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的缺失意味着什么

【摘 要】 在新世纪原创儿童文学的版图上,少年文学的缺失问题,早在几年前就引起一些出版人和写作者的思考和重视。今天,当我们重新回过头来看看当时的基本判断:幼儿文学和童年文学呈现勃兴之势,而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兴盛的少年文学却日渐式微,形成了一种结构性缺失。少年文学正是检验儿童文学写作“深度”的最佳文体之一,如果我们认为儿童文学创作的黄金期已经到来,那么这个黄金期就不应该仅仅是指市场的繁荣,更应该有拿得出手的硬作品证明原创儿童文学真正拥有自己的真金白银。
【关 键 词】少年文学;儿童文学;结构性缺失;深度写作
【作者单位】李东华,《人民文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9.001
在新世纪原创儿童文学的版图上,少年文学的缺失问题,早在几年前就引起一些出版人和写作者的思考和重视,比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就有以引进作品带动原创作品的思路与举措。然而,几年过去了,似乎并没有出现诸如原创作品奋起直追的热闹场面,也没有诞生与我们曾经的期待相匹配的好作品。这个事实也给了我们旧话重提的必要性。
今天,当我们重新回过头来看看当时的基本判断:幼儿文学和童年文学呈现勃兴之势,而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兴盛的少年文学却日渐式微,形成了一种结构性缺失。隔着一段较长的时间来看这个判断,我们是不是可以感觉到这其中所蕴含的乐观——儿童文学的整体是繁荣兴盛的;也可以明晰地感觉到潜藏在其中的悲观——比起幼儿文学和童年文学,少年文学是黯淡的。这样的判断很容易导向下面这个结论:儿童文学界在少年文学创作上所面临的失语状态,并非缘于儿童文学整体的问题,而只是个局部问题。开方子的医生,只要像西医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可以了,只要把这个短板补上,儿童文学就能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几年前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曾经认为是儿童文学作家们丢失了少年文学这个阵地,似乎只要他们重视起来就能够轻易地重返。但是今天,我把“丢失”更换为“退却”。“丢失”一词有马虎大意的成分,“退却”一词以被迫无奈的成分居多。也就是说,这不是丢失阵地的问题,事实上,它可能意味着整个儿童文学创作面临困境的最初体现。其实,在幼儿文学和童年文学创作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是由于市场的繁荣掩盖了而已,如果不能够及时警醒,也许,少年文学的今天就是幼儿文学和童年文学的明天。
当我们把少年文学放到整个原创儿童文学里考察,我们会发现,其实儿童文学在整体上依然没能解决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人物形象塑造、语言、结构等——尤其是长篇小说的结构,这些技术层面的不成熟,由于受众的理解力和审美判断力尚显稚嫩,在童年文学、幼儿文学中或可被放过,把儿童故事当成小说也能轻松过关,但少年文学的读者已经成长为“准成人”,随着他们自身知识、情感、经验的丰富与发展,幼稚的文字和肤浅的内容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按说,这样的状况会倒逼着作家升级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作品的文学性,深入读者的精神世界。但是為什么反而出现作家放弃的局面呢?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已经把儿童文学抓得越来越紧,对儿童文学创作生态和作家们的创作理念、创作姿态影响力越来越大。
首先,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在文学的引进几乎可以做到与国外出版同步的情况下,适合少年阅读的作品,在原创不足或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少年文学完全可以靠引进国外的作品来弥补。所以对于出版社来说,原创少年文学的好与坏、多与少,似乎没有那么紧迫;对于创作者来说,在幼儿文学和童年文学这些领地里耕耘可以名利双收,又何必要到少年文学这个在发行量和艺术水准上都充满不确定的领地里拓荒,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因而,少年文学的问题,是在整个儿童文学界都缺乏一种紧迫感。对于儿童文学界来说,只有当艺术和思想的短板连幼儿文学和童年文学的创作都被掣肘的时候,只有当我们的小读者在来自全世界的童书面前建立起更高的审美需求,因而对原创儿童文学更加挑剔和苛求的时候,少年文学才会随着整个儿童文学水准的提升而提升。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出这样的盛世危言:少年文学的黯淡为儿童文学的未来命运敲响了警钟。
当我们把目光从少年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关系这个外部因素转向少年文学的内部时,我们会看到,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批评家,对少年文学自身的创作规律、所承载的内容,尤其是对写作对象在这个时代具体新鲜的生活,我们都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和探寻。时代的巨变投身到少年内心光影的波动流转,需要我们专注的凝视,以期能够捕捉他们心灵深处那些稍纵即逝的思想表情。这些都需要下苦功夫、笨功夫,对于被市场娇纵的儿童文学作家来说,这也将是一场和自身惰性、惯性的较量,是对自身的冒犯。
谈到“冒犯”一词,儿童文学界也必须从已经形成的“儿童腔”里摆脱出来,在这种拿腔拿调的“儿童腔”里,作家有意无意地设置了很多禁忌,简化了儿童在这个丰饶多姿时代里多样化的生存状态,简化了童年生活的复杂性,从而简化了成长的难度,似乎“真善美”是不需要艰辛的步伐就能轻易抵达的。这对少年文学的创作在思维上是拦路虎,因为青春期正是未成年人思想和情感最变动不安的年龄,是寻找自我、确认自我最活跃因而也是最生动的时期。如果不能在创作上敢于冒犯一些既定的陈旧观念,就无法安放在这个浩瀚的时代里那些蓬勃的青春灵魂。而这一点,尤其是在这几年的年轻作家创作中,锐气依旧有所欠缺。
是到该谈一谈儿童文学“深度写作”问题的时候了,而少年文学正是检验儿童文学写作“深度”的最佳文体之一。如果我们认为儿童文学创作的黄金期已经到来,那么这个黄金期就不应该仅仅是指市场的繁荣,更应该有拿得出手的硬作品证明原创儿童文学真正拥有自己的真金白银。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