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文学创作与出版的国际经验借鉴研究
陈苗苗?唐明霞
【摘 要】 “YA书系”掀起国内青少年文学研讨热,文章从弥补童书板块结构性缺失视角切入,在年龄细分、主题认知、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YA书系”创作与出版的国际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整合到原创出版系统中,从创作、编辑、推广、评论体系建立等多维度探索激活策略。
【关 键 词】YA文学;“零时差·YA书系”;青少年;原创
【作者单位】陈苗苗,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唐明霞,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麦克米伦世纪童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9.003
近十多年来,我国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的同时也硕果累累。相比之下,青少年文学显得门庭冷落车马稀。青少年文学与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同属儿童文学子系统,三者划分的依据是读者年龄。青少年文学专为13—17岁的青少年读者服务。这种现象是我国青少年不喜欢阅读造成的吗?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看,14—17岁青少年的阅读量一直在攀升,2015年人均8.21本,2016年人均9.11本,2017年人均增长到11.57本,这个涨幅其实是大于0—8岁阶段的(见图1、图2)。这些数据很鼓舞人,原来我国青少年阅读胃口这么好,但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有着强烈阅读需求的青少年面对国内并不旺盛的原创文学生产,会不会有一种饥肠辘辘的感觉?
青少年并不是儿童文学领域可有可无的阅读群体,儿童文学的目标是“引导儿童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从这点上来说,作为青少年专属读物的文学作品身负重任。事实上,国际视野下青少年文学创作与出版一直很活跃,尤其是欧美文坛。20世纪30年代,打上青少年标签、自觉为青少年创作的青少年文学(Young Adult Literature,YA文学)就从这里起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哈利·波特》《指环王》等都属于YA文学。
由美国麦克米伦出版集团出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引进的“YA书系”,包含《托德日记》《宠爱珍娜》《夜晚守护人》等十余本图书,是当前欧美文坛青少年文学的典型代表。它们在轻松的叙事中并不拒绝生活的重量,为积极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提供了良好的认知营养和借鉴经验。“YA书系”虽然在出版理念、产品内容等方面展现了前瞻性、专业性、可读性,以及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尊重,但它毕竟是舶来品。如能分析、借鉴“YA书系”的经验,用以激发我國YA文学创作,引发全社会对青少年阶段文学阅读的关注,不光有助于弥补当前我国儿童文学出版的结构性缺失,还有助于中国新一代青少年建构国际视野。
一、我国原创YA文学创作与出版的现状
图3、图4分别是当当网和京东两大图书电商平台的童书销售首页。从青少年阅读视角切入,我们发现两个平台在导购方面有一个惊人的相似处——向0—2岁、3—6岁、7—10岁、11—14岁阅读群体提供精准服务,自动忽略13—17岁阅读群体,继续查找,可以在两个平台整体销售页面上,看到与童书并列的“青春文学”板块。青少年文学成了不上不下的尴尬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初中家长给孩子选书时会产生“无米之炊”烦恼的原因。
童书板块不包含青少年文学,青春文学板块也不能等同于青少年文学。那么,青少年文学何处安放呢?青少年文学既是青少年文化的特殊体现,更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青少年文化研究自青少年概念在我国生根以来一直保持热度,但为什么青少年文学成为被忽视的存在呢?这与青少年文学创作出版,特别是原创方面的退缩密切相关。退缩,源于什么呢?
1.创作热的退潮
20世纪80年代,儿童文学研究呈现繁荣景象,儿童文学三个层次的话题——幼儿文学、童年文学、青少年文学,逐渐被童书出版业接纳与采用。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家涌入青少年文学领域,像耕耘试验田一样满怀理想进行开拓。曹文轩这样描述这段创作史,“现在中国一线的作家,几乎都是当时参与了‘收复失地的作家,如我和秦文君等人。我们在‘收复这些失地的时候遭到了批评,因为我们的作品与之前的儿童文学所呈现的面孔有所不同,如叙事方式、主题纪事等方面都非常不一样,于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成人化的儿童文学。可是那时我们不知如何去反击对方,我们知道这个领域必须有作品,但我们不知道用什么说法回答那些质疑者。幸好,后来出现了一个概念叫作‘成长小说,当我们对一个现象命名之后,我们就有了力量”[1]。
被取名为“成长小说”,但内核实际是青少年文学的这一出版板块,并没有茁壮成长起来。进入21世纪后,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在7—12岁这个领域异军突起,直接促成了童年文学的黄金时代。紧接着,随着新生代父母对早教、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文学板块开始草长莺飞,发展形势喜人。童年文学、幼儿文学板块日益活跃,吸引了大批儿童文学作家入驻。曾喧闹一时的青少年文学板块更显得门庭冷落了,作家退潮,作品匮乏,乏人问津,童书出版结构上的失衡显而易见。
2.难创作的尴尬
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的成长小说探索热,没能趁热打铁,除了童年文学、幼儿文学转移了行业眼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创作和出版者皆缺乏自信——把握不准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需求,很难对青少年群体产生阅读影响力。青少年群体的阅读需求并不低于其他年龄段群体的阅读需求,但他们对专门为其准备的精神食粮不太买账。青少年文学与青少年之间无法形成“对话”关系,艺术身份定不下来,这导致它在童书出版领域里逐渐丧失话语权。艺术创作找不到出路,青少年文学面对的是青少年群体的疏离和背叛,作家与出版社的战略转移就在情理之中了。青少年文学逐渐凋零,坚守这个阵地继续创作的是学生群体,他们展示了青少年的生活内容和心灵空间,对传播青少年亚文化起到了载体作用。但随着商业化包装成为主流,青少年文学作品开始向青春文学转型,不断迎合物质主义和消费娱乐精神,丧失了青少年小说的“成长”内核。
二、“零时差·YA书系”的国际经验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的“成长小说”开始,童书出版者一直没放弃为青少年提供精神食粮这个愿望。“YA书系”的出版,既是对之前实验性探索的延续,又是新世纪重新开启青少年文学板块的篇章。“YA书系”精挑细选的YA文学作品,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青少年文学作为独立板块,从开端、演变到日益成熟的发展历程。分析这些YA文学作品被读者、出版界、评论界接受和认可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激活原创理论,弥补当前中国童书出版的结构性失衡。
1. 出版者:“小题大做”,重视青少年个性化阅读需求
“小题大做”在消费者细分时代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好表现,YA文学就是鲜明案例。在1802年,欧美国家就将13—17岁的儿童定义为“Young Adult”。YA文学是为13—17岁儿童量身打造的读物,13—17岁读者群体细分差异并不像0—3岁那么大,但出版者却坚持对YA文学精耕细作。对于这一点,麦克米伦美国公司总经理乔纳森·雅戈德分析道:“仅在YA(Young Adult)青少年图书这个细分市场,我们就有三个品牌。虽然他们针对和服务的读者年龄段一样,但是各自产品的风格和个性迥然不同。我们的成功不是依靠某几本畅销书或某几个系列,而是很多个品种全面开花。多年来,我们在不断打造图书产品,不断规划书系,不断打造作者队伍,不断创新出版理念。”
为了充分满足13—17岁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美国青少年阅读推广方式表现出较强的针对性。比如麦克米伦美国公司对读者喜好的作品类型进行再细分,并根据这种細分,建立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垂直社群。在名为Fierce reads的网络社区里,读者可以近距离了解作者,包括作者的活动安排,读者还可以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并与有相同爱好的读者相互交流。小题大做、市场细分、重视青少年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让YA文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以麦克米伦美国公司为例,2017年“YA图书”销售对公司的利润贡献同比增长了25%。
2. 作者:全方位多层次拓展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视野
认知发展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内涵,没有对社会、自然和自我等方面的认知发展,青少年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大卫·谢弗在《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一书中这样定义认知: “指人类获取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求知活动和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有助于人们理解和适应周围环境,它主要包括注意、知觉、学习、思维和记忆。”[2]从发展心理学视角看,青少年文学肩负着促进青少年认知发展的重任。认知环节,对于青少年文学来说,不光是组成构件,还是叙事动力。“YA书系”在这点上有不少闪光之处,而这也恰恰是我国原创青少年文学创作的一大弱项。
(1)主题
21世纪全球化以及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使青少年认知发展领域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博大宽泛。“YA书系”诞生在美国新世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这使得其文本主题愈加多样化、多元化。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自我身份构建与认知的困惑,父母离异,同伴之间的竞争压力,男女生之间的关系,甚至种族偏见、校园惨案反思、国家安全与恐怖主义应对、经济困窘、克隆技术等素材,高调进入创作视野, 为青少年成长和认知发展提供了渴望了解“他人”的隐喻性精神食粮。
以《宠爱珍娜》为例,这本书曾获美国国际阅读学会“青少年的选择”、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最佳图书等荣誉。珍娜,一个17岁少女,在一次车祸中丧失记忆,父母借助基因工程技术,用生物凝胶制造了另一个珍娜,原来的珍娜只有百分之十的大脑存活于“新”珍娜的身体里。小说开篇从珍娜事故后醒来开始,但它的主旨不是展现科技的各种可能性,而是借助科幻这样的形式,展示什么是自我,启发读者思考,如何断定我就是我、我并非他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意义究竟为何。这是一本丧失记忆后自我拷问和自我发现的书,它所包含的内核,正好回应了青少年在人格形成时期不由自主面对的认知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无疑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直面人生,走入社会。
(2)艺术手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困扰我国青少年文学创作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创作手法。为此,当年很多一线作家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各种文体实验。“YA书系”在创作手法上有不少可资借鉴之处。以《托德日记》为例,它从一个校园混混的视角进行叙述,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一个少年坚硬外表下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作者在谈到创作托德这个少年时这样说道:“在我创作的时候,我让自己变成了他,自然而然地让一个40岁的男人变成了一个愤怒的少年。”具体怎么实现呢?需要借助艺术手法。比如《托徳日记》,这部作品有几篇故意错乱,一个是第一篇日记,10月27日,一个是12月1日和12月2日的日记居然放在12月6日后面。这两个时间节点,其实暗扣两处精彩的故事情节发展,显示了托徳在写日记过程中的抗拒与配合。
针对“YA书系”艺术手法是否称得上是严肃文学,欧美文坛有很多争议之声。《泰晤士报》影评人司考特就直言不讳地批评说,青少年文学的泛滥标志着“成年的死亡”,文化堕入了“永恒的青春期”。英国《卫报》刊登达明·沃特的书评,对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青少年文学进行了一番调侃。他说,其实青少年文学才是当代文化中“最严肃的文学”,只是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呈现其“严肃内涵”,这种特殊方式是“寓言”和“暗喻”。
3. 环境:建立“青少年文学”激励机制
“YA书系”在引进原则上有一把工具尺,就是奖项。比如《托德日记》就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YA 好书、 美国图书馆协会“叛逆少年偏爱之书”、 美国七个州级优秀图书奖、青少年读者赞赏奖等多项大奖。笔者调查发现,针对青少年文学,美国颁出的权威奖项还真不少。代表美国文学界最高荣誉的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除设有虚构作品、诗歌奖项外,还特别设置了青少年文学奖项。获奖者可以得到1万美元的奖金和一尊铜像。获得这个奖的作品都非常具有思想性,能对普通读者的认知水平提出挑战。透过美国为青少年文学专设的代表性文学奖项,我们可以初步感受到青少年文学在欧美文坛的成熟,得益于激励机制的建立和美国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首先是政府重视,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青少年文学精品的扶持和奖励力度。推动精品创作与青少年阅读需求有效对接,畅通优秀精神产品走向青少年群体的渠道。其次是机构推动。美国有各种各样与阅读有关的教育机构。比如Teenink,它是美国一个针对十几岁青少年的文学杂志网站,同时也是一个非营利性的青年作家基金会,致力于帮助青少年分享自己的思想,同时提升阅读写作能力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技能。再次是高校引领。在美国,“儿童及青少年文献与图书馆服务”这个专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拥有一大批以此为研究方向的教学与科研人员,相关课程具有鲜明特色,都是充分认识到儿童的特殊性而细分的专门课程。
三、如何借鉴YA文学国际经验激活原创力量
运用“YA书系”案例,分析YA文学创作与出版的国际经验,我们发现激活原创,需要激活这个板块上一系列相关环节,共同合力才能打造少儿阅读的完整生态链,为广大的青少年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讀内容。
1. 唤起更多出版人、作家对YA文学的重视
近年来,青少年文学在全球掀起阅读热潮,相比之下,我国出版界对YA文学关注不够,这与当前0—3岁、3—6岁、6—12岁年龄段带来的眼球经济密切相关。但出版是文化的一环,前瞻性是出版人的必备属性。因此,YA书系的出版与传播,其意义不仅在于销量的得失,更在于对国内青少年文学板块的带动。有必要去争取青少年文学在童书出版中的地位吗?笔者认为,这是必需的。青少年小说不能降阶到童年小说,也不适合全盘移植到青春文学领域里,它有自己明确而独特的读者对象——13—17岁的青少年群体。2015年,“YA书系”推出《托德日记》和《宠爱珍娜》这两本试水的书,随即获得了书界的关注,并举办了“YA文学和青少年图书出版展望”座谈会。与会的有曹文轩等作家,白烨、王泉根等学者,大家对以YA文学促进原创青少年文学发展提出了一些中肯的设想和建议。正如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座谈会上所说的:“YA文学最终是为了发展本土原创、宣扬民族特色,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青少年成长的故事,这是最核心的。”
2. 多维学科视野下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分析
前文分析到,不少儿童文学作家退出青少年小说板块,源于冲不出创作难的瓶颈;出版社不耕耘这个板块,也是担忧把握不好青少年的阅读需求。现在,出版者、创作者的冲动看似被YA文学点燃,但仍要直面上述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YA文学背后的理论基础给了我们启示。这个理论基础就是“青少年文化研究”,特别是“青少年认知研究”。“心理学家马希认为青少年自我认识发展分为早期解构、中期重建、后期巩固。也就是说,在青少年阶段,他们会打破以前的认知,通过学习和接触新的思想和观点,消化成为自己的价值观。”[3]美国精神学家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理论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深究,他认为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主要是克服各种危机从而达到正常发展。 这些理论反哺了YA文学创作,尤其是主题选择、叙事动力等方面。
反观当下原创青少年小说创作,优秀作品不多,正是在这些方面表现力度比较薄弱。比如,现实主义因素不足,与当下青少年的生活脱节,不能让他们产生认同感,同时象征、隐喻和暗示性叙事运用不当,导致青少年产生疏离感。“YA书系”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阅读热潮,启示我们应该多研究当代文化背景中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不仅从文艺美学,还要从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去分析青少年群体的阅读需求,以增强青少年文学对13—17岁年龄段读者的艺术吸引力。
3.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如何开展青少年阅读引导
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重点不是媒介做了什么,而是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媒介及内容。这些需求被分为5大类,即认知需求——获得信息、知识和理解;情感需求——情绪的、愉悦的或美感体验;个人整合需求——加强信心,稳固身份地位; 社会整合需求——加强与家人、朋友等的接触;舒解压力需求——逃避或转移注意力。分析欧美国家在青少年阅读引导上的举措,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身影。在“青少年读书节选书过程中,各校的图书管理员要听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得出一张非正式清单,清单上列出学生想见的作家、想看的主题、想读的文学体裁等。所选之书既要与学生的关注和期望相符,又要考虑内容和主题,主题消极的书一般不会入选”[4]。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导我们当前的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比如推荐书目,需不需要打破以往笼统而概括的藩篱,根据认知需求、情感需求、个人整合需求、社会整合需求、纾解压力需求进行细分,为青少年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做。再比如,要不要考虑性别因素,专门制定适合13—17岁男孩子阅读的书目,毕竟当下不少YA文学的主人公是女性角色,男孩阅读需求应该给予特别关注。
4. 发挥激励机制,提升原创YA文学出版质量
欧美文坛不断涌现YA文学精品力作,这既得益于市场需求,也与各种出版奖项的激励与扶持密切相关。前面我们提到过美国国家图书奖下设青少年文学奖项,在德国,最具影响力的童书及青少年文学评鉴奖项——德国青少年文学奖,也设立了最佳青少年文学奖。此奖项的对象不限于德国本土的作家,外来翻译作品也占有一席之地,这体现了其重要宗旨——国际文化思想。
我国原创童书板块,尤其3—6岁、7—12岁阶段近年来发展迅速,离不开奖项激励扶持。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童书类重要奖项和项目共有25个,既有“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国家级奖项,又有“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等专门针对图画书板块的专业奖项,还有由出版机构创设的各类奖项。对比欧美出版界,我国奖项方面对青少年文学的重视还需加强。首届“中文原创YA文学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旨在推出原创的YA文学新人与精品,鼓励中国本土作家进行YA文学创作,讲述新时代中国青少年自己的故事。有了“奖”,人才更容易被吸引进来,大家会砥砺奋进创造更好的作品,展现更鲜明、更独立的姿态,用好作品拿更多的奖,形成良性循环。
5. 以研讨推动中外青少年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建立本土青少年文学评论体系
出版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除了作者、编辑、读者,还有一个重要角色——评论人。评论并非创作与出版的附庸,当评论建立完整体系,它将有助于该领域的创作展现更鲜明、独立的姿态。眼下,青少年文学急需建立评论体系,包括概念、范畴、评判标准和理论范式,以及形成相对独立的批评队伍和批评阵地。有评论体系保驾护航,原创青少年文学之路会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灵成长和认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欧美文坛对青少年文学的评论研究其实早就已经西风东渐。比如2007年“青少年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宁波大学外语学院举办,参加会议的国外代表有9人,分别来自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和出版机构,一时间掀起了欧美青少年文学研究的热潮。值得注意的是,评论与创作出版需要比翼齐飞,目前原创青少年文学在主题挖掘、艺术手法表现等方面的探索力度还不够,难以支撑起评论的天空。当前,“YA书系”的引进与原创奖项的设立,一方面会推动青少年文学评论体系的本土构建,另一方面会促使青少年文学领域的相关人士借助评论体系建立之契机,进一步思考原创青少年文学如何走好艺术自觉和独立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曹文轩. 号召中国YA文学作家“收复失地”[N]. 中华读书报,2018-01-15.
[2]芮渝萍,范谊. 青少年成长的文学探索——青少年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263.
[3]米切尔. 青春论[M]. 张进辅,译. 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24.
[4]瞿钧. 世界发达国家对青少年阅读的关注[J]. 当代青年研究,2011(11):46-49.
【摘 要】 “YA书系”掀起国内青少年文学研讨热,文章从弥补童书板块结构性缺失视角切入,在年龄细分、主题认知、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YA书系”创作与出版的国际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整合到原创出版系统中,从创作、编辑、推广、评论体系建立等多维度探索激活策略。
【关 键 词】YA文学;“零时差·YA书系”;青少年;原创
【作者单位】陈苗苗,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唐明霞,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麦克米伦世纪童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9.003
近十多年来,我国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的同时也硕果累累。相比之下,青少年文学显得门庭冷落车马稀。青少年文学与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同属儿童文学子系统,三者划分的依据是读者年龄。青少年文学专为13—17岁的青少年读者服务。这种现象是我国青少年不喜欢阅读造成的吗?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看,14—17岁青少年的阅读量一直在攀升,2015年人均8.21本,2016年人均9.11本,2017年人均增长到11.57本,这个涨幅其实是大于0—8岁阶段的(见图1、图2)。这些数据很鼓舞人,原来我国青少年阅读胃口这么好,但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有着强烈阅读需求的青少年面对国内并不旺盛的原创文学生产,会不会有一种饥肠辘辘的感觉?
青少年并不是儿童文学领域可有可无的阅读群体,儿童文学的目标是“引导儿童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从这点上来说,作为青少年专属读物的文学作品身负重任。事实上,国际视野下青少年文学创作与出版一直很活跃,尤其是欧美文坛。20世纪30年代,打上青少年标签、自觉为青少年创作的青少年文学(Young Adult Literature,YA文学)就从这里起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哈利·波特》《指环王》等都属于YA文学。
由美国麦克米伦出版集团出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引进的“YA书系”,包含《托德日记》《宠爱珍娜》《夜晚守护人》等十余本图书,是当前欧美文坛青少年文学的典型代表。它们在轻松的叙事中并不拒绝生活的重量,为积极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提供了良好的认知营养和借鉴经验。“YA书系”虽然在出版理念、产品内容等方面展现了前瞻性、专业性、可读性,以及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尊重,但它毕竟是舶来品。如能分析、借鉴“YA书系”的经验,用以激发我國YA文学创作,引发全社会对青少年阶段文学阅读的关注,不光有助于弥补当前我国儿童文学出版的结构性缺失,还有助于中国新一代青少年建构国际视野。
一、我国原创YA文学创作与出版的现状
图3、图4分别是当当网和京东两大图书电商平台的童书销售首页。从青少年阅读视角切入,我们发现两个平台在导购方面有一个惊人的相似处——向0—2岁、3—6岁、7—10岁、11—14岁阅读群体提供精准服务,自动忽略13—17岁阅读群体,继续查找,可以在两个平台整体销售页面上,看到与童书并列的“青春文学”板块。青少年文学成了不上不下的尴尬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初中家长给孩子选书时会产生“无米之炊”烦恼的原因。
童书板块不包含青少年文学,青春文学板块也不能等同于青少年文学。那么,青少年文学何处安放呢?青少年文学既是青少年文化的特殊体现,更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青少年文化研究自青少年概念在我国生根以来一直保持热度,但为什么青少年文学成为被忽视的存在呢?这与青少年文学创作出版,特别是原创方面的退缩密切相关。退缩,源于什么呢?
1.创作热的退潮
20世纪80年代,儿童文学研究呈现繁荣景象,儿童文学三个层次的话题——幼儿文学、童年文学、青少年文学,逐渐被童书出版业接纳与采用。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家涌入青少年文学领域,像耕耘试验田一样满怀理想进行开拓。曹文轩这样描述这段创作史,“现在中国一线的作家,几乎都是当时参与了‘收复失地的作家,如我和秦文君等人。我们在‘收复这些失地的时候遭到了批评,因为我们的作品与之前的儿童文学所呈现的面孔有所不同,如叙事方式、主题纪事等方面都非常不一样,于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成人化的儿童文学。可是那时我们不知如何去反击对方,我们知道这个领域必须有作品,但我们不知道用什么说法回答那些质疑者。幸好,后来出现了一个概念叫作‘成长小说,当我们对一个现象命名之后,我们就有了力量”[1]。
被取名为“成长小说”,但内核实际是青少年文学的这一出版板块,并没有茁壮成长起来。进入21世纪后,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在7—12岁这个领域异军突起,直接促成了童年文学的黄金时代。紧接着,随着新生代父母对早教、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文学板块开始草长莺飞,发展形势喜人。童年文学、幼儿文学板块日益活跃,吸引了大批儿童文学作家入驻。曾喧闹一时的青少年文学板块更显得门庭冷落了,作家退潮,作品匮乏,乏人问津,童书出版结构上的失衡显而易见。
2.难创作的尴尬
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的成长小说探索热,没能趁热打铁,除了童年文学、幼儿文学转移了行业眼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创作和出版者皆缺乏自信——把握不准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需求,很难对青少年群体产生阅读影响力。青少年群体的阅读需求并不低于其他年龄段群体的阅读需求,但他们对专门为其准备的精神食粮不太买账。青少年文学与青少年之间无法形成“对话”关系,艺术身份定不下来,这导致它在童书出版领域里逐渐丧失话语权。艺术创作找不到出路,青少年文学面对的是青少年群体的疏离和背叛,作家与出版社的战略转移就在情理之中了。青少年文学逐渐凋零,坚守这个阵地继续创作的是学生群体,他们展示了青少年的生活内容和心灵空间,对传播青少年亚文化起到了载体作用。但随着商业化包装成为主流,青少年文学作品开始向青春文学转型,不断迎合物质主义和消费娱乐精神,丧失了青少年小说的“成长”内核。
二、“零时差·YA书系”的国际经验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的“成长小说”开始,童书出版者一直没放弃为青少年提供精神食粮这个愿望。“YA书系”的出版,既是对之前实验性探索的延续,又是新世纪重新开启青少年文学板块的篇章。“YA书系”精挑细选的YA文学作品,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青少年文学作为独立板块,从开端、演变到日益成熟的发展历程。分析这些YA文学作品被读者、出版界、评论界接受和认可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激活原创理论,弥补当前中国童书出版的结构性失衡。
1. 出版者:“小题大做”,重视青少年个性化阅读需求
“小题大做”在消费者细分时代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好表现,YA文学就是鲜明案例。在1802年,欧美国家就将13—17岁的儿童定义为“Young Adult”。YA文学是为13—17岁儿童量身打造的读物,13—17岁读者群体细分差异并不像0—3岁那么大,但出版者却坚持对YA文学精耕细作。对于这一点,麦克米伦美国公司总经理乔纳森·雅戈德分析道:“仅在YA(Young Adult)青少年图书这个细分市场,我们就有三个品牌。虽然他们针对和服务的读者年龄段一样,但是各自产品的风格和个性迥然不同。我们的成功不是依靠某几本畅销书或某几个系列,而是很多个品种全面开花。多年来,我们在不断打造图书产品,不断规划书系,不断打造作者队伍,不断创新出版理念。”
为了充分满足13—17岁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美国青少年阅读推广方式表现出较强的针对性。比如麦克米伦美国公司对读者喜好的作品类型进行再细分,并根据这种細分,建立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垂直社群。在名为Fierce reads的网络社区里,读者可以近距离了解作者,包括作者的活动安排,读者还可以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并与有相同爱好的读者相互交流。小题大做、市场细分、重视青少年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让YA文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以麦克米伦美国公司为例,2017年“YA图书”销售对公司的利润贡献同比增长了25%。
2. 作者:全方位多层次拓展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视野
认知发展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内涵,没有对社会、自然和自我等方面的认知发展,青少年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大卫·谢弗在《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一书中这样定义认知: “指人类获取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求知活动和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有助于人们理解和适应周围环境,它主要包括注意、知觉、学习、思维和记忆。”[2]从发展心理学视角看,青少年文学肩负着促进青少年认知发展的重任。认知环节,对于青少年文学来说,不光是组成构件,还是叙事动力。“YA书系”在这点上有不少闪光之处,而这也恰恰是我国原创青少年文学创作的一大弱项。
(1)主题
21世纪全球化以及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使青少年认知发展领域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博大宽泛。“YA书系”诞生在美国新世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这使得其文本主题愈加多样化、多元化。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自我身份构建与认知的困惑,父母离异,同伴之间的竞争压力,男女生之间的关系,甚至种族偏见、校园惨案反思、国家安全与恐怖主义应对、经济困窘、克隆技术等素材,高调进入创作视野, 为青少年成长和认知发展提供了渴望了解“他人”的隐喻性精神食粮。
以《宠爱珍娜》为例,这本书曾获美国国际阅读学会“青少年的选择”、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最佳图书等荣誉。珍娜,一个17岁少女,在一次车祸中丧失记忆,父母借助基因工程技术,用生物凝胶制造了另一个珍娜,原来的珍娜只有百分之十的大脑存活于“新”珍娜的身体里。小说开篇从珍娜事故后醒来开始,但它的主旨不是展现科技的各种可能性,而是借助科幻这样的形式,展示什么是自我,启发读者思考,如何断定我就是我、我并非他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意义究竟为何。这是一本丧失记忆后自我拷问和自我发现的书,它所包含的内核,正好回应了青少年在人格形成时期不由自主面对的认知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无疑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直面人生,走入社会。
(2)艺术手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困扰我国青少年文学创作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创作手法。为此,当年很多一线作家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各种文体实验。“YA书系”在创作手法上有不少可资借鉴之处。以《托德日记》为例,它从一个校园混混的视角进行叙述,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一个少年坚硬外表下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作者在谈到创作托德这个少年时这样说道:“在我创作的时候,我让自己变成了他,自然而然地让一个40岁的男人变成了一个愤怒的少年。”具体怎么实现呢?需要借助艺术手法。比如《托徳日记》,这部作品有几篇故意错乱,一个是第一篇日记,10月27日,一个是12月1日和12月2日的日记居然放在12月6日后面。这两个时间节点,其实暗扣两处精彩的故事情节发展,显示了托徳在写日记过程中的抗拒与配合。
针对“YA书系”艺术手法是否称得上是严肃文学,欧美文坛有很多争议之声。《泰晤士报》影评人司考特就直言不讳地批评说,青少年文学的泛滥标志着“成年的死亡”,文化堕入了“永恒的青春期”。英国《卫报》刊登达明·沃特的书评,对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青少年文学进行了一番调侃。他说,其实青少年文学才是当代文化中“最严肃的文学”,只是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呈现其“严肃内涵”,这种特殊方式是“寓言”和“暗喻”。
3. 环境:建立“青少年文学”激励机制
“YA书系”在引进原则上有一把工具尺,就是奖项。比如《托德日记》就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YA 好书、 美国图书馆协会“叛逆少年偏爱之书”、 美国七个州级优秀图书奖、青少年读者赞赏奖等多项大奖。笔者调查发现,针对青少年文学,美国颁出的权威奖项还真不少。代表美国文学界最高荣誉的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除设有虚构作品、诗歌奖项外,还特别设置了青少年文学奖项。获奖者可以得到1万美元的奖金和一尊铜像。获得这个奖的作品都非常具有思想性,能对普通读者的认知水平提出挑战。透过美国为青少年文学专设的代表性文学奖项,我们可以初步感受到青少年文学在欧美文坛的成熟,得益于激励机制的建立和美国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首先是政府重视,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青少年文学精品的扶持和奖励力度。推动精品创作与青少年阅读需求有效对接,畅通优秀精神产品走向青少年群体的渠道。其次是机构推动。美国有各种各样与阅读有关的教育机构。比如Teenink,它是美国一个针对十几岁青少年的文学杂志网站,同时也是一个非营利性的青年作家基金会,致力于帮助青少年分享自己的思想,同时提升阅读写作能力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技能。再次是高校引领。在美国,“儿童及青少年文献与图书馆服务”这个专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拥有一大批以此为研究方向的教学与科研人员,相关课程具有鲜明特色,都是充分认识到儿童的特殊性而细分的专门课程。
三、如何借鉴YA文学国际经验激活原创力量
运用“YA书系”案例,分析YA文学创作与出版的国际经验,我们发现激活原创,需要激活这个板块上一系列相关环节,共同合力才能打造少儿阅读的完整生态链,为广大的青少年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讀内容。
1. 唤起更多出版人、作家对YA文学的重视
近年来,青少年文学在全球掀起阅读热潮,相比之下,我国出版界对YA文学关注不够,这与当前0—3岁、3—6岁、6—12岁年龄段带来的眼球经济密切相关。但出版是文化的一环,前瞻性是出版人的必备属性。因此,YA书系的出版与传播,其意义不仅在于销量的得失,更在于对国内青少年文学板块的带动。有必要去争取青少年文学在童书出版中的地位吗?笔者认为,这是必需的。青少年小说不能降阶到童年小说,也不适合全盘移植到青春文学领域里,它有自己明确而独特的读者对象——13—17岁的青少年群体。2015年,“YA书系”推出《托德日记》和《宠爱珍娜》这两本试水的书,随即获得了书界的关注,并举办了“YA文学和青少年图书出版展望”座谈会。与会的有曹文轩等作家,白烨、王泉根等学者,大家对以YA文学促进原创青少年文学发展提出了一些中肯的设想和建议。正如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座谈会上所说的:“YA文学最终是为了发展本土原创、宣扬民族特色,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青少年成长的故事,这是最核心的。”
2. 多维学科视野下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分析
前文分析到,不少儿童文学作家退出青少年小说板块,源于冲不出创作难的瓶颈;出版社不耕耘这个板块,也是担忧把握不好青少年的阅读需求。现在,出版者、创作者的冲动看似被YA文学点燃,但仍要直面上述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YA文学背后的理论基础给了我们启示。这个理论基础就是“青少年文化研究”,特别是“青少年认知研究”。“心理学家马希认为青少年自我认识发展分为早期解构、中期重建、后期巩固。也就是说,在青少年阶段,他们会打破以前的认知,通过学习和接触新的思想和观点,消化成为自己的价值观。”[3]美国精神学家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理论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深究,他认为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主要是克服各种危机从而达到正常发展。 这些理论反哺了YA文学创作,尤其是主题选择、叙事动力等方面。
反观当下原创青少年小说创作,优秀作品不多,正是在这些方面表现力度比较薄弱。比如,现实主义因素不足,与当下青少年的生活脱节,不能让他们产生认同感,同时象征、隐喻和暗示性叙事运用不当,导致青少年产生疏离感。“YA书系”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阅读热潮,启示我们应该多研究当代文化背景中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不仅从文艺美学,还要从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去分析青少年群体的阅读需求,以增强青少年文学对13—17岁年龄段读者的艺术吸引力。
3.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如何开展青少年阅读引导
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重点不是媒介做了什么,而是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媒介及内容。这些需求被分为5大类,即认知需求——获得信息、知识和理解;情感需求——情绪的、愉悦的或美感体验;个人整合需求——加强信心,稳固身份地位; 社会整合需求——加强与家人、朋友等的接触;舒解压力需求——逃避或转移注意力。分析欧美国家在青少年阅读引导上的举措,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身影。在“青少年读书节选书过程中,各校的图书管理员要听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得出一张非正式清单,清单上列出学生想见的作家、想看的主题、想读的文学体裁等。所选之书既要与学生的关注和期望相符,又要考虑内容和主题,主题消极的书一般不会入选”[4]。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导我们当前的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比如推荐书目,需不需要打破以往笼统而概括的藩篱,根据认知需求、情感需求、个人整合需求、社会整合需求、纾解压力需求进行细分,为青少年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做。再比如,要不要考虑性别因素,专门制定适合13—17岁男孩子阅读的书目,毕竟当下不少YA文学的主人公是女性角色,男孩阅读需求应该给予特别关注。
4. 发挥激励机制,提升原创YA文学出版质量
欧美文坛不断涌现YA文学精品力作,这既得益于市场需求,也与各种出版奖项的激励与扶持密切相关。前面我们提到过美国国家图书奖下设青少年文学奖项,在德国,最具影响力的童书及青少年文学评鉴奖项——德国青少年文学奖,也设立了最佳青少年文学奖。此奖项的对象不限于德国本土的作家,外来翻译作品也占有一席之地,这体现了其重要宗旨——国际文化思想。
我国原创童书板块,尤其3—6岁、7—12岁阶段近年来发展迅速,离不开奖项激励扶持。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童书类重要奖项和项目共有25个,既有“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国家级奖项,又有“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等专门针对图画书板块的专业奖项,还有由出版机构创设的各类奖项。对比欧美出版界,我国奖项方面对青少年文学的重视还需加强。首届“中文原创YA文学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旨在推出原创的YA文学新人与精品,鼓励中国本土作家进行YA文学创作,讲述新时代中国青少年自己的故事。有了“奖”,人才更容易被吸引进来,大家会砥砺奋进创造更好的作品,展现更鲜明、更独立的姿态,用好作品拿更多的奖,形成良性循环。
5. 以研讨推动中外青少年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建立本土青少年文学评论体系
出版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除了作者、编辑、读者,还有一个重要角色——评论人。评论并非创作与出版的附庸,当评论建立完整体系,它将有助于该领域的创作展现更鲜明、独立的姿态。眼下,青少年文学急需建立评论体系,包括概念、范畴、评判标准和理论范式,以及形成相对独立的批评队伍和批评阵地。有评论体系保驾护航,原创青少年文学之路会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灵成长和认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欧美文坛对青少年文学的评论研究其实早就已经西风东渐。比如2007年“青少年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宁波大学外语学院举办,参加会议的国外代表有9人,分别来自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和出版机构,一时间掀起了欧美青少年文学研究的热潮。值得注意的是,评论与创作出版需要比翼齐飞,目前原创青少年文学在主题挖掘、艺术手法表现等方面的探索力度还不够,难以支撑起评论的天空。当前,“YA书系”的引进与原创奖项的设立,一方面会推动青少年文学评论体系的本土构建,另一方面会促使青少年文学领域的相关人士借助评论体系建立之契机,进一步思考原创青少年文学如何走好艺术自觉和独立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曹文轩. 号召中国YA文学作家“收复失地”[N]. 中华读书报,2018-01-15.
[2]芮渝萍,范谊. 青少年成长的文学探索——青少年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263.
[3]米切尔. 青春论[M]. 张进辅,译. 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24.
[4]瞿钧. 世界发达国家对青少年阅读的关注[J]. 当代青年研究,2011(1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