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解决措施
张晓璐
【摘 要】目前我国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压力,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不仅对社会主义发展有阻碍性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不利于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就业市场的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现状,指出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198-01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5年全国有749万大学生毕业,这个数字无形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压力,一定程度上磨灭了大学生的信心。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大学生们在业过程会存在以下问题: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用人单位难度高;找到一个安定稳定的岗位很难;专业对口的行业很少,要想把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的概率非常小。当下,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影响着高校的平稳发展,也对国家的人力资源配置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我国社会主义要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不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目前,社会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的纵容娇惯使他们在大学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念。很多学生为了拿文凭而混日子,不静下心来学习,社会交际能力差、语言表达力和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很快上手新的工作。这就使得用人单位对近年所招聘的大学生,满意程度低,也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2015年前后,参加就业人口非常大,达到9.3亿人口。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密度大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每年的增长以60万的增长量在增长。为了获得招生所带来的经济利益,高等院校的扩招,使许多毕业生没有办法在就业大军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相同专业的毕业生对就业产生的压力非常大,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供求关系急剧倾斜,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毕业生的数量形成供小于求得不平衡发展关系,导致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方向是沿海发达地区,这就造成了西北偏远地区的去向的人数少。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高薪工作没能力胜任,一般工作不想去做,也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人才交流市场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用人单位不知道去哪儿寻找人才,毕业生不知道去哪里找工作。就业信息发布不及时,了解就业渠道不够宽广,社会对人才的应用度不够等多方面的问题。
高校扩招导致一些高校毕业生质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因为师资力量不雄厚,没有办法适合教学所需要。我国的大学毕业水平不高,不能与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相匹配,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性,教育想改革没有成效。高校为了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以及达成经济利益,开设很多热门专业来招揽新生,使得大批的专业相同的毕业生涌现。这些专业相同的学生没有强大的理论知识也没有受到专业严格的教育训练,这和高校教师的执教综合实力有着密切关系,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也是致使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毕业两年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多,高校的师资和教材以及实践教学水平都不能满足社会对热门专业学生知识的要求,毕业生很难得到认可。
三、解决大学就业困难的对策
以市场为导向,强政府的调控宏观,经过学校推荐、学生本人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的政策为辅助,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解决。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自主择业和就业观念增强,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目标性增强。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观念就会变得不再盲目而是有定位性和规划性。
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引导和导向,帮助大学生妥善处理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如何扩大就业的问题,坚持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理清楚如何发展思路和发展导向。积极努力的开发不同的社会工作岗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出台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并且落实到实处,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平台寻找商机。构建大学生毕业生服务体系,构建网络就业信息技术,实现人才资源的即时互通共享。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为手段,积极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我国高校做好本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提高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就业形势,并且发布在本校的就业平台上,不断鼓励学生的就业热情,把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点教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切实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新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的今天要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使其转化为一把双刃剑,抓住市场经济的双杠克服一切干扰,正确对待就业的挫折调整好心态,保持健康阳光的心态,相信总有一天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发挥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傅东.“关注民生,促进就业”专题[A].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及促进就业的政策[C].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08.
[2]杨宜勇.2007: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