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农机事故原因及安全教育管理措施
郭良勇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农民的政策不断倾斜,农村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广大农民购机热情高涨,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高效的农业机械为人民群众发家致富和农村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使用中部分驾驶员操作不规范,违章驾驶,酿成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损失。
其中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驾驶技能低
由于驾驶者都是农民,思想单一,文化程度不高,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机械原理掌握的不多,普遍认为只要能开走就会驾驶了,不愿花过多的时间及精力掌握理论知识和农业机械保养维修技能,造成日常生活中,只会简单操作,出现问题不知如何维修保养,存在隐患也不能及时发现,即使发现,限于水平也排除不了。
2.驾驶过程精力不集中,疏忽大意
体现在农忙季节,由于农活多,劳累、疲倦导致急躁等因素,造成上路时精力不集中,对周围路况及情况缺乏相应正确判断,错误估计前方行人及车辆的运动轨迹,以致发生情况时,错误操作。
3.缺乏良好的驾驶操作习惯
在学习培训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流程,怎么方便怎么来,图省事顾眼前是广大农机驾驶员的通病,对缺乏良好的驾驶操作习惯导致事故险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4.路况好,车速快,路况复杂多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村道路基本实现水泥道路全覆盖,与市县、省道连接,由于财力限制,部分道路存在路面狭窄,弯路较多,有些路段坡度过大,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够标准,由于路面好,在行驶中,高速超车或重载行车时,常常发生事故。
5 无证驾驶,违章载人
上述两问题目前比较突出,尤其是农忙季节,由于赶农时,全村老小齐上阵,活多忙不过来,部分妇女儿童就担负起了驾驶的职能,由于没有经过培训,也没有经考试检验,导致驾驶水平差,对安全标示模糊不清,田间道路盲目开车,对突发情况缺乏处理应变能力。
由于经济水平限制,目前我省农村拖拉机依然是出行的主力,拖拉机拖家带口,违章载人,现象普遍。
针对事故原因,为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下列相关的防范措施:
1.严格车辆检验
对拖拉机进行科学检验是保证安全、高效、优质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严格按照相关项目及流程进行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每年检验1次。
对检验合格的拖拉机按规定核发检验合格标志,对检验合格的联合收割机签注行驶证。检验合格证明存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档案。
饲料粉碎机、插秧机、铡草机等农业机械在进行第一次安全检验时,其所有人应当提供来历证明、农业机械和个人基本信息。具体定期检验间隔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根据当地机械操作使用的实际需要确定。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在安全检验中发现农业机械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告知其所有人停止使用并及时排除隐患。
通过外观检查、线上检测及路试和动态检验。对不合格的机械下发整改通知书,农业机械所有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排出隐患,并及时再次申请检验。限期修理整顿,同时教授相应机械维修保养知识,让广大有机户在平时农闲时对自家车辆进行及时检修和保养,及时入库,这样从机械源头控制隐患。
2.多开展安全宣传
平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深入乡村开展活动,让大家懂得安全的重要性,消除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安全生产的错误想法,用周围市县乡村发生的实例来教育广大驾驶人员,从而在内心深处,意识到安全对家庭、亲人的重要性,从而从内心自发接受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中,自身注意,规范操作,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
3.加强考试管理
违章操作和操作不规范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源在于学习培训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培训中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良的驾驶习惯没有改掉,考核中坚持高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保证考核的高质量。
4.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
加大乡村道路执法力度,提高密度,延长实际,使各种违章无处藏身,及时处理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大处罚打击力度,使违章车辆及人员彻底放弃侥幸心理,主动办理落户、考证等相关业务。
5.开展安全村建设
深入乡村,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传递给广大群众,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做到人人知晓,理解,形成整个乡村人人相互影响的安全法律意识。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通过农机部门的努力,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提高政府对农机安全的重视,加大执法力度,与宣传相结合,形成"权责统一"的管理机制,大力倡导安全文化,增强安全意识,保障生产安全,既是当前管理的客观实际,又要以点带面,逐步宣传传播和积累,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人们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安全生产新局面。
(04)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农民的政策不断倾斜,农村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广大农民购机热情高涨,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高效的农业机械为人民群众发家致富和农村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使用中部分驾驶员操作不规范,违章驾驶,酿成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损失。
其中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驾驶技能低
由于驾驶者都是农民,思想单一,文化程度不高,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机械原理掌握的不多,普遍认为只要能开走就会驾驶了,不愿花过多的时间及精力掌握理论知识和农业机械保养维修技能,造成日常生活中,只会简单操作,出现问题不知如何维修保养,存在隐患也不能及时发现,即使发现,限于水平也排除不了。
2.驾驶过程精力不集中,疏忽大意
体现在农忙季节,由于农活多,劳累、疲倦导致急躁等因素,造成上路时精力不集中,对周围路况及情况缺乏相应正确判断,错误估计前方行人及车辆的运动轨迹,以致发生情况时,错误操作。
3.缺乏良好的驾驶操作习惯
在学习培训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流程,怎么方便怎么来,图省事顾眼前是广大农机驾驶员的通病,对缺乏良好的驾驶操作习惯导致事故险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4.路况好,车速快,路况复杂多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村道路基本实现水泥道路全覆盖,与市县、省道连接,由于财力限制,部分道路存在路面狭窄,弯路较多,有些路段坡度过大,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够标准,由于路面好,在行驶中,高速超车或重载行车时,常常发生事故。
5 无证驾驶,违章载人
上述两问题目前比较突出,尤其是农忙季节,由于赶农时,全村老小齐上阵,活多忙不过来,部分妇女儿童就担负起了驾驶的职能,由于没有经过培训,也没有经考试检验,导致驾驶水平差,对安全标示模糊不清,田间道路盲目开车,对突发情况缺乏处理应变能力。
由于经济水平限制,目前我省农村拖拉机依然是出行的主力,拖拉机拖家带口,违章载人,现象普遍。
针对事故原因,为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下列相关的防范措施:
1.严格车辆检验
对拖拉机进行科学检验是保证安全、高效、优质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严格按照相关项目及流程进行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每年检验1次。
对检验合格的拖拉机按规定核发检验合格标志,对检验合格的联合收割机签注行驶证。检验合格证明存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档案。
饲料粉碎机、插秧机、铡草机等农业机械在进行第一次安全检验时,其所有人应当提供来历证明、农业机械和个人基本信息。具体定期检验间隔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根据当地机械操作使用的实际需要确定。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在安全检验中发现农业机械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告知其所有人停止使用并及时排除隐患。
通过外观检查、线上检测及路试和动态检验。对不合格的机械下发整改通知书,农业机械所有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排出隐患,并及时再次申请检验。限期修理整顿,同时教授相应机械维修保养知识,让广大有机户在平时农闲时对自家车辆进行及时检修和保养,及时入库,这样从机械源头控制隐患。
2.多开展安全宣传
平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深入乡村开展活动,让大家懂得安全的重要性,消除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安全生产的错误想法,用周围市县乡村发生的实例来教育广大驾驶人员,从而在内心深处,意识到安全对家庭、亲人的重要性,从而从内心自发接受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中,自身注意,规范操作,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
3.加强考试管理
违章操作和操作不规范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源在于学习培训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培训中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良的驾驶习惯没有改掉,考核中坚持高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保证考核的高质量。
4.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
加大乡村道路执法力度,提高密度,延长实际,使各种违章无处藏身,及时处理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大处罚打击力度,使违章车辆及人员彻底放弃侥幸心理,主动办理落户、考证等相关业务。
5.开展安全村建设
深入乡村,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传递给广大群众,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做到人人知晓,理解,形成整个乡村人人相互影响的安全法律意识。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通过农机部门的努力,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提高政府对农机安全的重视,加大执法力度,与宣传相结合,形成"权责统一"的管理机制,大力倡导安全文化,增强安全意识,保障生产安全,既是当前管理的客观实际,又要以点带面,逐步宣传传播和积累,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人们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安全生产新局面。
(04)