中的图像变成活生的人。影片根据人物的性格,精心选择了风格迥异的配音演员。配音演员有的还是萌童,有的已经是丰富经验的老演员,但无一例外,他们的配音很好地诠释了^物的性格。

    那段江流儿和齐天大圣的一段对方堪称影片的经典。江流儿:大圣,等等我。大圣:别跟着我,小屁孩。江流儿:啊,大圣,等等我。大圣:你个小屁孩,叽叽喳喳跟了俺一路,俺老孙的脑仁都被你吵炸了,能不能让我安静会儿……大圣:不许再提金箍棒的事。江流儿:大圣,二郎神真的有三只眼睛吗?江流儿:大圣,大圣,巨力神是不是力气很大?大圣:很大……整段对话中,江流儿萌萌地提问,与孙大圣无奈地回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观众不禁捧腹大笑。江流儿的可爱,与大圣的无奈顿时跃然出画面。人物的鲜活,与现代生活习惯的无缝接轨,增加了观众对于影片的好感。

    妖王充满蛊惑的声音,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自荣先生配音。而除了那飘渺般的京剧音调外,在祭祀时演唱了词牌《将军令》,选曲则为—直被认为阳春白雪的昆曲,令人耳目一新。影片使用了大量具有中国风格的配乐。已经成为热门歌曲的片尾曲陈洁仪《从前的我》,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这班子拎出来都气势磅礴——借宿客栈时回忆花果山的点滴伤感旋律,初斗妖王配乐则为堪比《十面埋伏》的古筝曲,当孙悟空无力拯救女娃时是一组从悲凉到悲壮的交响组曲,把整部推向了又一高潮,让观众情不自禁走进故事当中。最后,星爷御用配乐大师黄英华用一曲《闯将令》点燃了大闹天宫的激情。整部影片用声音衬托人物的性格,用乐曲再现场景的变化,有力渲染了影片的情节发展,成为影片的另一大亮点。

    四、中国元素的画风

    《大圣归来》充满了中国元素的画风,让人眼见一亮,这既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观念,产生对于影片的深度认同感,更为重要的是拥有民族内心的动画电影才能赢得市场。为了保证纯正的中国画风,制片方选择了由中国自己的动画工作打造这部动画电影。虽然借鉴了西方的人物特写,强调了细节的笔触,在人物视线的引导,恢弘的战斗场面,采用西方魔幻色彩的风格,但本质上仍然是具有中国神话色彩的大片。

    在继承的基础上也能打破常规,面向多个年龄观众群,进行了走向国际动画大片的尝试。从故事设计的背景来看,中国传统山水水墨画的背景,由经典的2D到新片的3D环绕视角,片中典型的古代村庄布设,如房屋、巷道、石桥等均为古代样式,在最后与妖怪头目的“决斗”背景,也是选择在建有楼宇的山崖峭壁上,仿佛隐居在峨眉山而建的庙宇那样。其次,从妖怪头目的服饰,一身蓝绸缎、一副京剧式的白色脸谱、在他即将举行“祭祀”大典前所唱的类似“诗经”一样音调的长歌……,所有景物建筑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文化。齐天大圣的长长披风,仿佛一条长长的、划破天际的红绸缎,这也是典型的中国要素。长安城,木质结构的房屋沿山势而建,重重叠叠相当壮观。其建筑原型是令人熟知的苗寨吊脚楼,片尾处大妖王混沌的老巢更是为中国独有的悬空寺庙。

    影片的画风在一些细节上也深深的反映出中国的文化元素。如在中国五行文化中,水属阴,且在神话方面,日神与水神的对立中,水被日神系视为邪恶的象征。日与月,光明与阴暗,正是代表了正义与邪恶的对决,暗含了江流儿、孙悟空代表的正义力量与妖王代表的邪恶力量的斗争。水的出现,天狗食日,都暗示着更黑暗的邪恶势力将来袭。电影能将“水”的阴性属性与“日蚀”的中国文化解读加以巧妙运用,实为难得。由此可见,影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颇深。虽然,文化元素的体现并不会直观地打动,但沐浴在传统文化中的观众却无一不刻在潜意识中感觉到影片中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魅力。

    五、生动的人物形象

    整部人像形象特点鲜明。如影片中的齐天大圣不再是金盔金甲、火眼金睛,而是刀削斧琢般的四肢肌肉,正是人们旷世英雄的幻想。脱困后的齐天大圣,颇有落魄感,不爽的时候会拉长着脸,耷拉个脑袋,有气无力地应付着江流儿,有时还会吡牙。

    江流儿的形象一个可爱的小沙弥,跟着师傅到处流浪。江流儿虽然一副呆萌可爱的样子,但当被齐天大圣拒绝后,仍然只身前往营养被妖王抓走的女童,这与后来转世后的唐僧面对着重重困难,坚持去西天取经的性格十分吻合。而作为主人公的齐天大圣,更为接近人,有着英雄般的侠气。当面对望不到边的天兵天将,齐天大圣仍然逆风而上,坚毅的目光,说明它还是那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除此之外,齐天大圣还表现了以往少有的“天真”一面,当他被孩童的江流儿当作神一样崇拜的不好意思,被追着不断好奇询问想发怒又无奈的复杂表情,以及他大人那种“爱好面子”与小小虚荣……诸如此类全部都更为人性化。

    作为配角的猪八戒依旧傻傻的可爱,常借自己的神通,装神弄佛,骗吃骗喝,爱显摆,富有同情心,把耳朵变成大风扇,带着江流儿飞的时候,十分憨态可掬的样子。并不只有可爱,曾经身为天篷元帅的他,终于展现了他的神通,36般变化,而且速度极快,虽然最后被妖王所击,也只是变成了可爱的小猫。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龙形象一直以来奉为经典形象。《大圣归来》借鉴了“九龙壁”“西汉龙图腾”等诸多经典,四腿四爪的小白龙造型正是明代龙的经典造型,表现得十分细腻与真实,更为重要的是影片终于参透了不写实才是中国龙的神韵——不符合透视,不遵从重力,让他起飞的不是壮美的身体,逐水而居,善飞善浅,不受制于任何人形神兼备的具有自由精神的正宗“中国龙”,满足了观众对龙的一切想象。

    妖王的人物造型取材于《山海经》中的神兽,简化了翅膀,造型上根据剧情需要调整。大妖王混沌的脸部造型显然受到传统京剧脸谱启发,白脸奸臣的造型,用京剧唱段表达妖王邪恶的内心欲望,而妖王的动作中颇有京剧程式动作的影子,同时在音乐上采取具有民族色彩的乐调,运用了唢呐、古筝、锣鼓打击乐来加强音乐的效果,用锣鼓点同人物动作和镜头的衔接、转换相得益彰,保证人物动作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整个过程起,浑然一体,民族魅力浓郁。妖王的创意同样来源于山海经的混沌,且“混沌”一词,在中国古代创世传说中,本指宇宙天地时空尚未分化时的原始状态,中国独有哲学词汇。作为影片的反派,阴险、狡诈、法力强大,它的邪恶本质却恰恰衬托出江流儿满身的正义感,面对有去无回却依然孤身前往的勇气,齐天大圣敢于大闹天宫的实力。

    结语

    《大圣归来》的票房热卖并不是偶然,而是诸多成功元素的良好融合,成为观众口口相传的国产动画电影的巅峰之作。在保留了优秀传统的同时,吸收了动画电影新的制作元素,将中国优秀的文化用新的包装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凭借着精良的制作,用心的策划,深入人心的精神引导,为观众带来了精神和视觉双重感受的电影盛宴,为中国的动画电影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